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废钛库存行情
浙江废钛库存资讯
海关总署:日本输送量持续增加 中国4月废铜进口量环比回升
海关总署在线查询数据显示,中国4月废铜进口量为20.47万吨,环比增长7.92%,同比减少9.43%。其中,日本输送量环比增长20.95%至3.27万吨附近,蝉联榜首,泰国输送量同样增逾两成至2.5万吨附近,超越美国成为第二大供应国。此前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废铜供应国,但前期贸易争端升级,使得从美国进口的再生铜业务受阻,最近中美关税摩擦出现缓和迹象,后续仍需关注美国再生铜进口业务是否有实质性的恢复。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25-05-21 14:55:24中国4月废铝进口量同比增加5.50% 分项数据一览
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4月废铝(铝废料及碎料)进口量为190,390.2吨,环比增长3.79%,同比增加5.50%。 泰国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泰国进口废铝(铝废料及碎料)56,705.83吨,环比增加6.61%,同比增长142.75%。前4个月泰国进口废铝总计189723.7吨,在所有进口国别中占比达28.3%。 英国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英国进口废铝(铝废料及碎料)24,456.766吨,环比增长23.14%,同比上升32.20%。1~4月从英国进口的废铝总量达85252.9吨,合计占比达12.7%。 以下为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整理的 2025年4月废铝进口 分项数据一览表:
2025-05-21 10:23:49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指标稳定提升
2025年以来,攀钢集团重庆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钛业”)坚持“均衡、稳定、经济、高效”原则组织生产,优化以回转窑为中心的生产管控模式,强化工序协同,推进全流程均衡稳定生产,4月份,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等3项指标均达目标值。 产量与质量齐头并进。1—4月份,重庆钛业钛白粉质量稳定提升,3项质量指标均达标。值得关注的是,钛白粉颜料性能合格率达100%,R-298钛白粉水性细度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0.15%,塑料专用型钛白粉应用性能合格率较2024年提升7.89%。 坚守质量底线,擦亮钛白粉品牌。重庆钛业以稳质提质为主线,坚决筑牢产品质量底线。该公司制订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工作方案》,明确产品质量提升目标与措施,并持续深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质量文化培育,通过强化生产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把控原材料入厂、关键工序、产品出厂等质量关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优化生产管控,释放产能效能。重庆钛业以保障生产均衡稳定运行为目标,充分激活产线潜能,实现产能有效释放。该公司通过抓好岗位自主管理、专业点检与专业维修相结合的全员设备管理模式,完善关键设备运行台账与维护机制,提升设备对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公辅系统协同管控,科学调度制酸、制水、锅炉、汽机等公辅系统运行,为主线生产提供坚实支撑;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实时监测关键运行指标,精准分析生产数据,提升生产管控精度与运行效率。 随着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和产能的充分释放,重庆钛业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未来,重庆钛业将以质量为根基、以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生产管控体系,深化品牌建设,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钛白粉产品及解决方案。
2025-05-20 21:25:18宝钛集团: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 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如何让每一寸土地释放最大价值,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围绕亩均效益提升,开展系列改革,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突破技术创新、加速智能化升级、实施绿色低碳改造等多维举措,实现了亩均效益的持续跃升,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2024年,宝钛集团钛材产量突破4万吨,亩均总产值达700.77万元,亩均税收达21.33万元。 优化土地布局深挖空间价值 在宝钛老区1区东北角原闲置的土地上,挖掘机、起重机正在加紧作业。据宝钛集团规划发展部主任郑博龙介绍,这里正在建设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该项目将新建10268平方米厂房,新增大型烘料系统、混配料系统、自动喷砂设备、破碎系统、空压系统等生产设备。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7.45亿元,年均净利润0.47亿元。 年产3000吨中间合金增产扩容项目的建设,是宝钛集团激活土地资源潜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宝钛集团针对全层级107宗土地,开展了详细的信息收集与权证信息核实工作。针对全部土地信息及原深井、液化气站占地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登记,实现系统动态管理,确保土地信息实时更新。在土地利用创新管理过程中,宝钛集团严格遵循“统筹规划、逐级审批、合法合规、有利企业”的原则,从优化产业布局入手,在现有土地上实施增产扩容,科学合理调整现有产业和项目布局,使产业衔接更加顺畅和高效,真正实现“寸土”生“寸金”的目标。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产出质效 提升亩均效益,核心在于提升单位土地上的产出质效。宝钛集团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通过技术突破与装备迭代,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高附加值、高效率方向转型,实现土地资源的价值倍增。2024年,宝钛集团持续补全建强产业链,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7项,累计完成投资5.29亿元;统筹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部署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52项,其中,“国之重器”项目28项,实施工艺改进项目47项;在技术创新领域,燃料电池双极板用0.1mm带材轧制和连续退火工艺、多牌号航空和海洋用超长超宽大单重钛合金厚板制备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钛材一次成品率提高0.86%,3C用丝材生产效率提升7倍,制氢用钛带成品率提升25%,国产大飞机用方棒锻造成品率提升10%。 加速智能升级赋能高效生产 在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宝钛集团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围绕智能生产管控、设备数字化运维、智能物流仓储、数据中心建设等方向,统筹推进智能化工厂(车间)建设、可视化车间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智能化产线装备购置、关键工序装备智能化改造,探索钛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应用。目前,南京宝色股份公司已成功搭建互联网智能制造管理平台,1850毫米宽幅热轧线智能化可视化工厂上线运行,管材生产线真空退火炉集中监视与控制系统建设项目完成验收……一系列智能制造项目的落地见效,有力推动了宝钛集团全链条新质生产力再造,为进一步提升亩均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低碳循环厚植绿色底色 1月份,宝钛集团凭借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卓越实践,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该荣誉是国内绿色制造体系的最高荣誉之一,标志着宝钛集团将绿色发展深度融入“亩均效益”改革已初显成效。 近年来,宝钛集团以“理念革新、技术创新、生态协同、持续精进”为主线,积极探索实践绿色转型之路,构建了覆盖“研发—采购—生产—回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模式,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注入绿色动能。2024年,宝钛集团绿电使用占比超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万吨;利用MES系统减少废料30%;依托能源管理系统年节约标煤5000吨,宝钛集团亩均效益的“含绿量”持续提升。 当前,宝钛集团正锚定“建设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目标,深入实施“1345”发展行动纲领,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用好用活有限资源,推动土地资源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升级,为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打造“有色金属高新材料新名片”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5-05-20 21:20:53海关总署:中国4月废铜进口量环比上升7.92% 分项数据一览
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4月废铜(铜废碎料)进口量为204,747.956吨,环比增长7.92%,同比减少9.43%。 日本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日本进口废铜(铜废碎料)32,677.883吨,环比增加20.95%,同比增加13.72%。 泰国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泰国进口废铜(铜废碎料)25,049.854吨,环比上升27.15%,同比增长61.91%。 以下为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数据整理的 2025年4月废铜进口 分项数据一览表: 注:进口总量(总计)中亦包括上表未列出的部分原产地数据
2025-05-20 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