钒钛电池产量
国内钒钛电池产量
更多海外钒钛电池产量
更多钒钛电池产量行情
钒钛电池产量资讯
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指标稳定提升
2025年以来,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钛业”)坚持“均衡、稳定、经济、高效”原则组织生产,优化以回转窑为中心的生产管控模式,强化工序协同,推进全流程均衡稳定生产,4月份,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等3项指标均达目标值。 产量与质量齐头并进。1—4月份,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稳定提升,3项质量指标均达标。值得关注的是,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达100%,R-298钛白粉水性细度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0.15%,塑料专用型钛白粉应用性能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7.89%。 坚守质量底线,擦亮钛白粉品牌。重庆钛业以稳质提质为主线,坚决筑牢产品质量底线。该公司制订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工作方案》,明确产品质量提升目标与措施,并持续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文化培育,通过强化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把控原材料入厂、关键工序、产品出厂等质量关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优化生产管控,释放产能效能。重庆钛业以保障生产均衡稳定运行为目标,充分激活产线潜能,实现产能有效释放。该公司通过抓好岗位自主管理、专业点检与专业维修相结合的全员设备管理模式,完善关键设备运行台账与维护机制,提升设备对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公辅系统协同管控,科学调度制酸、制水、锅炉、汽机等公辅系统运行,为主线生产提供坚实支撑;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时监测关键运行指标,精准分析生产数据,提升生产管控精度与运行效率。 随着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产能的充分释放,重庆钛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未来,重庆钛业将以质量为根基、以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生产管控体系,深化品牌建设,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钛白粉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5-05-20 21:25:18宝钛集团: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 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释放最大价值,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围绕亩均效益提升,开展系列改革,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突破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升级、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等多维举措,实现了亩均效益的持续跃升,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亩均税收达21.33万元。 优化土地布局深挖空间价值 在宝钛老区1区东北角原闲置的土地上,挖掘机、起重机正在加紧作业。据宝钛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郑博龙介绍,这里正在建设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该项目将新建10268平方米厂房,新增大型烘料系统、混配料系统、自动喷砂设备、破碎系统、空压系统等生产设备。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7.45亿元,年均净利润0.47亿元。 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的建设,是宝钛集团激活土地资源潜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钛集团针对全层级107宗土地,开展了详细的信息收集与权证信息核实工作。针对全部土地信息及原深井、液化气站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登记,实现系统动态管理,确保土地信息实时更新。在土地利用创新管理过程中,宝钛集团严格遵循“统筹规划、逐级审批、合法合规、有利企业”的原则,从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在现有土地上实施增产扩容,科学合理调整现有产业和项目布局,使产业衔接更加顺畅和高效,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的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产出质效 提升亩均效益,核心在于提升单位土地上的产出质效。宝钛集团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通过技术突破与装备迭代,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高附加值、高效率方向转型,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倍增。2024年,宝钛集团持续补全建强产业链,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项,累计完成投资5.29亿元;统筹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部署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2项,其中,“国之重器”项目28项,实施工艺改进项目47项;在技术创新领域,燃料电池双极板用0.1mm带材轧制和连续退火工艺、多牌号航空和海洋用超长超宽大单重钛合金厚板制备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钛材一次成品率提高0.86%,3C用丝材生产效率提升7倍,制氢用钛带成品率提升25%,国产大飞机用方棒锻造成品率提升10%。 加速智能升级赋能高效生产 在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宝钛集团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智能生产管控、设备数字化运维、智能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建设等方向,统筹推进智能化工厂(车间)建设、可视化车间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智能化产线装备购置、关键工序装备智能化改造,探索钛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用。目前,南京宝色股份公司已成功搭建互联网智能制造管理平台,1850毫米宽幅热轧线智能化可视化工厂上线运行,管材生产线真空退火炉集中监视与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完成验收……一系列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宝钛集团全链条新质生产力再造,为进一步提升亩均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低碳循环厚植绿色底色 1月份,宝钛集团凭借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卓越实践,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该荣誉是国内绿色制造体系的最高荣誉之一,标志着宝钛集团将绿色发展深度融入“亩均效益”改革已初显成效。 近年来,宝钛集团以“理念革新、技术创新、生态协同、持续精进”为主线,积极探索实践绿色转型之路,构建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模式,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注入绿色动能。2024年,宝钛集团绿电使用占比超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万吨;利用MES系统减少废料30%;依托能源管理系统年节约标煤5000吨,宝钛集团亩均效益的“含绿量”持续提升。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深入实施“1345”发展行动纲领,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用好用活有限资源,推动土地资源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升级,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打造“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5-05-20 21:20:53统计局:4月电解铜产量同比增9%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同比增3.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4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为125.4万吨,同比增加9%;1-4月累计产量为478.1万吨,同比增加5.6%。 金属产量数据如下:
2025-05-20 20:11:26国家能源局:4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7%
5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7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用电量5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3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1~4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1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29840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用电量204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用电量5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7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
2025-05-20 19:43:02骆驼股份:一季度净利创近3年新高 汽车低压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销量提升
SMM 5月20日讯:此前,骆驼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36亿元,同比增长19.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51.89%。 骆驼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汽车低压电池业务、回收业务和储能业务等。报告中提到,公司在报告期内的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和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份额,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以保持其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而在5月接受投资者活动调研时,骆驼股份表示, 公司一季度业绩提升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汽车低压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销量的提升 ; 且公司一季度盈利水平表现较为强劲,净利润大幅增长并创下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高水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37亿元,同比增长51.89%。 4月18日晚,骆驼股份披露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9亿元,同比增长10.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7.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10.85%,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骆驼股份表示, 报告期内铅酸电池业务持续增长,尤其是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实现大幅提升,低压锂电池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国际化布局加速、新能源转型推进以及稳定的分红等方面,表明公司正持续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 公司的主营业务——铅酸蓄电池凭借其优异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以及绿色环保的循环产业链,在交通、能源、通信、工业等领域仍是基础性配套产品,其市场规模仍将稳步增长。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车辆电子电器系统要求低压电池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大电流不过热,能够进行大倍率的充放电),稳定性(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特别是关键时刻的安全功能(帮助车辆安全平稳停车)。 上述的高产品性能要求,决定了低压电池首选高品质的铅酸电池和锂电池。公司深耕低压电池领域40余年,积累了多年的客户和市场口碑,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和客户服务,为市场供应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供客户自行选择。公司也将积极开展新电池技术和新材料体系的研发和储备工作。公司低碳产业园首条产线的设备调试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 且值得一提的是, 2024年,公司低压锂电池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低压锂电类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76%,毛利率大幅提升,均创近年新高水平。 自开展低压锂电业务以来,公司不断丰富自身技术储备与产品矩阵,将过去在铅酸电池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经验,迁移至低压锂电源领域。客户与定点项目方面,公司已陆续获得全球多家知名车企的项目定点。渠道与品牌方面,公司凭借铅酸电池的渠道优势,切入低压锂电领域;同时,借助后市场的销售网络,推动低压锂电在替换市场的普及;此外,良好的服务与品牌效应,也有助于低压锂电的产品推广。 回收业务方面,骆驼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再生铅行业产能过剩、废旧电池采购价攀升、市场乱象丛生等问题日益严峻。同时,行业政策多变,铅价出现大幅波动,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再生铅业务的经营压力。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完善了再生铅业务购销市场化定价机制,适时调整生产和采购节奏,以及采购和销售结构,再生铅业务盈利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24 年,公司废旧铅酸电池破碎处理量约 55 万吨,粗铅产量近 36 万吨。且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全年采购废旧锂电池超4000吨,锂电回收方面,全年实现再生材料销售近 2000 吨。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废电动车电池在2024年4~7月份快速上涨,进入4月份,因恰逢铅蓄电池消费淡季,废电瓶更换需求低,报废量有限又导致废电瓶供应紧张,废电瓶价格开始上行,废电瓶回收商看涨惜售,多家再生铅冶炼厂原料库存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减产。而废电瓶供应不足的情况,随后也一直在制约着再生铅企业开工率的增长。 原料供应短缺持续作用在锭端,7月再生铅主产区-安徽多处于减产状态,同时河南等地部分交割品牌企业正值检修,铅锭供应问题短期难修复;该因素助推铅价上行,7月18日SMM1#铅高价报至19850元/吨,刷新近六年高位。此时废电瓶已然是再生铅与部分原生铅炼厂的共同原料,在铅精矿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原生铅炼厂拆解废电瓶出的铅膏成为原料补充的主力军。 而再生铅产能过剩与废电瓶供应紧张的矛盾直到如今仍在持续影响市场,据SMM上周调研显示,再生铅周度开工率自4月起维持降势,且下滑约30个百分点。据SMM了解,再生铅原料供应紧张导致成本高企,终端消费疲软铅锭销售不佳,及两者结合带来的亏损压力是抑制企业生产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点击查看详情 截至5月20日, 废电动车电池 现货报价维持在10300~10450元/吨,均价报10375元/吨。 》点击查看SMM铅产品现货报价 2025年是骆驼股份(2021-2025)发展战略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正加速推进“铅酸+锂电”双循环战略,致力于做大做强铅酸电池循环业务,并全力推进锂电池循环业务的快速增长。铅酸电池循环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可以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锂电池循环业务的持续放量,毛利率的提升,均有利于公司盈利目标的实现。 提及公司的竞争优势以及业绩增长的项目,骆驼股份表示,公司具备循环产业链经营优势、可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卓越的产品质量管理优势、完善的渠道布局和营销网络优势、品牌及服务优势、规模及协同发展优势,尤其是渠道优势突出,销售网络遍布全球,有助于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将促进公司经营业绩的不断提升。
2025-05-20 18: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