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高钛渣产量
南非高钛渣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20 | 高钛渣产量 | 120000-140000 | 吨 |
2021 | 高钛渣产量 | 130000-150000 | 吨 |
2022 | 高钛渣产量 | 140000-160000 | 吨 |
南非高钛渣产量行情
南非高钛渣产量资讯
基本金属收高,但交易商仍持谨慎态度【5月12日LME收盘】
5月12日(周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价格上涨,因对经济增长和需求的担忧有所缓解,此前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但交易商表示市场仍持谨慎态度。 伦敦时间5月12日17:00(北京时间5月13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上涨75美元,或0.79%,收报每吨9,520.50美元。 据证券时报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一位铜交易商称:“人们希望关税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但他们仍然感到紧张。” 在其他金属方面,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市场铅供应的担忧导致周一现货铅较三个月合约每吨升水约7美元,或称逆价差。
2025-05-13 08:50:23中核钛白:五项举措应对行业“内卷”
近年来,随着中国钛白粉企业扩能扩产,业外企业的加盟助推,钛白粉产能不断增加,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市场价格低迷远低于国外产品。如何破局,化解行业“内卷”?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钛白”)提早谋篇、提早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5个方面举措,抢占新赛道,助推企业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据中核钛白总工程师张本发介绍,中核钛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一方面,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如硫酸法间隙酸解工艺升级改造为连续酸解和连续结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着力开发新产品,加大研发投入,与日本石原钛白粉产品对标,开发高性能、多功能化的钛白粉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如开发具有抗菌、自清洁等功能的钛白粉,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中核钛白通过优化钛矿配比,强化生产过程管控,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口碑,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该公司通过广告宣传、参加行业展会、举办产品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中核钛白不断加强能源管理,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中核钛白积极探索钛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对酸解黑渣进行二次选矿;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和利用,例如,对废酸进行冷冻结晶回收硫酸亚铁,再进行废酸浓缩回用硫酸,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优化企业管理。中核钛白把好成本控制关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中核钛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是拓展市场渠道。中核钛白深耕国内市场,通过加强对国内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中核钛白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纠纷,提高产品的出口份额;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25-05-12 15:00:44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首次实现月达产侧记
4月15日,四川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区内春意盎然,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集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时间突破25.15天,创历史新纪录,3月份首次实现月达产,产品合格率达100%。这标志着攀钢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熔盐氯化法制备高品质钛白粉生产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对丰富我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方法、提升高端钛白粉自给率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攀钢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的生动实践。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和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研究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直面挑战,协同攻关,打破了技术壁垒,书写了钛白粉生产的新篇章。 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肩负着攀西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新使命,是鞍钢集团做专做特“第三极”产业的重点项目,也是攀钢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项目。新生产线采用了攀钢集团自主开发的低品位钛渣熔盐氯化制备氯化钛白粉成套产业化技术,旨在推动攀西地区钛资源低成本、绿色、高效利用。然而,面对攀西地区钛渣的特殊成分和新工艺、新装备的挑战,无经验可借鉴,攀钢人迎难而上,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关之旅。 2025年初,攀钢钒钛、攀钢研究院成立联合攻关工作组,制订专项攻坚工作方案和技术攻关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建立了机制。在新生产线的各个工序现场,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紧密协作,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点。从氯化工序的回收副产盐酸,到氧化工序的稳定氧化炉压力,再到后处理工序的全自动码垛系统改造,每一步都凝聚着攀钢人的智慧和汗水。 新生产线中的240吨/天大型熔盐氯化炉和3万吨/年氧化炉是攀钢集团消化吸收再创新自建的主要设备,也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关键。面对氯化炉的熔盐喷溅、成分控制难题和氧化炉结疤、运行周期短问题,联合攻关工作组与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不断优化生产参数,对加料系统进行优化,使熔盐成分总合格率大幅提升,消除了生产难点,降低了盐耗。一季度,联合攻关工作组攻克了20多项生产难题,优化了16项核心工艺参数,稳定了生产线运行。 生产组织是生产线运行的核心。攀钢人知责奋进、勠力同心,建立了工序协调联动生产制度和机制,探索出了钛、氯平衡管控工艺方法。攀钢钒钛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职工岗位技能,调动全员达产达效能动性,目前已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全员持证上岗。攀钢研究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一季度,实施了43项合理化建议,推动了生产线运行周期的新突破。 如今,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攀钢人将继续苦练内功,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2025-05-12 14:59:23遵义铝业AI大模型“算”出高效生产新路子
过去,铝电解生产就像一场“数据苦战”,技术人员每天不仅要花大量时间收集电解槽运行数据,手动计算成百上千的工艺参数,还要结合经验作决策。整个过程费时费力,稍不留神就会算错,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 难题怎么破?AI上场!遵义铝业与华为云合作,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打辅助”。他们以电解槽日报、检化验等数据为基础,运用科学预测方法,训练出一套智能生产模型“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该模型不仅能精准预测生产工艺关键参数最优组合,自动算出最优生产参数,如原料添加比例、出铝量等,还能预测电流效率、能耗等关键指标,精准度远超人工计算。 “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实时分析数据,自动调整生产参数,效率飙升的同时,能耗降到最低。参数优化后,每吨铝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每年可节省费用上千万元。更“接地气”的是,该模型不用大改现有设备,可以直接对接工厂管理系统,装上就能用。 据悉,“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作为首个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在有色金属行业“坤安”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会上发布并写入2024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的发布,不仅为遵义铝业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优化和能源消耗的降低,更为整个电解铝行业树立了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的典范,充分展示了智能化转型不仅是“赶时髦”,更是一笔实打实的经济账和环保账。 遵义铝业将继续优化模型,让AI适应更多复杂生产场景,全方位带动传统工厂告别“人海战术”,破解行业痛点,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5-05-12 13:59:31中色迪兹瓦3月铜产量创历史新高
3月份,中色迪兹瓦阴极铜产量创下自公司实施商业化生产以来的最高纪录,顺利实现一季度利润目标“开门红”。 今年以来,刚果(金)雨季雨量明显偏少,上游水电站供电不足,中色迪兹瓦电力保障出现严重短缺,直接影响着一季度的生产运营。面对困难,中色迪兹瓦人发扬“一股劲儿”精神,以实干当头的顽强作风,组织专班与当地发电企业进行沟通协调,维持了专门供应电、争取到特别供应电,并自建柴油发电机组,多策并举保障生产用电。同时,中色迪兹瓦结合当期市场环境实际,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管理和技术人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持续强化管理、优化工艺,集中优势资源全力以赴保障阴极铜生产,顺利实现铜产品产量的逆势增长,为圆满完成2025年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中色迪兹瓦将以“作风建设年专项行动”为抓手,锚定目标、担当作为,振奋精神、善作善成,扎实推进“增储上产专项行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中国有色集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新贡献。
2025-05-12 13: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