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单晶硅片产量
澳大利亚单晶硅片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0 | 单晶硅片产量 | 300-400 | MW |
2011 | 单晶硅片产量 | 500-600 | MW |
2012 | 单晶硅片产量 | 700-800 | MW |
2013 | 单晶硅片产量 | 900-1000 | MW |
2014 | 单晶硅片产量 | 1100-1200 | MW |
澳大利亚单晶硅片产量行情
澳大利亚单晶硅片产量资讯
一季度营收同比大增 何小鹏:二季度自研芯片上车 2026年内推出多场景人形机器人
5月21日,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小鹏汽车第一季度营收158.1亿元,去年同期65.5亿元,同比增长141.5%;第一季度净亏损6.6亿元,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3.3亿元,较上一季度亏损收窄。 “公司有信心在2025年实现销量同比翻倍以上的增长,并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全年达到规模性自由现金流转正。”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当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上再次重申了公司的盈利预期。 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94,008辆,同比增加330.8%。其中,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辆,P7+上市5个月已完成第5万辆正式下线,2025款G6和G9在4月首月交付超7,500辆。 在销量增加的同时,其毛利率亦有所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15.6%,2024年同期为12.9%,而2024年第四季度为14.4%。 “AI+汽车、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深度的融合以及海外市场,将成为小鹏汽车的三条增长曲线。”何小鹏表示,在AI+汽车领域,小鹏汽车在第二季度将完成五个车型年款升级或增加配置,三季度将有两款全新车型开始交付放量。其中,全新车型G7将于6月亮相,目标进军25万元级SUV市场;三季度将推出30万元级运动轿跑全新一代P7。同时,今年四季度鲲鹏超级电动车型逐步实现量产。 对于目前销量表现良好的MONA M03,何小鹏透露,M03是小鹏 MONA 系列的第一款车, 2026 年将会有更多MONA车型。 “2025年会是小鹏的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AI汽车领域全面应用,同时正在研发更大规模的云端基座大模型和端侧模型。”何小鹏认为,小鹏汽车在AI领域的深耕将为其扩大代际领先。“我们搭建了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鹰眼纯视觉方案、图灵大算力自研芯片、云端超大规模基座模型、全本地部署的VLA模型,以及整车EEA架构,物理仿真体系等。下一步,小鹏汽车将会从L2+辅助驾驶的研发开始向更高等级的L3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在“三条增长曲线”中的机器人领域,何小鹏称,机器人EEA架构由汽车EEA架构而来;关节来自汽车的三电、动力团队;大小脑脊椎来自于机器人、智驾和智舱团队。汽车和机器人在组织等方面有七成同源。其同时透露,小鹏计划在2026年内能够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快速进化。 “小鹏图灵芯片在2024 年一次流片成功,算力是当前主流车端 AI 芯片的3-7倍,目前进展顺利。二季度将有部分车进入生产环节,三季度图灵芯片车型将会有更大范围放量。”何小鹏强调了图灵大算力自研芯片在AI+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能力,“下一步,图灵芯片将会部署在第五代机器人上,大幅提高机器人的端侧算力。” 海外业务亦是小鹏汽车的增长曲线之一。在2025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预计公司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2025年一季度,公司海外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70%;新增了超过40家海外门店,开拓了数个关键市场,包括欧洲的英国和东南亚的印尼市场。” 摩根士丹利在小鹏汽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维持对小鹏(XPEV)股票的“增持”(Overweight)评级,并给予目标价26美元。小鹏汽车预计第二季度交付量将在102,000至108,000辆之间,同比增长约238%至258%;营收预计在175亿元至187亿元人民币之间。
2025-05-22 08:22:03萝卜快跑自动驾驶订单同比大增75% 产业链进入快速落地期
百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截至2025年5月,萝卜快跑在全球累计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 近期,Robotaxi领域动态显著趋密,2025沙特-美国投资论坛上,马斯克明确表达了对自动驾驶前景的坚定信心。天风证券电子团队指出,Robotaxi所催生的共享出行模式,有望从根本上重塑现有的汽车出行生态体系。在硬件降本、技术进度以及政策助力三重推动下,2025年有望迎来Robotaxi量产&大规模商业化元年,配套开发自动驾驶车型的车企以及车端智驾芯片、智能化底盘和传感器等自动驾驶硬件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兴民智通 子公司英泰思特是国内T-BOX领先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接近40%,另一子公司九五智驾的智能后视镜品已经具备视频监控和人脸识别功能,可根据应用场景细化和深化。 大众交通 大众出行平台拥有上海首家网约车平台资质,业务从长三角继续向外延伸,并已与百度合作,在嘉定地区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
2025-05-22 08:20:55LME铜注销占比高位回落 注册仓单继续下滑
LME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LME铜注销仓单最近出现十二连降,最新落至66000吨,注销占比为39.09%。注册仓单最近同样下滑,目前落至102825吨。 最近LME铜库存出现较为流畅的去化势头,目前已经落至16.88万吨附近,为去年6月下旬以来最低。注册仓单同步回落,注销占比虽然较前期下滑,但仍处于年内偏高位置。
2025-05-21 18:40:37价高者得+多档位报价!新疆太瓦新能源太阳能电池片公开招标
近日,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太阳能电池片对外销售招标公告,面向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开展招标活动。 投标单位需按招标文件提供的电池片详细指标,根据自身能力和价格策略将报价分为不同档位,每个档位应明确对应的电池片性能指标、数量范围,且需按瓦数或片数报价。其中,连云港太瓦电池片分为B级片不同效率区间报价;新疆太瓦新能源电池片分为A级、A-级、B级、C级片,各有不同效率区间的档位报价。 本次交易中标原则为价高者得,中标方需在5个工作日内与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同。若投标单位<3家,本次招标取消;若投标单位≥3家,则转为竞争性谈判/磋商,开展多轮报价。如有围标串标行为、未按时签订合同或签订合同后未履行等情况,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有权取消中标方的中标资格。 招标公示 交易项目名称: 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招标 交易项目内容: HJT太阳能电池片 交易项目要求: 1、中标原则为价高者得。中标后在5个工作日内必须与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合同。 2、如有以下情况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有权取消中标方的中标资格 : ①有围标串标行为②未按时签订合同③签订合同后未履行。 3、如投标单位<3家,则本次招标取消;如投标单位≥3家,则转为竞争性谈判/磋商,开展多轮报价。 4、特别条款:若有特殊原因,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有权不向中标方出售产品,最终解释权归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所有。 5、具体数量请咨询太瓦招标负责人。 档位报价说明: 投标单位需按照招标文件中提供的电池片详细指标,根据自身供应能力和价格策略,将报价分为不同的档位。每个档位应明确对应的电池片性能指标、数量范围。档位划分需合理且清晰,以便于评标委员会进行评审和比较,需按瓦数或片数报价。 1、连云港太瓦电池片报价(见附件1) B级片报价:24.4%及以上入库档位报价 24.4%-20%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4.4%) 20%以下及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0%) 2、新疆太瓦新能源电池片报价(见附件2) A级片报价: 23.8%以上入库档位报价 23.8%-23.2%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3.8%) 23.2%-22%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3.2%) 22%以下入库档位报价 A-级片报价:23.8%以上入库档位报价 23.8%-22.9%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3.8%) 22.9%-22%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2.9%) 22%及以下入库档位报价 B级片报价:24.4%及以上入库档位报价 24.4%-23.8%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4.4%) 23.8%-22.9%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3.8%) 22.9%-22%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2.9%) 22%-20%入库档位报价(不包含22%) 20%及以下入库档位报价 C级片报价: 210-N-C级-20BB 交易报名要求: 1、提供公司营业执照盖章版 2、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5月16日至2025年5月31日 3、开标时间: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6月15日 4、交易地点:新疆太瓦新能源有限公司 5、联系人:刘合领 6、联系方式:+86 188 6290 2468 7、邮箱 : liuhe ling@xjtwne.com 下附电池片详细指标 附件1.连云港太瓦电池片详细指标
2025-05-21 18:16:385个月内数百亿大单落定!宁德时代/比亚迪/楚能等巨头锁单磷酸铁锂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路线调整、成本压力驱动、市场需求变化以及中国供应链主导权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年磷酸铁锂开启“爆单潮”,粗略估算,订单金额达数百亿元。 订单全球回暖,巨头频频锁单磷酸铁锂 在正极材料领域, 5月19日,万润新能公告,获宁德时代磷酸铁锂5年大单,2025年5月—2030年预计总供货量约132.31万吨。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订单是磷酸铁锂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采购协议,标志着头部电池厂商对磷酸铁锂技术的长期看好。万润新能此次未公布订单金额,当前,储能型磷酸铁锂均价约3.2万元/吨,动力型磷酸铁锂均价约3.4万元/吨,据此估算,此次订单的总价将超423亿元。 5月9日,龙蟠科技与楚能新能源签署50亿元销售合同,自2025至2029年间,预计将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预计超过50亿元。 4月14日,丰元股份公告,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1月,龙蟠科技签下Blue Oval(福特电池工厂)大单,自2026年至2030年期间向Blue Oval提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当月,龙蟠科技还与宁德时代签订正极材料年度采购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上限设70亿元。 而在2024年12月,龙蟠科技与LGES签署补充协议,约定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合计向后者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的数量由16万吨上调至26万吨。 在电池领域, 2025年2月,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年至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近期,宁德时代又宣布与本田中国签署深化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磷酸铁锂电池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升级合作。 除了福特与本田,大众汽车、Stellantis、宝马、戴姆勒、现代等多家国际主流车企均已明确导入磷酸铁锂电池。 其中,大众汽车集团在5月份刚刚宣布,从2026年开始,其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一个名为MEB Plus的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市场渗透方面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2025年1-4月,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50.0GWh,占总装车量81.4%,累计同比增长88.0%。 而在储能领域,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已超过90%,成为储能电池的主流选择。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92.5%。 价格有望维稳,技术迭代引领高端化竞争 另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到242.7万吨,同比增长48.2%。 但由于价格大幅下跌,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材料总体市场规模为970.8亿元,同比下滑30.3%。 随着需求的回暖,2025年以来,相较于2024年,磷酸铁锂材料价格略有回升,部分磷酸铁锂材料厂商及机构预期加工费上调,但供需结构整体无明显变量,下游观望情绪浓厚。 “我觉得今年磷酸铁锂材料价格总体将保持平稳,不会出现过去两年大涨大跌的现象,长期趋势还是稳中有降”,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告诉电池网,“磷酸铁锂材料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看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碳酸锂大幅涨价的可能性不大,难以支撑磷酸铁锂价格上行;二是市场供需关系,目前磷酸铁锂整体产能还是过剩的,涨价动力不足。” 综合多家报价平台的数据显示,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已进一步滑落至6.3万元/吨左右,碳酸锂价格筑底,磷酸铁锂价格难涨。 吴辉同时还强调,磷酸铁锂企业目前业绩普遍承压,价格下跌的空间同样也不大。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T0P5公司中,上市公司有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和龙蟠科技。 据各大公司此前发布的财报,2024年,湖南裕能、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营收悉数下降,湖南裕能是四家公司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公司,但净利润同比大降62.4%,其余三家公司亏损,但同比亏损收窄。 2025年一季度,上述四家公司营收均实现增长,但湖南裕能净利同比下降40.56%,德方纳米和龙蟠科技同比减亏,万润新能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此外,2024年正极材料市场集中度已有所下滑,特别是在磷酸铁锂领域,全行业CR10的数值为79.5%,比2023年下降10.1个百分点,主要因新进入者增加及储能市场需求推动二三梯队企业产能释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预计2025年这一趋势还将延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以宁德时代神行 Plus、比亚迪闪充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性能快充磷酸铁锂电池陆续发布,为提升竞争力,头部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纷纷优化产品结构,加速推进高压实密度、快充性能、超长循环寿命的新型号磷酸铁锂等新产品应用。 其中,湖南裕能CN-5系列(兼具长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优异)、YN-9 系列(高功率输出和快速充放电)和 YN-13系列(超高压实和高容量)在公司2025年一季度产品销量占比已提升至约37%。 万润新能中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目前验证进展顺利,公司将加速放量进程。 德方纳米的第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超高压密新产品验证进展顺利。 龙蟠科技推出的4代一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公司和头部的客户均在进行产品的验证测试工作,预计会在下半年逐步开始放量。 结语: 当下,磷酸铁锂订单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其核心推动力主要源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储能市场需求的扩容。与此同时,当前磷酸铁锂产业已进入结构性分化阶段,企业的技术迭代效率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已成为企业突破产能过剩困局的核心突围点。 从产业演进视角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正朝着高压实密度、高循环寿命、高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方向加速演进。在此形势下,企业唯有加快技术研发步伐,全力突破高端产品技术瓶颈,形成技术研发、产品矩阵、成本控制的多维竞争力,方能在行业洗牌周期中实现价值跃升。
2025-05-21 17: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