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三级钢产量
泰国三级钢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三级钢 | 300000-350000 | 吨 |
2020 | 三级钢 | 280000-330000 | 吨 |
2021 | 三级钢 | 350000-400000 | 吨 |
2022 | 三级钢 | 400000-450000 | 吨 |
2023 | 三级钢 | 450000-500000 | 吨 |
泰国三级钢产量行情
泰国三级钢产量资讯
4月30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近全线下跌 伦镍唯一飘红 氧化铝跌超2% 欧线集运涨逾3%【SMM日评】 ► 五一节前最后一天 电解铜强去库支撑沪铜升水【SMM沪铜现货】 ► 下游厂家基本完成节前补货 现货升水承压下降【SMM华南铜现货】 ►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 市场备货需求降温【SMM华北铜现货】 ► 4月30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4月30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节前最后交易日 沪铝现货交投表现一般【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五一前下游接货较少 现货市场成交存地域性差异【SMM午评】 ► 再生铅:今日精铅报价鲜少 市场活跃度较差【SMM铅午评】 ► SMM 2025/4/30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市场放假贸易商较多 成交较弱【SMM午评】 ► 宁波锌:下游几无询价采购 交投清淡【SMM午评】 ► 天津锌:节前最后一天 市场成交清淡【SMM午评】 ► 广东锌:市场交易氛围减淡 现货升贴水下行【SMM午评】 ► 五一节前备货弱于预期 沪锡价格保持窄幅震荡 【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4月30日电解镍价格下跌,宏观扰动仍主导市场情绪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4-30 18:35:03政策面持续发力!电池级固态电池板块联袂上涨 祥鑫科技等多股涨停【热股】
SMM 4月30日讯:4月30日,电池及固态电池板块一同走高,电池板块盘中涨逾2%,固态电池指数盘中也一度涨逾1.7%。电池个股方面,利元亨盘中涨超12%,博力威、先惠技术、震裕科技等盘中一同涨逾6%。固态电池个股方面,祥鑫科技、南方精工、中欣氟材等多股拉升涨停,天奈科技、冠盛股份等纷纷领涨。 消息面上,工信部4月28日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要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分析评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场景,识别研判未来汽车标准化发展方向, 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此外,文件还提到,要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及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审查报批, 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持续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水平。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不断优化动力电池性能要求。 加快驱动电机系统效率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开展分布式驱动电机系统、混合动力系统、车载氢系统等标准预研,强化关键系统部件质量要求。推动商用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实施,加快充电性能、底盘换电、换电兼容性测试等标准制定,开展商用车兆瓦级充电标准预研,提升电动汽车使用便利性。 》点击查看详情 企业动态方面,据宁德时代方面最新消息,4月27日,宁德时代获得两张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检测报告,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新国标的企业。其中,通过检测的产品含电池单体与电池包。GB 38031-2025新版动力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28日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首份检测报告的颁发,不仅是对GB 38031-2025标准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验证,更是对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技术领先能力的认可。 此外,近期也有部分企业公布其固态电池的相关布局,SMM整理了相关企业近期针对固态电池方面的回应,具体如下: 【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营】 亿纬锂能在近期的电话会议纪要中提到,公司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小软包电池组装工艺开发,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营,2026年逐步扩大规模。钠电池围绕储能方向进行开发,已经实现小批量交付。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首秀 拥有400瓦时/千克的高比能量】 长安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在上海车展上实现首秀。该电池拥有400瓦时/千克的高比能量,将为长安汽车探索陆、海、空三栖出行方式打开想象空间。长安汽车预计今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 【赣锋锂业携手杭州国资 拟在杭州拱墅区投建高比能固态电池项目】 4月25日晚间,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将与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杭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约定三方将共同推动公司在杭州拱墅区 投资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事项 ,围绕交通领域电动化、新能源产业拓展、能源供应链拓宽、动力电池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 此前,赣锋锂业曾专门发布其固态电池的进展情况,赣锋锂业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应用。 赣锋锂业表示,公司同步推进硅基与锂金属负极双路线突破产业化门槛,以金属锂负极技术为核心,推动高比能电池量产进程。400Wh/kg电池循环寿命芯突破800次并完成工程验证,具备规模化应用潜力;全球首款500Wh/kg级10Ah产品实现小批量量产,树立锂金属电池产业化标杆。同时硅基负极同步推进,硅基体系实现320-450Wh/kg产品梯度布局,其中320Wh/kg电芯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450Wh/kg技术储备达行业顶尖水平,满足不同场景对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的差异化需求。针对无人机、机器人等低空经济与高端装备领域,公司创新融合圆柱封装与高比能电池技术,开发 21700圆柱电芯能量密度覆盖330-400Wh/kg,兼具高比能与结构稳定性,为轻量化设备提供高效动力支持。 【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量产】 孚能科技在其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2025年量产,第三代半固态电池正在进行车规级认证及产业化开发。孚能科技表示,公司在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全固态电池将率先应用于高端性能车、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包括润阳科技、盛帮股份以及恒星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同样被问及其各自的产品在固态电池上的相关应用,润阳科技表示,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固态电池封装测试;盛帮股份也表示,公司研发的耐电解液电池密封圈和高性能电池密封圈目前尚未应用于固态电池领域;恒星科技称,公司目前没有直接用于固态电池的产品,大多产品需经再加工后用于下游终端产业;肯特催化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坦言,目前,公司无产品应用在固态电池领域。 【鹏辉能源持续发力固态电池技术】 鹏辉能源在此前发布业绩报告时提到,公司固态电池方面基于复合无机陶瓷电解质的电池已实现能量密度280Wh/kg,具备高安全性并可在-20℃至85℃范围内稳定运行。 【天际股份:目前公司有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专利,但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 天际股份在被问及公司在固态电池方面有哪些技术储备时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制定相关材料的研发方向,目前公司有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相关专利,但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产业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华西证券此前表示,高性能、高安全性为固态电池的核心性能优势,符合国家对于动力电池的要求。目前在材料端、电池端以及车企端的共同发力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湘财证券表示,固态电池已成为各个国家重点突破的方向,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都出台相关政策支撑固态电池开发,以加速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步伐。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估计,2023-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市场将从10亿元增至200亿元。 在由SMM主办的 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全固态电池前瞻技术论坛 上, SMM高级咨询项目经理 朱健表示,全球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方面,2025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在0.1%左右,2030年预计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或达4%左右,2035年全固态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9%上下。 同时,他还表示,固态电池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材料及生产制备方面,固态电池面临固态电解质成膜问题、硫化物电解质反应(与硅基负极)问题、高温分解问题、固固界面接触问题、生产环境控制问题、压力设备控制问题、运行压力控制(装车运行压力控制)问题、锂金属:充电过程不均匀沉积导致枝晶的问题以及硅基负极膨胀等问题。 SMM认为,固态电池的发展需要原材料企业、电池材料企业、固态电池企业、生产设备企业以及终端车企全产业链的通力协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全固态电池将在消费电池、EV用电池、储能电池等方面前景广阔,但在供应链配套、经济性降本、技术痛点堵点解决方面仍面临问题,SMM将持续追踪全固态电池市场发展,共同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点击查看详情
2025-04-30 18:34:54南网储能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备招标中标公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备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0200022002030979)。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设备招标的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约2958.02万元,约合0.74元/Wh。 公示开始时间:2025-04-30 公示结束时间:2025-05-06
2025-04-30 18:11:39吉利控股副总裁郑鑫:电池业务整合剑指“淘汰赛” 未来吉利汽车电芯自供比例达三成
在2025年上海车展,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电池业务完成战略整合,正式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吉曜通行”),将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实现吉利自研、自产电池安全系统(神盾)与电芯产品(金砖)的合体。 当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超55%市场份额,当动力电池价格战进入白热化,吉利为何逆势加码?其“内部垂直整合+外部开放生态”模式能否打破行业壁垒? 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兼CSO郑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电池行业一定是随着汽车产业竞争的加剧往头部集中,我们判断,未来三年都是淘汰赛。这次整合电池业务,实际上就是瞄准让吉利打赢这场淘汰赛。” 未来两年,吉利自有电芯的自供比例将提升至三成。 车企“卷”向电池 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作为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电池成本占据整车成本的40%以上,电池技术与供应也成为车企争夺市场的关键“胜负手”。 吉曜通行的成立并非偶然,而是吉利经过长期规划与筹备的结果。“电池整合一直在进行,恰好今年我们的股权、业务、组织实现了全面合并。”郑鑫表示,整合工作已经开展三四个月了,对整个集团的电池相关业务、人才、产能、基地进行全链路的整合。 天眼查数据显示,这家全新的电池产业集团成立于今年1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间接持股50%,实际控制人为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 在组织架构层面,作为控股平台,吉曜通行收购了吉利控股旗下与电池相关的资产,是吉利电池业务的唯一主体。郑鑫介绍,此次整合将包括耀宁、极电、耀能等多家电池公司,预计在1、2个月之内完成所有收购工作。未来,吉曜通行还将管理吉利跟宁德时代(300750.SZ)的合资公司,以及吉利跟欣旺达(300207.SZ)合资的公司。 在技术与产品层面,郑鑫表示,“神盾金砖电池”并非简单的名称合并,而是把原有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与金砖电芯整合在一起,是技术与产品的深度融合。“神盾”代表吉利极致的电池安全系统,“金砖”代表吉利行业领先的电芯技术。原有的神盾短刀电池和金砖电池将整合成为“金砖电芯”,并陆续推出超级快充、高能量密度、超级混动等电芯产品系列,分别针对不同的电压架构与市场需求。 目前,全新金砖电芯主要聚焦磷酸铁锂路线,专注于500-600mm尺寸的短刀路线。金砖电芯首先服务高端品牌极氪;同时,也让短刀电池沿用到吉利汽车的战略车型上,如原神盾短刀电池搭载的吉利银河E5车型,实现“短刀平权”。 同时,郑鑫表示,吉利也积极布局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及其核心技术的率先应用,并专门组建独立研发团队,全力推进相关技术的研发进程。 淘汰赛攻坚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与重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这一数据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电池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然而,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2024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分别达339.3GWh、153.7GWh,二者合计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超55%的份额。这两大巨头凭借技术优势、规模效应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此背景下,郑鑫认为,未来电池行业一定是随着汽车产业竞争的加剧往头部集中,吉利这次电池业务整合,实际上就是瞄准打赢这场淘汰赛,做好爆款电芯,形成新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吉利实现了电池业务与整车业务更紧密的协同。吉曜通行与整车厂深度沟通、共同推进项目开发,针对安全、寿命、能量密度、快充等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集中调配资源进行攻关。例如,在现有电芯产品的电化学材料体系基础上,率先引入固态电池技术和材料,对关键性能进行提升,从而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同时,通过整合内部资源,避免“内耗”,吉利能够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自主电池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善。 从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的占比来看,自供电芯能够提升整车毛利率,但电池行业与汽车同样是重资产、重研发的制造业,规模是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交银国际研报认为,对于大规模的车企,只有当电池价格较高时,自建电池厂才有助于毛利率提升,如果以40万辆定义大规模量产车企,自建电池厂对应的毛利率约10%,但当电池价格在0.5元/wh以下时,自供电池对毛利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 据公告显示,2024年吉利汽车乘用车总销量超21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达88.8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约92%,已远超上述分析中40万辆的“10%毛利线”。郑鑫表示,今年吉利的新能源销量目标为150万辆。 这一增长态势也对其电池供应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去年9月,吉利控股发布了《台州宣言》,宣布企业进入战略转型全新阶段,随后两个月内,吉利迅速推进汽车品牌整合,先是将几何并入银河,又完成极氪对领克的收购。吉曜通行则是吉利在电池领域的重要布局,背后是快速增长的吉利新能源车销量和电池需求。 “在产品规划上,吉曜通行聚焦爆款策略,做好细分赛道上的爆款电芯,未来计划将产品线收敛至10款以内,” 郑鑫表示,“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例如在盐城基地,一款电芯就能拉满整个工厂的产能”。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自研电池与外采电池是战略协同的关系。郑鑫对记者表示,吉曜通行的定位是一家独立的电芯科技集团公司,并不是要实现在吉利体系内的百分百保供。吉利的供应链产业政策也一直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因此,吉曜通行并未采取封闭的垂直整合模式,而是强调社会化分工与产业化合作,打造全球协同与生态共赢的格局,携手全球产业生态伙伴共同创造价值。” 面对产能过剩隐忧与技术迭代焦虑交织的产业变局,吉曜通行能否以生态化思维平衡规模化与开放性,在动力电池下半场的淘汰赛中撕开突围路径,或将成为中国电池产业升级的试金石。
2025-04-30 17:59:38特朗普关税下三星前路坎坷:“囤货潮”或冲击下半年需求
本周三,三星电子在公布第一季度财报时表示,由于美国的关税政策,市场对其电子产品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下滑,因此其不得不放弃对第二季度的业绩作展望。 三星电子表示,在关税压力下,预计其半导体业务全年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而其智能手机出货量在第二季度面临下行压力。 特朗普关税影响三星业绩前景 财报显示,三星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7万亿韩圆(约合46.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与此前的预期相符。 尽管三星的营利出现小幅增长,但这并不值得投资者欢呼——因为这一 盈利增长的原因,是那些担心美国关税的客户纷纷提前购买智能手机和芯片 。然而,这也意味着三星在今年剩余时间的产品需求可能受到抑制。 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同时,美国对向中国销售人工智能芯片的限制越来越严格。三星表示, 这可能会抑制中国市场对三星生产的一些电子元件的需求 ,比如芯片和智能手机显示屏。中国是三星电子的最大市场。 此外,特朗普此前还宣布将对包括韩国和越南在内的众多国家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而这些国家是三星生产智能手机和显示器的重要生产基地所在地。尽管这一对等关税暂时推迟,但仍可能动摇三星的供应链稳定。 三星表示,作为对关税的回应,它正在考虑转移其电视和家电的生产地。 下半年需求的不确定性再增加 该公司补充称,受客户提前囤货的需求推动,预计第二季度芯片需求将保持稳定,但 一些客户提前囤货芯片的举动可能会对今年晚些时候的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由于最近主要国家关税政策的变化,以及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的加强,下半年需求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三星内存部门副总裁Kim jae -jun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 三星表示,已向主要客户提供了增强型HBM3E产品的样品,预计HBM芯片销量将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步”上升,但三星没有提供具体目标。分析人士估计,三星的HBM收入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Susquehanna分析师Mehdi Hosseini指出,三星本季营业利润优于预期,部分原因在于客户在新一轮关税上路前提前囤货。目前,三星的HBM芯片业务主要面向来自非英伟达客户的中低端AI芯片需求,但这类需求可能难以持续。
2025-04-30 17: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