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材有哪些分类?
"拉丝材有哪些分类?"热门推荐
海外拉丝材储量多少?
2024-04-15 09:54:31海外拉丝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电器等。目前,海外拉丝材料的储量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和俄罗斯等国家。 在美国,拉丝材料的储量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科罗拉多、内华达和加利福尼亚等地区。据统计,美国的拉丝材料储量约为1500万吨,其中主要包括铜、铝、钛和镍等金属材料。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拉丝材料生产国。澳大利亚的拉丝材料储量约为800万吨,主要包括铁、铜和锌等金属材料。 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和第三大铜生产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拉丝材料生产国。加拿大的拉丝材料储量约为600万吨,主要包括镍、铜、铝和铁等金属材料。 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铬矿生产国和第二大锰矿生产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拉丝材料生产国。南非的拉丝材料储量约为400万吨,主要包括铬、锰、铝和锌等金属材料。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和第二大铝生产国,也是一个重要的拉丝材料生产国。俄罗斯的拉丝材料储量约为700万吨,主要包括镍、铝、铜和铁等金属材料。 总的来说,海外拉丝材料的储量非常丰富,有利于满足全球市场对金属材料的需求,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海外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拉丝材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供应稳定。
海外拉丝材主要产地有哪些?
2024-04-15 09:54:31海外拉丝材主要产地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拉丝产品制造国之一,拥有众多先进的金属拉丝设备和技术。美国的拉丝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如康涅狄格州、俄亥俄州、德克萨斯州等地。 德国作为欧洲金属拉丝业的中心,拥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德国的拉丝产地主要集中在卡尔斯鲁厄、杜塞尔多夫等地。 日本作为世界上金属拉丝产业发达的国家之一,拥有先进的金属拉丝设备和技术。日本的拉丝产地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地。 意大利作为欧洲金属拉丝业的重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和优质的技术。意大利的拉丝产地主要集中在米兰、都灵等地。 除了以上几个国家,其他国家如法国、英国、加拿大等也有一定规模的金属拉丝产业。这些国家都致力于发展金属拉丝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为全球金属拉丝市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拉丝材有哪些用途?
2024-04-15 09:54:31拉丝材料是一种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的金属材料,经过拉丝加工后可以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拉丝材料的一些主要用途: 1. 电缆和线材:拉丝材料如铜、铝等通常用于制造电缆和线材,用于输送电力和信号传输。拉丝加工可以使电缆和线材表面更加光滑,提高传输效率和耐久性。 2. 金属丝:拉丝材料可以加工成细丝,用于制造金属网、金属丝绳、金属丝网等产品。金属丝常用于建筑、农业、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3. 金属管材:拉丝材料也可以制成金属管材,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或其他物质。金属管材广泛用于建筑、化工、石油、天然气等行业。 4. 金属零件:拉丝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金属零件,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拉丝加工可以提高金属零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 5. 金属制品:拉丝材料还可以制成各种金属制品,如金属丝网、金属过滤器、金属筛网、金属网片等产品。这些制品在过滤、筛选、隔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6. 装饰材料:拉丝材料表面光滑、质感好,常用于室内装饰,如拉丝不锈钢板、拉丝铝板等产品。这些装饰材料具有耐磨损、耐腐蚀、易清洁等优点,适用于厨房、卫生间、家具等环境。 7. 其他用途:除了上述应用领域,拉丝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螺丝、螺母、螺栓、紧固件等产品,用于机械连接和固定。此外,拉丝材料还可以制成铅笔芯、小号乐器的弦、电线固定夹等小型零部件。 总的来说,拉丝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优良的性能和多样的加工形式使其成为各种制品的重要原材料。
拉丝材有哪些品牌?
2024-04-15 09:54:31一些知名的拉丝材料品牌包括: 1. 英国拉丝材料(British Steel) 2. 韦尔登材料(Velden) 3. SHUBH (SHUBH Stainless Steel) 4. 狼牙钢带(FangSteel) 5. 美利金属(MELI Metal) 6. 耀鹏旗下的不锈钢材(PEACE Stainless Steel) 7. 宝钢集团(Baosteel) 8. 沪铜(Shanghai Copper) 9. 美国特泽拉(ThyssenKrupp Stainless) 10. 塞米贝尔(Samuel)
拉丝材是什么?
2024-04-15 09:54:31拉丝材料是一种经过拉拔和挤压加工的金属材料,通常具有细长的形状和光滑的表面。拉丝材料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细丝、电线、管材、金属网、筛网以及建筑和装饰材料等。 拉丝材料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选取合适的金属材料,如铁、钢、铝、铜等。然后将金属块通过热处理或冷加工的方式进行拉拔或挤压,使其在横向和纵向上逐渐减小,形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拉丝。最后对拉丝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镀锌、喷涂等,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拉丝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 1. 高强度和硬度:拉丝材料经过加工后,其晶体结构更加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可以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力。 2. 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由于拉丝材料具有光滑的表面和致密的结构,能够有效抵抗磨损和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3. 美观和易清洁:拉丝材料表面光滑、平整,易于清洁,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和装饰等领域。 4. 可加工性好:拉丝材料可以通过旋压、焊接、切割等工艺进行二次加工,满足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需求。 5. 环保和可持续:大多数拉丝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的来说,拉丝材料是一种具有多种优点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和美观。在未来的发展中,拉丝材料将继续不断创新和改进,满足社会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拉丝材有哪些分类?"相关价格
名称 | 价格范围 | 均价 | 涨跌 | 单位 | 日期 |
---|---|---|---|---|---|
温州拉丝材Q195华西 | 3450-3450 | 3450 | -40 | 元/吨 | 2025-05-09 |
温州拉丝材Q195九江 | 3490-3490 | 3490 | -20 | 元/吨 | 2025-05-09 |
温州拉丝材 | 3450-3450 | 3450 | -40 | 元/吨 | 2025-05-09 |
温州拉丝材 | 3490-3490 | 3490 | -2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Q195迁安九江 | 3420-3420 | 3420 | -2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Q195新泰 | 3340-3340 | 3340 | -3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Q195华西 | 3370-3370 | 3370 | -3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Q195中天 | 3460-3460 | 3460 | -3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 | 3460-3460 | 3460 | -30 | 元/吨 | 2025-05-09 |
海盐拉丝材 | 3370-3370 | 3370 | -30 | 元/吨 | 2025-05-09 |
"拉丝材有哪些分类?"相关行情
"拉丝材有哪些分类?"相关资讯
海关总署:前4个月铜材进口降3.9%稀土出口增5.1%铝材出口降5.7%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8.39万亿元,增长7.5%;进口5.75万亿元,下降4.2%。 4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增长9.3%;进口1.57万亿元,增长0.8%。 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9.05万亿元,增长0.6%,占我外贸总值的64%。其中,出口5.53万亿元,增长7.3%;进口3.52万亿元,下降8.4%。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54万亿元,增长6.6%,占18%。其中,出口1.58万亿元,增长5.5%;进口9605.7亿元,增长8.4%。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04万亿元,增长7%。其中,出口8474.8亿元,增长17.7%;进口1.19万亿元,增长0.6%。 二、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38万亿元,增长9.2%,占我外贸总值的16.8%。其中,对东盟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2.6%;自东盟进口8951.7亿元,增长4%。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8万亿元,增长1.1%,占12.6%。其中,对欧盟出口1.21万亿元,增长6.1%;自欧盟进口5635.9亿元,下降8.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4万亿元,下降2.1%,占10.2%。其中,对美国出口1.07万亿元,下降1.5%;自美国进口3699.5亿元,下降3.7%。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7.25万亿元,增长3.9%。其中,出口4.15万亿元,增长9.6%;进口3.1万亿元,下降2.8%。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8.05万亿元,增长6.8%,占我外贸总值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47万亿元,增长8.1%,占我出口总值的65.1%;进口2.58万亿元,增长4.2%,占我进口总值的45%。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1万亿元,增长1.9%,占我外贸总值的29%。其中,出口2.28万亿元,增长6.1%;进口1.82万亿元,下降3%。国有企业进出口1.96万亿元,下降11.3%,占我外贸总值的13.9%。其中,出口6406亿元,增长7.3%;进口1.32万亿元,下降18.2%。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超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04万亿元,增长9.5%,占我出口总值的60.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587.1亿元,增长5.6%;集成电路4051.5亿元,增长14.7%;汽车2649.8亿元,增长4%。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万亿元,下降1.6%,占15.4%。其中,纺织品3291.7亿元,增长4.9%。出口农产品2355.7亿元,增长6.1%。 五、铁矿砂、原油、煤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机电产品进口值增长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3.88亿吨,减少5.5%,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10.4元,下跌17.8%;原油1.83亿吨,增加0.5%,每吨3936.7元,下跌8%;煤1.53亿吨,减少5.3%,每吨569.6元,下跌22.2%;天然气3899.4万吨,减少9.2%,每吨3318.3元,下跌6.1%;大豆2319万吨,减少14.6%,每吨3283.2元,下跌15%;成品油1292.2万吨,减少25.6%,每吨4381.8元,上涨1.6%。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52.5万吨,减少1.1%,每吨1.05万元,下跌0.5%;未锻轧铜及铜材174.2万吨,减少3.9%,每吨6.9万元,上涨8.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23万亿元,增长5.7%。 此外,据央视新闻消息,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同心聚力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延续平稳增长态势。4月份进出口增速较一季度加快4.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幅扩大、进口由降转增,展现出较强韧性。 SMM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理了金属行业部分产品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出口: 2025年4月稀土出口 4,784.8 吨, 同比2024年4月增加4.8% 。2025年1~4月累计出口 18,962.3 吨, 同比2024年1~4月增加5.1% 。 2025年4月钢材出口 1,046.2万 吨, 同比2024年4月增加13.4% 。2025年1~4月累计出口 3,789.1 吨, 同比 2024年1~4月 增加8.2%。 2025年4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 51.8万吨 , 同比2024年4月减少0.4% 。2025年1~4月累计出口 188.3万 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5.7% 。 进口: 2025年4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10,313.8万 吨, 同比2024年4月增加1.3%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38,836.0 万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5.5%。 2025年4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292.4 万吨, 同比2024年4月增长24.5%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1,003.1 万吨, 同比 2024年1~4月 增加7.8% 。 2025年4月煤及褐煤进口 3,782.5 万吨, 同比2024年4月减少16.4%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15,267.1 万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5.3 % 。 2025年4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12,622.7 吨, 同比2024年4月减少4%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37,301.8 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23.6% 。 2025年4月钢材进口量达到 52.2 万吨, 同比2024年4月减少20.7% 。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207.2 万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13.9% 。 2025年4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 43.8万 吨, 同比2024年4月持平 。2025年1~4月累计进口 174.2万 吨, 同比2024年1~4月减少3.9%。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相关阅读: 海关总署: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2.4%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2025-05-09 18:24:58多晶硅触低反弹盘中拉涨逾6%!是何原因?市场又有何支撑?【SMM快讯】
SMM 5月9日讯:5月8日,多晶硅期货主连在盘中最低下探至34375元/吨的历史低位后强势反弹,当日收涨2.43%,5月9日继续高开,盘中一度涨逾6%,早间表现十分强势。 对于多晶硅主连出现强劲反弹的原因,据SMM了解,或主要与目前市场上5家主要交割企业中多家企业手中交割品较为有限(多集中在小几千吨)的情况有关,随着交割期的临近,现货数量有限导致空头无法按合约要求交付足够的货物进行交割。 且随着前几个交易日多晶硅盘面价格的持续走弱,盘面价格一度降至现货价格之下,据SMM现货报价显示,近期现货市场N型多晶硅的成交价格多在3.7万元/吨左右,但对比5月8日盘面价格,多晶硅主连价格最低跌至34375元/吨,与此前现货价格存在较大价差。 市场甚至存在部分下游企业开始计算盘面拿货的可行性。 但考虑到基本面并无太大支撑,在经历此番资金面的博弈之后,多晶硅主连在临近午间涨势收窄,截至日间收盘,多晶硅主连以5.7%的涨幅报37830元/吨。 现货价格方面,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5月9日,N型多晶硅价格指数报37.05元/千克,较3月27日的43元/千克下跌5.95元/千克,跌幅达13.84%。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从基本面来看,据SMM了解,多晶硅市场目前下游情绪表现略显悲观,主要是受前期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以及市场对“531“抢装后对需求或存在走弱可能性的影响,同时硅片、电池片价格的持续走跌也对现货市场硅料价格形成了不小的压制。 与此同时,近期多晶硅企业还存在一些库存压力,拉晶厂手中原料库存也较为充裕,库存压力也是导致一季度末以及二季度前期多晶硅现货市场表现偏弱的主要原因。不过据SMM预测,5月多晶硅或存在一定的去库预期,主因据SMM数据统计,5月全球多晶硅产量预计将在9.9万吨左右(其中国内产量9.45万吨),环比4月将出现约2%左右降幅。而下游硅片产量虽然环比有下降,但整体来看全球硅片产量约57-58GW左右,硅片对多晶硅需求量约为11万吨左右,后续随着多晶硅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库存压力或得到一定的缓解。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而展望后市现货市场,据SMM了解,部分头部企业基于成本合理性撑市心态在逐渐增加,近期相关行业会议也有再次召开的计划,部分产能也存在延迟复工以及投产的现象,或将对后续市场产生一定利好作用。后续建议持续关注主力产能开工情况以及下游硅片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详情 机构评论 广州期货表示,一方面,周内下游硅片出现明显下跌,采购多晶硅较为谨慎,多以刚需采购为主,实际市场成交较为冷清,后续工厂库存或有进一步累积风险,叠加丰水期即将来临,成本重心或有所下移,基本面存在边际转弱预期;另一方面,随着临近2506合约首次交割,目前仓单注册数量较少,市场存在首次交割或面临仓单不足担忧。综合而言,市场多空因素交织,多空博弈下,短期或加剧盘面波动,但中长期看来基本面转弱预期较强,预计远月合约反弹压力依旧较大。策略上,谨慎资金建议暂时观望,激进资金可尝试逢高布空PS2507合约,参考区间(35000,38000)。 光大期货表示,节前贸易商清货压价,下游备货意愿低于往年。节后下游需求失速压力仍在,短期工业硅受下游负反馈难以摆脱探底节奏,多晶硅生产调节度较高,仓单不足添加博弈筹码,短期内大跌有限,区间震荡为主。关注企业限产动态,以及是否新出台大规模基建或光伏装机强制考核政策,有望引发新一轮超跌反弹。 新湖期货表示,多晶硅现货价格弱稳,市场需求疲弱,订单量有所收紧,下游按需采买,市场交投僵持。行业开工低位运行,月内排产有下调预期,近期传产业有自律挺价相关会议,仍需关注会后排产变化。硅片企业让利换量,低价成交增加,下游需求继续萎靡,排产目前暂稳。整体看,虽然多晶硅基本面趋弱,但硅料企业控产拒低价订单,主力仓单量偏少且虚实比偏高,06合约博弈激烈,建议锚定交割品成本区间操作,空单可关注远期合约。仍需关注仓单生成情况及期现商实际销售情况,正套仍可持有。 新湖期货表示,从供需平衡表推测来看,5月份整体需求有缩量预期,从硅片到组件排产预计均呈回落走势,同时多晶企业亦有减产举动,多晶产量也难有增量,结合整体供需看,多晶硅行业仍呈小幅去库状态。但目前高库存压力仍较明显,从采购节奏上看,下游拉晶企业压价采购心态较强,部分仅刚需少量采购,导致硅料企业端再次垒库,市场对后续价格仍有看跌预期,上下游有博弈。综合来看,基本面支撑不足,现货价格仍承压,目前也有多晶企业低价签单意愿不强,关注后续开工调整情况。近期盘面大幅下跌后,对比交割品质现货成交低价来看,期货仍是贴水格局,今日盘面波动剧烈,价格出现修复反弹,临近交割月,目前仓单量仍较少,且今日还有注销流出,而持仓仍在增加,市场可能进一步交易交割逻辑,注意挤仓风险。
2025-05-09 18:24:37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现状【SMM铝业大会】
4月18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亿丰金益(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 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工业铝挤压材论坛 上, 哈 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耿 林分享了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现状。 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背景 国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重大需求 航空领域:大飞机、重型直升机、无人机、舰载机、高超飞行器、临近空间飞行器、战略运输机。 航天领域:重型运载火箭、载人登月、月球基地、火星采样、小天体探测、木星系探测、卫星。 其他领域: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深海/深地/极地探测装备、3C电子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已在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电子、工程机械等领域迈出了大规模工程应用的第一步,成为国家重大工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之一。 其对铝基复合材料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我国铝基复合材料的论文总数、高被引论文数均位居国际前列。 ►国内铝基复合材料研发现状:主要集中在航天、国防等高端制造领域。 面向航天国防等高端制造领域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铝基复合材料实现广泛应用。 ►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刚度、强度提升而塑性降低的强韧性倒置问题 师法自然的构型化复合强韧化设计成为近年来铝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制备技术方面 复合体系影响因素复杂:针对复杂多场耦合应用需求等,需选择匹配不同复合体系的高质量制备技术。 成形加工技术方面 成形过程组织演化机理复杂:针对复杂薄壁构件精确控形与控性需求,需开发适合的成形加工技术。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涉及多种复杂工艺,开发合适的制备技术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固相法(粉末冶金) 固相法指基体处于固态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优点:制备温度较低,界面反应容易控制、组织细小、复合材料性能高。 其列举了基于传统球磨工艺的均匀构型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片状粉未治金的砖砌构型CNT/AI复合材料、基于多步球磨的多模态铝基复合材料、相变材料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等相关案例进行了解析。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固相法(热等静压) 热等静压工艺指将制品放置到密闭的容器中,向制品施加各向同等的压力,同时施以高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制品得以烧结和致密化。 大多数生产型热等静压机的最高使用温度约1400°C,最大压力在100~200MPa之间,现代最大的热等静压机的总吨位约 40万千牛(4万吨力)。 例: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热等静压制备过程中,基体铝合金处于固液两相区间,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更易实现致密化。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挤压铸造) 预制体制备:通过物理沉降制备均匀多孔预制体;利用冷冻铸造、3D打印等方法制备仿生构型预制体等。 复合材料制备:将熔融Al液通过机械加压浸渗到预制体孔隙中,实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其列举了均匀构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构型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仿生构型铝基复合材料等相关案例,展开了论述。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真空压力浸渗) 真空压力浸渗与挤压铸造类似,主要先制备陶瓷多孔预制体,随后结合真空环境与气压加压条件,使得铝合金熔液填充预制体微孔后凝固以制备铝基复合材料。 其介绍了低膨胀型高体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仿生构型铝基复合材料相关案例。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搅拌铸造) 基本原理:将颗粒直接加入到基体金属半固态熔体中,增加其搅拌过程中的切变应力,使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金属熔体中,随后快速升温至液态,提高其浇铸流动性,最终浇铸成锭坯、铸件等。 关键技术:熔体与增强相之间的润湿性改善,增强相的均匀分散,金属熔体的氧化、吸气控制。 技术优势:适合于工业规模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制备能力:搅拌铸造的制备量级通常从实验室的几公斤到工业生产的几十吨。 其对外加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外加石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原位自生TiB,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等案例进行了阐述。 氟盐法制备主要是两种盐的反应,生成氟盐副产物;中间合金法没有副产物生成,但对原料要求较高;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复合材料铸锭目前能够最大达到11t,能够为后续塑性加工制备大型构件提供锭坯。 TiB2颗粒呈现网状分布。尺寸可控制在纳米至亚微米范围内,且颗粒形状规整,不存在明显的团聚;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与铝基体界面结合良好,且为共格关系,是较为理想的增强陶瓷颗粒。 TiB2颗粒是良好的晶粒细化剂,在熔融金属中,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的核心,为金属结晶时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点,最终使得形成的晶粒变得细小且均匀;TiB2颗粒作为第二相粒子附近存在大量位错缠结,可以有效阻碍变形时位错运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相比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的HCF极限强度提升22%~44%,最高可达730MPa;细小的TiB2颗粒可以抑制疲劳裂纹萌生,避免过早发生颗粒界面脱粘和颗粒断裂而萌生疲劳裂纹的倾向。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金属构件的材料-结构一体化净成形,为航空航天高性能构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途径,主要分为激光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搅拌摩擦制造等。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激光增材) 在激光束的作用下,金属粉末被熔化并迅速凝固,形成一层新的材料。这个过程逐层进行,直到构建出完整的三维物体;根据已添加的指定增强颗粒和Al基体,可实现诱导晶粒细化。归因于α-Al基体和TiB2之间的较低原子间失配,导致临界成核过冷 ΔT降低,可修复在 L-PBF过程中容易形成裂纹的合金中的裂纹形成。 加入第二相硬质颗粒可明显细化组织,由于晶界强化,获得了更高的屈服强度,这已在TiB2增强AlSi10Mg合金和 TiC/TiH2增强 Al2024合金中得到验证。除了晶界强化外,由于硬质颗粒引起的位错运动阻力增强,L-PBFTiB2/AlSi10Mg合金的屈服强度提高到∼362~407MPa。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搅拌摩擦)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搅拌头对金属材料进行局部塑性变形,并在压力作用下进行层层堆积,实现高致密度的金属结构制造。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优势包括低温加工、节能环保、适用难焊材料及低残余应力,主要应用于异种材料复合及高价值零件修复,适合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大尺寸高效成型。 通过搅拌摩擦增材制备NiTip/Al界面结合良好,没有有害的反应产物生成,NiTip的加入形成了细晶组织且分散良好,通过增加基体变形量来加速动态回复,并通过颗粒激励形核来促进动态再结晶。独特的细晶组织、均匀分散的NiTip和良好结合的NiTip/Al界面显著提高了强度,而不会对塑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电弧增材) 电弧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电弧焊接原理的定向能量沉积(DED)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来构建零件。 TiN/Al-Zn-Mg-Cu合金的晶粒尺寸从 459.3μm细化到104.6μm,这归因于Al3Ti颗粒的形成用作成核剂,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抗拉强度均有所增加。在水平方向上,拉伸强度从 207MPa增加到 284MPa。 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热挤压 热挤压能够生产出复杂的截面型材,成形过程中仅受到压应力和剪应力,生产的零件表面光洁度好;计算机仿真模拟可以帮助工艺人员理解型材挤压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提前预测缺陷,优化模具设计、提高型材质量等。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锻造 基于模拟材料流动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形缺陷,为制定防止裂纹产生的工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热加工图,能够准确预测材料的最佳加工条件。 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热力耦合模型,实现变形过程、微观组织模拟,一次成功研制出直径1760~2500mm的SiC/Al锻件。 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叶片/箱体的等温锻造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应变分布情况和载荷,制定出合理的锻造工艺参数,最终获得理想组织性能的锻件。 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热压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变形工艺参数对SiCp/Al复合材料锻造过程的损伤场、应力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通过包套墩粗结合两向锻造工艺解决了非均质、难变形构型复合材料锻坯开裂的问题,采用等温精密模锻工艺成功试制出了铝基复合材料大型环形锻件,锻件成形质量良好,形状尺寸大大精化。 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轧制 通过模拟轧制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可以优化轧制工艺参数,从而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轧制过程中存在小尺寸相破碎相变机制以及大尺寸相破碎为小尺寸相的细化机制。 材料在轧制后形成纤维状组织,晶粒沿轧制方向排列,形成拉长的晶粒组织。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冷轧因加工硬化效应,强度、硬度显著提升,但塑性较低;热轧组织更均匀,内应力小,但强度较低。 通过优化轧制参数和工艺路线,可以制备应用于汽车或航空航天领域的型材。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焊接 在 A356铝合金基底上,采用不同含量SiCp/Al复合材料的钎焊层可以制造梯度结构复合材料,焊接区域无缺陷,连续,无裂纹和气孔,梯度结构界面结合良好。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机械加工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影响磨削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砂轮转速(vs)、工作台速度(vw) 、磨削深度(ap) 、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等,其中高砂轮转速(vs)磨削后复合材料具有更高表面质量与更多韧性沉积区。 降低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将减少磨削有效颗粒数量,控制复合材料表面孔隙尺寸与损伤层的厚度,有利于减少亚表面微裂纹与孔洞形成。 影响车削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主轴转速(n)、进给量(f)、刀尖圆弧半径(r0)、切削深度等,低主轴转速与给进量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应力集中现象,减少SiCp塌缩、拉出及凹坑形成。 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大长径比晶须,存在各向异性情况,切削过程更为复杂。 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四、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国外 其对铝基复合材料国外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国外非连续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以需求驱动与技术创新为核心,将制备工艺的优化与多领域需求紧密结合。 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高强韧、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使得现代航空航天领域制造轻便灵活、性能优良的飞机和卫星等成为可能。 武器装备: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武器装备领域具有轻量化、高强韧、耐高温及抗冲击特性,显著提升装备机动性、战场生存能力与使用寿命。 3C电子产品领域:铝基复合材料,特别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密度低及导热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制造电子器材的衬装材料及散热片等电子器件。 交通运输领域: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凭借轻量化、高比强度及优异耐磨性,显著提升运载工具能效与部件寿命,同时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 核电领域:非连续铝基复合材料在核电领域兼具轻量化、高耐辐照、优异高温稳定性及低中子吸收特性,是核反应堆结构件与屏蔽系统的理想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国内 国内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军工应用到民用普及的历程,其核心驱动力来自国防需求与产业升级政策。 航空航天领域:高尺寸精度稳定性、高强韧和低膨胀型铝基复合材料在卫星光机构件、嫦娥系列月球车主承载构件等方面广泛应用。 武器装备:高强韧、抗冲击、高尺寸稳定铝基复合材料在战斗机主承载构件、装甲车抵抗高速冲击物穿透构件和导弹红外导引头用高稳定构件中广泛应用。 3C电子产品领域:低热膨胀和高导热型铝基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电子器材的衬装材料及散热片等电子器件,华为Mate X5中采用了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交通运输领域:高强韧和耐磨损铝基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列车制动盘、汽车活塞等构件,显著提升运载工具能效与部件寿命,同时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 核电领域:基于增强相特征制备的具有高耐辐照、优异高温稳定性及低中子吸收特性的铝基复合材料,是核反应堆结构件与屏蔽系统的理想材料。 最后,其对其团队铝基复合材料应用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点击查看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5-09 17:23:00直击中芯国际业绩会:关税焦虑引发客户提前拉货 手机客户Q3或下调备货目标
中芯国际发布一季度历史同期最佳业绩,收入增长接近三成,归母净利润实现超过160%的成长。但由于收入增长不及此前发布业绩指引,受到市场质疑。今日开盘后,中芯国际A股股价低迷,跌超4%,港股一度跌逾7.7%。 在中芯国际今日盘前举行的业绩会上,该公司联合CEO赵海军表示,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国际形势变化引起的客户提拉出货,国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宗类产品需求上升,以及工业与汽车产业触底补货 。不过,由于一季度出现引起生产性波动的突发事件,公司收入增长未及预期,并且影响还将延续至第二季度。 Q1突发良率波动 预计影响将延续至Q2 在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整体出货量折合8英寸229万片,环比增长15%。 根据中芯国际此前给出的业绩指引,2025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预计在6%至8%。而实际环比增长仅为1.8%。 赵海军对一季度收入增长未及预期表示, 主要原因是公司工厂出现生产性波动,使得一季度后半期平均销售单价下降 。 赵海军进一步解释,在今年2月份举行的业绩会之后, 中芯国际厂务在年度维修时出现突发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工艺精度和成品率问题;同时,中芯国际在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部分设备性能和工艺表现需要改进,导致产品良率波动 。 从财报数据来看,上述事件也直接引发中芯国际一季度平均销售价格降低、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研发投入减少等系列连锁反应。 产能方面,据介绍,由于一季度客户急单较多,中芯国际为将更多产能规划进入生产当中用以支持客户快速出货,12英寸及8英寸产能利用率均有提升,Q1整体的产能利用率环比增加4.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研发及晶圆测试速度受到一定制约”。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研究及开发支出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17亿美元,减少至1.49亿美元。不过赵海军也表示, 随着公司产能的持续释放,未来研发投入会恢复 。中芯国际此前坚持将营收的8%至10%用于研发投入。 另外,在一季度发现产线问题后,中芯国际在处理受影响晶圆、与客户协商出货时,为打消客户顾虑,选择在接收端下调产品价格,进而对ASP(平均销售均价)及营业额产生影响。 不过赵海军强调, 上述事件系单一事件,对公司而言实际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预计延续到未来四到五个月(即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前半期),后续需要一定时间将产线晶圆质量及成品率交付至最高标准。 手机客户Q3或下调备货目标 在价格策略上,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将依然保持稳健,不会主动降价去争取订单,走向基本与同行相当。但与此同时,赵海军称当前也能够看到代工业内价格出现下降趋势。 对于当前不同市场应用的需求变化,赵海军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表示,此前市场预计智能手机、电脑都会有很大成长,下游客户备货较多。 但据中芯国际在今年5月份观察,年初行业对手机的总出货量目标设定过高,预计将得到修正,Q3可能出现客户备货目标的下调;PC产品销售平稳但缺乏大幅成长,下游备货情况已经差不多(完成),只有公司下调价格,客户才有进一步备货意愿,否则订单量会下降;电视、平板电脑在内的面板整体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以上因素对代工行业形成价格下行压力。 在平台方面,赵海军表示,在广泛温和复苏的市场环境下,BCD、MCU、特殊存储器需求旺盛,总体收入环比增长两成左右;在高压驱动、HV-CMOS领域,受限于产能,应用在40nm、28nm的AMOLED小屏显示驱动平台供不应求;在图像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方面,为更好满足新产品要求,中芯国际加大了技术平台部署与产能建设。 回应关税影响 客户提前拉货带来订单增量 赵海军表示,在今年新的市场因素出现后,二季度基本面相比一季度没有太大变化,客户都在沉着应对,公司产能利用率继续保持饱满状态。 公司已经看到各行业,包括工业与汽车领域触底反弹的积极信号,产业链在地化转换也继续走强,更多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市场在经历关税政策变化等引发的焦虑。 “关税政策出台后,中芯国际进行内部测算,并与供应商、国内外客户做了深入交流,政府也与工业界密切交流,实际上对行业的直接影响非常小,影响小过一个百分点。”赵海军表示,由于部分关税能够得到免除并且形成了多元化供应,半导体行业代工厂在采购层面可以吸收掉关税影响。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下游客户希望在加税之前储备未来的库存。赵海军表示,这部分需求确实在今年增加了一些订单,但总体来说对中芯国际的影响并不大,至少今年下半年和来年的销售不会受到影响。据其分析称,主要原因是中芯国际产能饱满,目前没有太大增量,同时也有海运、空运等工具的运输能力限制。“拉货本身带来了订单的增长和稳定性,但不会是中芯当前营业额的最主要部分。” 在接下来,“关税政策是否硬着陆、市场刺激和基建库存是否透支了未来需求,以及大宗商品需求是否在新关税引起的价格上涨后衰退,都值得关注。”赵海军表示。
2025-05-09 16:59:05黄金最激进预期来了!美银信心拉满:年内将冲击4000美元
美国银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对黄金的前景越来越乐观。在美银周三(5月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Michael Widmer领导的贵金属团队预计,金价在今年下半年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美银的这一最新预测是目前华尔街各大银行中最激进的预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Widmer和他的团队曾预测,到2027年,金价将达到3500美元。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金价就达到了这一目标。 多重推动因素 尽管美国银行仍看好黄金,不过该行分析师指出,金价要达到4,000美元的目标,必须满足一系列特定条件。 分析师们在报告中写道,“若想进一步推高金价,那么 黄金投资需要增加,且珠宝需求必须企稳 。具体来说:要使得黄金价格达到4000美元/盎司,投资需要同比增长18%。” 他们解释道,“这听起来可能很多,但2016年和2020年的购买量都超过了这个数字,表明这是可能的。” 此外,至于年底金价上涨背后的其他催化剂,美国银行指出, 全球贸易引发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是2025年底前金价上涨的最大推动力 ,对美国政府财政前景的担忧可能引发金价下一波上涨。 目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其全球关税政策描述为减少美国政府债务的战略,但美银经济学家认为,关税不是可靠的收入来源,而且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者价格上涨,关税往往会产生经济不确定性。 报告称,“关税是特朗普政策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幸的是它们也会影响通胀预期。这让美联储陷入了困境:经济活动的减速,加上总体价格水平的上行压力,表明实际利率将保持在低位——这也支撑了金价。” 报告还指出,“到目前为止,贸易争端主要通过扰乱供应链和削弱信心来影响经济,美元也随着这些趋势在下跌。我们仍然认为, 与美国国债相比,黄金最终可能是一种风险较小的投资。 ” 至于黄金日后的短期走势,美银认为短期内金价将在3,000美元上方得到轻松支撑,“就目前的资金流而言,金价可以轻松在3,000美元/盎司上方交易,但不会超过3,500美元/盎司。”
2025-05-09 0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