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无铅低温锡膏产量
文莱无铅低温锡膏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无铅低温锡膏 | 200-300 | 吨 |
2020 | 无铅低温锡膏 | 250-350 | 吨 |
2021 | 无铅低温锡膏 | 300-400 | 吨 |
2022 | 无铅低温锡膏 | 350-450 | 吨 |
2023 | 无铅低温锡膏 | 400-500 | 吨 |
文莱无铅低温锡膏产量行情
文莱无铅低温锡膏产量资讯
7月1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涨跌互现 伦沪铜涨逾1% 工业硅焦煤跌幅居前 欧线集运涨超7%【SMM日评】 ► 7月首日升水与月差齐涨 沪铜现货成交表现僵持【SMM沪铜现货】 ► 7月初下游采购增加 现货升水走高【SMM华南铜现货】 ► 买卖双方存分歧 成交活跃度冷清【SMM华北铜现货】 ► 7月1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7月1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现货升水跌跌难休 市场成交清淡【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沪铅弱势盘整 现货市场成交分歧较大【SMM午评】 ► 再生铅:西南、华南、华北等地区报价不多 下游企业拿货意愿一般【SMM铅午评】 ► SMM 2025/7/1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走跌明显 成交有所改善【SMM午评】 ► 宁波锌:麒麟锌锭到货 升水持稳运行 【SMM午评】 ► 天津锌:盘面下行 成交好转有限【SMM午评】 ► 广东锌:广东库存小幅增加 现货升水继续走低【SMM午评】 ► 沪锡高位回落 LME锡库存紧张支撑跨市价差【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7月1日镍价小幅下跌,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7%连续2个月上升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7-01 18:05:36广期所再提将加快研发氢氧化锂等品种 满足实体经济在低碳转型发展中的风险管理需要
SMM 7月1日讯: 据财联社方面消息,近日有媒体从广期所方面得到消息称,广期所将加快研发铂、钯、氢氧化锂等品种,持续提升市场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在低碳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需要。 同为锂盐品种的碳酸锂,其期货早在2023年7月21日便开始上市交易,如今已经运行了接近两年的时间,不少产业链企业譬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中矿资源、宁德时代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均在碳酸锂期货上市之后纷纷开启套期保值业务,以应对碳酸锂价格波动对其企业经营的影响。 至于氢氧化锂,早在2023年年底广期所商品事业部高级执行经理郭晨光便提及要开发氢氧化锂和其他新能源材料的想法,2024年7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一行到广州期货交易所调研。葛红林表示,有色协会大力支持广期所研发上市多晶硅、氢氧化锂等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金属期货市场影响力,增强我国在全球金属市场中的定价影响力。而如今,多晶硅期货早已在2024年12月26日正式在广期所挂牌交易,按照之前的进程来看,氢氧化锂期货的上市也将被广期所提上日程。 从价格波动来看,与碳酸锂一样同为动力电池原材料之一的氢氧化锂,虽然其价格的幅度相较碳酸锂的“阴晴不定”而言略有逊色,但其在市场的关注度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以电池级(粗颗粒)氢氧化锂为例,据SMM历史报价显示, 电池级氢氧化锂 现货报价在2022年跟随碳酸锂价格一同上行,并在2022年11月11日最高一度冲至560000元/吨,但在进入2023年之后,一季度氢氧化锂价格迅速下滑,彼时新能源终端需求相对萎靡,对上游高镍三元整体需求较为低迷,叠加市场对后市锂资源端瓶颈缓解、本轮锂周期即将进入下行阶段存在一致预期,叠加“锂矿返利”等因素,氢氧化锂价格下跌明显,市场呈现有价无市的状态;进入二季度,因矿价仍采用Q-1模式,部分冶炼厂深度亏损,挺价心态渐强,存在超跌反弹预期,而终端此前的去库亦初现成效,部分厂商年中节点进行阶段性补库,随着氢氧化锂价格逐步止跌回升,市场情绪转暖;但进入下半年,国内金九银十前的阶段性补库不及预期加之海外电芯厂因欧美部分国家夏休缘故,氢氧化锂需求重回低迷,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氢氧化锂库存持续累积,价格一路下行。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进入2024年,氢氧化锂全年整体依旧呈现供应过剩的态势,仅在上半年价格略有上涨,主因4月之前,需求端节前备货及供应端在春节前的检修及减量生产使得市场上有一定去库,氢氧化锂供需格局回暖带动价格走高;而4月之后,随着部分企业新产线的爬产及需求的走弱,氢氧化锂开始累库,但因临近劳动节,有部分三元材料厂节前阶段性补库支撑价格持高位稳至5月上旬。 其后氢氧化锂价格便整体一路下跌,在2024年11月中下旬及12月因供应端减量挺价,氢氧化锂价位缓慢上抬。彼时氢氧化锂价格处于较低点位及碳氢价差的不断拉大,上游盐厂挺价情绪空前强烈,抬高长协折扣叠加惜售散单,拉动市场成交价位重心上移。年前供应端因检修、柔性产线转产碳酸锂等原因产量大幅减少,进一步支撑其挺价情绪。同时,需求端美国大选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在此时开始实施抢出口行为,进一步增加了对三元材料的需求;而三元正极材料厂因新一年长协未定而存在散单备货行为,推动氢氧化锂价格持续上行。不过考虑到当时三元需求端整体处于疲软状态,边际增量有限,氢氧化锂上行幅度受阻,整体价格呈现缓增趋势。 至于2025年,1月在供应端受库存高企、成本倒挂以及节假日按计划检修等因素影响,挺价态度强烈,加之下游节前备库提振需求,氢氧化锂价格持续上抬;但进入3月份,随着冶炼端复产起量,供应端增速高于需求端增速,当月氢氧化锂市场再度呈现小幅过剩的局面,累库压力下,供应端挺价情绪有所松动,加之碳酸锂价格的下行,氢氧化锂价格开始走低;进入4月,氢氧化锂价格持续走低,虽然当月三元材料订单有较好表现,但锂盐厂出口订单受限,量级有所减少,叠加库存高企情况,出货压力有所增强,面对下游压价时其挺价态度有所松动,致使交易折扣不断下探;此外,本月碳酸锂价格下跌速度加快及矿价的大幅回落,进一步拖拽氢氧化锂市场价格加速下跌。 5月氢氧化锂市场依旧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部分三元材料订单环比上月虽有小幅增量,但电芯厂在月中有增加客供量级动作,导致需求端散单需求不增反减,加之锂盐厂出口量级维持低位,库存压力仍存,与此同时,碳酸锂价格超跌趋势及锂辉石矿价格的大幅下行,拖拽氢氧化锂价格跌幅加剧。 进入6月份,供应端大部分企业情况维持稳定,个别企业因库存高企、对未来需求的悲观预期,有一定减量生产行为,需求端企业依旧有压价意愿,在矿端持续下跌的背景下,氢氧化锂成本支撑减弱,市场价格有较为显著的下跌趋势。 截至2025年7月1日,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现货报价跌至56990~58450元/吨,均价报57720元/吨,较2月份70550元/吨的高位下跌12830元/吨,跌幅达18.19%。 据SMM最新调研显示,当前供应方面,大部分企业维持相对稳定的生产节奏,个别企业因库存高企、对未来需求的悲观预期,有一定减量生产行为;市场情绪上,在谈单过程中,锂盐厂有较为明显的挺价情绪,更倾向于缩短协议期限;需求方面对下游的低价订单及散单的较低价位情况,同样有较为明确的下压意愿。因此,短期来看,SMM预计长协折扣下降空间有限,氢氧化锂价格跌势或将有所减小。 由此可见,氢氧化锂近年来的价格波动也十分明显,氢氧化锂期货未来的上市,有助于降低产业链企业面临的价格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助力产业链良性发展。对于锂电产业链上游锂矿开采企业和中游锂盐加工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卖出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的销售价格,确保合理的利润,而下游电池企业也可以通过买入期货合约来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
2025-07-01 14:10:03矿端供应“一波三折”,下半年锡价走势将何去何从?【期市半年报】
锡虽然是全球定价的商品,但相比铜、铝等大宗商品来说,锡应该算是小商品,全球地壳中锡的含量较少。全球锡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尼、缅甸、澳大利亚等地,近年来,全球新增矿山比较有限,因此供应弹性不高。锡矿供应变化,对盘面形成较大扰动,尤其是在2023年8月缅甸禁止锡矿开采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2025年上半年沪锡走出冲高回落走势,主要受供应扰动和宏观情绪变化影响 一、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2025年1月-4月初,沪锡呈现重心不断上移走势。主力连续合约从年初的24万元/吨上涨到最高299990元/吨,距离30万关口仅仅一步之遥,涨幅达到25%,先后受到非洲和缅甸锡矿供应扰动的影响。2025年2月初受刚果(金)局势紧张影响,沪锡出现大幅上涨。3月14日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刚果(金)Bisie矿山运营商Alphamin Resources宣布,暂停矿山的运营,进一步推升锡价逼近29万高位。另一方面,缅甸锡矿供应恢复也是一波三折,复产进程不顺利,同时,3月28日缅甸突发地震,使复产会议推迟,供给扰动下推升锡价接近30万/吨。 第二阶段,清明后至今,锡价从30万附近回落至26万左右,跌幅超过13%。4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大超预期,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沪锡急剧下挫,盘中一度触及跌停。4月10日,Alphamin Resources宣布,公司位于刚果(金)东部的Bisie锡矿将恢复运营,锡矿的供应问题得到了缓解,沪锡剧烈波动,盘面跌至目前年内最低点23.5万。不过,由于美国政府宣布将对数十个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维持最低关税税率为10%。关税暂缓对冲Bisie锡矿复产影响,沪锡跟随大宗商品反弹。随后,消息面进入真空期,锡价围绕26万一线进行区间震荡。 二、供应端现实偏紧 远期增加预期明确 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占全球总供应量的15%~20%),其核心产区佤邦贡献了该国90%的产量,更是中国锡矿进口的“命脉”。禁矿前,从缅甸进口的锡矿占国内进口总量的比重通常在90%以上,2023年8月缅甸锡矿禁采后,中国开拓非洲锡矿等进口渠道,但无法弥补缅甸锡矿的进口缺失。2024年二季度开始,我国锡矿进口量断崖式下滑,今年进口维持低位。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锡矿进口量为1.34万吨(折合约6518金属吨)环比增加36.39%,同比增加59.84%,较4月份增加2182金属吨(4月份折合4336金属吨)。1-5月累计进口量为5.02万吨,累计同比下降36.51%。5月进口量创下年内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非洲国家的增量贡献。刚果(金)和尼日利亚进口量环比分别增长26.0%和168.0%,非洲地区合计进口3660余金属吨,占总进口量超50%。澳大利亚进口量902金属吨左右,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5月缅甸进口量不足700金属吨,全年进口占比已降至30%以下。虽然5月进口量回升,但1-5月累计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万吨,整体供应仍处于历史低位。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 国内锡矿紧张局面日益加剧,锡冶炼加工费持续下滑,2025年2月以后下降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云南地区40%锡精矿加工费为11000元/吨,江西等地60%锡精矿加工费为7000元/吨。由于国内锡精矿原料持续紧张,部分冶炼企业生产受到影响,据SMM调研,云南与江西两地的精炼锡冶炼企业周度开工率持续低位运行,截止到6月27日,两省合计开工率仅为50.97%。云南地区40%品位锡精矿加工费已接近冶炼企业成本线,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部分企业被迫减产或检修。江西再生锡饱受原料短缺危机,江西冶炼企业以废锡回收为主,但春节后废料回收量不足年均值的70%,电子废料供应环比下滑30%,电子、家电行业因成本压力放缓生产节奏,废料流通量减少,形成负反馈循环。叠加政策观望(如再生资源政策调整),加剧原料缺口。废料分选成本上升,同时锡精矿加工费下行,再生锡冶炼利润受挫,部分产能或永久退出。 2025年上半年,缅甸锡矿复产是影响供给端的核心因素,不过复产进程较为不顺利。今年年初开始,缅甸锡矿复产逐渐提上日程。2月26日,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发布《办理开采、选厂、探矿许可证的流程》文件,该文件相当于对矿区申请许可证做了明文规定。市场参与者多数解读为缅甸佤邦复产的信号,消息发布后,沪锡当日重挫。但由于缅甸复产进度不清晰,叠加刚果金锡矿暂停运营,锡价重拾升势。3月28日,缅甸突发7.9级地震,受地震影响,原定于4月1日举办的复产座谈会宣告推迟,供应担忧进一步加剧,推动价格创出近几年新高。2025年4月23日,佤邦复产会议重新召开,会议宣布了相关文件,明确了相关工作流程。但在座谈会召开之后,官方仍未发布明确的全面复产信号。据SMM消息,当前缅甸佤邦矿区复产进度停滞,叠加雨季运输困难,导致佤邦锡矿进口量持续下滑。同时,缅甸南部因泰国运输禁令,每月减少500-1000金属吨的锡矿供应。 总的来看,虽然佤邦正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但是整体复产进度缓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键物资成本大幅攀升,炸药、选矿药剂等矿山开采与选矿环节的物资的价格上涨,将显著抬升矿山的综合开采成本。二是矿区锡矿石的平均品位下降,由停产前约1%的水平下降至0.5%左右,资源质量面临严峻考验。三是佤邦此前修改了征税制度改为30%实物税,在佤邦政府库存偏低的情况下或以政府库存重建优先。后续即使佤邦锡矿恢复出口,短期或也难以达到停产前的量级。整体来看,锡矿的供应仍然维持强现实与弱预期的局面,短期原料供应仍然偏紧,远期供应增加趋势较为明确,但量级和时间窗口仍有不确定,关注焦点仍然在缅甸复产节奏上。 印尼作为全球第二大陆地锡储量国家,拥有锡储量超过80万吨,占全球17%。中国云南锡矿的平均品位已降至0.3%,缅甸佤邦矿区因禁采政策处于停滞状态,印尼因此成为全球锡供应的重要替代来源。印尼蕴藏着百万吨级海底砂锡矿,其储量或可以满足全球15年以上的工业需求。当前印尼锡锭94%流向国际市场,其中亚洲(含中国)、欧洲及北美市场占比分别为72%、18%和10%。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政府正加速推进《有色金属下游化战略规划》,拟通过限制初级产品出口(如锡锭)倒逼高附加值产品(电子焊料、光伏焊带等)产能建设,该政策导向或重塑全球锡产业链分工格局。2024年年初受到出口配额审批缓慢影响,印尼锡锭出口几乎零出口。今年年初同样受到政策影响,2025年1月,印尼锡锭出口量骤降至1.56千吨,环比降幅达66.57%,主要归因于冶炼厂季节性检修叠加出口许可证审批延迟。2月锡锭出口逐渐恢复,2025年1-5月,印尼锡锭出口2.16万吨,同比增长110%,但较2023年同期仍有10%的降幅。印尼出口受限的核心矛盾在于政策执行力度强化,2024年海关实施“资源税票追溯核查”机制,叠加2025年镍矿资源税调整方案的外溢效应(镍矿资源税与HMA价格挂钩模式或向锡矿领域延伸),导致冶炼企业合规成本显著攀升,后续仍需关注印尼政策调整是否会对锡锭出口造成影响。 三、终端消费疲软 锡价处于高位抑制需求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呈现周期变化。本轮半导体周期是在2023年2月份见底的,在2023年11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速转正,此后增速不断爬坡,但到了2024年10月后,增速逐渐放缓。2025年3-4月销售额环比有所回温。本轮全球半导体周期是靠AI算力建设驱动的,主要体现在先进制程方面,因此核心收益环节集中在海外,国内的产能以成熟制程为主,带动有限。国内半导体下游产业更多集中在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一季度全球/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 1.5%/ 3.3%。IDC预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在2025年继续增长,但速度会有所放缓。25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 4.9%,IDC预计25全年需求或面临挑战。 国内方面,2025年1-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9470.8万部,同比增长3.5%,呈现弱复苏格局。2024年以来,国家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但因并非持续强劲需求驱动,需求复苏力度有限。随着补贴政策的刺激作用边际递减,部分地区已出现补贴退坡的迹象,后续消费电子增长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光伏方面,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国内分布式装机的建设管理,按照此文件,2025年4月30日是新老政策执行的分界点。在此前完成备案的存量项目仍享受原有补贴与并网政策,之后新项目全面执行市场化规则。4月30日之前并网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可以全额上网,享受较高的补贴电价;之后并网的项目,6兆瓦及以下的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取消全额上网方式,只能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超过6兆瓦的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则原则上全部自发自用,不可余电上网,不过在电力现货市场地区,可将余电送入电网并进行交易。此文件对于大型工商业装机项目构成一定利空,并带来“430”抢装效应。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2025年5月31日起,增量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面入市,所有新增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竞价形成电价,补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同时建立了“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即“多退少补”差价结算机制,以稳定收益预期。此会直接影响到装机项目的收益率,带来“531”抢装效应。 2025年上半年,在“430”抢装以及“531”抢装效应下,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国家能源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光伏累积新增装机容量为197.85GW,环比上升88.55%,同比上涨149.97%。2025年5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92.92GW,环比上涨105.48%,同比上涨388.03%。 纵向对比来看,我国2024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达277.57GW,2023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16.3GW,2025上半年新增装机接近200GW水平,接近2023年全年装机水平。“4.30抢装潮 ”叠加“5.31抢装潮 ”极大刺激了光伏装机市场的“井喷”,但接踵而至的政策“空窗期”可能会引发市场快速降温,市场存在透支下半年装机需求的担忧。 在终端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下游采购相对谨慎,对价格较为敏感,锡价受成本支撑处于高位,对下游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采购方倾向于在价格下行时补库,价格上涨后则以观望为主。国内外锡锭库存在2024年经历大幅去库后,今年上半年库存变化出现分化,或反映出海外需求强于国内的特征。LME锡库存继续下滑,从年初的4700吨下降至2145吨,降幅超过50%,降至历史相对低位。国内社会库存呈现先升后降的过程,截止6月27日,较年初累库3000吨。 后市展望,锡市的核心矛盾仍在供应端,锡矿供应处于现实供应偏紧但远期增加的逻辑。短期受制于缅甸复产节奏缓慢,供应恢复仍需时间。刚果(金)Bisie矿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生产,当地时间5月仅部分前期矿区库存装运,6月矿区新开采量暂未装运。预计6月锡矿进口量或仅小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锡矿进口量或环比持平。下半年将进入缅甸锡矿供应恢复的验证阶段,复产时间及恢复量级将是市场博弈的焦点。需求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全球智能手机和PC出货量增长乏力。国内光伏年中抢装结束,或透支下半年部分装机需求。短期在锡供应恢复前,锡价有望保持偏强震荡格局,但随着缅甸锡矿复产推进以及非洲锡矿恢复运输,锡价重心或将下移。 (文华综合)
2025-07-01 13:56:19锡价终结月线两连跌 基本面能否支撑锡价继续走强?【SMM月度展望】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叠加特朗普政府干预货币政策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美元指数6月承压走弱,而美元与大宗商品价格一般呈反向关系,进而提振锡价;基本面上,缅甸复产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目前矿供应偏紧的现状,供需格局的变化为锡价提供有力支撑,使得锡价告别月线两连跌,截至6月30日17:00左右,沪锡跌0.6%,报268110元/吨,其6月的月线涨6.01%;伦锡跌0.11%,报33725美元/吨,其6月月线暂时涨10.92%。 》点击查看SMM期货数据看板 现货方面 锡现货价格告别月线两连跌 6月涨超6% 》查看SMM锡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锡现货价格方面:据SMM报价显示, SMM1#锡 现货6月30日的均价267200元/吨,与5月30日的均价为251500元/吨相比,上涨了15700元/吨,涨幅为6.24%。 基本面 ►产量方面: 受原料短缺、成本压力及区域性生产中断等影响 6月精炼锡产量环比下降6.94% 根据SMM基于市场交流加工的数据,2025年6月,我国精炼锡的产量环比下降6.94%,而从同比数据来看下降了15.2%。此次减产主要受原料短缺、成本压力及区域性生产中断等多重因素影响,具体分地区分析如下: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5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3449吨,缅甸进口持续低迷尽管缅甸曾是中国锡矿第一大进口国,但受2023年8月禁采政策及2025年佤邦地区复产延迟影响,5月缅甸进口量不足700金属吨,全年进口占比已降至30%以下。虽然5月进口量回升,但1-5月累计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万吨,整体供应仍处于历史低位。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云南地区:原料短缺最严峻:冶炼厂原料库存普遍低于30天,锡矿采购竞争白热化,部分企业因高价囤货导致库存积压,但下游需求疲软又抑制出货。成本压力突出:低品位矿加工成本高企,叠加电力成本上升,企业开工率进一步下调。江西地区:废料供应链断裂:废锡回收体系承压,市场二次物料流通量减少30%以上,粗锡供应不足直接导致精炼产量下滑。产能退出风险:中小再生冶炼厂因持续亏损面临停产,行业集中度被动提升。安徽及其他地区:双原料紧缺:锡精矿与废锡供应双弱,开工率长期低于产能规划的70%,部分企业计划检修进一步压制产量。 》点击查看详情 ►进口方面: 5月进口量虽回升 但整体供应仍处于历史低位 5月份国内锡矿进口量为1.34万吨(折合约6518金属吨)环比增36.39%,同比增59.84%,较4月份增加2182金属吨(4月份折合4336金属吨)。1-5月累计进口量为5.02万吨,累计同比-36.51%。5月份国内锡锭进口量为2076吨,环比增84.04%,同比增225.9%,1-5月累计进口量为9584吨,累计同比38.48%。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5月我国进口锡精矿实物量达13449吨,创下年内新高。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非洲国家的增量贡献:刚果(金)和尼日利亚进口量环比分别增长26.0%和168.0%,非洲地区合计进口3660余金属吨,占总进口量超50%。澳大利亚进口量902金属吨左右,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缅甸进口持续低迷尽管缅甸曾是中国锡矿第一大进口国,但受2023年8月禁采政策及2025年佤邦地区复产延迟影响,5月缅甸进口量不足700金属吨,全年进口占比已降至30%以下。虽然5月进口量回升,但1-5月累计进口锡精矿实物量1万吨,整体供应仍处于历史低位。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 ►库存方面: SMM锡锭三地社会库存出现小幅增加 伦锡库存下降明显 》点击查看SMM锡产业链数据库 国内锡锭社会库存: 上周锡锭现货市场在“价格波动大、需求持续疲软、供需双弱”的背景下,市场成交清淡且社会库存小幅累库。短期来看,累库压力或延续,需关注缅甸复产进展、终端需求季节性恢复及宏观政策变化。 LME锡库存: 6月30日LME锡库存数据为2175吨,5月30日的LME锡库存数据为2680吨,LME锡库存在6月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为18.84%。 SMM展望 宏观方面: 随着政治局会议召开时间的临近,市场对国内宏观政策利好加码的预期,有望提振锡价;若7月美国非农、美国CPI数据疲软,叠加美联储释放“预防式降息”信号,美元或进一步走弱,锡等大宗商品将有望受益。后市还需关注中美通胀数据、全球PMI数据以及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对利率政策路径指引等指标的变化,此外,随着美国关税暂缓窗口临近,还需警惕其政策调整对市场情绪的扰动。 基本面: 供应方面:基于SMM测算,部分云南和江西的冶炼企业停产检修结束,逐步恢复生产,预计7月精炼锡产量环比回升;缅甸锡矿复产进度不及预期,5月锡进口量虽回升,但缅甸禁采导致的长期缺口尚未完全填补,锡原料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存;库存方面:国内锡库存虽然出现小幅累库,但仍处历史同期低位,叠加伦锡库存仍处两年相对低位附近。而截至6月20日当周,沪锡库存继续下滑,降至四个月新低。 综上,7 月将是政策预期与经济数据博弈的关键窗口,需关注宏观风向对锡价的指引。基本面上,原料供应偏紧叠加锡海内外库存均处于较低的位置,将给予锡价带来基本面的支撑。倘若宏观整体风向偏暖,叠加基本面的支撑,锡价有望偏强运行。 推荐阅读: 》【SMM分析】2025年6月中国精炼锡产业运行分析及趋势展望 》【SMM分析】云南及江西两地冶炼企业开工率小幅回升但整体生产积极性较为低迷 》2025年6月30日锡锭社会库存(分地区)【SMM数据】
2025-07-01 13:40:22库存小幅增加,锡价高位调整【机构评论】
周一沪锡主力SN2508合约日内震荡偏弱,夜间重心下移,伦锡窄幅震荡。现货市场: 听闻小牌对7月平水-升水400元/吨左右,云字头对7月升水400-升水800元/吨附近,云锡对7月升水800-升水1200元/吨左右。SMM:截止至上周五,云南及江西两省精炼锡开工率为50.97%,周度环比增加4.13%社会库存为9096吨,周度环比增加251吨。 整体来看,消费边际转弱,锡价走高后,下游多消化库存且延后点价,周度库存环比增加251吨,维持同期中性偏高水平。同时,江西部分炼厂停产检修结束,开工率略有回升。短期供应有所恢复且消费边际下滑,季节性累库兑现,叠加宏观乐观情绪消化,预计锡价高位震荡偏弱。 (来源:金源期货)
2025-07-01 09: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