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2016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 1000-1500 | 公吨 |
2017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 1200-1800 | 公吨 |
2018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 1100-1600 | 公吨 |
2019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 1000-1500 | 公吨 |
2020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 | 800-1200 | 公吨 |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行情
利比亚3号锌锭进口量资讯
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出口许可获批!业内: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指标增幅约3.7%
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满45天,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已经有至少6家企业拿到了商务部发放的稀土两用物质出口许可证件(下称“稀土出口许可证”),另有多家上市公司稀土出口许可证的审批流程正在不断推进。 截至5月18日,拿到稀土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包括中科三环(000970.SZ)、宁波韵升(600366.SH)、正海磁材(300224.SZ)、天和磁材(603072.SH)、英斯特(301622.S)、大地熊(688077.SH)等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发放了稀土出口许可证。另外,北方稀土(600111.SH)、广晟有色(600259.SH)、英洛华(000795.SZ)等公司的稀土出口许可证正在申请中。 受政策、市场、生产运输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稀土供应端短期内供应量或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但与此同时,下游需求进入淡季。业内预计,今年全年稀土价格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 至少6家稀土磁材企业单项许可获批 今年4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行出口管制,涵盖金属、合金和永磁材料等多种形式。这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也成为第一个被明确纳入出口管制的两用物质。 “作为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主导者,中国掌握了全球约85%的冶炼产能。此次管制措施直接导致海外市场中重稀土供应缺口扩大,尤其是镝和铽等关键品种受到显著影响。”上海有色网(SMM)稀土分析师杨佳文告诉财联社记者,“据我们了解,截至4月下旬,欧洲地区镝、铽的价格已经翻了2-3倍。”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情况下,所有含上述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的产品出口订单都要向商务部申报,获批以后才能出口。根据《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目前稀土两用物项出口许可申请审查周期一般为45-60个工作日。 “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周期可能会更长。” 天和磁材相关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公司已经获批的这第一批货是交付给大众汽车的。目前是一个‘配方’需要申请一次,只要产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不一样,就要重新再申请一次。后续如果有别的新订单,就继续排队提交申请。” “根据4月4号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7类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公告,我们公司确有一部分含镝、铽成分的产品在管制范围内,我们按规定申请了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许可证实行的是一批一证管理,禁止二次使用。目前公司已陆续获取部分许可,相关的流程进展顺利。” 英斯特相关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说。 中科三环相关人士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在出口管制措施刚出台的时候就进行申报了,目前有少量订单获得了批准,更多订单的出口许可证还在审核当中。“它是分订单一笔一笔申报,然后一笔一笔审批,如果材料不齐备会被驳回来,然后继续提交材料,整个申报周期会延长。”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稀土永磁上市公司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由于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批周期的原因,今年上半年公司的业绩或受一定程度影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出台之前,出口订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确认收入;如今这个周期会拉长,有可能会影响到上半年的业绩。” 宁波韵升相关人士则表示,目前只有含上述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的产品才会需要审,公司不含前述7种元素的产品都是正常交付。 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指标增幅为3.7%左右 除了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之外,今年国内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也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截至目前,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尚未下发,而2024年首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在去年2月7日就已下发,相比之下,今年首批稀土指标已经“迟到”3个月。 业内认为,今年首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迟迟不见踪影,或与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下游需求不振、进口矿被纳入指标管理范畴等因素有关。 在近日举行的SMM稀土行情专场直播中,杨佳文表示,“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分析,SMM预计2025年两批稀土开采指标合计将达到28万吨,同比增长幅度约为3.7%。其中,岩矿型稀土26.1万吨,同比大约增长4%;离子型稀土1.9万吨,同比继续持平。” 在杨佳文看来,今年以来,稀土原材料供应量持续偏紧,同时,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等行业的兴起为稀土板块带来了新的需求,今年全球氧化镨钕的供需缺口预计为3500吨,供需关系的改善将进一步支撑稀土价格回升。而随着一系列稀土产业政策的调控,预计镨钕金属价格波动幅度将被控制在10万元/吨之内,这将有利于保证镨钕金属利润率的稳定。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缅甸地区离子矿已恢复,但眼下正逢雨季,缅甸矿运输受影响,矿端持货商惜售情绪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下游钕铁硼企业进入接单淡季,部分地区金属厂开始停炉减产,短期终端需求量预计将不会出现明显增加。 盛和资源总经理黄平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尽管近期加征关税等因素引发市场对整体消费需求的担忧,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有所回调,但下跌幅度有限。随着政策的逐步明朗,预期后市将向好发展。公司稀土冶炼分离和金属加工的产能利用率维持高水平。
2025-05-19 20:16:395月19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美元下跌 金属普跌 氧化铝大涨超6% 碳酸锂、双焦跌幅居前【SMM日评】 ► 仓单仍未释放持货商挺价出货 预计明日升水下行【SMM沪铜现货】 ► 下游面对高升水采购欲低迷 现货升水明显走低【SMM华南铜现货】 ► 下游补货情绪好转 市场成交活跃度升温【SMM华北铜现货】 ► 5月19日广东铜现货市场各时段升贴水(第四时段10:45)【SMM价格】 ► 5月19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社库小累库升水预期走弱 市场成交一般【SMM铝现货午评】 ► SMM 2025/5/19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小幅走弱 下游逢低补库【SMM午评】 ► 宁波锌:贸易商报价增多 现货升水持稳【SMM午评】 ► 天津锌:需求走弱 升水继续下行【SMM午评】 ► 广东锌:下游采购积极性不足 现货升水下行【SMM午评】 ► 沪锡主力合约延续高位震荡格局 炼厂持价意愿较强现货成交冷清【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5月19日镍价下跌超千元,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5.1%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05-19 18:15:58锌需求偏弱【机构评论】
现货与供应:上周国产矿TC均价维持3500元/金属吨,进口矿TC均价涨5美元/吨至45美元/吨,冶炼厂原料库存27天,目前炼厂处于微利状态,矿山利润仍超4500元/吨,紫金旗下龙兴矿6月生产面临不确定性,但其2024年产量仅7.13万吨,对矿端供应影响整体有限,炼厂仍看涨后市TC。LME锌库存降至16.42万吨,0-3月贴水20.95美元/吨,海外需求偏弱,仍依赖进口至国内消化。上周进口锭流入国内,下游对高价接货意愿低,现货贸易商让升水出货。SMM锌社库8.63万吨,交易所库存仅4.63万吨,交割过后,近月持仓仓单比陡升至217,合金比例的提升,掩盖了锌锭实际库存水平,资金软挤仓可能较低,关注资金移仓节奏。铜锌比3.47,处历史高位区间,统计套利角度出发,关注二者比值回归可能。 消费:SMM数据镀锌、压铸锌合金、氧化锌周度开工分别环比增0.07、4.48、2.68pct至60.94%、59.08%、62.41%,下游整体存在看跌后市预期,对高价锌接受度不足。中美关税互降低对出口订单的拉动表现有限,国内货币实际投放量仍偏紧,年内消费前置特征明显,国内光伏板块订单转弱,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降10.3%,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降幅高达23.8%。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50.8创历史第二低,4月美薪资增长指数继续调降,消费信心不足、远期收入边际增量下滑,有望推动消费者当期支出下滑。 走势:短期炼厂淡季集中检修提供下方支撑,但消费偏弱仍是核心拖累项,炼厂扭亏,矿山扰动不足,盘面存在继续做空矿山利润空间,维持反弹空配看法。
2025-05-19 18:13:31统计局:中国4月原铝(电解铝)产量为375万吨 同比增长4.2%
国家统计局5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5年4月原铝(电解铝)产量为375万吨,同比增长4.2%。1-4月累计产量为1479万吨,同比增长3.4%。 数据亦显示,2025年4月,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76万吨,同比增长3.1%。1-4月累计产量为2660万吨,同比增长2.3%。
2025-05-19 18:05:065月19日全国碳市场价跌0.13% 碳排放配额总成交525553吨【交易日报】
5月19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70.33元/吨,最高价70.46元/吨,最低价70.30元/吨,收盘价70.33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0.13%。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525,553吨,成交额37,308,367.20元;今日无大宗协议交易。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525,553吨,总成交额37,308,367.20元。 2025年1月1日至5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7,743,770吨,成交额1,402,245,260.34元。 截至2025年5月1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48,012,434吨,累计成交额44,434,972,363.85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05-19 17:5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