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港桩基钢管库存
大连港桩基钢管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21 | 桩基钢管 | 1000-1500 | 吨 |
2021 | 桩基钢管 | 1500-2000 | 吨 |
2021 | 桩基钢管 | 2000-2500 | 吨 |
2021 | 桩基钢管 | 2500-3000 | 吨 |
大连港桩基钢管库存行情
大连港桩基钢管库存资讯
海关总署等6部门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有关管理措施
海关总署等6部门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有关管理措施,其中提到,为征收报复性关税而实施加征关税措施的商品,适用相关排除措施且加征关税均获得排除后,可进口至现有保税账册,但该商品同时涉及其他措施的除外。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利用海关监管期限内的免税设备承接区外企业提供的玉米、小麦、大米、棉花入区开展委托加工业务,玉米、小麦、大米、棉花从境内区外入区时,无需验核出口许可证件。公告自2025年6月10日起实施。 公告全文如下 为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涉及实施关税配额管理,贸易救济措施,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加征关税措施,为征收报复性关税而实施加征关税措施(以下统称四类措施)等商品的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适用商品范围 (一)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商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及相关规定,我国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羊毛、毛条、化肥。 (二)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加征关税措施,为征收报复性关税而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商品。实施上述措施的商品分别指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和保障措施的商品,实施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加征关税措施的商品,为征收报复性关税而实施加征关税措施的商品。 二、相关管理措施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企业开展保税业务涉及从境外进口四类措施商品的,应设立专用账册。境外进口的四类措施商品不进入专用账册的,不得保税。 为征收报复性关税而实施加征关税措施的商品,适用相关排除措施且加征关税均获得排除后,可进口至现有保税账册(以下称普通账册),但该商品同时涉及其他措施的除外。 (二)境外进口四类措施商品及其保税加工后的成品,在专用账册之间可以保税流转,但不得保税流转至普通账册。 境外进口四类措施商品未经加工的可以内销,按现行规定执行。使用境外进口四类措施商品保税加工后的成品未进行保税流转的可以内销,内销时按其全部保税进口料件征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现行规定执行,执行四类措施;经保税流转的,不得内销,可出口至境外。 (三)境外进口四类措施商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非四类措施商品应纳入专用账册管理,未使用完毕的非四类措施商品可保税流转至普通账册。 上述非四类措施商品包括从境外直接进口的不涉及四类措施的商品、从国内采购的已出口退税商品、从普通账册转入专用账册的商品等。 (四)专用账册项下的加工贸易边角料、残次品、副产品不得内销,可按现行规定复运出境或销毁。 (五)专用账册不得用于开展区内委托加工业务。 (六)跨境电商商品按现行规定适用跨境电商账册管理,但涉及四类措施的跨境电商商品不得转入非跨境电商类型的普通账册。 (七)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进口料件不属于四类措施商品、加工后成品属于四类措施商品的,内销时不适用选择性征收关税,一律按照货物实际状态(成品)征收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现行规定执行,执行四类措施。 三、其他事项 (一)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利用海关监管期限内的免税设备承接区外企业提供的玉米、小麦、大米、棉花入区开展委托加工业务,玉米、小麦、大米、棉花从境内区外入区时,无需验核出口许可证件。 (二)在公告正式实施之日前已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普通账册的四类措施商品,按现行规定执行。公告正式实施之日后,因政策调整新增为四类措施商品,已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和区外加工贸易账册的,不再调整管理措施。 (三)本公告管理商品涉及进出境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措施的,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四)本公告所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包括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所称保税监管场所包括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 (五)本公告自2025年6月10日起实施。现行规定与本公告不一致的,以本公告为准。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税务总局联合公告2024年第44号(关于调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区外加工贸易食糖管理措施的公告)同时废止。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税务总局 2025年5月9日
2025-05-09 19:49:185月9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下跌 金属涨跌互现 多晶硅大涨5.7% 氧化铝涨超3% 【SMM日评】 ► 月差继续扩大下游补货欲低迷 现货升水明显走低【SMM华南铜现货】 ► 部分持货商低价甩货 现货升贴水大幅下跌【SMM华北铜现货】 ► 5月9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5月9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SMM 2025/5/9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天津锌:下游消费转弱 市场成交清淡【SMM午评】 ► 宁波锌:进口持续预售 宁波国产成交较差【SMM午评】 ► 广东锌:市场成交较差 现货升水继续走低【SMM午评】 ► 沪锡多空双方围绕26万关口展开拉锯 现货市场成交冷清【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5月9日电解镍价格小幅下跌,英国央行下调利率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5-09 18:24:24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现状【SMM铝业大会】
4月18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亿丰金益(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乐至县乾润招商服务有限公司协办的 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工业铝挤压材论坛 上, 哈 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耿 林分享了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现状。 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背景 国家对金属基复合材料重大需求 航空领域:大飞机、重型直升机、无人机、舰载机、高超飞行器、临近空间飞行器、战略运输机。 航天领域:重型运载火箭、载人登月、月球基地、火星采样、小天体探测、木星系探测、卫星。 其他领域: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深海/深地/极地探测装备、3C电子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已在我国航空航天、国防、电子、工程机械等领域迈出了大规模工程应用的第一步,成为国家重大工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原材料之一。 其对铝基复合材料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并指出:我国铝基复合材料的论文总数、高被引论文数均位居国际前列。 ►国内铝基复合材料研发现状:主要集中在航天、国防等高端制造领域。 面向航天国防等高端制造领域小批量、多品种、定制化需求,铝基复合材料实现广泛应用。 ►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刚度、强度提升而塑性降低的强韧性倒置问题 师法自然的构型化复合强韧化设计成为近年来铝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 制备技术方面 复合体系影响因素复杂:针对复杂多场耦合应用需求等,需选择匹配不同复合体系的高质量制备技术。 成形加工技术方面 成形过程组织演化机理复杂:针对复杂薄壁构件精确控形与控性需求,需开发适合的成形加工技术。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涉及多种复杂工艺,开发合适的制备技术是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固相法(粉末冶金) 固相法指基体处于固态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优点:制备温度较低,界面反应容易控制、组织细小、复合材料性能高。 其列举了基于传统球磨工艺的均匀构型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基于片状粉未治金的砖砌构型CNT/AI复合材料、基于多步球磨的多模态铝基复合材料、相变材料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等相关案例进行了解析。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固相法(热等静压) 热等静压工艺指将制品放置到密闭的容器中,向制品施加各向同等的压力,同时施以高温,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制品得以烧结和致密化。 大多数生产型热等静压机的最高使用温度约1400°C,最大压力在100~200MPa之间,现代最大的热等静压机的总吨位约 40万千牛(4万吨力)。 例: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热等静压制备过程中,基体铝合金处于固液两相区间,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更易实现致密化。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挤压铸造) 预制体制备:通过物理沉降制备均匀多孔预制体;利用冷冻铸造、3D打印等方法制备仿生构型预制体等。 复合材料制备:将熔融Al液通过机械加压浸渗到预制体孔隙中,实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其列举了均匀构型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均匀构型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仿生构型铝基复合材料等相关案例,展开了论述。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真空压力浸渗) 真空压力浸渗与挤压铸造类似,主要先制备陶瓷多孔预制体,随后结合真空环境与气压加压条件,使得铝合金熔液填充预制体微孔后凝固以制备铝基复合材料。 其介绍了低膨胀型高体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仿生构型铝基复合材料相关案例。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液相法(搅拌铸造) 基本原理:将颗粒直接加入到基体金属半固态熔体中,增加其搅拌过程中的切变应力,使颗粒均匀地分散在金属熔体中,随后快速升温至液态,提高其浇铸流动性,最终浇铸成锭坯、铸件等。 关键技术:熔体与增强相之间的润湿性改善,增强相的均匀分散,金属熔体的氧化、吸气控制。 技术优势:适合于工业规模生产;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制备能力:搅拌铸造的制备量级通常从实验室的几公斤到工业生产的几十吨。 其对外加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外加石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原位自生TiB,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搅拌铸造制备技术等案例进行了阐述。 氟盐法制备主要是两种盐的反应,生成氟盐副产物;中间合金法没有副产物生成,但对原料要求较高;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复合材料铸锭目前能够最大达到11t,能够为后续塑性加工制备大型构件提供锭坯。 TiB2颗粒呈现网状分布。尺寸可控制在纳米至亚微米范围内,且颗粒形状规整,不存在明显的团聚;原位反应生成的TiB2颗粒与铝基体界面结合良好,且为共格关系,是较为理想的增强陶瓷颗粒。 TiB2颗粒是良好的晶粒细化剂,在熔融金属中,TiB2颗粒作为异质形核的核心,为金属结晶时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点,最终使得形成的晶粒变得细小且均匀;TiB2颗粒作为第二相粒子附近存在大量位错缠结,可以有效阻碍变形时位错运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TiB2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相比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的HCF极限强度提升22%~44%,最高可达730MPa;细小的TiB2颗粒可以抑制疲劳裂纹萌生,避免过早发生颗粒界面脱粘和颗粒断裂而萌生疲劳裂纹的倾向。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 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金属构件的材料-结构一体化净成形,为航空航天高性能构件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途径,主要分为激光增材制造、电弧增材制造、搅拌摩擦制造等。 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激光增材) 在激光束的作用下,金属粉末被熔化并迅速凝固,形成一层新的材料。这个过程逐层进行,直到构建出完整的三维物体;根据已添加的指定增强颗粒和Al基体,可实现诱导晶粒细化。归因于α-Al基体和TiB2之间的较低原子间失配,导致临界成核过冷 ΔT降低,可修复在 L-PBF过程中容易形成裂纹的合金中的裂纹形成。 加入第二相硬质颗粒可明显细化组织,由于晶界强化,获得了更高的屈服强度,这已在TiB2增强AlSi10Mg合金和 TiC/TiH2增强 Al2024合金中得到验证。除了晶界强化外,由于硬质颗粒引起的位错运动阻力增强,L-PBFTiB2/AlSi10Mg合金的屈服强度提高到∼362~407MPa。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搅拌摩擦) 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搅拌头对金属材料进行局部塑性变形,并在压力作用下进行层层堆积,实现高致密度的金属结构制造。搅拌摩擦增材制造(FSAM)优势包括低温加工、节能环保、适用难焊材料及低残余应力,主要应用于异种材料复合及高价值零件修复,适合铝合金、镁合金等材料的大尺寸高效成型。 通过搅拌摩擦增材制备NiTip/Al界面结合良好,没有有害的反应产物生成,NiTip的加入形成了细晶组织且分散良好,通过增加基体变形量来加速动态回复,并通过颗粒激励形核来促进动态再结晶。独特的细晶组织、均匀分散的NiTip和良好结合的NiTip/Al界面显著提高了强度,而不会对塑性产生不利影响。 二、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增材制造法(电弧增材) 电弧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电弧焊接原理的定向能量沉积(DED)3D打印技术,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来构建零件。 TiN/Al-Zn-Mg-Cu合金的晶粒尺寸从 459.3μm细化到104.6μm,这归因于Al3Ti颗粒的形成用作成核剂,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抗拉强度均有所增加。在水平方向上,拉伸强度从 207MPa增加到 284MPa。 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热挤压 热挤压能够生产出复杂的截面型材,成形过程中仅受到压应力和剪应力,生产的零件表面光洁度好;计算机仿真模拟可以帮助工艺人员理解型材挤压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提前预测缺陷,优化模具设计、提高型材质量等。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锻造 基于模拟材料流动行为,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形缺陷,为制定防止裂纹产生的工艺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热加工图,能够准确预测材料的最佳加工条件。 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热力耦合模型,实现变形过程、微观组织模拟,一次成功研制出直径1760~2500mm的SiC/Al锻件。 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叶片/箱体的等温锻造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应变分布情况和载荷,制定出合理的锻造工艺参数,最终获得理想组织性能的锻件。 采用有限元模拟和热压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变形工艺参数对SiCp/Al复合材料锻造过程的损伤场、应力应变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通过包套墩粗结合两向锻造工艺解决了非均质、难变形构型复合材料锻坯开裂的问题,采用等温精密模锻工艺成功试制出了铝基复合材料大型环形锻件,锻件成形质量良好,形状尺寸大大精化。 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轧制 通过模拟轧制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分布,可以优化轧制工艺参数,从而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提高轧制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轧制过程中存在小尺寸相破碎相变机制以及大尺寸相破碎为小尺寸相的细化机制。 材料在轧制后形成纤维状组织,晶粒沿轧制方向排列,形成拉长的晶粒组织。轧制分为冷轧和热轧,冷轧因加工硬化效应,强度、硬度显著提升,但塑性较低;热轧组织更均匀,内应力小,但强度较低。 通过优化轧制参数和工艺路线,可以制备应用于汽车或航空航天领域的型材。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焊接 在 A356铝合金基底上,采用不同含量SiCp/Al复合材料的钎焊层可以制造梯度结构复合材料,焊接区域无缺陷,连续,无裂纹和气孔,梯度结构界面结合良好。 三、铝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机械加工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影响磨削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砂轮转速(vs)、工作台速度(vw) 、磨削深度(ap) 、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等,其中高砂轮转速(vs)磨削后复合材料具有更高表面质量与更多韧性沉积区。 降低未变形切屑厚度(hmax)将减少磨削有效颗粒数量,控制复合材料表面孔隙尺寸与损伤层的厚度,有利于减少亚表面微裂纹与孔洞形成。 影响车削过程的主要参数包括:主轴转速(n)、进给量(f)、刀尖圆弧半径(r0)、切削深度等,低主轴转速与给进量有利于降低复合材料应力集中现象,减少SiCp塌缩、拉出及凹坑形成。 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增强相为大长径比晶须,存在各向异性情况,切削过程更为复杂。 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 四、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国外 其对铝基复合材料国外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国外非连续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以需求驱动与技术创新为核心,将制备工艺的优化与多领域需求紧密结合。 航空航天领域:轻质、高强韧、高模量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使得现代航空航天领域制造轻便灵活、性能优良的飞机和卫星等成为可能。 武器装备: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武器装备领域具有轻量化、高强韧、耐高温及抗冲击特性,显著提升装备机动性、战场生存能力与使用寿命。 3C电子产品领域:铝基复合材料,特别是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密度低及导热性能好等优点,适合于制造电子器材的衬装材料及散热片等电子器件。 交通运输领域: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领域凭借轻量化、高比强度及优异耐磨性,显著提升运载工具能效与部件寿命,同时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 核电领域:非连续铝基复合材料在核电领域兼具轻量化、高耐辐照、优异高温稳定性及低中子吸收特性,是核反应堆结构件与屏蔽系统的理想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国内 国内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军工应用到民用普及的历程,其核心驱动力来自国防需求与产业升级政策。 航空航天领域:高尺寸精度稳定性、高强韧和低膨胀型铝基复合材料在卫星光机构件、嫦娥系列月球车主承载构件等方面广泛应用。 武器装备:高强韧、抗冲击、高尺寸稳定铝基复合材料在战斗机主承载构件、装甲车抵抗高速冲击物穿透构件和导弹红外导引头用高稳定构件中广泛应用。 3C电子产品领域:低热膨胀和高导热型铝基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电子器材的衬装材料及散热片等电子器件,华为Mate X5中采用了高导热金刚石铝复合材料。 交通运输领域:高强韧和耐磨损铝基复合材料,适合于制造列车制动盘、汽车活塞等构件,显著提升运载工具能效与部件寿命,同时降低能耗与维护成本。 核电领域:基于增强相特征制备的具有高耐辐照、优异高温稳定性及低中子吸收特性的铝基复合材料,是核反应堆结构件与屏蔽系统的理想材料。 最后,其对其团队铝基复合材料应用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点击查看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暨铝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2025-05-09 17:23:00中国铁塔贵州474个基站光伏组件采购中标结果公布
5月9日,铁塔能源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2025年(毕节市)基站光伏组件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为中标人,应答含税总价(评审价)为1501632元,单价0.66元/W。 根据招标公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拟在毕节市全市范围内预估474个基站采购单晶硅光伏组件约2275200Wp,设置最高限价为不含税单价0.70元/W。
2025-05-09 17:20:07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据商务部网站,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5年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现场会,部署各项具体工作。 会议指出,加强战略矿产资源出口管制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对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不断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试图逃避打击。为避免战略矿产非法外流、遏制走私势头、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促进合规贸易、保障产供链稳定,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成为当前迫切且重要的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各部门要聚焦战略矿产领域,加强源头管控,形成打击合力,针对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典型规避手法,重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要坚持法治思维,完善行刑衔接,依法加快办理并公布一批违法出口案件,深挖幕后非法实体和走私网络,坚决打深打透,对不法分子形成有力震慑。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加强执法司法力量配备和能力建设,切实提升办案水平和打击成效;加快执法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强化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作;加强内地与港澳海关执法合作,形成打击合力,确保实现国家出口管制目标,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2025-05-09 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