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纳米钛白粉进口量
秘鲁纳米钛白粉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纳米钛白粉 | 500-800 | 吨 |
2020 | 纳米钛白粉 | 600-900 | 吨 |
2021 | 纳米钛白粉 | 700-1000 | 吨 |
2022 | 纳米钛白粉 | 800-1100 | 吨 |
2023 | 纳米钛白粉 | 900-1200 | 吨 |
秘鲁纳米钛白粉进口量行情
秘鲁纳米钛白粉进口量资讯
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指标稳定提升
2025年以来,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钛业”)坚持“均衡、稳定、经济、高效”原则组织生产,优化以回转窑为中心的生产管控模式,强化工序协同,推进全流程均衡稳定生产,4月份,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等3项指标均达目标值。 产量与质量齐头并进。1—4月份,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稳定提升,3项质量指标均达标。值得关注的是,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达100%,R-298钛白粉水性细度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0.15%,塑料专用型钛白粉应用性能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7.89%。 坚守质量底线,擦亮钛白粉品牌。重庆钛业以稳质提质为主线,坚决筑牢产品质量底线。该公司制订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工作方案》,明确产品质量提升目标与措施,并持续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文化培育,通过强化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把控原材料入厂、关键工序、产品出厂等质量关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优化生产管控,释放产能效能。重庆钛业以保障生产均衡稳定运行为目标,充分激活产线潜能,实现产能有效释放。该公司通过抓好岗位自主管理、专业点检与专业维修相结合的全员设备管理模式,完善关键设备运行台账与维护机制,提升设备对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公辅系统协同管控,科学调度制酸、制水、锅炉、汽机等公辅系统运行,为主线生产提供坚实支撑;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时监测关键运行指标,精准分析生产数据,提升生产管控精度与运行效率。 随着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产能的充分释放,重庆钛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未来,重庆钛业将以质量为根基、以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生产管控体系,深化品牌建设,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钛白粉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5-05-20 21:25:18宝钛集团: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 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释放最大价值,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围绕亩均效益提升,开展系列改革,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突破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升级、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等多维举措,实现了亩均效益的持续跃升,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亩均税收达21.33万元。 优化土地布局深挖空间价值 在宝钛老区1区东北角原闲置的土地上,挖掘机、起重机正在加紧作业。据宝钛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郑博龙介绍,这里正在建设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该项目将新建10268平方米厂房,新增大型烘料系统、混配料系统、自动喷砂设备、破碎系统、空压系统等生产设备。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7.45亿元,年均净利润0.47亿元。 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的建设,是宝钛集团激活土地资源潜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钛集团针对全层级107宗土地,开展了详细的信息收集与权证信息核实工作。针对全部土地信息及原深井、液化气站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登记,实现系统动态管理,确保土地信息实时更新。在土地利用创新管理过程中,宝钛集团严格遵循“统筹规划、逐级审批、合法合规、有利企业”的原则,从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在现有土地上实施增产扩容,科学合理调整现有产业和项目布局,使产业衔接更加顺畅和高效,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的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产出质效 提升亩均效益,核心在于提升单位土地上的产出质效。宝钛集团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通过技术突破与装备迭代,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高附加值、高效率方向转型,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倍增。2024年,宝钛集团持续补全建强产业链,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项,累计完成投资5.29亿元;统筹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部署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2项,其中,“国之重器”项目28项,实施工艺改进项目47项;在技术创新领域,燃料电池双极板用0.1mm带材轧制和连续退火工艺、多牌号航空和海洋用超长超宽大单重钛合金厚板制备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钛材一次成品率提高0.86%,3C用丝材生产效率提升7倍,制氢用钛带成品率提升25%,国产大飞机用方棒锻造成品率提升10%。 加速智能升级赋能高效生产 在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宝钛集团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智能生产管控、设备数字化运维、智能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建设等方向,统筹推进智能化工厂(车间)建设、可视化车间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智能化产线装备购置、关键工序装备智能化改造,探索钛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用。目前,南京宝色股份公司已成功搭建互联网智能制造管理平台,1850毫米宽幅热轧线智能化可视化工厂上线运行,管材生产线真空退火炉集中监视与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完成验收……一系列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宝钛集团全链条新质生产力再造,为进一步提升亩均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低碳循环厚植绿色底色 1月份,宝钛集团凭借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卓越实践,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该荣誉是国内绿色制造体系的最高荣誉之一,标志着宝钛集团将绿色发展深度融入“亩均效益”改革已初显成效。 近年来,宝钛集团以“理念革新、技术创新、生态协同、持续精进”为主线,积极探索实践绿色转型之路,构建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模式,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注入绿色动能。2024年,宝钛集团绿电使用占比超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万吨;利用MES系统减少废料30%;依托能源管理系统年节约标煤5000吨,宝钛集团亩均效益的“含绿量”持续提升。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深入实施“1345”发展行动纲领,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用好用活有限资源,推动土地资源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升级,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打造“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5-05-20 21:20:53雷军:小米3nm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称,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搭载小米玄戒O1两款旗舰,将同时发布: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
2025-05-20 13:12:10白宫官员还嘴硬?达里奥:美债风险甚至比穆迪认为的还大!
上周五,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宣布下调美国信用评级,这令金融市场感到担忧,华尔街再次出现了“卖出美国”的声音。然而,多位白宫官员却站出来为美国的财政状况辩护,抨击穆迪称其评级是“滞后指标”。 亿万富翁投资者、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显然和特朗普政府官员看法相左。 达里奥周一警告称,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甚至低估了美国国债面临的风险 。他指出, 穆迪没有考虑到联邦政府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的风险 。 “你应该知道,信用评级低估了信用风险,因为它们只评估政府不偿还债务的风险。” 达里奥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称。 “但它们没有考虑到更大的风险,即负债国将通过印钱来偿还债务,从而导致债券持有人因所持有的货币贬值而蒙受损失(而不是因为获得的货币数量减少而蒙受损失)。” “换句话说,对那些关心自己金钱价值的人来说,美国政府债务的风险比评级机构传达的还要大得多。”他称。 据媒体3月份报道,桥水管理的资产规模在2024年下降了18%,至约920亿美元,低于2021年1500亿美元的近期峰值。 穆迪上周五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1,理由是联邦政府预算赤字不断膨胀,债务利息支出飙升。至此,美国失去了最后的3A评级。此前,另外两大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和惠誉已经相继将美国信用评级从最高级别的AAA级下调。 受穆迪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影响,周一美国股债汇一度大跌,但盘中跌势有所缓和,最终避免了一场“股债汇三杀”。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一一度上冲5%,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攀升至4.56%,而由于创纪录的散户资金涌入,美股最终小幅收涨。 自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以来,已有多位特朗普政府官员对该机构进行了抨击。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周一批评称,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决定是“滞后的”,并强调美国国债是地球上最安全的标的。他把这次降级归咎于美国前任总统拜登的财政政策,并指出特朗普政府正致力于削减联邦支出。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周日的采访中也对穆迪的做法予以驳斥,称该机构的评级是美国财政状况的“滞后指标”,特朗普减税法案将刺激美国经济增长。 在穆迪下调评级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发言人Steven Cheung在X上的一则帖子中点名批评了穆迪经济学家马克·赞迪,指责他长期以来一直批评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他还表示,“没人会把他的‘分析’当回事儿。他一次又一次被证明是错误的”。
2025-05-20 10:59:25十年规划500亿研发投入!小米自研SoC玄戒落地在即 有望带动供应链多环节适配
小米将于5月22日推出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其旗下第二款汽车SUV车型YU7将一同发布。该芯片将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称,“(玄戒O1)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梳理,尽管上述芯片尚未正式发布,但已有部分产业链协作关系逐步显现。其中,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已与东方中科签署测试服务协议,合作内容涉及SoC芯片的性能评估与可靠性验证。 与此同时,部分国产芯片企业与小米在平台适配层面保持长期协作。南芯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公司每年都会与小米新品开展充电芯片适配验证;卓胜微方面则表示,其产品覆盖小米几乎所有平台。上述企业虽未明确参与玄戒O1项目本身,但相关技术方向已具备服务新一代系统级芯片的能力基础。 小米自研SoC牵动本土供应链 在玄戒O1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国内芯片企业已通过合作记录或公开表态,体现出与小米在相关技术方向上的协同基础。 在芯片测试验证环节 ,北京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与东方中科签署服务协议,为其SoC芯片提供性能评估与可靠性测试。这是目前唯一经工商信息明确披露的与玄戒芯片直接相关的供应合作,表明项目已进入系统验证阶段。 在电源管理环节 ,南芯科技与小米保持长期适配合作。该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表示,充电芯片通常需要与整机电路系统协同验证,“公司每年都会与小米新品开展适配”,并表示SoC类产品需要更高程度的系统配合能力。尽管该回应未直接涉及玄戒O1项目,但从协同模型与技术方向看,双方已形成稳定对接机制。 在射频模组环节 ,卓胜微方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与小米保持平台级合作关系,“小米几乎所有平台都会有我们的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卓胜微已为小米多款中高端机型提供射频前端器件,涵盖5G、WiFi等通信模组方案。该公司暂未透露是否参与玄戒项目,但其产品布局已覆盖SoC集成通信路径所需的核心器件形态。 截至目前,尚无其他企业明确公开参与玄戒O1项目的合作信息。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还有部分产业链企业已具备平台SoC配套能力,但是否参与该项目仍无从确认。 相比电源管理、射频模组等功能芯片,手机SoC由于集成度高、工艺复杂、成本投入大,始终是国产芯片体系中难度最高的部分。当前,具备手机SoC研发能力的终端品牌仍属少数,主要集中在头部厂商与自建芯片团队之间。 芯片自研计划十年投入500亿 在整机品牌阵营中, OPPO早前已发布马里亚纳X(影像ISP)与马里亚纳Y(音频SoC),但并未推进至应用处理器(AP)层面;vivo则通过定制V系列芯片布局图像和AI处理,最新的V3芯片已具备与主控平台联动能力;荣耀则是在Magic5系列手机上发布了其自研的业界首颗射频增强芯片C1,迭代至C1+。 小米此次推出玄戒O1,是其自2017年澎湃S1之后再次进入SoC主控芯片领域。据悉,澎湃S1 搭载于小米5c机型。此后受多种因素影响,SoC项目一度暂停,公司转向布局多个“小芯片”模块,包括电源管理、快充、电池、影像等领域的辅助芯片。 雷军今日(5月19日)发文称,2021年小米做出重启SoC大芯片业务的决定,与造车项目同时推进。玄戒项目自此立项,并制定了“十年500亿”的长期研发计划。“截至2024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35亿元,团队规模达到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在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体量排名前三。” “芯片是我们必须攀登的高峰。”雷军表示,小米造芯的目标是掌握先进芯片技术,为高端化战略构建底层能力支撑。 从供应链参与深度来看,当前国内在PMIC、射频、封装、音频等细分环节已形成较为成熟的配套生态,但在主控芯片、ISP、通信基带等核心部件中,国产化率仍偏低。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相关分析及市场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国产手机SoC市场主要仍由高通、联发科、苹果等厂商主导,国内自主品牌除部分厂商在特定中低端领域有一定布局外,在高端SoC等核心领域突破有限,市占率尚未形成有效规模。 玄戒O1尚未发布,但其所呈现出的系统级协同路径,已成为观察国产SoC项目推进方式、验证机制与配套能力的新切面。下一阶段,该项目是否能够在终端产品中实现性能闭环、形成平台可复制路径,仍有待市场反馈与持续跟进。
2025-05-20 08: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