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钛片产量
刚果钛片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钛片 | 5000-6000 | 吨 |
2020 | 钛片 | 5500-6500 | 吨 |
2021 | 钛片 | 6000-7000 | 吨 |
2022 | 钛片 | 7000-8000 | 吨 |
2023 | 钛片 | 7500-8500 | 吨 |
刚果钛片产量行情
刚果钛片产量资讯
半导体硅片龙头中欣晶圆启动IPO辅导 系台积电等供应商 曾冲击科创板未果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欣晶圆”)于10月10日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券商为财通证券。 中欣晶圆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4英寸至12英寸的抛光片及外延片。其抛光片是生产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半导体产品的关键基础材料;外延片则主要用于制作逻辑芯片和分立器件。 系台积电等供应商 据其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该公司近年营业收入保持一定规模,2023年及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35亿元和12.60亿元。然而,其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亏损9.31亿元和7.29亿元。 客户方面,中欣晶圆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43%和52.03%,对主要客户营业收入占比较高。 具体来看,该公司已成功进入全球主流半导体供应链,国内晶圆制造龙头如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华虹半导体等已与中欣晶圆建立合作,并进入台积电、环球晶圆的供应商体系。同时中欣晶圆还斩获了Infineon、Onsemi、Toshiba等国际厂商的订单。 在研发与产能布局上,该公司2025年6月实现了丽水12英寸抛光片产线的正式通线。该产线首期产能预计为每月15万片,计划于年底前释放,未来两年将逐步提升至每月50万片。 股权结构方面,该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其主要股东包括杭州热磁、嘉善嘉和、上海申和等,分别持股14.4071%,9.4899%,8.6442%。长飞光纤、共青城兴橙、杭州国改、嘉兴临智、嘉兴安越、中微公司、宁波富乐华等机构位列公司前十名股东。 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董事长贺贤汉于1991年、1993年相继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房地产专业)和日本大学(经济学专业)获得双硕士学位。现任日本磁性技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取缔役社长、Ferrotec(中国)董事局主席兼CEO、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申和投资有限公司、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董事长。 冲击科创板未果后转战北交所 在此次申报北交所之前,中欣晶圆曾尝试于科创板上市。该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于2022年8月29日获得受理,计划募资54.7亿元,重点用于全尺寸生产线升级、研发中心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在其近两年的审核周期中,该公司三次回复上交所问询,但最终因财务资料更新问题,于2024年7月3日被终止审查。 而后,中欣晶圆于2025年6月25日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申请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于2025年6月30日取得受理通知书,为北交所上市奠定了基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分层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三项条件标准规定:“最近两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500万元, 完成挂牌同时定向发行普通股后,融资金额不低于4000万元(不含以非现金资产认购的部分),且公司股票市值不低于3亿元”。 根据其披露,该公司选择依据研发投入、融资额度及市值等标准进入创新层。 中欣晶圆2023年和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6亿元和1.73亿元,累计超过2.5亿元的要求;其挂牌同时定向发行融资金额预计不低于4000万元;最近一轮增资投后估值约为151亿元,符合相关市值要求。 融资历程方面,中欣晶圆于2020年11月完成近40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大和热磁、中微公司、临芯投资等25家企业。 2021年9月,中欣晶圆完成33亿元B轮融资,浙江省国有资本、临芯投资联合领投,国投创益、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建银国际、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青岛民芯、上海国盛资本、杭州钱塘产业投资基金、中国信达资产、中金浦成、交银国际等知名机构跟投,老股东长飞光纤、中金资本、上海自贸区股权基金、东证资本等追加投资。同年12月28日,鼎量兴子对中欣晶圆进行了战略融资。 近年来,全球芯片需求上升推动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扩张。据市场预测,2025年全球晶圆厂产能将达3370万片/月(以8英寸晶圆当量计算),较2024年的3150万片/月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全球12英寸硅片每月出货量为686万片,面积占比达76.4%。尽管当年硅片销售收入降至113亿美元,但预计2025年将迎来约20%的强劲复苏。 中欣晶圆原总经理郭建岳曾认为,硅片出货量在经历2024年6.6%的负增长后,预计将于2025年恢复正增长,并有望在2027年达到出货量高点。
2025-10-13 08:31:24低钛高铬等项目 (BG2025090178)采购招标
1. 采购条件 本采购项目低钛高铬等项目 (BG2025090178)(BGBCGFHGXHD250928239856)采购人为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原料采购部,采购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进行公开询比。 2. 项目概况与采购范围 2.1 项目名称:低钛高铬等项目 (BG2025090178) 2.2 采购失败转其他采购方式:转直接采购,转谈判采购 2.3 本项目采购内容、范围及规模详见附件《物料清单附件.pdf》。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采购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3.2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资质要求: (1)流通型营业执照 (2)生产型营业执照 3.3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需满足如下注册资金要求: 生产型注册资金:1000.0(万元)及以上 流通型注册资金:1000.0(万元)及以上 3.4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业绩要求: 见附件 3.5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能力要求、财务要求和其他要求: 财务要求:见附件 能力要求:见附件 其他要求:见附件 3.6 本次采购要求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失信被执行人投标无效。 4. 采购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5年10月11日08时00分至2025年10月20日08时00分(北京时间,下同),登录鞍钢智慧招投标平台http://bid.ansteel.cn下载电子采购文件。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低钛高铬等项目 (BG2025090178)采购公告
2025-10-11 10:19:09“存储芯片第一股”渐近!长鑫科技完成IPO辅导
据证监会官网,长鑫科技已发布IPO辅导工作完成报告。 三个月前的7月7日,长鑫科技启动IPO辅导工作。值得留意的是, 日前其刚刚发布辅导进展第一期公告 ,公告末尾来自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和中金公司的辅导人员签名,多达34人。 截至目前,公司估值已超过1400亿元。作为长鑫科技的全资附属子公司,长鑫存储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垂直整合制造)企业。辅导文件显示,长鑫科技注册资本达601.9亿元,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合肥清辉集电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直接持有公司21.67%股份。 兴业证券指出,长鑫存储作为国内DRAM龙头,是国内半导体产业重要稀缺标的。其援引Trendforce数据称,长鑫存储2025年底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同比增长近50%;另据Counterpoint预测,长鑫存储年底DDR5份额将从年初的1%提升至7%,LPDDR5份额将从2025Q1的0.5%提升至年底9%。 东方证券也认为, 作为中国大陆DRAM产业链核心企业,长鑫科技拟IPO有望通过上市融资实现业务扩张,全面利好产业链上下游。 先进存储的产能扩充,以及国产HBM产品逐步进入量产阶段,将持续利好上游设备和材料环节。 基于长鑫存储产业地位和中长期成长性,券商看好相关上下游产业链机会,建议关注:1)国产HBM产业链,关注精智达、芯源微、上海新阳、华海诚科、联瑞新材;2)DRAM端,关注受益中长期产能布局的前道设备公司: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华海清科、拓荆科技、中科飞测、芯源微、盛美上海等,以及受益新产能释放EPS高增速的半导体材料公司:安集科技、鼎龙股份、广钢气体、雅克科技。 另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长鑫科技相关概念股包括:
2025-10-10 13:14:36照明龙头跨界“押宝”芯片!时空科技拟收购存储大厂嘉合劲威控股权
A股市场“跨界”并购再添重磅案例,主营智慧照明工程的时空科技(605178.SH)在经历了多年业绩低迷后,将目光投向了炙手可热的半导体存储赛道。 周四晚间,时空科技发布公告,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国内存储模组大厂深圳市嘉合劲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嘉合劲威”)的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该事项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时空科技股票已于10月9日开市起停牌。 嘉合劲威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系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自称是“国内最大的内存模组厂商之一”。从公司发展历程来看,其阶段性成绩在国产存储行业崛起的浪潮中十分亮眼:2020年,公司量产首款“中国芯”内存条光威弈Pro系列;2021年,率先量产DDR5内存模组,精准卡位技术迭代的关键节点;更关键的是其产业链地位,公司与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国内存储原厂巨头均有深度合作。 公告显示,嘉合劲威的股东除了实控人张丽丽、陈晖夫妇外,还有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苏州招赢云腾、温岭市国资等一众产业资本与地方国资的身影。 对于主业为智慧照明工程、业绩与宏观基建投资紧密相关的时空科技而言,此次收购无异于一次谋求“第二增长曲线”的重大战略转型。 时空科技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夜间经济”和“智慧城市”两个板块,在消费疲软影响下,2021年-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公司再度亏损6627万元。 此次收购嘉合劲威如果能够成功实施,时空科技不仅能瞬间获得一个成熟的、具备“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能力的业务实体,更能直接切入存储芯片这一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彻底重塑公司的业务结构与市场估值逻辑。 在目前的AI浪潮之下,存储的需求日益剧增。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指出,AI运算带动DRAM与NAND市场出现结构性供需紧张,存储市场高景气可望延续长达10年,预计未来数季存储价格或将出现多次双位数涨幅。 在此情况下,嘉合劲威的扩张步伐仍在加速。上个月,公司总投资3亿元的嘉合劲威科技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这或将为此次收购的未来价值注入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不过,时空科技在公告中也提醒投资者,目前签署的仅为《收购意向协议》,最终方案仍需通过层层审批,收购能否成功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2025-10-10 08:26:15英伟达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据称获批向阿联酋出口AI芯片
周四(10月9日)美股早盘,英伟达股价涨近3%,最高报每股195.30美元,续刷历史新高,市值也突破4.7万亿美元。 日内有消息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已根据今年5月达成的双边人工智能协议,向英伟达发放了出口许可证,批准其价值数十亿的芯片出口至阿联酋。 一名美国官员表示,这项批准是在阿联酋制定了在美进行等额投资的具体计划之后获得的。一名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商务部完全致力于落实具有变革性的美阿人工智能伙伴关系协议。” 今年5月15日,美国白宫宣布与阿联酋合作建立容量为5GW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园区,据称这是美国以外最大的人工智能园区。阿联酋也宣布了未来十年在美1.4万亿美元的投资计划。 据了解,美国计划每年批准至多50万枚先进AI芯片出口至阿联酋,其中五分之一分配给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AI巨头G42。不过,最新一批中未包含分配给G42的芯片。 消息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何时会发放更多许可证,这取决于阿联酋投资计划的具体落实情况。根据协议,阿联酋获得的芯片货值将与其在美投资额上相匹配。 波斯湾国家在AI领域需求旺盛、财力雄厚,使其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市场与资本来源之一,英伟达和OpenAI等巨头都高度重视。 据称,该协议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手中。先前有消息称,黄仁勋和多位英伟达高管私下向美国政府官员抱怨过卢特尼克的策略和进展缓慢。
2025-10-10 08: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