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山港一氧化锰库存
洋山港一氧化锰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一氧化锰 | 1500-2000 | 吨 |
2020 | 一氧化锰 | 1800-2200 | 吨 |
2021 | 一氧化锰 | 1600-2000 | 吨 |
洋山港一氧化锰库存行情
洋山港一氧化锰库存资讯
华尔街一夜大砍美联储降息预期!高盛:下次降息要等到12月
在中美两国周一发布联合声明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后,华尔街大行和利率市场上的交易员们纷纷降低了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押注, 目前仅定价2025年会有两次降息,同时对下一次降息的窗口预期也出现大幅延后。 追踪美联储会议预期的利率互换合约最新显示,美联储今年可能只会降息约55个基点,较上周五75个基点的押注进一步显著下降。交易员们还预计首次降息要到9月份才会启动。 随着市场削减了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对货币政策尤为敏感的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一一度最高攀升了12个基点,重新突破了4%大关。 收益率上升,加上降息的确定性下降,反映出美债市场的看涨押注进一步减弱,因为最新的关税下调被视为对经济的支持。本周初包括美股在内的风险资产大幅反弹,也削弱了美债的吸引力。 事实上,自美联储上周发表5月议息会议声明、主席鲍威尔主张采取观望态度以评估关税将如何影响通胀和经济增长以来,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就一直在降温。过去一周,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55%的低位大幅攀升了逾40个基点,五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从3.85%左右升至了4.11%。 要知道,就在上月,利率市场还一度完全定价了年内四次降息的预期——当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6月重启宽松周期,因担忧贸易战可能冲垮美国经济。 Columbia Threadneedle投资公司的利率策略师Ed Al-Hussainy表示,市场正处于超调状态,现在流动的资金正流向风险领域。该公司倾向做空短期债券。 而美联储利率预期的快速变化,也显示出此前期权市场上一些逆向押注的巨大成功。 财联社上月底时 曾介绍过 ,有迹象显示,当时至少有一位大型期权交易商已豪掷1800万美元——押注美联储今年不会降息。而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最新数据,相关特定看跌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数已超过了27.5万份。 除了利率市场上的交易员外,不少华尔街大行也在本周一进一步延后了对美联储降息窗口的预期。 以花旗经济学家为例,在美方宣布大幅调低中国商品关税后,他们已将下次降息窗口的预期从6月推迟至7月。 而高盛的调整幅度则更大——高盛周一已将美联储下次降息的时间推迟至12月,此前为7月。 高盛策略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鉴于当前这些发展以及上个月金融状况的显著放松,我们已将2025年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年率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1%,并将未来12个月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下调至35%。” 展望本周,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内的多位美联储官员将陆续发表公开讲话,他们对于最新贸易局势演变下利率走向的看法,无疑值得投资者保持密切关注。
2025-05-13 09:45:42券商晨会精华:“AI+机器人”聚焦四个环节及轻量化
市场昨日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3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64亿。板块方面,军工、轨交设备、机器人、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农业、创新药、电力、代糖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昨日收盘,沪指涨0.82%,深成指涨1.72%,创业板指涨2.63%。 在今天的券商晨会上,中金公司表示,中美双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华泰证券提出,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增长稳健的头部券商;中信建投指出,“AI+机器人”聚焦四个环节及轻量化。 中金公司:中美双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 中金公司表示,中美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宣布缓解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会谈结果好于预期,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短期来看,关税对于美国主要是供给冲击,对于中国主要是需求冲击,经贸会谈结果意味着美国供给冲击缓解,中国需求冲击减弱。中金公司测算显示,最新美国有效关税率将从此前的28.4%下降至15.5%,美国滞胀风险降低。最新关税下,中国出口下行风险得到较大缓解,后续中国国内经济走势主要看宏观政策力度,尤其是财政政策力度。 华泰证券: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增长稳健的头部券商 华泰证券指出,2025年一季度大券商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大幅增长92%,扣非净利润同比+51%,关注三大主线:1)扩表趋势延续,金融投资规模驱动总资产进一步扩张,但杠杆率分化;2)投资贡献增长,大券商投资类收入普遍增长,体现较强弹性;3)轻资本业务修复,一季度全市场日均股票基金成交额同比+71%,经纪净收入同比提升、投行净收入普遍改善、资管净收入相对稳健。展望行业未来发展,后续资本市场支持性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增长稳健的头部券商,把握并购主题的结构性机会。 中信建投:“AI+机器人”聚焦四个环节及轻量化 中信建投指出,AI+机器人,建议聚焦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传感器、机器狗,这四个环节都不以人形的放量为必然前提,且能够有持续的数据验证。此外,机器人轻量化趋势较为明确,尤其是PEEK材料应用得到广泛关注,未来有望进一步发展。
2025-05-13 09:21:04央行五部门发布“南沙金融30条”,四大关键词锁定南沙金融业新一轮发展机遇
十周年的广州南沙自贸区再迎政策利好。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南沙金融30条”)。 围绕着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央行等五部门提出六项重点任务30条重点举措。 南沙金融30条还要求,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南沙建设力度,进一步强化南沙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的支撑作用,将南沙建设成为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金融创新功能的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重要节点。 南沙自贸区自2015年挂牌,经过十年发展,该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推动贸易、航运、投资、金融、科技等各个领域改革创新。在自贸区提升战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中,南沙自贸区再迎来政策红利。从关键词来看,六大金融重点任务可以用创新、特色、开放(包括互联互通)以及监管来概括。 关键词一:“创新”一词被19次提及,贯穿五大重点任务 “南沙金融30条”全文中,19次提及创新,贯穿于五大重点任务,可见创新在其中的分量。 创新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排在了首位,“南沙金融30条”要求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包括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支持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支持数字产业发展,支持海洋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支持青年创新创业。 在社会民生领域,“南沙金融30条”要求稳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建设。 在服务特色金融服务上,包括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加强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南沙金融30条”还要求加快航运保险发展,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鼓励南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租赁领域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租赁产业高地。 创新还体现在对外开放上,“南沙金融30条”要求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 监管创新方面,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确保风险防控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匹配。大力发展金融监管科技,提升金融科技监管统一性、专业性和穿透性。 关键词二:开放,多类资管牌照有望放开 南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在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南沙金融30条”也围绕于此,给出更多的先行先试举措。 “南沙金融30条”提出,要探索适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结算政策,构建便利内外联动的期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构建便利开展跨境保险业务的交易规则,构建便利开展跨境股权投资业务的制度安排。 在此次“南沙金融30条”中,监管部门还透露出对银行、公募、券商、期货公司等金融、资管机构新发牌照的支持信号,这也是对外开放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具体来看,首先,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证券公司通过新设或并购等方式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大力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鼓励跨国公司在南沙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稳步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其次,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积极研究加快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相关工作。积极引入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风投创投等多元化投资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依法申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高标准建设南沙国际金融岛、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期货产业园等平台,为港澳金融机构跨境办公提供空间载体。 此外,在打造高水平对外门户方面,“南沙金融30条”提出,要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管理机制,加快建设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综合服务基地,构建金融领域国际交往新平台,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关键词三:发展特色金融服务,健全现代金融产业 特色金融服务占据了“南沙金融30条”其中5条举措,除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资管中心,其还从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航运金融与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提出新思路。 在具体举措上,在创新服务低碳发展的绿色金融业务上,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积极探索电力期货,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货品种体系。加强企业碳账户、碳核算能力机制建设,支持金融机构基于企业碳账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推动企业和金融机构按照最新标准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支持绿色建筑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 在发展数字金融业务上,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开发与金融领域应用,积极开展智能信贷、智能投资研发、智能风险控制等智能化金融服务。建立数字金融发展研究智库,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数字金融项目跨境合作。 在发展服务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航运金融业务上,引导和鼓励航运企业国际海运费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加快航运保险发展,研发创新型航运保险产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依托现有交易场所,携手港澳开展航运交易,支持金融机构为航运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资金结算、存管、融资等金融服务。 最后,在创新发展国际租赁和保理业务上,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保理公司依法合规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除外,鼓励南沙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租赁领域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租赁产业高地。 关键词四:监管不可缺位 创新发展的同时,监管不缺位。此次南沙金融30条还从金融监管定调、创新合作、防范与法治保障等4个方面提出要求。 “南沙金融30条”强调了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的重要性,并从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到加强金融法治保障,进行了全方面的要求。 坚持管行业就必须管风险。“南沙金融30条”指出,首先,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加强中央与地方监管协同,对地方金融组织的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坚持既管合法更管非法,确保金融监管无死角、无盲区、无例外。 其次,探索金融监管创新与合作。构建适应南沙建设的金融监管创新机制,确保风险防控与金融改革创新相匹配。大力发展金融监管科技,提升金融科技监管统一性、专业性和穿透性。 第三,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加强对南沙跨境资金异动的监测,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提升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推动金融风险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置。 第四,加强金融法治保障。深化金融监管与司法协同,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涉港澳金融纠纷解决平台,构建国际化、多元化跨境金融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5-05-13 09:17:14四川“攻坚”脑机产业:重点研制低功耗芯片 支持侵入式手术常态化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印发《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围绕医疗场景,提出未来2-5年的总体目标: 到2027年,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产业生态基本构建,建成一批产业发展集聚区。引育产业链骨干企业, 同步推进侵入式、非侵入式两种脑机接口技术路径 ,完成3款侵入式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 加快实施省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开放医疗健康场景,实现年服务医疗患者 超5万人次 。 到2030年,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全国领先。引育10家链主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侵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3000例/年 ,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服务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药物及数字成瘾疾病患者 超10万人次/年 ,康复设备应用 超2万人次/年 。 对于脑机接口产品,上述行动计划提出, 攻克核心器件,推进核心部件国产化,重点研制低功耗脑机芯片 ;聚焦侵入式脑机芯片、柔性电极、医疗级电池等核心器件研制,打造“术前精准规划-术中实时导航-术后智能康复全链条装备体系;聚焦非侵入式脑电采集设备、眼动追踪设备、脑机交互调控设备等关键设备制造,开展“脑机接口+自闭症、抑郁症、成瘾”等系列应用。 对于产品应用,继湖北率先落地脑机接口服务价格后, 四川也将支持脑机接口纳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鼓励开放场景开展临床试验,加快推动医疗器械注册。 支持综合性医院常态化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手术 ,开放神经精神疾病诊疗、成瘾诊疗、智能康复健康监测等应用场景。 今年3月中旬,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价格单独立项,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等价格项目。 开源证券称,此次政策创新破解了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快、落地慢"的核心矛盾,通过建立专项收费标准体系,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流程合规定价依据。 随后3月31日,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于湖北落地,标志着这一前沿科技正式步入民生领域。湖北省医保局规定,省内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为6552元/次,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为3139元/次,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为966元/次。 太平洋证券认为该价格客观、合理,体现了湖北医保局支持医疗创新、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快速落地,为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政策保障,促进了高水平医疗创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 四川省脑机接口行动计划尚未公示脑机接口价格项目,具体价位有望进一步明确。 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场景广阔 脑机接口技术在全球医疗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被视为未来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脑机接口的发展,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的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各机构、省市同步为其出台了配套发展政策。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海外在脑机接口的临床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多个国际企业相继于2024年开展临床试验。 如由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开发的全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N1,植入于颅腔,通过1024个电极记录神经活动,并将信号无线传输到应用程序进行解码,其自2024年1月以来已经完成了三例脑机芯片植入人类大脑之中,Neuralink计划在2025年再植入约20至30例,目标是2030年为超过2.2万人植入芯片; 除此之外,总部位于美国的Synchron用于治疗瘫痪的微创脑机接口设备已于2024年4月宣布着手准备大规模的人体脑植入试验,目前该公司已为6位美国患者和4名澳大利亚患者植入了其脑机接口系统。 脑机接口在国内同样激起业内的广泛关注,我国正全面踏入脑机接口这一全球高度关注的前沿领域。 如清华大学与博睿康公司联合开发的无线微创硬膜外脑机接口NEO系统,其于2024年8月成为我国首款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脑机接口产品,目前已成功植入3名患者; 2025年3月2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宣布中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已顺利完成第三例植入,此前“北脑一号”于2023年3月20日实现全球首例无线植入式脑机接口对卒中偏瘫患者的手术,目前所有植入者恢复良好。 根据信号采集和输出方式不同,脑机接口技术可分为侵入、半侵入、非侵入,不同技术在信号质量、安全性、操作难度等方面各有优势,目前多模态联合应用成为信息交互的发展趋势。 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商业化进程领先,国内外已有多款产品面世;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发展相对迟缓,国内外领先公司处于产品注册或临床研究阶段。 国产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中以脑虎科技进展居前,其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标志着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国产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中,如强脑科技推出了面向C端的智能安睡仪等设备;诚益通、翔宇医疗、创新医疗、爱朋医疗等计划将技术应用于麻醉监测、医疗康复等领域,产品有望陆续兑现。
2025-05-13 08:42:26第一量子对巴拿马铜矿重启持“谨慎乐观”态度
5月10日(周六),加拿大第一量子矿物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对于其在巴拿马铜矿的前景仍持谨慎乐观态度,因当地政府正在考虑如何以及何时重启已关闭的Cobre Panamá铜矿。 法律层面的讨论正在进行,当局正探索第一量子矿物释放精矿库存并重启铜矿场发电厂的未来道路。在此之前,第一量子矿物于4月初决定撤回针对巴拿马的国际仲裁案件。 巴拿马总统José Raúl Mulino表示,有兴趣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加强国家对该矿的所有权,但他警告称,考虑到该项目的规模和经济影响,完全关闭该矿需要15年的时间。该矿直接和间接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工作机会。 “让我们聪明一些,并让我们巴拿马人从已经拥有的矿山中获得最大的利益,”他说道。 审查最初从环境审计开始的,现在可能会扩大到包括财务条款。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Matt Murphy认为,这是一种潜在的好处,表明平行审查可能会加速解决问题。 财务谈判尚未开始,也不清楚巴拿马是否聘请了具有采矿业相关经验的法律专家。根据BMO的说法,之前的谈判条款可能已经过时了。“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新的条款,使巴拿马成为全球矿业投资具有竞争力的目的地,”Murphy写道。 Cobre Panamá是中美洲最大的露天铜矿,在运营中断前,2023年铜产量超过33万吨。这个价值100亿美元的项目有望在2024年底实现100万吨的铜产量,将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 第一量子矿物继续推进赞比亚Kansanshi铜矿价值130亿美元的S3阶段的扩张计划。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升级后,矿石的年加工能力将从3,000万吨提升至5,500万吨,并将该矿的寿命延长超过20年。
2025-05-12 18: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