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港化工硫酸锌库存
北部湾港化工硫酸锌库存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2016 | 硫酸锌 | 1000-2000 | 吨 |
2017 | 硫酸锌 | 1500-2500 | 吨 |
2018 | 硫酸锌 | 1200-2200 | 吨 |
2019 | 硫酸锌 | 1800-2800 | 吨 |
2020 | 硫酸锌 | 2000-3000 | 吨 |
北部湾港化工硫酸锌库存行情
北部湾港化工硫酸锌库存资讯
消化中美关税影响,有色延续震荡【机构评论】
【铜】 周二沪铜震荡,下午盘收回日内跌幅。现铜略微下调到78155元,上海铜贴水10元,广东升水缩至45元。特朗普短线非理性关税冲击转向中长期磋商。国内4、5月精铜产出继续环增。消费有季节性转淡风险。暂时仍建议反弹空配2507合约,沪铜短线阻力可能扩至7.8-7.85万。 【铝&氧化铝】 今日沪铝高开后小幅回落,现货贴水略扩大20元。昨日市场延续较快去库,库存总量处于近年同期最低水平。铝关税依然高企,需求面临季节性转淡和贸易摩擦的压制,不过年初以来铝市需求超预期,价格回落后现货反馈较好,暂时震荡对待,前期缺口20300元位置仍存阻力。近期氧化铝检修压产产能不断上升,产量阶段性降低,行业库存下降,后续利润水平决定复产节奏。成本端几内亚铝土矿成交价已降至75美元,对应氧化铝平均成本2900元附近。今日氧化铝现货继续小幅上调,北方成交接近3000元,但盘面反弹高度将受到过剩前景和成本下降限制,暂时观望等待沽空机会。 【锌】 LME锌0-3月贴水27.37美元/吨,库存降至16.79万吨,进口窗口处关闭状态。 日内沪锌偏弱震荡,下午收回部分跌幅,下游看跌心理仍存,叠加交割临近,现货升水下行。市场继续消化中美关税谈判结果,消费预期改善不足。冶炼厂原料库存仍有27天,依旧看涨后市TC。过剩预期主导,锌延续反弹空配对待。 【铅】 外盘投资基金空头减仓带动反弹,但LME铅库存仍处25.3万吨高位,海外过剩压力不改。原料偏紧,利润不足,再生铅减产扩大支撑沪铅偏强震荡,再生精铅货源偏紧,部分地区精废倒挂情况仍存,成本端对价格支撑力度仍较强。但5月淡季终端消费不足,现货成交低迷。沪铅延续震荡看待,反弹关注1.75万元/吨附近压力。 【镍及不锈钢】 沪镍回落,市场交投活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将中美相互施加的超额关税做出大幅削减,从数字上看对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状态有较好缓解,但仍然保留了4月以来新增的10%的关税提升水平。库存来看,镍铁库存增4200吨至2.84万吨,纯镍库存持平在4.4万吨,不锈钢库存降万吨至97.5万吨。镍铁报价950元,延续了此前的下跌态势。技术上看,沪镍处于反弹尾声,等待空头位置。 【锡】 日内沪锡震荡下跌,继续回撤夜盘涨幅收在26.2万。今日现锡26.21万。国内锡市偏供求两淡,沪锡空单背靠26.5万持有。
2025-05-13 21:21:195月13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下跌 金属涨跌互现 沪铝、纽金涨逾1% 欧线集运涨超5%【SMM日评】 ► 库存下降难阻升水走低 月差较大是主因【SMM华南铜现货】 ► 需求不佳持货商继续降价 现货升贴水再度走弱【SMM华北铜现货】 ► 5月13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5月13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SMM 2025/5/13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天津锌:临近交割 升水下行【SMM午评】 ► 宁波锌:进口国产分歧较大 下游维持刚需接货【SMM午评】 ► 广东锌:下游存在看跌心里 现货升贴水继续下行【SMM午评】 ► Alphamin复产标志着锡市最严峻的供应冲击阶段结束 沪锡价格震荡回落【SMM锡午评】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5-13 18:14:52印度对美谈判策略出现重要变化!WTO文件显示其将对美加征关税
在中美两国达成关税大幅互让协议之后,部分国家与美国的贸易谈判氛围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据印度周一提交给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通知,印度提议对部分美国制造的商品征收进口关税,以回应美国此前对印度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25%关税。 这份发布在WTO官网的文件中称,印度特此通知货物贸易理事会,其拟议暂停对美国减让和其他义务……本通知与美国在今年2月宣布对铝、钢及其衍生品进口的保护措施有关。暂停减让的形式包括对美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 印度还指出,美国政府的钢铁、铝关税将影响到印度价值76亿美元的输美产品,美国向印度征收的关税总规模将达到19.1亿美元。印度可能在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后暂停对美国的减让。 谈判策略变化? 据WTO称,该函件于5月9日(上周五)收到,现在应印度代表团的要求进行分发。印度将向货物贸易理事会和保障措施委员会通报其下一步措施。 今年4月,印度曾根据WTO的保障协定与美国就该关税进行磋商,但美国当时向WTO表示,其征收关税的决定是基于国家安全理由,不应被视为贸易保护措施。 这种强硬态度似乎曾迫使印度考虑大幅削减对美国的关税。上周,有两名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提出将与美国的关税差距从目前的13%降低至4%以下,以换取美国在当前和未来关税上对印度的豁免,这对印度来说是贸易政策上的一次重大调整。 上周,还有印度官员表示,继英国之后,印度和日本将成为接下来两个敲定协议的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方面已提出将正在谈判的第一阶段协议中的关税降至零,此外印度还将放宽对几种高价值美国产品的进口管制等。 然而,周一WTO分发的文件表明,印度对美国贸易谈判的态度似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两国正在进行双边贸易谈判,且印度团队本周也将访问美国之际,这项提议无疑意义重大。
2025-05-13 18:04:25福特德国电动汽车工厂工人将因裁员计划举行罢工
据外媒报道,由于福特汽车计划在欧洲裁员,从而引发劳资关系紧张,该公司位于德国科隆工厂的工人将举行罢工。 德国金属工人工会IG Metall表示,罢工将于5月14日上午开始,持续至5月15日夜班结束。据悉,福特汽车在科隆工厂生产Explorer电动SUV和Capri电动跨界车。这两款车型均基于大众汽车集团的MEB平台生产,该平台也被用于大众ID4和ID5车型。 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疲软的背景下,福特Explorer和Capri车型的销售表现不佳。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的数据显示,福特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分别售出了8,461辆Explorer车型和2,511辆Capri车型。 福特汽车科隆工厂的工人上周投票支持采取工业行动,且劳工代表坚持要求该公司管理层寻找替代措施来重组业务。 去年11月份,福特汽车宣布将在欧洲裁员约14%,主要集中在德国和英国。该公司解释称,此举是由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政府对新技术的支持不足导致的亏损。 针对上述报道,福特汽车以与工会正在进行谈判为由,拒绝发表评论。 今年3月份,福特汽车表示,将向其资金紧张的德国子公司注资48亿美元,同时终止一项自2006年起生效的协议(该协议规定福特汽车需承担其德国子公司的亏损)。这一决定引发了IG Metall的抗议,该工会表示这将增加福特汽车德国业务破产的风险。 由于高成本和需求疲软,福特汽车德国子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Automobilwoche的报道称,该业务负债高达90亿欧元。 近年来,福特汽车在其科隆工厂进行了大幅裁员,该工厂此前生产其在欧洲的畅销车型Fiesta小型车。目前,该工厂的员工人数已从2018年的约2万人减少至1.15万人。 作为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福特汽车将结束其德国Saarlouis工厂的汽车生产,该工厂生产福特福克斯(Focus)紧凑型车。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波动进一步增加了压力,福特汽车加入了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的行列,撤回了其2025年的财务预期。 包括大众汽车集团、日产汽车和通用汽车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商都在裁员,因为来自中国的新竞争、需求疲软以及向电气化转型的高成本,均对这些车企的财务状况造成了压力。
2025-05-13 18:01:33“有型号一个月上涨近50%!” AI火热与原厂控盘催化DRAM新行情
自2025年步入第二季度以来,DRAM市场“涨声”不断,部分细分领域更是供应紧俏。“有的型号一个月近乎涨了50%!”国内某存储厂商高管透露。日前,又有媒体报道称三星于本月初将DDR4价格上调 20%,DDR5上调约 5%。 多位产业链受访人士在近日接受财联社记者时均表示,此轮市场波动主要源于AI带来HBM和服务器DRAM的增量需求后,三星、SK海力士等主流原厂的战略性产能调整。 “近期原厂相继发布了DDR4 EOL(生命周期结束)通知,考虑到服务器和PC等终端对D4产品仍有一定长尾需求,下游紧急建立DDR4库存,令近期DDR4产品出现供应紧俏的情况。”CFM闪存市场分析师杨伊婷向记者表示道。 在此情况下,存储原厂及囤货充足的模组厂均有望受益。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厂商的产能战略调整以及供应链环境的变化,国内存储厂商也迎来结构性机遇。 DRAM涨价潮起:AI“火热”与原厂“控盘” 2025年伊始,DRAM市场供应趋紧的态势已逐渐显现。 深圳某存储模组厂高管刘明在近期的市场交流中向财联社记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市场观察:“DRAM近期涨价很猛,尤其部分型号的DDR4,一个月涨幅接近50%了。你今天问我4块钱,觉得贵了观望一下,过几天可能就4块5了。” 她进一步解释,由于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大原厂的产能向高性能存储倾斜,降低了利基型产品的库存水位,以DDR4、LPDDR4等产品为代表的利基型 DRAM 价格自3月底开始有所回升。 “预计2Q25 PC DRAM及Mobile DRAM合约价将分别上涨3%~8%及0%~5%。这主要包括品牌商为避免潜在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而积极调整生产,带动了DRAM采购需求;同时,三星及SK海力士正处于制程转换期,且产能优先保障生产Server DRAM及HBM,导致PC DRAM及mobile DRAM的位元产出受限。”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许家源向财联社记者分析称。 现货市场对此反应更为迅速,据市场调查公司DRAMeXchange数据,用于个人电脑的通用DRAM DDR4 8Gb(千兆字节)产品的固定交易价格为1.65美元,在4月共上涨22.22%;用于存储卡和USB的128Gb MLC NAND闪存的固定交易价格为2.79美元,4月共上涨11.06%。 可以看出,此轮涨价潮的核心驱动力,指向AI对存储需求的革命性影响,Yole Group在其近期报告中预测,主要用于AI的HBM市场营收将从2024年的170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9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 SK海力士方面预计,到2025年其HBM销售额将占其总内存销售额的50%以上,该公司与美光科技的HBM产能在2025年均已完全分配完毕;美光科技更是在其截至2025年2月27日的财年第二季度实现了超过10亿美元的HBM营收,其数据中心DRAM营收亦同比增长两倍。HBM凭借其高带宽、低延迟特性,成为AI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的标配,例如英伟达B200、H200系列GPU均需搭配HBM。 这种对HBM的旺盛需求,正显著挤压DRAM的整体产能,并推高其市场价值。在此背景下,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受益程度呈现明显分化,许家源和杨伊婷均向财联社记者强调,DRAM原厂无疑是本轮涨价的最大受益者。 财报数据亦印证了这一点,SK海力士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利润7.4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高达42%,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统计,其当季HBM市场份额更是高达70%,首次超越三星成为DRAM市场领导者。 美光科技2025财年第二季度Non-GAAP毛利率也达到了37.9%,HBM营收强劲。三星电子DS(设备解决方案)部门在2025年第一季度亦实现了1.1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 相比之下,模组厂商则普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许家源指出,由于终端需求传导不畅,模组零售价涨幅往往难以完全覆盖颗粒采购成本的上涨,杨伊婷则认为,涨价后厂商能否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前期低价库存的消化情况以及成本控制能力。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A股存储模组龙头佰维存储(688525.SH)在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中披露净亏损达1.97亿元,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包括存储芯片价格下滑(指部分非热门型号或早期采购成本较高产品)、存货减值准备增加以及AI终端产品模组实际交付量不及预期等;江波龙(301308.SZ)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亦亏损1.52亿元,其在财报中也提及下游客户消化库存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HBM“引擎”持续轰鸣 传统需求与国产化添变数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未来,存储市场机遇与不确定性并存。 许家源预计,在原厂位元产出持续受限的背景下,3Q25 DRAM合约价有望延续涨势,但他也提醒,若上游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压力显著传导至终端消费意愿,不排除DRAM价格涨幅弱于预期的可能。 杨伊婷则判断,今年存储整体供应情况相对比较健康,下半年出货旺季来临后,市场整体成交预计将更为活跃,但“外围局势动荡”及“需求端的实际变化”仍是影响后市的关键变量。 此外,HBM作为AI时代的关键部件,其需求预计将持续高热,TechInsights在其最新的市场预测中指出,受AI应用中HBM和QLC NAND需求的强力驱动,2025年全球整体存储芯片销售额有望增长20%,达到2031亿美元。 NAND Flash市场也逐步显现复苏迹象,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在制造商持续减产、智能手机产业链库存逐步去化以及AI服务器对企业级SSD(eSSD)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NAND闪存和SSD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将上涨10%~15%,第四季度或将进一步上涨8%~13%。 下游方面,传统消费电子领域,AI PC和AI智能手机被行业寄予厚望,被视为可能搅动存量市场并激发换机需求的新增长点。 刘明认为,今年AI PC的普及以及各类AI大模型在终端的渗透,将为存储带来新的需求增量。 如在今年热度较高的AI眼镜领域,已有不少国产存储厂商进展喜人。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康盈半导体的ePOP嵌入式存储芯片目前已成功上机,成为AI眼镜轻量化设计的重要解决方案;佰维存储近期在业绩交流会上表示,预计2025年公司面向AI眼镜产品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500%。 不过,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笔记本电脑品牌的整体出货量增长预期已有所下调,AI概念能否迅速转化为大规模的终端消费需求,仍有待市场检验。 在此产业变革期,“国产化”为中国本土存储厂商带来了结构性的发展机遇,刘明就在与财联社记者的交流中对此持乐观态度:“2023年国产存储芯片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不足7%,但到了2024年已提升至约12%,增速非常可观。我们预计今年国产占比还会继续提高。” 她进一步分析,国际大厂如美光、三星等逐步退出部分中低阶或特定类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客观上为本土厂商提供了宝贵的市场空间和客户导入机会。“以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为代表的本土存储器厂商在产品技术和市场拓展方面持续突破。长江存储 128 层 NAND 闪存已经量产,并且已向少数客户交付 192 层 3D NAND 闪存样品;长鑫存储在 DRAM 领域也取得进展,为国内 DRAM 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产存储芯片在技术上不断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有较大的技术追赶空间和市场替代空间。” “同时,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和贸易环境变化,客户对国产存储芯片的接受度和使用意愿已大幅提升。”刘明进一步表示。 国内另一存储芯片厂商高管也在近日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进入如汽车等高端产品线时验证期常常需要2-3年,现在时间大大缩短,“我们的新品还没发布就已经有厂商来谈合作了。” 兆易创新(603986.SH)在其2024年报中亦提及,随着国际大厂逐步淡出利基型DRAM市场,有望为深耕此领域的国内厂商带来市占率提升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存储的崛起之路也并非坦途,本土企业在HBM、最先进DRAM制程等尖端技术领域与国际巨头相比仍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代差和专利壁垒。 此外,多数A股存储模组厂商目前业务重心仍在消费电子市场,业绩表现易受该市场周期性波动的显著影响,且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特别是上游关键设备、材料以及高端晶圆的稳定获取,仍是制约部分本土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文中采访对象刘明为化名)
2025-05-13 17: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