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内衬塑钢管库存
大连港内衬塑钢管库存大概数据
|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 2021 | 内衬塑钢管 | 500-1000 | 吨 |
| 2020 | 内衬塑钢管 | 400-800 | 吨 |
| 2019 | 内衬塑钢管 | 300-600 | 吨 |
大连港内衬塑钢管库存行情
大连港内衬塑钢管库存资讯
美联储内部“鸽声”再起?戴利:支持12月降息,先保就业市场!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美联储内部降息的声音又再次卷土重来。 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 Daly)最新表示,她支持在下个月降息, 因为她认为就业市场突然恶化的可能性比通胀骤然上升更大,也更难以控制。 显而易见的是,她现在认为,防止劳动力市场突然崩溃比防范通胀重燃的风险更为紧迫。 戴利今年没有投票权,是2027年FOMC票委。尽管如此, 她的观点仍值得重点关注,因为她在货币政策立场上基本上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致,且很少发表相左意见。 分析人士认为,在12月9日至10日的会议上,利率制定委员会对于是降息还是按兵不动将出现分歧,而鲍威尔可能会在解决这些分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在接受最新采访时, 戴利对劳动力市场的“非线性”转变表示担忧。 在经济学中,非线性变化是指逐渐恶化,但一旦越过门槛,就会像悬崖一样迅速崩溃的现象。“ “劳动力市场现在已经足够脆弱,面临着突然恶化的风险。很难相信美联储能够走在劳动力市场变化的步伐之前。”她补充说。这足以表明,当前的就业市场有多么不稳定。 美国就业市场目前处于“低招聘、低解雇”的均衡状态。但戴利认为,这种平衡极有可能向负面方向打破。她警告说:“如果企业因为产出下降而开始减少招聘,情况可能会失控。” 相比之下,对通胀的担忧似乎相对温和。 虽然有人担心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会推高物价,但戴利表示:“关税带来的物价压力并不像最初预期的那么大”,并淡化了通货膨胀急剧上升的风险。她的逻辑是,抑制价格的努力不应在不经意间让人们失去工作。 戴利强调,她仍然认为美联储可以在不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将通胀率带回2%的目标,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将意味著政策失败。 无独有偶。美联储理事沃勒周一也“放鸽”称,他主张在12月实施一次降息,不过之后的政策路径应采取逐次会议的形式。 “就我们的双重使命而言,我主要担忧的是劳动力市场,所以我在倡导在下次会议上降息。你可能会看到,从1月份开始,更多采用逐次会议的方式。”他说。 当然,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仍然存在。支持“按兵不动”的官员们担心,如果明年经济再次过热,过快降息会让他们失去政策工具。 对此,戴利反驳说,“ 即使我们明年不得不再次加息,我们现在也应该毫不犹豫地降息。 我们不能让未来的不确定性束缚我们的手脚,阻止我们现在采取必要的行动。” 而对于美联储内部不同寻常的分歧,戴利表示,“这不是功能失调,而是不确定性的自然反映。如果所有人都同意,那实际上就是群体思维。”
2025-11-25 20:25:54连续九个月加量续作 央行今日开展1万亿MLF操作 年内降准降息预期减弱
今日,央行开展1万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鉴于11月有9000亿元MLF到期,当月央行MLF净投放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为央行连续第九个月对MLF加量续作。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是全年工作收官的关键时段,央行连续展现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一是11月政府债券净融规模会有明显上升,二是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展望年末可能的货币政策操作,有专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比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市场应降低对下一步大幅度降准降息的预期。 央行连续九个月加量续作 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万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11月以来,央行两度开展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5000亿元。综合来看,MLF与买断式逆回购两项政策工具在11月合计释放中期流动性6000亿元,与上月净投放规模持平。 对于央行连续展现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是10月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5000亿元地方债,11月政府债券净融规模会有明显上升;二是10月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在带动当月委托贷款走高后,接下来还会带动配套中长期贷款较快投放。 “此外,11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王青补充。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指出,11月和12月是全年工作收官的关键时段。“在岁末年初之际,央行已经恢复国债买卖来向银行体系注入长期流动性,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进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是及时和必要的。” 目前,央行中短期流动性的投放方式已经基本固定,每月5日前后开展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15号前后开展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25号开展MLF操作。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买断式逆回购和MLF操作合计净投放1.5万亿元,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提供有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宏观经济出现下行波动,当前央行加量续作MLF,持续较大规模向银行体系注入中期流动性,释放了数量型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显示货币政策延续支持性立场,有助于稳增长、稳预期。”王青表示。 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 降准降息或延期 “未来一段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比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董希淼提出,市场应降低对下一步大幅度降准降息的预期。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预计将更加注重精准、协同和均衡。 民生银行温彬则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保持了宽松倾向,但提出“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重提“跨周期”调节,意味着货币政策将兼顾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调结构,在政策发力托底年内经济增长的同时,力度或相对审慎,重在结构优化、引导重点领域发力,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方向,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支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考虑到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需加力巩固、’十五五’开局之年迈好步的诉求,以及’十五五’规划建议稿释放的‘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信号,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宽松仍有空间,但时点可能后移,‘双降’或于2026年第一季度落地。”温彬表示。 不过王青则认为,接下来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也不排除降准可能。“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能稳定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在顺利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推动“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其中降准还能兼顾春节流动性安排。由此,在央行降准注入较大规模长期流动性的预期下,也不排除年终前后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相应收敛的可能。”
2025-11-25 20:18:0011月25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下跌 金属近全线飘红 碳酸锂涨超4% 欧线集运重挫逾7% 【SMM日评】 ► 日内铜价走高下游还盘明显 沪铜现货升水走跌【SMM沪铜现货】 ► 库存和价格均走高,整体交投不如昨日【SMM华南铜现货】 ► 下游畏高需求不佳 现货升贴水走弱【SMM华北铜现货】 ► 11月25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市场集中出货成交情绪回落 华东现货升贴水走弱 【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铅价运行重心下移 现货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SMM午评】 ► 再生铅:部分下游企业逢低接货 整体采购情绪较昨日好转【SMM铅午评】 ► SMM 2025/11/25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贸易商继续挺价 升水再度上涨【SMM午评】 ► 广东锌:虽下游维持刚需采购 但升贴水底部存在支撑【SMM午评】 ► 宁波锌:下游询价减少 成交有所转差【SMM午评】 ► 天津锌:锌价震荡为主 市场成交一般【SMM午评】 ► 沪锡期货主力合约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多空双方在当前价位分歧加剧但整体偏向乐观【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11月25日镍价继续反弹,12月降息概率预期大幅提升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11-25 19:02:22【SMM公告】关于新增国内三元极片粉高钴系数价格点的公告
尊敬的用户: 您好! 为方便锂电池再生回收上下游企业更好的把控再生回收利用市场的变动以及及时反映市场现货行情的价格,降低锂电池再生回收市场的交易成本,并不断完善和深化锂电池再生回收产业链的研究,SMM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市场调研后,拟从12月3日起新增发布三元极片粉高钴系数(20%<Co<35%)价格,以供市场参考。 上海有色网 新能源研究团队 2025年11月25日
2025-11-25 15:43:5810月份世界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9%
据世界钢铁协会对70个成员国的统计,10月份,世界粗钢产量为1.433亿吨,同比下降5.9%。 世界最大粗钢生产国中国10月份产量为7200万吨,同比下降12.1%。 亚洲其他国家中,印度产量为1360万吨,增长5.9%。日本产量为690万吨,下降1.0%。韩国产量为510万吨,下降5.8%。伊朗产量为330万吨,增长12.0%。 土耳其产量为320万吨,增长3.1%。 欧盟27国产量为1080万吨,下降3.5%。其中,德国产量为310万吨,下降3.0%。 俄罗斯产量为530万吨,下降6.2%。 美国产量为700万吨,增长9.4%。 巴西产量为300万吨,下降2.7%。
2025-11-25 10:3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