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油墨钛白粉库存
云南油墨钛白粉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1 | 油墨钛白粉 | 1000-1500 | 吨 |
2020 | 油墨钛白粉 | 800-1200 | 吨 |
2019 | 油墨钛白粉 | 700-1000 | 吨 |
云南油墨钛白粉库存行情
云南油墨钛白粉库存资讯
前4月产销首超千万辆背后:燃油乘用车“回冷” 合资品牌零售份额普降
5月12日,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前4个月产销量为历史上首次超过1000万辆。 乘用车内销方面,4月乘用车国内销量179.2万辆,环比下降12.9%,同比增长13.9%。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83.6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万辆,环比下降20.3%,同比下降4.8%;1-4月,乘用车国内销量703.2万辆,同比增长14.3%。其中传统燃料乘用车国内销量359.2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18万辆,同比下降4.8%。 燃油乘用车市场告别“回暖”、再度“遇冷”后,在华依赖燃油车的合资汽车品牌单月销量分化严重。 5月12日,日产中国公布最新销量数据,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4月销量为46,295辆,同比下滑15.71%。其中东风日产(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为42,142辆,同比下滑18.99%;2025年1-4月,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累计销量为167,630辆,同比下滑24.56%。 本田在华销量承压更为明显。4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43,689辆,同比大跌40.83%;1-4月累计销量为201,576辆,同比下滑28.20%。具体到合资公司,广汽本田4月销量18,491辆,同比下滑25.06%,1-4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1.48%;东风本田4月销量22,036辆,同比下降33.80%,1-4月累计销量同比大幅下降42.3%。 与日产、本田在华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日系合资品牌的销量的领先者,“南北丰田”近两个月销量连续录得正增长。据最新产销公告,广汽丰田4月销量为49,800辆,同比微增2.08%,今年1-4月累计销量211,400辆,同比增长3.20%;一汽丰田4月销量65,024辆,同比增长32%。 燃油车市场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一汽-大众4月实现整车销售113,406辆,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0.4个百分点。其中,大众品牌销售68,001辆,同比增长7.9%,燃油车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奥迪品牌销售36,900辆(含进口车),1-4月国产豪华燃油车累计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上汽集团旗下两家合资公司处于持续低谷期。4月最新产销公告显示,上汽大众销量82,523辆,同比下滑10.31%,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8.64%;上汽通用销量42,069辆,同比下滑15.29%,1-4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27%。 保住当下燃油车基盘前提下,加速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对于合资品牌已刻不容缓。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透露,到2027年大众集团将在中国市场上市超过20款电动化车型;至2030年,将在华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至2030年大众希望占据15%以上的市场份额,80%为新能源产品。”;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卢晓直言,2026年上汽通用新能源销量占比将达到50%以上,2027年达到60%以上。 乘联分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8%。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6%,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启动早,补贴政策一步到位,年初市场增长较好,价格战因此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因市场增长而改善,今年4月的零售同比增速是近10年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增速,扭转了近10年4月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进一步削弱汽车市场的季度周期波动特征。”展望5月车市,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品牌产品矩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此次上海车展的新车发布力度温和,自主新势力品牌多为中高端车型发布亮相,合资车型率先开启新能源上市惊喜价,预计5月车市增长相对平稳。
2025-05-12 18:26:20沙特阿美Q1净利同比下滑4.6% 增量不增利令中东油王颇感无奈
5月11日,有中东“油王”之称的沙特阿美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受国际油价波动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沙特阿美一季度净利润为975亿里亚尔(约合260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022亿里亚尔,同比下降约4.6%。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为4056亿里亚尔(约合10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0.89%。 沙特阿美表示,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天然气、成品油和化工产品销量上升,以及原油交易量增加,但成品油、化工产品和原油价格同比下降,抵消了部分增幅。 此外,2025年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92亿美元,同比减少约15.8%;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36亿美元亦有所下降。 今年3月,沙特阿美发布了2024财年年报,将2024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分红下调至2亿美元,远低于前一季度的100多亿美元。而根据最新报告,2025年一季度该部分分红仍维持在2亿美元。 油价预期持续下调 沙特阿美大幅削减业绩挂钩派息,有助于缓解自身财务压力。但考虑到公司分红是沙特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此举也意味着沙特政府可用于财政支出的收入减少。 外部环境方面,本月初OPEC+再度宣布增产,6月份原油日产量将增加41.1万桶。市场对原油供需前景的预期持续下调。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布伦特原油今年均价为每桶65.85美元,摩根士丹利则将下半年布油均价预测从67.5美元下调至62.5美元,预计届时全球市场将面临110万桶/日的供应过剩。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沙特需要油价保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才能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沙特阿美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明·纳赛尔指出,全球贸易格局对能源市场造成了影响,经济的不确定性拖累了油价。他表示,在波动时期更需注重资本规划与执行,沙特阿美仍将坚持长期发展战略。 财报显示,沙特阿美一季度资本支出增至125亿美元,用于继续推进多个长期战略项目,包括天然气增产、全球零售扩张等。 对此,沙特阿美首席财务官齐亚德·穆沙里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天然气产能提高60%,预计可带来年均380亿里亚尔的额外收入。
2025-05-12 18:20:41中美关税互降推动油价上涨 反弹开始还是震荡继续?
中美政府周一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暂修改和取消对彼此商品加征的关税,90天内两国对等关税税率将降至10%。这一声明极大鼓舞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信心,周一亚洲、欧洲股市及美股股指期货均出现上涨。 与此同时,由于关税争端缓和,市场预期全球经济有望在中美贸易重新正常往来的背景下继续增长,这也推动了石油需求走强,从而利好油价。截至发稿,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74%,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72%。 然而,原油价格的反弹能否持续还需验证。齐盛期货原油研究员高健此前对媒体表示,关税问题能否根本性解决,及紧张局势能否缓解还无法确定。除非在宏观、基本面或地缘政治方面出现更切实有利的发展,否则石油价格进一步反弹的空间有限。 藤富证券分析师Toshitaka Tazawa此前也警告,对中美建设性会谈的乐观情绪支撑了市场人气,但欧佩克增产计划可能将限制涨幅。 博弈 欧佩克计划在5月至6月加速增产,以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多原油。与此同时,美国和伊朗将继续就核计划进行谈判,这也将推动了市场对全球石油供应将继续稳定的看法。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还寻求继续降低油价,以完成其在竞选时的能源成本削减承诺。这些宏观因素对油价共同施压,导致分析师认为油价将在2026年之前会维持低位。 高盛早些时候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内,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将保持在60美元/桶,WTI原油均价为56美元/桶;2026年布伦特原油进一步跌至56美元每桶,WTI则跌至52美元每桶。 本周一起,特朗普还将首次访问中东地区,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卡塔尔进行国事访问。一些评论员指出,低油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中东地区对特朗普的示好,例如沙特就希望吸引美国的更多投资,以支持其2030愿景计划。 特朗普同样也希望从海湾国家处得到更多的资金流入,但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Karen Young表示,海湾国家进口额超过出口额,如果其无法增加出口收入,为了弥补财政和经常账户的赤字,其将不得不售卖国内资产。 这意味着低油价对于海湾国家来说并不是一项可以长期推行的政策。华盛顿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访问学者Tim Callen补充道,如果油价一直下跌,海湾国家就不太可能实现对美的投资承诺。 这又迫使特朗普考虑油价上涨的可能性,考虑到从中东吸引到大规模的对美投资资金可能被视为白宫经济议程的胜利,特朗普此番中东行程将对全球油价接下来的走向至关重要。
2025-05-12 17:59:44中核钛白:五项举措应对行业“内卷”
近年来,随着中国钛白粉企业扩能扩产,业外企业的加盟助推,钛白粉产能不断增加,企业之间同质化竞争,市场价格低迷远低于国外产品。如何破局,化解行业“内卷”?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钛白”)提早谋篇、提早布局,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等5个方面举措,抢占新赛道,助推企业步入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据中核钛白总工程师张本发介绍,中核钛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一方面,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如硫酸法间隙酸解工艺升级改造为连续酸解和连续结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着力开发新产品,加大研发投入,与日本石原钛白粉产品对标,开发高性能、多功能化的钛白粉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如开发具有抗菌、自清洁等功能的钛白粉,拓展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市场份额。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中核钛白通过优化钛矿配比,强化生产过程管控,提升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优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口碑,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该公司通过广告宣传、参加行业展会、举办产品推广活动等方式,提高了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推动绿色发展。中核钛白不断加强能源管理,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加强对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中核钛白积极探索钛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对酸解黑渣进行二次选矿;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的回收和利用,例如,对废酸进行冷冻结晶回收硫酸亚铁,再进行废酸浓缩回用硫酸,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优化企业管理。中核钛白把好成本控制关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中核钛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是拓展市场渠道。中核钛白深耕国内市场,通过加强对国内市场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中核钛白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和纠纷,提高产品的出口份额;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25-05-12 15:00:44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首次实现月达产侧记
4月15日,四川攀枝花国家钒钛高新区内春意盎然,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攀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集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生产线连续稳定运行时间突破25.15天,创历史新纪录,3月份首次实现月达产,产品合格率达100%。这标志着攀钢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熔盐氯化法制备高品质钛白粉生产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对丰富我国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方法、提升高端钛白粉自给率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攀钢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及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鞍钢集团“双核+第三极”战略的生动实践。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钒钛”)和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攀钢研究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直面挑战,协同攻关,打破了技术壁垒,书写了钛白粉生产的新篇章。 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肩负着攀西地区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新使命,是鞍钢集团做专做特“第三极”产业的重点项目,也是攀钢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标志性项目。新生产线采用了攀钢集团自主开发的低品位钛渣熔盐氯化制备氯化钛白粉成套产业化技术,旨在推动攀西地区钛资源低成本、绿色、高效利用。然而,面对攀西地区钛渣的特殊成分和新工艺、新装备的挑战,无经验可借鉴,攀钢人迎难而上,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关之旅。 2025年初,攀钢钒钛、攀钢研究院成立联合攻关工作组,制订专项攻坚工作方案和技术攻关工作计划,明确了目标,建立了机制。在新生产线的各个工序现场,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紧密协作,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点。从氯化工序的回收副产盐酸,到氧化工序的稳定氧化炉压力,再到后处理工序的全自动码垛系统改造,每一步都凝聚着攀钢人的智慧和汗水。 新生产线中的240吨/天大型熔盐氯化炉和3万吨/年氧化炉是攀钢集团消化吸收再创新自建的主要设备,也是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的关键。面对氯化炉的熔盐喷溅、成分控制难题和氧化炉结疤、运行周期短问题,联合攻关工作组与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不断优化生产参数,对加料系统进行优化,使熔盐成分总合格率大幅提升,消除了生产难点,降低了盐耗。一季度,联合攻关工作组攻克了20多项生产难题,优化了16项核心工艺参数,稳定了生产线运行。 生产组织是生产线运行的核心。攀钢人知责奋进、勠力同心,建立了工序协调联动生产制度和机制,探索出了钛、氯平衡管控工艺方法。攀钢钒钛积极开展培训,提升职工岗位技能,调动全员达产达效能动性,目前已累计培训3000余人次,全员持证上岗。攀钢研究院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一季度,实施了43项合理化建议,推动了生产线运行周期的新突破。 如今,攀钢6万吨熔盐氯化钛白粉生产线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攀钢人将继续苦练内功,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2025-05-12 14: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