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电缆产量
西藏电缆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电缆 | 70000-80000 | 公里 |
2020 | 电缆 | 80000-90000 | 公里 |
2021 | 电缆 | 90000-100000 | 公里 |
西藏电缆产量行情
西藏电缆产量资讯
金杯电工:计划在欧洲建设年产能2万吨电磁线智能化生产基地 首期产能预计明年可释放
9月23日,金杯电工的股价逆势上涨,截至23日13:24分,金杯电工涨1.14%,报11.57元/股。 金杯电工9月22日公告的于9月19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沟通与交流的主要情况和观点如下: 1. 公司 2024 年研发的“1000 万次超高柔工业机器人用拖链电缆”作为配套材料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已实现供货。请问,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是否有技术储备和研发的投入? 金杯电工回复:相关研究显示,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正处于技术加速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未来有望在工业巡检、家庭服务、医疗照护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其对高耐弯折、抗扭转、轻量化线缆具备较大需求。一直以来,公司持续聚焦下游新需求和行业新趋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2024 年研发的“1000万次超高柔工业机器人用拖链电缆”已作为配套材料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并正在开展更高耐折次数的线缆的研发与验证工作。 2. 明年的产能有哪些增加? 金杯电工回复:公司综合行业发展、自身规划和下游需求等因素合理布局产能,2025 年上半年,电磁线产业中心湘潭基地新能源三期新增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扁线产能 8,000 吨/年;电缆产业中心衡阳基地智能装备车间开始试生产,充电桩电缆、车内高压线等工业电缆产能持续提升。与此同时,面对全球能源变革和欧洲电网升级带来的战略机遇, 公司选择欧洲作为产能出海首站,规划建设年产能 2 万吨电磁线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分两期建设,其中首期产能 8,000 吨/年,预计 2026 年可释放;第二期产能建设规划为 12,000 吨/年,计划 2028 年投产。 3. 请问公司在机器人及储能方面有计划吗? 金杯电工回复:公司专业从事扁电磁线和电线电缆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电能绿色传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作为配套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满足传统应用领域需求的同时,正不断拓展到众多新兴应用领域中,如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工业机器人等,并正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量市场。2024 年研发的“1000 万次超高柔工业机器人用拖链电缆”已作为配套材料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并正在开展更高耐折次数的线缆的研发与验证工作。 4. 为什么股价表现那么差?公司出问题了吗? 金杯电工回复:股价的涨跌是一个综合结果,受到行业政策、外部环境、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公司坚持聚焦主业不断提高盈利能力,营收、净利润持续增长,并坚持年年现金分红回馈广大股东,不断提升公司内在价值。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3.35 亿元,同比增长 17.50%;净利润 3.37 亿元,同比增长 9.78%;归母净利润 2.96 亿元,同比增长 7.46%,继续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长,行业竞争力持续强化,并首次登榜“2025 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 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精细化管理等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5. 请谈公司有哪些研发创新项目?何时投产? 金杯电工回复:公司立足长远发展,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增长,拥有一系列行业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近年来,电磁线产业中心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型漆包导体产品、车载用 6101 合金铝连接排、汽车驱动电机用 T 型利兹线、汽车轴向磁通线圈等多款特种产品,多项产品正处于客户样机验证阶段;电缆产业中心成功研制了工业机器人用高寿命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模块装备电缆、柔性电缆、高压接地软电缆、风力发电用软电缆、高速卷筒电缆等新产品,其中多项新产品已实现量产,获客户广泛好评。未来,面对下游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公司也将以前沿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创新动能,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6. 请问贵公司 3 季度在改善现金流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取得实效? 金杯电工回复: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客户信用管理、合同履约跟踪和定期对账机制等多重措施保障回款安全,持续改善现金流。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金杯电工于2024年4月获批“PEEK绝缘电磁线”发明专利授权,公司是为数不多同时掌握“漆包”“漆包膜包”“PEEK绝缘”三大绝缘方式的扁电磁线生产服务商,800V车用扁电磁线已实现供货,1000V车用扁电磁线已有技术储备。此外,金杯电工的PEEK漆包线可用于电动汽车高压快充驱动电机等,其通过子公司科盟创新开发了PEEK材料谐波减速器,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是否属实?金杯电工9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扁电磁线全球龙头企业,已于2024年4月取得“PEEK绝缘电磁线”发明专利,是为数不多同时掌握“漆包”“漆包+膜包”“PEEK绝缘”三大绝缘方式的扁电磁线生产服务商,较早布局高压平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扁电磁线研发, 800V车用扁电磁线已实现供货,1000V车用扁电磁线已有技术储备。 但公司旗下没有“科盟创新”这家子公司,请您注意甄别消息真伪。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目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达到多少?欧洲项目有没有正式开工生产?或者说什么时候正式开工?金杯电工9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业板块现有8个产业基地,其中电磁线产业基地2个,受益于电网投资和新能源汽车持续高景气,订单充足,产能利用充分;电线电缆产业基地6个,各基地由于产品种类、客户结构、区域经济水平及市场需求等差异导致产能利用率有所不同。欧洲项目现已完成项目相关境外投资备案登记事宜,先后取得湖南省商务厅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及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并完成厂房(含土地)《购买协议》签署。目前各项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金杯电工9月1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公司主要产品为扁电磁线和电线电缆,在服务传统市场的同时,也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来满足新的市场、新的行业需求,现已成功研发“电动汽车液冷型直流充电桩电缆”,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辆快充和超充领域,以满足市场对大电流快充的需求。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关注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和需求。 金杯电工8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超导线缆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目前具备超导磁体用超导绕组线缆系列产品如NbTi超导漆包线、低温超导绞缆、铝稳定体低温超导缆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客户群体包括西部超导以及西门子、GE、飞利浦等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制造商。 金杯电工此前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敏锐把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战略机遇期,重点布局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智能电 网升级改造、风光储装机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同步拓展海外新兴市场。通过“稳存、拓增、提质”三维 发力,形成国内国际市场协同、传统新兴业务互促的增长格局,电线电缆稳健发展、电磁线突破性增长 的良好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延续营收与净利双增长势头,实现营业收入 93.3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50%; 净利润 3.3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9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7.46%。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113.31 亿元,归母净资产为 41.03 亿元。 1、电磁线板块抢抓机遇,拓市提效实现突破性增长 电磁线产业中心紧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能源产业崛起的战略机遇,一方面聚焦客户需求,精准 对接国内外电力变压器市场及新能源领域需求,构建“存量稳增、增量突破”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通过 产能释放、管理机制协同优化以及 AI 视觉检测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产出效率明显提升,规模效应凸显, 实现跨越式发展。报告期内,电磁线产业中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55%。 在特高压领域,报告期内中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集采项目 3.45 万吨,成功参与陕北-安徽±800kV 直流工程、国力电力大同湖东 2×100 万 kW 发电工程、陕北-关中第三通道输变电工程、白鹤滩江苏 ±400kV 直流项目等多个特高压工程,特高压变压器销量同比增长 241.18%;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 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机专用扁电磁线建设项目三期综合扩能项目第一批设备投产,每年将增加释放 8,000 吨左右产能,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奠定了产能基础,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电机专用扁电磁线销 量同比增长 67.77%;在工业电机领域,成功开发华域等多家新客户,成效显著,销量同比增长 23.09%。 2、电缆板块承压奋进筑根基,创新拓新育动能 面对房地产、建筑等下游行业的压力传导,电缆产业中心以“稳传统、拓新兴”来应对挑战,一方面 通过精细化运营巩固基本盘,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开拓新市场及培育新增长引擎,实现稳健发 展与结构升级协同推进。报告期内,电缆产业中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04%。 电网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实现国网总部、福建、山东、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西藏、江苏、浙 江、内蒙古、黑龙江 12 个区域中标,中标金额同比增长 167%;大客户合作持续深化,与中字头国央 企及各行业相关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关系持续增强;清洁能源方面领域,武汉光伏线缆得益于生产基地集 群协同策略,销量同比上升 47%;工业线缆领域,随着智能装备线缆车间生产基地主体的建设完成, 汽车高压电缆、充电桩电缆及机器人电缆等产品陆续推出,相关业务同比增长 310.19%。 3、海外布局启新篇,品牌声量劲扬帆 面对全球能源变革加速与欧洲电网升级带来的战略机遇,公司紧扣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海外 业务突破发展,展现强劲增长势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直接出口额 2.62 亿元,同比增长 37.99%, 其中扁电磁线直接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 30.49%,并成功参与日本特高压直流项目——北海道-青森县直 流工程;电缆产业中心直接出口实现历史性突破,实现销售额约 1,200 万元,新增多个“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市场,为公司电缆业务开拓了新的增量区域。 在产品远销海外的同时,公司选定捷克作为海外产能布局首站,规划建设年产 20,000 吨电磁线的 智能化生产基地,目前已完成海外捷克子公司设立及捷克项目国内省商务厅、发改委境外投资备案登记, 标志着公司出海事宜的资金通道全面打通,其他相关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参加 了 CWIEME 德国柏林线圈展、上海国际线圈展、阿联酋・沙迦线缆及材料展等重大国际展览,全方位 展示公司核心产品与先进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及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 4、研发创新强驱动,新品矩阵拓赛道 随着国内产业结构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的创新驱动型经济正加速重构全球 经济格局。面对产业迭代周期的战略机遇,公司立足长远发展,以前沿市场需求为导引,强化创新核心 动能,聚焦高端产品领域突破。 电磁线产业中心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型漆包导体产品、车载用 6101 合金铝连接排、汽 车驱动电机用 T 型利兹线、汽车轴向磁通线圈等多款特种产品,多项产品正处于客户样机验证阶段; 电缆产业中心成功研制了工业机器人用高寿命电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模块装备电缆、柔性电缆、 高压接地软电缆、风力发电用软电缆、高速卷筒电缆等新产品,其中多项新产品已实现量产,获客户广 泛好评。 5、流程变革固根基,赋能可持续发展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组织架构不断增长,公司管理幅度及业务流程变得日趋复杂。为破解业务高速 发展中的管理适配问题,实现文化统一、扩张有序、资源高效的核心目标,公司亟需构建适配未来发展 的管控模式与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关键业务领域的运营能力和经营效率,打造领先的管理与整合能力, 最终形成高效自治的流程型组织,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启动由华为主导的流程管理变革项目,实施全域多级架构设计与专业化、系统 化的流程梳理优化,推动管理模式向规范化、高效化转型。未来,公司将继续以“行业金杯”为目标,持 续深化流程变革成果,以流程提效为业务发展强固保障,不断夯实企业管理根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最终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金杯电工在半年报中介绍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时提及:公司产品成本结构呈现出典型的“料重工轻”特征,铜和铝作为核心原材料,在总成本中占比高达约 80%,但国内铜资源缺乏。随着国内新能源、电网建设等大力发展,铜资源需求旺盛,近年来其价格在 震荡中走高。 为有效管控铜、铝等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公司实行原材料集中采购,不断完善流程, 建立了动态管理体系。公司依靠多年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以及广泛多元的信息获取渠道,积极研究分析 铜、铝价格的走势,灵活调整原材料采购计划,并充分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对冲原材料价格波动带 来的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了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为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稳定的利 润获取提供了坚实保障。 华安证券点评金杯电工的研报指出: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智能装备三大领域营收占比过半,电磁线业务韧力爆发:营收分行业来看,清洁能源应用营收11.96亿元,占比12.81%,智能电网应用营收26.00亿元,占比27.85%,智能装备应用营收8.78亿元,占比9.41%,三大新应用领域营收占比过半。营收分产品来看,电磁线业务实现营收37.46亿元,同比增长29.67%,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2025H1营收占比达到40.13%。在特高压领域,报告期内中标中国电气装备集团集采项目3.45万吨,成功参与陕北-安徽±800kV直流工程、国力电力大同湖东2×100万kW发电工程、陕北-关中第三通道输变电工程、白鹤滩江苏±400kV直流项目等多个特高压工程,特高压变压器销量同比增长241.18%。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点评金杯电工的研报显示:二季度业绩同环比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新应用领域收入快速扩张,经销市场依旧承压。电磁线净利润同比+70%,特高压与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线缆业务推动结构转型,行业与产品拓展效果显著。出口业务量利齐增,捷克电磁线产能顺利推进。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海外扩产不及预期。投资建议:考虑到地产、建筑领域需求和价格情况,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5-09-23 19:22:28SMM印尼电池材料与储能论坛圆满落幕!现场重磅发言一览!
9月16日,由SMM主办的 SMM印尼电池材料与储能论坛 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雅加达YUAN GARDEN酒店圆满落幕! 本次论坛汇集了全球各地的多位专家和重量级嘉宾,吸引了超过200位参会者。会议聚焦于印尼、东南亚乃至全球锂电产业链中的热点议题。此外,SMM还精心策划了两大圆桌访谈环节,围绕 “东南亚锂电池材料供应链的区域协同与路径发展:锂电池主材供应链的印尼路径”“ 全球储能业布局全景:印尼市场的机遇、挑战与战略博弈” 两大话题展开激烈的思想碰撞!现场内容干货满满,与会嘉宾满载而归~ SMM高级电池主材分析师 杨玏 表示,印尼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镍资源——年产量超100万吨,且以红土镍矿为主,是生产三元前驱体的关键原料。同时印尼正在从资源供应国逐步转型为全球电池与新能源车生态的战略枢纽。据公开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贝特瑞、华友钴业、国轩高科、龙蟠科技、比亚迪、LG新能源等企业均已在此布局。据SMM预测,至2025年底,印尼的三元前驱体年产能有望达到8万吨,并进一步增至2028年的11.5万吨左右。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产能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将从2025年的12万吨跃升至2030年的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 SMM 新能源及镍部门总监 董旗缘 表示,SMM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到2026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储能市场将进入显著增长阶段,主要是受区域政策激励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挑战的推动。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增长率有望成为该四季度中的最高。在中国和欧盟,储能市场的增长主要由政策驱动;而在美国,关税与成本问题正在影响市场。中国凭借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球储能部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欧盟地区因电网平衡需求和可再生能源扩张,欧盟储能市场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美国储能市场在短期内仍面临挑战,关税政策在抑制需求方面起关键作用,但可能在2026年前出现加速增长;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储能需求进入进入增长阶段。2026年第二季度预计将成为全球储能市场增长高峰节点。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成员 Septian Hario Seto 签约仪式 SMM × PERTAMISI印尼硅矿协会合作伙伴备忘录签约仪式 PERTAMISI主席 Dr. Raden Sukhyar(左)x SMM董事长 Adam Fan 范昕(右) 发言主题: 电池材料未来3-4年印尼pCAM/CAM/LFP的产能布局及预测 发言嘉宾:SMM 高级电池主材分析师 杨玏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六年中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销量从2018年的约200万辆攀升至2024年的近1700万辆,增幅超过七倍。这一增长主要由政策推动:欧洲设定了2030年减排目标和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加速了车企转型;中国则依托“双碳”目标,结合“双积分”政策、购置税减免和置换补贴,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这一时期可被视为典型的“政策驱动扩张期”。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50%。随着补贴逐渐退坡,市场竞争正转向产品力、品牌与创新。而在印度、东南亚和拉美等渗透率仍低于10%的新兴市场,补贴与政府激励仍是主要推手。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3100万辆,但增速将逐步放缓。从产品结构看,纯电车型仍将主导市场,但插电混动车型短期内在中国和欧洲表现亮眼。新兴市场中,定价低于1.5万美元的平价小型电动车有望成为普及的关键。 储能市场同样呈现高速增长。SMM预计,全球储能需求将从2024年的312GWh增长至2030年的1000GWh以上。中国仍是最大增长引擎,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储能系统可通过辅助服务和现货市场实现盈利,加之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与成本持续下降,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显著提升,逐渐摆脱对政策支持的依赖。 》SMM:全球锂电池市场预测 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印尼发展前景展望 电池材料圆桌论坛: 东南亚锂电池材料供应链的区域协同与路径发展:锂电池主材供应链的印尼路径 主持人:SMM高级电池主材分析师 杨玏 Lesley Yang 访谈嘉宾: Pure Battery Technologies - 董事长兼创始人 Stephen Wilmot PT Vale Indonesia - 镍下游业务执行顾问 Vinícius Mendes Ferreira 荷兰国际集团 (ING Banking) - 亚太区金属与矿业金融总监 Florence Bostyn Charged Asia 首席执行官 Joel CY Chan 嘉宾们围绕高镍三元(NCM)与磷酸铁锂(LFP)的技术锁定效应:资源诅咒还是战略机遇,负极材料本土化:企业如何协同印尼镍资源配套,突破碳壁垒, 东南亚电池产能扩张:协同优化还是零和博弈,跨境贸易壁垒破局:碳边界机制、可持续标准与矿产溯源体系等话题进行讨论。 发言主题: 储能::电芯技术迭代+全球宏观 发言嘉宾: SMM 新能源及镍部门总监 董旗缘 储能电池系统市场动态:全球视角 SMM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到2026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储能市场将进入显著增长阶段,主要是受区域政策激励和可再生能源并网挑战的推动。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增长率有望成为该四季度中的最高。在中国和欧盟,储能市场的增长主要由政策驱动;而在美国,关税与成本问题正在影响市场。 具体来看,中国方面,得益于394、650及136政策的强力支持,中国储能市场迎来快速增长,为运营商带来短期收入提升和需求增长。SMM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储能市场装机量或将达到50GWh左右,第四季度有望达到47GWh左右。 美国方面储能需求则面临着经济和关税两方面的掣肘,经济方面,由于经济效益下降和成本上升,美国储能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关税方面,当前关税维持在40.9%,根据301法案可能在2026年提涨至57.4%。《大而美》短期内保持现有关税水平,但2026年的关税调整和新能源全成本要求可能促使提前投资,略微抵消需求下滑的影响。 欧盟储能市场的强劲增长源于高水平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不稳定对储能解决方案的需求以及多国政策补贴加速新能源部署。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市场装机量或在12GWh左右,2025年四季度或在10GWh左右。 至于亚太及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的储能需求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有望持续上升。2026年第二季度,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和早期政策支持,将成为增长最强劲的时期。 整体来看,中国凭借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球储能部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欧盟地区因电网平衡需求和可再生能源扩张,欧盟储能市场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美国储能市场在短期内仍面临挑战,关税政策在抑制需求方面起关键作用,但可能在2026年前出现加速增长;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储能需求进入进入增长阶段。2026年第二季度预计将成为全球储能市场增长高峰节点。 》SMM解析: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宏观与技术迭代 储能圆桌论坛: 全球储能业布局全景:印尼市场的机遇、挑战与战略博弈 主持人:SMM 新能源及镍部门总监 董旗缘 Katherina Dong 访谈嘉宾: 印尼国家电网PLN - 脱碳副总裁 Ricky Cahya Andrian 海博思创 - 高级副总裁 Kevin邱长斌 施耐德电气印尼 - 矿业、矿产和金属行业印尼负责人 Ferry Kurniawan 嘉宾们围绕 全球储能市场增长点—寻找下一个机遇,印尼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深度挖掘市场增长潜力,如何为ESS项目构建可靠且可持续的本土化法规和战略规划?组件采购策略-EPC采购的时间线和规格指南等话题展开探讨。 SMM数据体验 SMM的印尼价格 与市场共同成长,践行在印尼的承诺 SMM已在印尼发布了镍、铝和锡等有色金属的价格信息。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在印尼的报价体系,计划涵盖硅、铝土矿、煤炭以及其他中下游产品,为市场提供更多元化的参考价格。 行业峰会预告: 2025 SMM锂电回收产业年会 2G25 SMM锂电池原材料大会 会场花絮 至此,SMM印尼电池材料与储能论坛圆满结束, 感谢各位行业同仁的支持! 2026印尼关键矿产大会 正在筹备中, 我们明年再会! 往期大会精彩回顾: 2025 印尼矿业大会暨关键金属会议
2025-09-23 18:46:06万顺新材:在建项目完成后 公司铝箔总产能达25.5万吨 铝箔可用于固态电池
SMM 9月23日讯:近日,万顺新材发布投资者活动记录表,其中被问及公司铝加工业务板块的情况,万顺新材表示,通过产能布局,公司铝板带、铝箔一体化产业链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凸显。铝箔产能方面:江苏基地产能 8.3 万吨,安徽基地 7.2 万吨,在建年产 10 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主设备铝箔轧机已陆续进入调试阶段,其他配套设备将陆续到位、安装调试,安徽中基产线同时适用于生产双零铝箔。在建项目完成后,铝箔总产能 25.5 万吨。 铝板带产能:江苏、安徽基地产能合计 13 万吨,四川13万吨高精铝板带项目去年年底基本完成建设,铝板带现有总产能合计 26 万吨。2025 年上半年,公司铝加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3.98 亿元,同比增长 12%,其中铝箔销量同比略降 4.7%,铝板带销量同比增长 25%。 铝箔方面,鉴于固态电池的持续火热,此前万顺新材也被问及公司的铝箔产品能否应用于固态电池的问题,万顺新材回应称,公司电池铝箔产品供应下游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可应用于固态电池集流体、软包电池铝塑膜。公司电池铝箔产品已供应下游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具体应用情况视客户需求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铝加工业务上半年国内外铝价倒挂加剧、行业加工费水平下降、取消出口退税、新增产能尚处于爬坡阶段等综合因素影响,万顺新材上半年净利润亏损扩大,据其半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共实现26.92亿元的营收,同比下降1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306.38万元,上年同期亏损932.59万元。 下半年,万顺新材将围绕铝加工、纸包装材料、功能性薄膜业务领域,优化业务结构,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推进提质、降本、增效,努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而在被问及铝加工业务有什么业绩提升措施时,万顺新材表示,公司重点推动铝箔、铝板带产品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同时为满足下游电池客户的新需求,公司开发了高延伸电池铝箔、高达因电池铝箔、超薄电池铝箔等产品,其中高延伸电池铝箔已通过客户使用验证并批量供货,增强了公司铝加工业务的发展后劲,公司后续将全力推进高附加值铝箔产品市场。 而铝箔出口作为万顺新材的营收来源之一,其在公告中提到,公司铝箔产品海外业务往来主要以外币结算,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内外铝价差波动、其它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等将 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自国家取消铝材等产品的出口退税,公司根据相关政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通过调整加工费、提高产品附加值、降本增效等多种措施,确保公司铝箔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日常海外业务中,公司将平衡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规模,对冲汇率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并适时适量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降低汇率价格波动风险;调整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同时,公司已加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力求在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尽力规避未来可能发生的海外业务风险。 铝箔出口方面,据SMM了解,2025年上半年铝箔出口承压显著。1-2月出口量同比下滑,主因多国贸易壁垒升级(如欧美亚反倾销税加征)削弱价格竞争力、出口退税取消后“抢出口”透支需求及春节因素影响。虽存在食品包装箔等刚性需求基本盘,但转口贸易风险显性化(如美国坯料溯源威胁)及东南亚等主力市场需求转弱,导致新订单持续收缩,企业普遍对出口持谨慎态度。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而回到当下的铝箔市场,据上周SMM了解,上周国内铝箔龙头企业开工率继续录得71.9%,维持在相对高位。尽管头部企业保持高负荷运转,但增速放缓的态势已清晰显现,包装箔作为主力产品,需求端保持刚性但未现季节性爆发,其非周期性特征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能源领域的电池箔维持良好表现,产量有望冲击55万吨年度目标,钎焊材料排产同比无明显增长,进一步印证了下游制造业复苏力度的不均衡。展望后市,SMM预计,短期内在旺季效应支撑下,铝箔龙头企业开工率预计将维持72-75%的震荡上行通道。
2025-09-23 18:45:57全球首次 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破万亿千瓦时 钢铁有色等行业用电量复苏势头明显
国家能源局今日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9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第三产业用电量2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9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64193亿千瓦时。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第二产业用电量43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用电量13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 据央视财经,7、8月份连续两个月全社会用电量超万亿千瓦时,这在全球也是首次。 哪些因素推动用电量如此之高? 首先,与夏季高温天气直接相关,7-8月,多轮高温过境我国,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第三产业和居民空调等用电快速攀升,8月份这两项加起来就接近4000亿千瓦时,占比近四成。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家“两新”“两重”促消费以及“反内卷”稳工业增长等一系列政策拉动下,宏观经济保持回暖态势,各行业产能持续释放。8月当月,工业用电量达到5909亿千瓦时,占比近6成,全国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5%,为今年以来最高,其中,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原材料行业用电量复苏势头明显。 哪些地区用电增长较快? 分省份看,用电增速较高的五个省份是西藏(12.3%)、宁夏(11.1%)、山西(9.6%)、河南(8.3%)和河北(8.2%)。 用电量反映出哪些新趋势? 我们看到,8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体现出极强的发展韧性,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9.1%,而且所有子行业均实现正增长。此外,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相关领域的用电量增长幅度较大。 我国月度用电量连续破万亿的背后,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加速形成。
2025-09-23 17:18:55SMM:全球锂电池市场预测 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印尼发展前景展望
在由SMM主办的 SMM印尼电池材料与储能论坛 上,SMM高级电池主材分析师 杨玏就三元前驱体材料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印尼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下游需求量:现状与预测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在过去六年中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销量从2018年的约200万辆攀升至2024年的近1700万辆,增幅超过七倍。这一增长主要由政策推动:欧洲设定了2030年减排目标和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加速了车企转型;中国则依托“双碳”目标,结合“双积分”政策、购置税减免和置换补贴,有效拉动了市场需求。这一时期可被视为典型的“政策驱动扩张期”。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过50%。随着补贴逐渐退坡,市场竞争正转向产品力、品牌与创新。而在印度、东南亚和拉美等渗透率仍低于10%的新兴市场,补贴与政府激励仍是主要推手。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3100万辆,但增速将逐步放缓。从产品结构看,纯电车型仍将主导市场,但插电混动车型短期内在中国和欧洲表现亮眼。新兴市场中,定价低于1.5万美元的平价小型电动车有望成为普及的关键。 储能市场同样呈现高速增长。SMM预计,全球储能需求将从2024年的312GWh增长至2030年的1000GWh以上。中国仍是最大增长引擎,占据超40%的市场份额。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推进,储能系统可通过辅助服务和现货市场实现盈利,加之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与成本持续下降,储能项目的经济性显著提升,逐渐摆脱对政策支持的依赖。 美国储能市场的增长主要依靠财政激励,税收抵免政策延长至2034年,为光伏加储能和独立储能项目提供了长期确定性。但其发展仍面临并网瓶颈与各州政策不统一的挑战。欧洲则依托监管政策驱动发展,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42.5%,储能在保障电网稳定和能源安全中扮演关键角色。 全球正极材料产能与竞争格局 磷酸铁锂电池凭借成本优势,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和储能领域;三元电池则主打中高端市场,以满足其高能量密度需求。 从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来看,三元材料随镍含量提高而上升,3系约为155mAh/g,9系则超过210mAh/g,适配高性能场景。LFP材料则通过压实密度迭代稳步提升能量密度,二代产品达155mAh/g,四代预计突破160mAh/g。磷酸铁锂材料虽然能量密度不及三元正极材料,但由于其成本、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优势,仍赢得广泛应用。 中国在LFP材料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预计今年年底,国内LFP正极材料产能将超过67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集中度正在下降。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初的61%降至2025年的55%,技术迭代速度成为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 国际化已成为头部LFP生产商的重要战略。到2028年,海外LFP材料年产能预计达60万吨,全球供应格局正趋于多元化。中国企业领跑这一进程,在美国、西班牙、波兰、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建设生产基地,日韩企业也纷纷加入竞争。今年,龙蟠科技和锂源将在印尼实现12万吨产能,标志着尽管目前LFP市场由中国主导,但未来格局也将依赖全球合作与海外制造布局。 三元前驱体方面,2025年,中国仍将占据全球近80%的产能,日本、韩国和印尼紧随其后。尤其印尼凭借中国企业的持续投资,产能预计显著增长。尽管当前新能源车行业增速放缓,且国内产能过剩,中国生产商仍在加速海外布局,东南亚与欧洲成为新增产能重点区域。2024至2030年间,全球三元前驱体产能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0.7%。 三元正极材料2025年的全球产能中,中国占比达65%,韩国、欧洲和日本次之。欧洲凭借地理优势、本地电池产能和贸易政策,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首选。到2030年,海外三元正极年产能将从目前的98万吨增至128万吨,而中国新增产能不足10万吨。2024至2030年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产能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6%。 在三元正极材料中,中镍和高镍三元是大势所趋。预计到2030年8系和9系三元的市场占比将超过50%,6系三元的市场占比约为30%。NCA仍属小众,2030年的市场份额预计为9%。目前中国市场以6系和8系为主,占据三分之二以上需求;海外市场则高度倾向8系(超55%),NCA仍占约20%份额。 印尼的电池材料战略地位 印尼不仅拥有全球最丰富的镍资源——年产量超100万吨,且以红土镍矿为主,是生产三元前驱体的关键原料。同时印尼正在从资源供应国逐步转型为全球电池与新能源车生态的战略枢纽。据公开数据显示,宁德时代、贝特瑞、华友钴业、国轩高科、龙蟠科技、比亚迪、LG新能源等企业均已在此布局。 据SMM预测,至2025年底,印尼的三元前驱体年产能有望达到8万吨,并进一步增至2028年的11.5万吨左右。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产能增速更为显著,预计将从2025年的12万吨跃升至2030年的2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7%。
2025-09-23 1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