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碳酸锂库存
日本碳酸锂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9 | 碳酸锂 | 2000-3000 | 吨 |
2020 | 碳酸锂 | 2500-3500 | 吨 |
2021 | 碳酸锂 | 3000-4000 | 吨 |
2022 | 碳酸锂 | 4000-5000 | 吨 |
2023 | 碳酸锂 | 4500-6000 | 吨 |
日本碳酸锂库存行情
日本碳酸锂库存资讯
【5.7锂电快讯】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宁德时代据称寻求10亿美元贷款用于扩大印尼工厂】 宁德时代据悉正寻求约10亿美元贷款,用于投资印尼项目。这笔贷款的期限可能为5至7年,资金将用于支持宁德时代在印尼的合资公司,后者计划在西爪哇省卡拉旺建设电池工厂。(财联社) 【欧洲议会批准欧盟放宽车企碳排放规则】 欧洲议会批准了欧盟针对乘用车和厢式货车的更宽松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这将使欧洲汽车制造商有更多时间遵守规定,并减少潜在罚款。修订方案提议的灵活性措施将允许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至2027年内,不按年度审核而是以这3年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来衡量是否达到减排目标。这一方案还需得到欧盟理事会批准。 (央视新闻) 【英国与印度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印度将削减90%英国进口商品的关税】 英国政府表示,印度将削减90%的英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其中85%将在十年内实现零关税。此外,印度将把从英国进口的威士忌和杜松子酒关税减半至75%,在配额下将汽车关税降至10%。预计到2040年,英国与印度的协议将使英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48亿英镑,同时贸易协议将使双边贸易额每年增加255亿英镑。(财联社) 【宁波华翔:电池壳体预计明年开始稳步量产 北美大部分产品来自属地化生产】 宁波华翔总经理孙岩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4年年度报告网上说明会上称,公司电池壳体的产能布局已基本完成,预计明年开始稳步量产;目前公司在北美布局较为完善,大部分的产品来自属地化生产,同时公司还在北美加大投入来减少对进口零部件的依赖。(财联社) 【紫金矿业:完成藏格矿业控制权收购】 紫金矿业(601899.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已完成对藏格矿业392,249,869股股份的收购,并取得其控制权。此次收购使紫金矿业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藏格矿业411,051,869股股份,占其总股本26.18%。紫金矿业通过此次收购,新增了铜、锂和钾资源储备,并提升了对巨龙铜矿的运营管理效率。同时,公司计划与藏格矿业在资源、产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度协同,以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提升整体投资价值。(财联社) 【力王股份:公司在产业链上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力王股份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在产业链上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公司设立了东莞市力王安充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相关技术研发、输配电设备制造与销售、信息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进行业务布局,同时涉及投资、培训和企业管理咨询等多元化业务。还成立了香港力王新能源有限公司,未来可能会在国际市场上围绕力王股份的电池及相关业务开展进出口贸易等活动,以深化产业链布局,开拓国际业务场景,打造国际品牌。此外,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合作研发的固态电池,未来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如3C数码产品、智能穿戴设备等,这也将拓展公司在锂离子电池等新兴领域的业务。(财联社) 相关阅读: 盐湖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超22% 到2030年形成20万吨/年锂盐产能 假期归来首日汽车零部件板块掀“涨停潮” 精进电动三连板 市场假期表现向好【热股】 【SMM分析】电解钴现货价格走强 【SMM分析】钴中间品现货价格上行 【SMM分析】电解钴生产经济性下行 4月电解钴产量环比下行 【SMM分析】4月氢氧化锂产量环比持稳偏弱 5月预期基本持平 【SMM分析】4月三元前驱体的产量环比增长0.36% 【SMM分析】4月三元材料产量环比增长7.38% 【SMM分析】进退之间:美国汽车关税补偿政策的现实妥协与全球产业链重构挑战 【SMM分析】4月磷酸铁市场平稳 企业承压价格难调涨 锂 驱动绿色革命 解析产业链重塑能源未来【SMM科普】 【SMM分析】受钴酸锂市场需求的推动 4月份四氧化三钴的产量环比显著增加 一季度汽车行业开局产销均达两位数增长 关税笼罩下 二季度有何预期?【SMM专题】 SMM: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或达470GWh左右 各市场有何表现? 3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环比一减一增 表现如何【SMM专题】 电解钴现货报价继续上涨 原料高企致部分冶炼厂减产 这一钴盐价或仍坚挺【周度观察】
2025-05-07 09:15:245月6日全国碳市场价跌0.15% 碳排放配额总成交453746吨【交易日报】
5月6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71.46元/吨,最高价71.50元/吨,最低价71.30元/吨,收盘价71.35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0.15%。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53,746吨,成交额10,764,220.0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00,000吨,成交额21,000,000.00元。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453,746吨,总成交额31,764,220.00元。 2025年1月1日至5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2,823,349吨,成交额1,048,668,813.47元。 截至2025年5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43,092,013吨,累计成交额44,081,395,916.98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05-06 18:34:54盐湖股份一季度净利同比增超22% 到2030年形成20万吨/年锂盐产能
SMM 5月6日讯:4月,盐湖股份发布其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据公告显示,公司一季度共实现31.1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45亿元,同比增长22.52%。对于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盐湖股份表示,公司核心产品氯化钾与碳酸锂的生产与销售态势平稳。氯化钾产量约96.49万吨,销量约89.11万吨;碳酸锂产量约 8514吨,销量约8124吨。其中,氯化钾作为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之一,受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显著上扬,进而推动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而从其一季度业绩表现中也可以看出,原本在锂价高企之际,还可以为盐湖股份提供丰厚收入支撑的锂业务,近两年来的表现稍显逊色。据SMM历史报价显示,2025年一季度,碳酸锂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下跌态势,截至3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跌至74000元/吨,较年初的75100元/吨下跌1100元/吨,跌幅达1.46%。一季度碳酸锂现货均价报75812.63元/吨,较2024年一季度的101534.48元/吨同比跌幅达25.33%。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中上旬,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因多重利好消息的刺激有所上涨。此外,下游部分企业在节前仍处于备货阶段,使市场询价和成交行为相对活跃。上游冶炼厂由于成本压力,对2025年的长期合同折扣系数及现货价格保持较强的挺价态度。同时,上游冶炼厂库销周期相较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压力放缓,出货压力不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价格的提升。而贸易商在此期间,也借助下游企业积极采购的机会顺势抬高价格。因此,碳酸锂价格在1月的前半月至中旬于以上综合因素的带动下顺势攀升。 不过进入2月,随着大部分上游锂盐厂逐步从检修中恢复,碳酸锂产量环比增加明显,叠加下游需求淡季,供增需减下,碳酸锂市场再现过剩格局;进入3月份,虽然下游需求有所回暖,但在部分碳酸锂产线的持续爬产下,3月国内碳酸锂产出达历史新高,环比增加23%,逼近8万大关。碳酸锂过剩格局进一步加剧,拖拽碳酸锂现货价格持续下行。 4月,下游需求相对维稳,不及此前增量预期。供应端虽有部分中小厂已有减量动作,但在一二线锂盐厂的强势供应下,碳酸锂总产出预计仍处高位。整体来看,4月碳酸锂供需均呈高位维稳,其过剩格局难以扭转。在此背景下,4月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持续下跌,截至5月6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跌至65700~68500元/吨,均价报67100元/吨,创下其逾三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据SMM最新了解,进入5月,碳酸锂供需均有一定增量,但供应量级仍强于需求,预计碳酸锂将持续过剩。虽当前下游排产稳步向上,但由于目前材料厂客供比例较一季度有所提升,使得下游材料厂的采买需求并未有明显改善,现货市场成交相对冷清。碳酸锂持续过剩下,叠加当前矿石价格亦存下跌趋势,难对碳酸锂价格形成向上支撑。综合当前市场供需状况及原料价格走势,预计短期内碳酸锂价格或将维持弱势震荡态势。 盐湖股份也被问及目前碳酸锂价格下跌,公司对碳酸锂未来的走势预判以及对冲措施,公司表示,当前,面对碳酸锂市场的动态变化,公司迅速响应、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管理体系升级,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全方位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深度挖掘降本增效潜力,从供应链优化、能耗管控等环节入手,实现成本有效压降。同时,公司将组建专业团队深入研究期货市场,科学运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合理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以更灵活的策略应对市场挑战,全力保障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此外,盐湖股份曾表示,公司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025年内完成整合优化,具备世界一流盐湖产业集团的雏形;到2030年形成1000万吨/年钾肥、20万吨/年锂盐、3万吨以上/年镁及镁基材料产能;到2035年初步构建以盐湖为核心的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绿色氢能循环利用产业、高端镁基材料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盐湖产业集群,筑牢国家战略资源保障基石,努力为全球盐湖产业发展贡献五矿经验。 针对公司新建的4万吨盐湖提锂项目,盐湖股份表示,按照计划,今年4万吨项目将生产3000吨碳酸锂,公司也将全力以赴,力争实现产量进一步突破。 此前公司还发布了2024年公司的业绩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51.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3亿元。提及公司锂板块的生产经营情况,盐湖股份表示,2024年度公司生产碳酸锂约4万吨,同比增长10.92%,销售碳酸锂约4.16万吨,同比增长10.51%,产销均符合预期。受全球锂价波动影响,碳酸锂的平均售价同比下降较大。尽管如此,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保持了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2025-05-06 18:15:05工商业储能助力铜行业绿色低碳转型【SMM铜业大会】
4月23日,在由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和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鹰潭陆港控股有限公司主赞,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特邀协办,新煌集团、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的 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铜产业低碳能源转型论坛 , 江苏为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杨树介绍了工商业储能助力铜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工商业各场景案例——高耗能企业情况 工商业储能收益率 边界条件:2025年1月各省份电价储能电站EPC成本1元/Wh采用各区域最优充放电策略。 其列举了各省份的IRR排名情况。 工商业各场景案例-多场景精细化控制 此外,其海从为恒智能——全球领先的数字能源服务商、为恒智能——里程碑、投资阵容、业务布局、研发中心、产能及生产基地、认证布局、全球服务网点、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合作模式、规模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储能变流器及交流侧方案、其他解决方案——充电桩方案、数字能源管理系统、行业领先的电站控制策略、多维度控制策略、全球技术对接,数据更放心等角度对其公司的产品进行了介绍。 》点击查看CCIE-2025SMM(第二十届)铜业大会暨铜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5-06 17:33:35我国现存17.7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 2030年锂电池回收量将达424.6万吨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近十年,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基本逐年增加,尤其是2021年,全年注册量同比激增286.2%至2.77万家,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 2023年,我国累计注册4.65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达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峰值。 截至4月29日,2025年我国已注册1.46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相比2024年同期注册量增加13.9%。 企业存量方面,我国现存17.7万家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六成企业成立于3年内。其中成立年限在1-3年的企业最多,占比41.0%,其次是成立1年内的企业,占比24.5%。 行业分布上,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归属批发和零售业的最多,有8.2万家,占比46.4%,其次是归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有3.8万家,占比21.6%,归属制造业的企业有1.7万家,占比9.8%。 日前,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实际回收量为65.4万吨,同比仅增长5.0%,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整个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1.0%至86.6亿元。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424.6万吨。 “2024年以来,受上游材料价格下行影响,电池回收行业的经济性减弱,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除头部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大部分企业营收和毛利双降。”不过,《白皮书(2025年)》也指出,工信部修订《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及国务院发布《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等政策将进一步提升电池回收白名单门槛。电池回收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以及“作坊式”工厂将逐步消失和退出,整个电池回收行业将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另从产能建设来看,EVTank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底,中国白名单锂离子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产能为423.3万吨/年,其中梯次利用产能204.2万吨/年,回收拆解利用产能219.1万吨/年,整个行业的产能增速已经明显小于2023年之前,行业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根据各企业的规划目标,到203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产能将达到1109.2万吨/年。
2025-05-06 1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