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碳钼合金产量
上海碳钼合金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5 | 碳钼合金 | 50-70 | 万吨 |
2016 | 碳钼合金 | 60-80 | 万吨 |
2017 | 碳钼合金 | 70-90 | 万吨 |
2018 | 碳钼合金 | 80-100 | 万吨 |
2019 | 碳钼合金 | 90-110 | 万吨 |
2020 | 碳钼合金 | 100-120 | 万吨 |
上海碳钼合金产量行情
上海碳钼合金产量资讯
首都金融工作座谈会上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有哪些最新发言?一文速览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5月16日上午围绕“服务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推动首都金融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并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王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分别参加。以下为座谈会上吴清、潘功胜、李云泽的最新发言。 潘功胜:将持续推动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 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 潘功胜指出,强化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是党中央交给北京市和金融系统的共同任务。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支持北京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重点经济领域发展,推动首都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优化北京金融营商环境。面向“十五五”,中国人民银行将紧紧围绕金融强国建设,持续推动强大的中央银行与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互促共进,支持完善首都金融功能布局,支持北京打造科技金融发展高地,推动北京人民币国际化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不断提升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李云泽:支持金融政策先行先试 完善首都金融服务体系 李云泽指出,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支持加强北京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设,更好促进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监管引领,强化金融机构功能定位,健全首都金融业态。支持金融政策先行先试,完善首都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领域“两区”建设,助力构建首都金融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央地协同走深走实,共筑更加稳固的首都金融防线。 吴清: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 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 吴清表示,近年来,北京市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首都金融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中国证监会将把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与更好服务首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立足服务首都所需和发挥资本市场所能紧密结合起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强化多层次市场功能发挥,打造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新高地,合力推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更好实现资本市场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25-05-19 09:23:50金属普跌 期铜收跌,受需求担忧拖累【5月16日LME收盘】
5月16日(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跌,因对价格敏感的铜消费需求疲软,导致铜价从近期高点回落。 伦敦时间5月16日17:00(北京时间5月17日00:00),LME三个月期铜下滑129.50美元,或1.35%,收报每吨9,447.50美元。 铜价周三触及9,664美元,为4月2日以来的最高水平,本月迄今为止已上涨4%。 摩根大通本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铜价在9,500美元之上再度遭遇了价格敏感性的打压,过去两年间,这种敏感性最终从根本上抑制了铜价的每一轮涨势。” 上海期货交易所监控的仓库周五报告,铜库存增加34%至108,142吨,为3月中旬以来首次周净增加。 市场对美国关税的最初乐观情绪已经消退,市场焦点重新转向全球经济健康状况。 洋山铜溢价本周下跌8%,从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每吨103美元跌至95美元。 与此同时,LME注册仓库的铜库存自2月中旬以来下降34%,至179,375吨,为去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铜注销仓单占比为40.08%。 库存下降加剧了人们对LME市场铜供应的担忧,并使现货合约与三个月期铜合约之间的价差在5月份保持溢价。 在下周合约到期之前,这一溢价周四触及每吨40美元,周五收窄至31.5美元。
2025-05-19 09:04:57价格不断创新低 碳酸锂行业“出清”加速!后市关注这些“拐点”信号
短暂反弹后,碳酸锂期货价格重新走弱。5月16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LC2407下跌4.19%,报收61800元/吨,创上市以来新低。 对此,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高级研究员杨飞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酸锂期货价格弱势不改是供需失衡所致,当前碳酸锂市场处于需求有待恢复和社会库存有待去化的阶段。 广发期货分析师林嘉旎也认为,当前碳酸锂基本面偏弱。随着一体化生产成本下移、外采原料价格走低,碳酸锂成本端的支撑也在逐步走弱。虽然关税扰动缓和带来一定的宏观利好,但短期仍缺乏实质性支撑,叠加近期有利空消息扰动,价格受提振有限。 “碳酸锂价格重心持续下移”被视为行业加速出清的信号。 从成本端来看,近期锂矿价格明显松动,锂辉石价格加速下探,带动外购成本显著下移。数据显示,5月16日,6%锂辉石精矿CIF均价为712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3美元/吨。锂云母(1.5%~2%品位)均价周环比下跌1.3%,至760元/吨;锂云母(2%~2.5%品位)均价周环比下跌4.56%,至1360元/吨。 “锂矿价格快速下跌,带动锂盐成本进一步下移,使产业出清的压力位下移。”杨飞解释称,港口成交价格折锂盐价格超预期下挫,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随着锂矿价格持续下探,并逐步触及矿山现金成本,更多产能将被迫退出,推动行业加速出清。 数据显示,2025财年,澳矿FOB成本指引在870~970澳元/吨,折CIF中国成本在650~700美元/吨。一季度澳矿FOB成本下降至708澳元/吨,考虑运费之后,CIF中国成本在550~580美元/吨。“清明节假期后,澳矿挺价结束,矿价加速下跌,当前澳洲锂辉石精矿的最低成交价在650美元/吨以下,表明市场情绪悲观。”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认为,未来,澳矿价格仍有下降的空间。 从供应来看,碳酸锂周度产量仍处于高位。根据SMM的数据,截至5月16日当周,碳酸锂周度产量为16630吨,环比减少1719吨,虽然有所减少,但仍维持在1.66万吨/周左右的高位。“虽然有部分碳酸锂上游企业在4月和5月检修减停产,但在陆续复产后供应整体增加,叠加海外矿到港增加,供应压力仍存。”林嘉旎认为,当前各原料提锂投产稳定,在一体化降本趋势下难以预见上游会大规模减停产。 需求方面,目前碳酸锂下游需求以稳为主。根据SMM的数据,4月,碳酸锂需求量为89627吨,较上月增加2625吨,同比增长33.9%;预计5月需求量为88623吨。排产方面,5月,磷酸铁锂正极排产27.6万吨,同比增长40%,环比增长4%;三元正极排产6.4万吨,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 林嘉旎表示,目前来看,需求端在剥离季节性因素后驱动有限。后期进入需求淡季,碳酸锂供应压力或将加大。 在上述背景下,碳酸锂重回累库态势。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当周,碳酸锂库存为13.19万吨,环比增加351吨。仓单方面,截至5月16日,碳酸锂仓单总量为36624手,新仓单逐步增加。 林嘉旎认为,近期广期所逐步推动碳酸锂品牌注册,短期内新仓单注册压力可能会明显缓解。 展望后市,杨飞认为,矿价直逼700美元/吨,将进一步削弱成本支撑。后期在需求减弱和供应放量的预期下,预计碳酸锂社会库存还将累积,价格承压。市场需关注矿山减停产情况,如矿山削减产量、企业控制出货节奏等信号。 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提醒,当前碳酸锂期货价格虽处于下跌态势,但价格相对来说已处于低位,预计未来跌势会放缓,不宜过度悲观。
2025-05-19 09:00:432025年5月16日COMEX金属库存
SMM网讯:
2025-05-19 08:56:36通威股份:账上可支用资金近400亿元 今年严控资本开支保障流动性安全
作为光伏行业多个环节头部企业,通威股份(600438.SH)业绩会受到关注,但针对近期市场传出硅料行业正在筹划并购重组的消息,公司管理层在今日进行的业绩会上未进行回应。不过,董事会秘书严轲同时表示,相关市场猜测也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面临的问题已经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行业参与者也在积极思考、探讨各种解决方案和思路。 他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任何一个行业不可能在价格持续低于全体参与者成本的状态下长期维持,相信在各方努力下,行业将尽快走出阶段性的困境。 光伏周期底部,投资者尤其关注应对财务风险措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通威股份资产负债率超过70%。公司管理层在会上解释称,其主要影响因素既包括受行业阶段性经营压力影响公司业绩承压的被动原因,也包括为稳健穿越周期及进一步提升业务竞争优势,公司显著增加现金的主动原因。 此外,公司资产负债率还受票据池业务、可转债存续等结构化金融工具的影响,如剔除相关因素后,公司资产负债率仍在安全阈值内,且目前未对公司财务及经营造成影响。 据公司透露,目前在手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总计约400亿元,可灵活支用,能有效满足公司资金周转需求,负债偿付准备充足。 公司管理层进一步表示,当前光伏行业处于阶段性周期底部,公司将审慎评估尚未开工建设的项目,把握建设节奏,总体严控资本开支,切实做好资金风险管控,保障公司流动性安全。 对于下半年市场行情,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认为地面电站将成为国内光伏装机重要增量。他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虽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时代”结束或在短期对国内分布式需求形成一定冲击,且欧美市场因贸易壁垒等问题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正在提速,将对今年国内新增需求形成有效托底。 此外,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已成为海外新的增长极,带动海外需求持续增长;全年来看,今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增长。 谈及光伏行业现状,严虎认为,光伏行业经过持续多年的超高速发展,目前阶段性面临供需失衡的问题。具体来看,在需求端,当前光伏终端装机增速仍然较高,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35.9%,2025年1-3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近60GW,同比增长30.5%。 但在供应端,在多年高景气拉动下,目前行业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显著,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且持续低于行业成本。理性来看,任何行业都无法在价格持续低于成本的情况下长期维持,光伏行业必然进入产能出清阶段,在此过程中,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而优势产能将穿越周期,供需再次进入平衡。
2025-05-19 0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