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热轧中厚板库存
广东热轧中厚板库存大概数据
|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 2020 | 热轧中厚板 | 30-50 | 万吨 |
| 2021 | 热轧中厚板 | 40-60 | 万吨 |
| 2022 | 热轧中厚板 | 35-55 | 万吨 |
广东热轧中厚板库存行情
广东热轧中厚板库存资讯
濮耐股份:公司金属镁生产线仍处于优化改造中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2.81%
对于“请问公司生产的金属镁是否有产品销售?”濮耐股份11月2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公司金属镁生产线仍处于优化改造中,暂未对外销售产品。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西藏高纯活性氧化镁增产扩能技改进展情况如何?濮耐股份1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西藏产线产能还在调试爬坡过程中。 濮耐股份10月27日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76亿元,同比增长4.34%;归母净利润9486.59万元,同比下降22.81%;扣非净利润7350.99万元,同比下降4.63%。 濮耐股份在其三季报中介绍:公司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降低 31.67%,主要原因是:1、公司国内耐材业务板块受国内下游行业需求和经营形势严峻 等影响,以及国内竞争格局的内卷化,整体承包业务结算价格较去年同期进一步下降,导致国内业务板块毛利率水平有 所降低;2、受市场经济环境景气度影响,公司客户回款放缓,应收账款增加,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西南证券点评濮耐股份三季报的研报显示:氧化镁需求广阔,产能相对不足。毛利率环比恢复,盈利能力改善。传统业务相对稳健,氧化镁进展顺利。公司深耕耐材行业多年,综合竞争优势突出;优质矿产储备丰富,活性氧化镁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1)公司作为耐火材料行业龙头,产品体系完善,技术优势突出,在整包模式占比持续提高、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力度加强等背景下,市场份额将持续向行业头部集中,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叠加公司海外部布局完善,为重要增长源,传统业务相对稳健。2)新材料事业部重点拓展湿法冶金提镍提钴的高效沉淀剂市场,上半年已为包括格林美在内的多家湿法客户批量供货,也已与格林美签订了50万吨的采购框架协议,业绩极具增长潜力。3)为保证高效沉淀剂市场的产品供应,公司下属子公司西藏翔晨镁业新建年产6万吨高效沉淀剂生产线已于7月下旬投产,后续还有生产线升级改造继续提高产能计划,可有力支撑该业务放量。综合来看,公司传统业务耐火材料较为稳健,新业务高效沉淀剂市场开拓顺利空间广阔,兼具安全边际与业绩弹性。公司氧化镁业务进展顺利,看好公司业绩弹性,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开拓或不及预期。 对于2025 年经营计划,濮耐股份曾在其2024年年报中介绍:(1)2025 年公司工作重点与安排部署 将围绕集团预算目标,以增收、降本、控费、提效为工作维度,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方向,以数据管理为抓手,突 出四项重点工作,统筹推进薄弱事项改善,强化提升执行力、自驱力,高效达成各项工作目标,持续提升经营运营内生 质量。具体管理方面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持续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高效协同创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2、通过技术攻关和智能制造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规模有质量增长,确保实现经营目标。 3、通过实施精益管理和集中协同,全面降本增效。 4、深化集团化管控,提高组织效能。 5、采取各种方式和措施加强货款回收,努力降低公司应收账款损失风险和财务成本,增强公司现金流。6、优化融资方式和渠道,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投资等各方面资金周转的正常运行。 7. 围绕经营实际,务求管理实效,保障任务落地,实现预算目标。 8、加强公司高素质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2)2025 年主要经营指标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金属镁示范线项目有进展吗?未来是否会加大金属镁领域的研发和投资?濮耐股份9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金属镁项目近期没有新进展,仍在改进设计思路,未来是否会加大金属镁领域的研发和投资目前不能确定。 濮耐股份6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金属镁示范线经过优化调整后继续正常推进。濮耐股份2月28日曾在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时提及:近期金属镁价格低迷,公司的优化调整进程有所放缓。 据SMM报价显示:11月27日,镁锭9990(府谷、神木)均价报160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跌0.31%。而16050元/吨这一均价与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16000.00元/吨相比,仅上涨了50元/吨。 》点击查看SMM镁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据SMM了解,镁锭市场日前因下游采购跟进不足,看涨情绪逐步消退,价格再度回落至16000元/吨关口附近。外贸方面,近期成交仍以远期订单为主,反映实际需求持续疲软。周初贸易商受“买涨不买跌”心态驱动进行部分备库,但对已接远期订单多计划临近交付时采购。在需求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贸易商利润空间不断收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025-11-28 09:50:0711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789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5年11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789元,1欧元对人民币8.207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5293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990元,1英镑对人民币9.3697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243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0533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4589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7971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0460元,人民币1元对1.1329澳门元,人民币1元对0.58344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1.0135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4235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206.7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1897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008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6.463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1500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099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85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356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6.00333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5918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526泰铢。 》2025年11月2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公告
2025-11-28 09:27:21外资扎堆唱多!瑞银、富达国际齐发声:看好中国科技股
瑞银(UBS)最新警告称,受人工智能(AI)营收不及预期、地缘政治紧张等风险影响, 明年全球市场波动性或加大,但这家国际投行仍看好中国科技股和黄金 。 “我们可以非常肯定的一点是,波动性将会更大。”瑞银财富管理大中华区投资总监及亚太区宏观经济主管胡一帆周四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指出,虽然全球对AI的投资将继续下去,但市场越来越质疑此类支出能产生多少实际利润。 近期,“大空头”Michael Burry等美国市场重量级投资者多次警示AI泡沫风险,而英伟达股价大幅回调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担忧。 然而,瑞银认为,眼下的AI繁荣与互联网时代不同。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大中华区股票主管李智颖表示,鉴于全球科技巨头强劲的现金流和对债务融资的有限依赖,它们现在能够更好地抵御冲击。 李智颖指出, 由于在AI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科技公司明年的盈利增幅或高达37%,她补充称,中国科技股“仍不贵” 。 瑞银将恒生科技指数2026年底目标价设定在7100点的水平,较周四收盘价5598点高出近27%。 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经累计飙升近30%。 就更广泛的市场而言, 瑞银预计MSCI中国指数明年有望触及100点,较最新收盘价高出约19% 。 李智颖还表示,高风险也带来高回报,她敦促投资者进一步分散投资组合,以抓住机遇。 除了股票,瑞银还建议将投资组合至少5%的资金配置为黄金,因为该行预计金价将触及每盎司4900美元的高位。 富达国际:中国科技公司估值仍很低 与此同时,富达国际(Fidelity International)全球多元资产主管Matthew Quaife表示,在美元走软以及AI投资上行周期可能持续数年的背景下,预计全球基金经理明年将把更多资金投入亚洲。 富达国际首席投资官(股票投资)Niamh Brodie-Machura表示, 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中国越来越接近美国,两国之间的差距正迅速缩小,但中国科技公司的估值仍然很 低。 “我们预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普及将开始惠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他补充道。 尽管随着AI泡沫担忧挥之不去,全球科技股近期正面临回调压力,但中国股市却迎来多家外资投行唱多。除瑞银外,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近日也相继发表了对中国股市的看涨观点,对中国科技板块的看张情绪尤为强烈。 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摩根大通亚洲主管、全球新兴市场股票策略联席主管Rajiv Batra领导的团队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为“超配”,并表示相比潜在的下行风险,明年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更高。
2025-11-28 09:18:37摩根大通上调中国股票至“超配” 直言近期调整是入场好时点
4月初建议全球投资者买入中国股票的摩根大通策略师再度发声,对2026年的中国资产给予积极评价。 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 摩根大通亚洲主管、全球新兴市场股票策略联席主管Rajiv Batra领导的团队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为“超配” ,并表示相比潜在的下行风险, 明年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更高 。 Rajiv团队也表示, 近期中国资产出现的调整,为入场提供了有吸引力的时点 。在今年前9个月大幅上涨、创出2021年以来新高的背景下,MSCI中国指数四季度迄今回撤近6%。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初市场动荡之际,Batra和同事曾建议投资者在买入中国股票,此后MSCI中国指数上涨超30%。 展望明年,摩根大通团队认为明年将有多重因素支持中国股票走强。他们在报告中写道:“明年将会迎来多重利好因素,包括人工智能的普及、刺激消费的措施以及治理改革等。” 策略师团队进一步指出,中国股市仍处于上一轮下行周期后的早期复苏阶段,因此“ 估值仍属合理,投资者持仓也相对偏轻 ”。 报告也表示,对中国的乐观情绪,加上政策支持、流动性宽松、治理改革,以及人工智能权重股前景转为正面,这些因素意味着亚洲股市明年最有可能录得温和至亮眼的涨幅。 小摩分析师预期,MSCI(除日本)亚洲指数明年可能攀升至1,025点,较周三收盘上涨约15%。除了中国股票外,该亚洲策略团队还对印度股票给出超配评级。 对于过去14个月走出V型反转的印度股市,Rajiv团队认为,得益于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印度基准Nifty50指数有可能在2026年底攀升至30000点,较当前水平涨约15%。策略师们认为,虽然印度市场估值仍高于其他新兴市场,但在连续14个月表现弱于同行后,其估值已回落至长期均值之下。
2025-11-28 08:19:34金田股份: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已用于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被问及“据报道,英伟达计划对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人工智能服务器机柜的代工业务,采取“长臂管理”模式,或将在近期敲定水冷板供应商,下一代架构由于功耗极高,液冷部分覆盖率更好,电源,存储等部分也将采用液冷,如果能成为NVIDIA-L10方案的冷板模组承包商,将获得稳定的大单。此次变化如果在明年落地,将大幅提高现有供应链体系内的核心企业竞争优势及出货预期 对此贵公司是否有进入液冷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金田股份11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AI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及技术储备,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 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芯片算力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11月14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1月10日-13日)显示: 1、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及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 金田股份回应: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88 亿元,同比增长 104.3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4 亿元,同比增长 205.69%。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坚持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同时,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改进同步提升经营效率,带动盈利能力实现同比提升。 2、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 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191.62 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公司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坚持深化“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攻克铜基材料高综合性能与特殊工况环境的技术瓶颈,陆续成功开发高导抗电弧、高导高韧、耐高温翘曲、高耐磨高耐蚀、高纯无氧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铜基先进材料,持续扩充高毛利产品矩阵,以更全面、深入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等战略新兴市场需求。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将紧抓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材料与产品需求机遇,通过技术溢价能力与高端产能释放,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自 2001 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 20 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 9,000 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 1.3 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5、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以“成为低碳再生产品主力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00%。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AC/DC 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金田股份1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22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股份。截至2025年11月10日,公司已完成回购,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6,509,46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 金田股份10月17日晚间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71,398,997.99元,同比下降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056,768.01元,同比增长30.30%。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04.37%。 金田股份表示,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坚持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同时,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改进同步提升经营效率,带动盈利能力实现同比提升。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_年初至报告期末,主要系铜价上升,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增加所致。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GPU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铜及铜合金领域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在新兴高端市场领域的应用份额及技术储备,以更好满足下游应用行业对铜材导电导热等关键性能的需求。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及技术储备,公司高导精密铜排产品已进入高速铜缆适配元器件、IGBT等领域的行业龙头供应链体系;高精密铜合金带材在芯片引线框架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半导体芯片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其他具体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定期报告。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铜材料,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绿色低碳铜材方案,请问有哪些个大公司,特斯拉,英伟达,小米还是谁?金田股份10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可实现再生铜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低碳再生铜材料,与多家世界知名客户合作,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绿色低碳铜材方案,满足客户的产品性能及减碳需求。 金田股份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5日-18日)显示: 1、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 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191.62 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91.98 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与布局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泰国年产 8 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 扩大业务合作。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 74.14 亿元,同比增长 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3.57%。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 9.92 万吨,同比增长 14.52%。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3、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自 2001 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 20 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 9,000 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 1.3 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4、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 AI 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铜基材料向高附加值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 年上半年,公司铜排产品用于散热领域销量同比增长 72%。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依托高导热率、优良的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在 3DVC 新型 AI 散热结构中的量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 GPU 散热方案中;公司高精度异形铜排现已批量应用于算力机柜的框架母线;公司电磁线已在 AI 基站高压散热系统用风扇中实现量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批量供货于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5、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再生铜产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可以为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铜材绿色方案。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61%。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AC/DC 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爱建证券发布的点评金田股份的研报指出:公司是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在铜加工产业已构建"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宁波、江苏、广东及越南等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此外,公司也是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高端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创新型铜加工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铜需求结构性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于工业及消费领域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催生了铜产品的新需求,促使其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同时,我们判断:铜加工行业低价内卷式竞争结束,纵横整合趋势下,基于规模、技术、产品优势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将在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过程中直接受益。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公司迅速抢占下游铜需求增量空间。新机遇下,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怎么看?爱建证券认为,铜价变化对公司未来毛利影响趋弱,盈利弹性逐渐释放。1)盈利能力核心影响因素——铜加工费率自2022年以来呈稳中向好趋势。根据爱建证券测算,公司铜及铜合金(不包含铜线排)产品加工费率2024年已提升至7.7%。2)铜价变化的影响究竟如何传导?公司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定价模式,铜价主要从需求侧对加工费产生间接影响;公司正加速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高端铜基材料需求,高附加值产品的高议价能力推动毛利水平结构性提升。3)公司套期保值体系优势进一步降低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铜价对公司成本及毛利的影响实际上趋弱。风险提示:新能源下游需求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铜价上涨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2025-11-27 18:4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