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港单晶硅棒库存
福清港单晶硅棒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1 | 单晶硅棒 | 1000-1500 | 吨 |
2020 | 单晶硅棒 | 800-1200 | 吨 |
2019 | 单晶硅棒 | 600-1000 | 吨 |
2018 | 单晶硅棒 | 500-800 | 吨 |
福清港单晶硅棒库存行情
福清港单晶硅棒库存资讯
银标铸信•2025 SMM1#银采标单位授牌仪式隆重举行!【SMM白银大会】
上海有色网(SMM)深耕有色产业26年,SMM现货价格已得到从矿、冶炼、贸易、加工、终端整条制造业40万家规模企业的认可,并用其作为交易结算价格。 SMM作为有色行业的独立第三方报价平台,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个成交日所报的 上海有色现货价格(SMM价格) 受到行业高度、广泛认可。SMM价格多年来一直是行业进行交易结算时直接使用或参考使用的重要指标。 为了更好地服务白银产业,将SMM的定价及数据等服务延伸到各个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同时,也为了贴近最新行业进展状况,SMM定期会公布、签发、剔除价格采标单位,并对其进行授牌。 5月15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的 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 上,SMM为 银标铸信·2025 SMM1#银采标单位 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 银标铸信·2025 SMM1#银采标单位 驰宏实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广州市南沙区中金岭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金川集团贸易有限公司 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 宁波浩顺贵金属有限公司 宁波凯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济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靖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九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瑜鸿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招金鸿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 远大生水资源有限公司 (以上企业排名不分先后) SMM大数据总监刘小磊为获奖企业颁奖~ SMM在此感谢以上企业的支持与帮助,也欢迎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助力白银产业链 健康发展~ 》点击查看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专题报道
2025-05-15 22:32:085月15日LME金属库存及注销仓单数据
》查看更多金属库存信息 LME库存 各具体仓库库存变化情况 LME铜库存 LME铝库存 LME铅库存 LME锌库存 LME锡库存 LME镍库存
2025-05-15 16:29:00明泰铝业:一季度铝板带箔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当前在手订单可满足一个半月生产排产
5月中旬,明泰铝业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提到, 公司一季度铝板带箔产销量再创历史新高,销量近38万吨,同比增长11%。 公司坚定不移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改善,注重“提质增效”,聚焦“高端智能制造”,布局抢占未来赛道,新能源、汽车交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产品的开发及稳定供应,助力公司产销稳定增长。 明泰铝业此前其发布一季度业绩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共实现81.24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3.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4亿元,同比增长21.46%。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主要开展铝板带箔、铝型材、再生资源综合应用业务,拥有 4 条热连轧生产线,国际先进的铝灰处理生产线和再生铝工艺技术装备,产品涵盖1系-8系47种合金牌号,现有2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4000余家客户,产品畅销国内外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家电、5G 通讯、医药包装、食品包装、交通运输、特高压输电、轨道车体、新基建及军工等众多领域。 提及当前的在手订单,明泰铝业表示,历年来,3月份开始迎来铝的消费旺季,公司当前在手订单有所增加,可满足公司一个半月生产排产。且公司当产品加工费稳中向好,一季度公司及行业内CTP/PS 板、易拉罐料、易拉盖料等产品上调了加工费。 此外, 公司还被问及美国“对等关税”的相关政策对公司外贸的影响,明泰铝业表示,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铝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关税,此后明泰铝业对美国直接出口较少。近期美国“对等关税”相关政策中不包含钢铝产品。本年度外贸销量环比有所提升,外贸订单呈回暖态势。 提及公司2025年的发展规划,明泰铝业表示,公司专注主业,聚焦“高端智能制造”、“低碳循环经济”。本年度重点建设高端热处理线,促进产品提档升级,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工业机器人及低空飞行等领域的用铝需求,积极开发相关领域产品,持续改善公司产品结构。本年度子公司义瑞新材及海外基地产能持续释放,保障2025年公司产销规模继续大幅提升。 明泰铝业还被问及2025年公司再生铝保级应用规模能否会继续扩大的问题,公司表示,2024年下半年,欧盟开始要求报送产品碳排放数据,经公司初步核算再生铝产品在碳减排方面优势较大,公司坚定不移的持续推动再生铝业务发展。2024年末,中国海关放开变形废铝进口,支持再生铝保级应用企业发展。公司成立了再生铝国际采购部,进一步扩大废铝采购来源,积极推广再生铝产品应用,持续引领行业低碳发展。 此前,公司还发布了2024年年报数据,公司共实现323.2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2.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8%,同比增长比29.76%。 据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目前拥有年处理废铝规模100余万吨、12万吨铝灰渣综合利用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铝板带箔业务方面现有产能160余万吨,公司生产的软包电池铝箔、电子箔、花纹板、商用车轻量化材料、食药品包装箔等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列,新能源、新材料用铝、交通运输用铝、汽车轻量化用铝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逐步提高。铝型材业务方面,明泰交通新材料运行稳定,轨道车体型材实现自给自足,铝合金轨道车体批量供应,并对外销售新能源电池托盘、汽车型材、特高压输电设备 GIL 用挤压铝管材、轨道车辆内装件等产品,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采购模式方面,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及再生铝,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采购价格以 上海有色金属网现货铝平均价格 为基准,结合付款方式、运费承担方式、再生铝品类等进行调整而确定。公司与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铝锭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原材料供应便利、及时。 且为了应对原材料大幅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明泰铝业在4月23日发布关于开展铝锭套期保值的公告,其中提到,开展铝锭期货交易,可以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避险机制,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避免原材料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带来的损失,保证产品成本的相对稳定,降低对公司正常经营的影响。 提及铝锭套期保值对公司的影响,明泰铝业表示,公司专业从事铝板带箔的生产和销售, 主要原材料为铝锭,为避免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公司将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以合法、谨慎、安全和有效为原则,不以套利、投机为目的,积极规避相关风险。公司已制定了相关风险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公司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2025-05-15 14:09:07隆基中标敬业集团新能源公司光伏组件采购订单
5月13日,敬业集团新能源公司光伏组件采购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企业为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320193元,单价为0.67元/W。 招标公告显示,新能源公司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所需477.9千瓦光伏组件采购,光伏组件数量为477900。
2025-05-15 13:40:04工业硅行业“洗牌”进行时?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下,工业硅价格一路走低,众多硅企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为了打破困局,硅企纷纷选择减产,期望凭借自身的努力,谋求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当前的“低谷”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阶段,不仅是工业硅行业产能出清与供需博弈并存的关键期,更是我国新材料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硅企盼联合减产 破解周期困境 “现在工业硅的价格这么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前段时间四川部分硅厂选择开工,但受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开了半个月后又停工了。”四川省铁合金(工业硅)工业协会秘书长张勇感慨道,“随着工业硅价格持续探底,四川硅厂都在思考该怎么度过这段困难时期。”据张勇介绍,四川硅厂处在偏远地区、小水电丰富地区,如果长期停工,对当地居民收入影响比较大。往年这个时候,四川硅厂的开工率在40%~50%,今年开工率降了,仅有20%。 受供需失衡影响,2025年以来,工业硅价格延续震荡下行走势。数据显示,工业硅421#硅(四川)均价已从年初的12000元/吨,下跌至5月12日的10950元/吨,跌幅达8.7%。2025年3月,四川地区基本处于全面停产状态,仅有少数企业维持低负荷运行,整体产量无进一步下降空间。同期,云南地区平均开工率仅为20%,处于历史极低水平。整体来看,当前西南地区的开工率已基本触底。 面对目前的行业形势,拥有电力低成本优势的新疆硅厂也加入了减产行列。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当周,新疆硅厂整体开工率为52%。“多晶硅行业自律减产,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工业硅行业也面临着类似的状况,供过于求的问题尤为突出。”新疆一家硅厂的生产负责人许均(化名)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当前工业硅市场处于高库存态势,消化这些库存需要较长时间,个别企业进行部分减产,对改善行业供需格局意义不大,只有行业企业联合减产,才能缓解当前供需失衡的局面。许均建议,工业硅行业可以参考多晶硅行业的做法,开展自律减产行动。 “联合减产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举措。”许均认为,联合减产最好能持续一年以上,才能给予市场充足的时间消化库存。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当周,全国工业硅社会库存为59.6万吨,工业硅仓单库存为33.7万吨。 “当前工业硅去库进度缓慢,高库存对工业硅价格的影响仍在持续。” 中信期货分析师郑非凡表示,库存难以有效去化的核心在于需求端复苏乏力,库存去化缺乏动能支持。从下游需求来看,自2024年12月起,多晶硅月度产量维持在9万吨左右。 在需求低迷的市场格局之下,供应端的减产举措能够带来一定的挺价效应。记者留意到,2024年12月,在西南产区处于枯水期、产量及开工率均环比下降的背景下,新疆硅厂的减产计划在市场中迅速产生了连锁反应,工业硅价格在那段时间内维持了震荡运行的态势。但春节后西北硅厂复产节奏加快,西北产能释放明显,工业硅价格再度承压。郑非凡认为,目前西南地区开工率偏低,新疆头部企业再次主动减产,部分中小厂商亦有减产意愿,工业硅的供应压力或短期内得到缓解。 谨防过度交易“复产”预期 不容忽视的是,工业硅价格下跌也和成本持续下降紧密相关。据了解,工业硅主要有电力和还原剂两大生产成本,其余为硅石成本、电极成本、人工成本、折旧成本及其他费用。其中,电力成本占比为30%~35%,还原剂成本占比为25%~30%,硅石以及电极成本占比为7%~15%,余下成本为人工、折旧及其他费用。 这意味着,电力成本的波动对工业硅的整体成本把控起关键作用。据华联期货分析师陈小国测算,2025年一季度,工业硅生产成本为11685元/吨,环比减少4.61%。其中,硅石、电极价格下跌,石油焦价格大幅提升,而西南地区电价处于高位。据了解,2025年一季度,西南地区多处于枯水期,四川多地电价在0.5~0.6元/千瓦时;云南地区电价为0.6元/千瓦时;新疆中小型企业电价为0.37元/千瓦时,个别大厂用电成本较低;福建地区电价为0.6元/千瓦时,企业生产压力较大。 西南地区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依据水资源的充沛程度可清晰地划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每当丰水期来临之际,充沛的水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水力发电量大增,这使得该地区的电力成本随之大幅下降,给工业硅这类依赖电力生产的企业带来了“成本福利”。据业内人士介绍,按照往年惯例,随着丰水期到来,西南地区水电成本优势会逐步显现,硅企会抓住低生产成本的机遇,扩大日常产出,等待终端产品价格上行,以谋求超额利润。 尽管当前西南丰水期尚未到来,国内供应并未明显回升,但市场已开始关注丰水期“供应回升”预期带来的影响。“当前西南地区硅厂开工率偏低,西南地区工业硅产量后续存在回升可能,但从当前工业硅价格来看,西南地区硅厂在丰水期实现盈利较为困难,这导致西南地区硅厂复产意愿相对较弱,部分硅厂复产计划推迟。”张勇表示,近年来,云南、四川工业硅产量在全国占比呈下降趋势,对整体供应端的影响相对有限。 张勇认为,当下市场对丰水期“供应回升”预期存在过度交易的情况,会对市场价格和参与者的决策产生误导作用。 同样的情况,也在云南地区上演。据龙陵永隆铁合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林辉介绍,其所在公司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公司共有四台炉子,目前均处于停炉放假状态。虽然公司运营压力较大,但对主管技术的炉长等核心人员,依旧照常发工资。 “厂里的仓库规模不大,以前凭借高效的周转模式,货物生产出来就能迅速卖出去,没有库存积压的烦恼。”林辉坦言,即使当前价格低迷,他们也不想低价甩货,客户要想买货,只能一口价成交,谈不拢,他们就不卖。 产业“低谷”是必经之路 工业硅的价格重心不断下移,如同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了厂商的心口。然而,他们心里都清楚,产业“低谷”是必经之路,也是市场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过程。只要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穿透迷雾,迎来春天。 回顾过去十年,工业硅市场曾出现过两次较为显著的触底反弹行情,分别发生在2017年与2021年,且这两轮上涨行情均和政策驱动密切相关。 具体来看,2017年,工业硅价格迎来了一波引人瞩目的上涨行情,其一度涨至 15000~16000元/吨,工业硅生产毛利率达到了30%。郑非凡认为,当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环保督察政策强化及石墨电极供应短缺,供给受到抑制。“2017年以来,工业硅行业展开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疆大量煤电硅一体化项目停建缓建,四川、贵州等地落后产能加速淘汰。”郑非凡解释称,由于环保设备不合格的工厂都要停产限产,2021年7—8月,四川阿坝州、乐山,新疆地区开工率环比均出现下滑,工业硅市场供应短期呈现紧缩态势。同时,由于6月底大部分采购商的前期库存已基本消耗,7月下游厂商进行新一轮补货,在硅价不降反升的情况下,市场“买涨不买跌”情绪高涨。 “供给的缩减、需求的短时增加、成本上涨等三重因素叠加,推动了工业硅价格一路上行。”据郑非凡介绍,随着产能释放和市场预期修复,2018年后工业硅价格再度回落。 在“能耗双控”政策发力及多晶硅需求激增、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2021年,工业硅价格再度出现大涨,而且是涨幅最大的一年。当时工业硅价格冲至历史新高,553#硅均价达到59250元/吨,工业硅生产毛利率超过70%。郑非凡认为,当时工业硅价格大涨的原因是下游需求增加,但“能耗双控”政策使得供应受限。 “在‘双碳’目标下,光伏装机量激增带动多晶硅需求爆发,国内以及出口需求明显抬升,但是供给无法匹配。新疆、云南及四川等工业硅主产地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被迫关停部分产能,云南地区在2021年四季度减产达90%。此外,原材料成本大涨,丰水期来临较晚,也使得供给端缩减严重。”郑非凡表示,2021年四季度,在经历了大涨行情之后,工业硅下游“畏高”情绪较浓,导致采购意愿下降,随着后期电力供应得到恢复补充,供应端逐步恢复,工业硅价格出现回落。 从历史数据来看,工业硅的价格和利润扩张阶段持续时间普遍较短,通常不超过一年,而利润收缩阶段则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可达三年。“2017年工业硅价格上涨后,产能迅速释放,2018年需求增速回落,价格逐步走低。2022—2024年,新疆、内蒙古等地产能持续投放,供需矛盾加剧,行业陷入供过于求格局,价格不断下探。”郑非凡认为,尽管目前工业硅价格已进入成本线下方区域,但市场仍缺乏外部催化变量。与2021年“能耗双控”政策引发的市场快速反弹不同,2024年至今,工业硅行业尚未出现类似的政策或事件驱动,工业硅价格回升缺乏支撑。 产业企业对当下行业所处的状况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当前市场依旧没有迎来反转时刻,我们反倒盼着工业硅价格出现一次深跌。”林辉认为,只有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跌到大部分硅厂失去利润空间后,硅厂才会大面积减产。这样工业硅市场才能真正开启去库周期,并逐步摆脱供过于求的困境。 福建泰宁县三晶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远金告诉记者,作为小企业,他们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从目前的形势看,再熬两三年的时间,行业会迎来真正的好转。”江远金对未来仍有信心。 从“供需博弈”迈向“结构优化” 当下,工业硅行业正站在深度调整与格局重塑的十字路口。这一阶段,不仅仅是价格和利润的周期性“低谷”,也是工业硅行业产能出清与供需博弈并存的关键期,更是我国新材料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领域对工业硅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同时,有机硅和铝合金等传统应用领域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此外,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硅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这种市场需求结构的转变,将促使工业硅行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许均表示,在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推动下,工业硅行业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这也意味着,通过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优化,提高工业硅的纯度和稳定性,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未来,我国工业硅行业势必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 目前工业硅价格已跌破8500元/吨关口,业内人士认为,参考2016年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轨迹,当价格跌破80%企业的现金成本时,往往会出现政策干预或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 从淘汰落后产能的角度来看,未来小炉型或将逐步在政策的指引下退出市场,这类小炉型普遍分布在西南地区。2023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 年版)》提到,工业硅原则上应在2026年年底前,完成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或淘汰退出。 与此同时,工业硅行业还会迎来技术更新。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谢洪介绍,当前工业硅生产正在迎来技术性突破,大型直流工业硅冶炼炉的技术更新,或能带来15%~20%的节电效果,从而带动工业硅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硅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据悉,当前直流电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铝合金行业,未来有望在工业硅行业逐步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推动行业从“供需博弈”迈向“结构优化”,不仅需要市场机制的动态调节,也亟须政策层面的系统引导和机制设计。 郑非凡认为,当前政府有必要加快建立科学、前瞻的产能规划机制,推动差异化能耗、碳排与环保标准落地,引导资源向绿色、高效产能集中。同时,应探索产业负面清单、强约束能耗指标等工具,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压缩冗余产能生存空间。此外,期货市场也应持续发挥在资源配置、价格引导与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功能,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风险对冲工具。 “过去十年,工业硅价格的阶段性反转多与政策因素密切相关,若后续出台产能限制、能耗管控或环保约束等相关政策,将有助于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为行业回归良性发展提供支撑。”郑非凡认为,政策层面的系统引导和机制设计,将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工业硅产业体系,助力工业硅行业真正从“周期底部”走向“结构升级”,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
2025-05-15 13: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