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速航镍钛丝产量
黑龙江速航镍钛丝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镍钛丝 | 500-600 | 吨 |
2020 | 镍钛丝 | 600-700 | 吨 |
2021 | 镍钛丝 | 700-800 | 吨 |
2022 | 镍钛丝 | 800-900 | 吨 |
2023 | 镍钛丝 | 900-1000 | 吨 |
黑龙江速航镍钛丝产量行情
供不应求 今日海绵钛价格持稳运行【SMM钛现货快报】
2025-05-22市场成交气氛有所回暖 高镍生铁价格企稳上涨【镍生铁日评】
2025-05-22【SMM分析】下游需求回暖 镍盐价格上行
2025-05-22【SMM镍生铁市场成交快讯】SMM5月22日讯,据市场消息了解,近日华东某不锈钢厂高镍生铁成交,成交价965元/镍点,(到厂含税,Ni≥11%),印尼铁;另成交价970元/镍点,(到厂含税,Ni≥12%),印尼铁,成交总量数千吨,交期6月上旬。
2025-05-22【SMM镍生铁市场成交快讯】SMM5月22日讯,据市场消息了解,今日印尼某冶炼厂高镍生铁成交,成交价970元/镍点,(舱底含税,Ni≥12%),成交总量上万吨,交期6月中上旬。
2025-05-22
黑龙江速航镍钛丝产量资讯
5月23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库存创近期新低 持货商积极挺价【SMM华南铜现货】 ► 5月23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5月23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SMM镍午评】5月23日镍价继续走弱,央行开展5000亿MLF操作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5-23 12:01:07镍市多空因素交织 跟随有色板块波动【机构评论】
夜盘沪镍主力合约收跌0.48%。据SMM消息,印尼镍矿供给整体依然偏紧,导致镍矿价格继续上升,并转移给下游企业。此外,印尼关税新政或导致当地镍产品价格抬升。前驱体厂商原材料库存较为充足,采购积极性不高,同时镍盐企业有减产预期,导致镍盐价格或温和上涨。不锈钢需求表现平平,价格以震荡整理为主。基本面角度,镍市多空因素交织,短期内镍价可能跟随有色板块,呈现震荡偏强态势。
2025-05-23 09:12:13成本下方稳固 镍价低位震荡【机构评论】
周四镍价震荡偏弱运行,SMM1#镍报价124500元/吨,-25元/吨;金川镍报125400元/吨,-25元/吨;电积镍报123550元/吨,-25元/吨。金川镍升水2100元/吨,下跌 0。SMM库存合计4.42万吨,较上期 63吨。截止5月17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7万人,预期23万人,前值22.9万人。美国标普全球制造业PMI52.3,预期50.1,前值50.2。制造业PMI与服务业PMI均超市场预期,关税对美自身尚未产生明显扰动。美联储官员表示,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能稳定在10%的水平,那么美联储有可能在下半年开启降息。 印尼镍矿紧缺延续,现货维持高升水。菲律宾6月镍矿订单有所成交,价格环比持平,成本端仍有支撑。镍铁价格止跌,但成本高位下,钢企成本压力依然较大。硫酸镍暂无异动,下游刚需采买,消费端无明显回暖,基本面暂无提振,但成本支撑尤在,镍价或维持低位震荡。
2025-05-23 09:11:28松下将加速提升美国本土电池产能
据外媒报道,近日,特斯拉电池供应商松下的首席执行官楠见雄规(Yuki Kusumi)表示,该公司正被要求加速供应其美国工厂生产的电池产品。这表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已使松下中国竞争对手生产的电池竞争力下降。 楠见雄规近日在东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主要客户(外界普遍认为是特斯拉)正敦促公司加快其美国堪萨斯州新工厂的投产进度,这主要是由于补贴政策与关税壁垒的双重影响,导致中国电池产品在美销售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楠见雄规称,“客户要求我们尽快推进堪萨斯工厂的运营,我们正在加快落实。”他分析认为,客户可能认为用松下美国产电池替代中国电池,有助于使其在美国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更有机会获得高额消费者税收抵免优惠。 特斯拉此前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标准续航版Model 3曾采用中国产动力电池,但该车型已于2024年正式停产。由于不符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关于清洁能源产业本土化采购的要求,该版本车型被排除在联邦补贴范围之外。 据了解,特斯拉虽致力于构建美国本土电池供应链,但其未完全披露各车型电池的具体来源。 松下位于堪萨斯州德索托(De Soto)的电池工厂自2022年启动建设以来,目前已进入试产前最后阶段。作为松下在美布局的第二大电池生产基地,该工厂预计将于2027年3月实现规模化量产,届时松下在美电池总产能将提升60%。 虽然楠见雄规未明确提及特斯拉名称,但该电动汽车制造商始终是松下最重要的客户。双方此前通过合资形式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的超级工厂,为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提供了关键支持。 在全球电动汽车销售增速放缓、汽车行业频现电池和电动车工厂延期或取消的背景下,松下加急推进堪萨斯工厂的举动显得尤为突出。本田日前宣布将其在加拿大110亿美元的电池投资计划至少推迟两年,丰田今年也采取了类似举措,日产则放弃了在日本建设电池工厂的计划。 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初期过度依赖特斯拉的战略布局,导致松下在动力电池领域逐渐落后于中韩竞争对手。数据显示,该企业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排名已从2016年的榜首滑落至第四位。 不过,市场分析指出,随着去年9月松下在日本和歌山的电池工厂的投产,以及计划于今年春季投产的堪萨斯新工厂,松下可能会提升其行业地位。
2025-05-23 08:45:07美又对华电池材料下手!头部企业海外布局速览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5月2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活性阳极材料(Active Anode Material)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湖州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Huzhou Kaiji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 Ltd.)和Shanghai Shaosheng Knitted Sweat因未参与应诉,税率均为712.03%、松下电器全球采购(中国)有限公司(Panasonic Global Procurement China Co., Ltd.)/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China)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税率均为6.55%。 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9月29日作出反补贴终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2504.10.5000和3801.10.5000项下产品。 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认为中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获得高额政府补贴,为后续加征反补贴关税铺平道路。 报道显示,美国石墨生产商是请求调查的请愿方之一,他们要求调查中国的大规模政府补贴是否人为压低了价格,让他们更难参与竞争。 据了解,2024年12月,美国活性阳极材料生产商联盟向美联邦机构递交了请愿书,要求调查中国公司是否违反了反倾销法。该联盟希望对中国石墨征收高达920%的惩罚性关税。 咨询公司CapstoneLLC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全球大部分的石墨,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 在全球负极材料供应链中,中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同时,海外布局成长期趋势,是中国企业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要选择。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告诉电池网,700%多的关税只是暂时的,虽短期内对涉事公司形成压力,但从行业特性与企业韧性看,冲击范围较为可控,不会影响整个负极材料产业发展。 从涉事公司看,当前受直接影响的仅为两家中国负极材料企业,部分头部企业已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实现本地化供应,可有效规避关税壁垒;从应对路径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运营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可通过产能转移、供应链重构、技术合作等方式快速响应;从行业韧性看,中国负极材料产业凭借成本优势、技术积累和规模效应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短期关税难以动摇行业根本竞争力。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前十企业的门槛上升至6.0万吨。TOP10企业分别包括:贝特瑞、上海杉杉、中科星城、尚太科技、凯金新能源、江西紫宸、广东东岛、河北坤天、中晟新材、翔丰华。 在当前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供给侧过剩及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出货量TOP10企业中,上市公司及母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有贝特瑞、上海杉杉、中科星城、尚太科技、江西紫宸、翔丰华,在2024年,这些企业虽业绩表现各有不同,但均认识到海外布局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地缘政治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及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贴近海外市场有助于更好地服务海外客户,提升市场份额,巩固全球竞争优势,满足全球市场对负极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贝特瑞(835185) 2024年,贝特瑞负极材料营业收入106.92亿元,同比下降13.04%,毛利率27.76%,同比增加3.40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贝特瑞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2024年,公司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突破43万吨。 海外布局方面,贝特瑞在印尼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已于2024年实现投产,产能持续爬坡;印尼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实现投产,建成后,公司在印尼负极材料产能达到16万吨/年;同时,公司在摩洛哥也布局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在海外建厂是落实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举措,通过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构建更具韧性的本地化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进一步贴近海外市场,服务海外客户。 贝特瑞表示,公司选择印尼建厂主要是考虑相对欧美等地区,各项生产要素与国内相比差异较小,不仅在成本及税收方面有优势,在原材料和运输方面也具有保障。公司选择摩洛哥建厂主要是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贸易地位,有利于公司贴近海外市场,巩固全球竞争优势。 杉杉股份(600884) 2024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营业收入81.96亿元,同比增长12.80%,毛利率18.45%,同比增加6.68个百分点。 2024年,杉杉股份负极材料生产量35.46万吨,同比增长27.09%,销售量33.95万吨,同比增长28.44%,库存量5万吨,同比增长43.09%。 为满足海外市场需求,提升海外市场份额,杉杉股份已规划在芬兰建设10万吨负极产能,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推进产能建设和释放。 杉杉股份表示,当前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均加剧了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显著提高。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基于本土产业链的保护及本土化要求,相关产业政策可能不利于国内锂电池海外市场的发展,亦可能影响公司海外客户对国内企业的采购需求。负极海外投资面临地缘政治、法律合规、经济波动、文化差异、知识产权及环境责任等多重风险,可能推高建设成本、运营成本以及合规风险,进而制约公司全球化布局。 杉杉股份称,公司将积极关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动态应对相关风险;深化海外客户战略协同,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本土化布局,提升供应链韧性。 中科电气(300035) 2024年,中科电气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1.93亿元,同比增长14.91%。 2024年,中科电气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万吨,同比增加55.66%,公司负极材料产量22.86万吨,产能23.9万吨,在建产能8.64万吨,产能利用率95.66%。 2024年,为进一步实施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并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中科电气决定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间接投资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分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能规划各为5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为24个月。 中科电气表示,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对中国锂电企业的贸易与政策风险在逐步增加,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企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背景下,内外兼修,既能苦练内功提升产品竞争力,又能结合全球资源禀赋积极进行海外布局的负极材料企业才能突出重围,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推广方面,中科电气将加大资源投入,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尚太科技(001301) 2024年,尚太科技负极材料销售收入47.07亿元,同比增长25.97%,占营业收入比重90.01%。 2024年,尚太科技负极材料销售量21.65万吨,同比增长53.65%,生产量22.68万吨,同比增长49.98%,库存量1.71万吨,同比增长23.64%。 2024年,尚太科技新设上海尚太服务境内外销售中心,开拓境内外新客户,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新设新加坡尚太和马来西亚尚太,其中新加坡尚太为公司全资子公司,负责对马来西亚尚太出资,马来西亚尚太为公司全资孙公司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的具体实施主体。 尚太科技表示,中国企业的占比与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全球市场方兴未艾,潜力较大,中国企业出海竞争,通过多元化、本地化投资与合作,进行海外产能建设,拓展海外市场,支撑全球供应链发展,有助于促进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全球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进步。 客户开发方面,尚太科技将持续加大优质客户的开发力度,特别是海外市场客户,持续丰富优化客户结构,提升市场份额。 璞泰来(603659) 2024年,璞泰来负极材料业务板块江西紫宸营业收入42.22亿元,净利润5810.02万元。 截至2024年末,璞泰来已经形成年产20万吨的负极材料产能,其中包括15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5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 2024年,璞泰来负极材料生产量13.67万吨,同比下降17.83%,销售量13.23万吨,同比下降14.81%,库存量3.11万吨,同比增长16.44%。 国际市场方面,璞泰来将重点推进探索在东南亚地区布局负极材料、基膜及涂覆加工的产能,以满足海外客户的供应多元化需求;通过设备安装调试、运维、供应链支持、技术工艺授权等多种形式为海外电芯及材料企业提供服务,以材料+设备+运维服务+代工等方式提供本地化解决方案服务。 璞泰来表示,国际经营和贸易环境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地缘政治冲突、贸易国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以欧美为代表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不断推出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政策,如果国内电池厂商及上游供应链企业不能及时适应相关政策、及时完成全球化布局,或海外原材料及产品成本显著高企,则可能会失去部分海外订单和市场需求。 翔丰华(300890) 2024年,翔丰华销售负极材料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为13.82亿元,全部为销售产生的收入,同比下降17.51%,占营业收入比重99.55%。 2024年,翔丰华负极材料生产量7.51万吨,同比增长13.31%,销售量6.89万吨,同比增长11.13%,库存量6326吨,同比下降13.30%,产能9万吨,在建产能10万吨,产能利用率83.43%。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翔丰华表示,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正在积极开拓德国大众、韩国SKon、日本松下等国际知名锂电池企业,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其中公司已通过德国大众各项审核,产品小批量供货。 可以预见,随着海外产能落地,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将从“成本比拼”转向技术差异化与供应链韧性。 展望未来,EVTank预计随着下游电池厂对负极材料性能的差异化需求逐步体现,负极材料企业的竞争格局将会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快充性能、倍率性能、高容量等性能方面表现优异的产品将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整个负极材料的供需关系也正在逐步改善,预计2025年行业将进入到更加良性发展阶段,第一梯队企业的开工率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在2025年逐步好转。
2025-05-23 08: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