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无铅黄铜排库存
澳大利亚无铅黄铜排库存大概数据
|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 2019 | 无铅黄铜 | 100-200 | 吨 |
| 2020 | 无铅黄铜 | 150-250 | 吨 |
| 2021 | 无铅黄铜 | 200-300 | 吨 |
澳大利亚无铅黄铜排库存行情
澳大利亚无铅黄铜排库存资讯
沪铅延续弱势 国内社库继续去化【沪铅收盘评论】
沪铅夜盘突然跳水,日内跌幅略有收窄,收盘下跌0.67%。最近国内铅锭社会库存不断去化,但海外库存仍然高位运行,关注跌跌不休过后期价何时企稳。 此前再生铅开工有所回升,且原料到货较好,据smm消息,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部分再生铅冶炼厂反映近期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企业出货积极性高,废电瓶到厂量较好。 此前LME铅库存大幅交仓,库存升至26万吨之上,最近高位波动。 对于铅价走势,金瑞期货表示,昨日夜盘沪铅大幅下挫,超出预期波动,消息层面并无大的冲击。自上周开始,受到部分获利资金了结情绪影响期货持仓量下降,近期供需矛盾缓和,再生铅开工提升缓解现货偏紧,需求端平稳,市场累库预期令铅价承压回调。短期来看,铅价快速调整,释放利空压力,再生铅利润缩水,部分地区生产再度开始减量,预计弱势波动。
2025-11-27 17:43:5111月27日SMM金属现货价格|铜价|铝价|铅价|锌价|锡价|镍价|钢铁|稀土
► 金属涨跌互现 沪锡涨逾2% 沪银涨超3% 碳酸锂跌逾1%领跌【SMM日评】 ► 铂钯期货上市引关注 小金属板块走强 贵研铂业、锡业股份涨幅居前【SMM快讯】 ► 临近月末成交情绪走弱 部分高价货源溢价持续走高【SMM沪铜现货】 ► 铜价抑制需求不佳 现货升贴水走弱【SMM华北铜现货】 ► 11月27日上海市场铜现货升贴水(第四时段)【SMM价格】 ► 持货方积极出货 华东现货贴水扩张【SMM铝现货午评】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沪铅失守万七关口 持货商挺价情绪高涨【SMM午评】 ► 再生铅:下游电池生产企业拿货积极性向好 部分企业因后市畏跌仅刚需补库【SMM铅午评】 ► SMM 2025/11/27 国内知名再生铅企业废电瓶采购报价 ► 上海锌:盘面较昨日走高 现货成交不畅【SMM午评】 ► 广东锌:盘面重心上行 下游采购积极性走低【SMM午评】 ► 宁波锌:贸易商佛系报价 现货升水高位运行【SMM午评】 ► 天津锌:锌价小幅回升 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SMM午评】 ► 刚果(金)供应风险溢价加速释放,沪锡强势突破30万元关口【SMM锡午评】 ► 【SMM镍午评】11月27日镍价小幅下跌,美国将部分对华关税豁免期延长 》点击进入SMM官网查看每日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建议电脑端查看)
2025-11-27 17:33:29金田股份: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已用于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被问及“据报道,英伟达计划对下一代Vera Rubin架构人工智能服务器机柜的代工业务,采取“长臂管理”模式,或将在近期敲定水冷板供应商,下一代架构由于功耗极高,液冷部分覆盖率更好,电源,存储等部分也将采用液冷,如果能成为NVIDIA-L10方案的冷板模组承包商,将获得稳定的大单。此次变化如果在明年落地,将大幅提高现有供应链体系内的核心企业竞争优势及出货预期 对此贵公司是否有进入液冷供应链的竞争能力?”金田股份11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AI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及技术储备,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 。 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芯片算力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11月14日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11月10日-13日)显示: 1、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及利润同比增长的原因。 金田股份回应: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88 亿元,同比增长 104.3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4 亿元,同比增长 205.69%。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坚持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公司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同时,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改进同步提升经营效率,带动盈利能力实现同比提升。 2、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 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191.62 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3、公司新兴市场领域的业务拓展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坚持深化“产品、客户双升级”战略,攻克铜基材料高综合性能与特殊工况环境的技术瓶颈,陆续成功开发高导抗电弧、高导高韧、耐高温翘曲、高耐磨高耐蚀、高纯无氧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铜基先进材料,持续扩充高毛利产品矩阵,以更全面、深入地满足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半导体芯片等战略新兴市场需求。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铜产品销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将紧抓新兴前沿科技领域的材料与产品需求机遇,通过技术溢价能力与高端产能释放,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自 2001 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 20 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 9,000 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 1.3 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5、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以“成为低碳再生产品主力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目标,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100%。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AC/DC 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金田股份11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2025年1月22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实施了首次回购股份。截至2025年11月10日,公司已完成回购,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6,509,46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6%。 金田股份10月17日晚间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71,398,997.99元,同比下降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5,056,768.01元,同比增长30.30%。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17.6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04.37%。 金田股份表示,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坚持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策略,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得到持续深化,海外市场拓展取得成效。同时,公司通过数字化建设和管理改进同步提升经营效率,带动盈利能力实现同比提升。对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_年初至报告期末,主要系铜价上升,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增加所致。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GPU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作为国内铜及铜合金领域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在新兴高端市场领域的应用份额及技术储备,以更好满足下游应用行业对铜材导电导热等关键性能的需求。 金田股份10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有较好的客户基础及技术储备,公司高导精密铜排产品已进入高速铜缆适配元器件、IGBT等领域的行业龙头供应链体系;高精密铜合金带材在芯片引线框架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进半导体芯片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产品序列,提升产品竞争优势。 其他具体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定期报告。 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的铜材料,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绿色低碳铜材方案,请问有哪些个大公司,特斯拉,英伟达,小米还是谁?金田股份10月1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可实现再生铜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目前公司已推出多款低碳再生铜材料,与多家世界知名客户合作,为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绿色低碳铜材方案,满足客户的产品性能及减碳需求。 金田股份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9月15日-18日)显示: 1、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 39 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 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191.62 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 91.98 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与布局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泰国年产 8 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 扩大业务合作。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 74.14 亿元,同比增长 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3.57%。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 9.92 万吨,同比增长 14.52%。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3、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自 2001 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 20 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 9,000 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 1.3 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4、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 金田股份回应: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 AI 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铜基材料向高附加值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 年上半年,公司铜排产品用于散热领域销量同比增长 72%。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依托高导热率、优良的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在 3DVC 新型 AI 散热结构中的量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 GPU 散热方案中;公司高精度异形铜排现已批量应用于算力机柜的框架母线;公司电磁线已在 AI 基站高压散热系统用风扇中实现量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批量供货于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5、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再生铜产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可以为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铜材绿色方案。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61%。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AC/DC 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爱建证券发布的点评金田股份的研报指出:公司是全球铜及铜合金材料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在铜加工产业已构建"冶炼-初级加工-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2024年宁波、江苏、广东及越南等八大生产基地铜加工产能达到220万吨,铜产品产量191.6万吨,居行业第一。此外,公司也是国内技术领先、体系完善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之一。高端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创新型铜加工龙头市占率有望提升。铜需求结构性增长的驱动因素来自于工业及消费领域的智能化、电动化趋势:AI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催生了铜产品的新需求,促使其结构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转变。同时,我们判断:铜加工行业低价内卷式竞争结束,纵横整合趋势下,基于规模、技术、产品优势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将在行业向头部集中的过程中直接受益。依托“高端化、国际化、绿色化”三大优势,公司迅速抢占下游铜需求增量空间。新机遇下,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怎么看?爱建证券认为,铜价变化对公司未来毛利影响趋弱,盈利弹性逐渐释放。1)盈利能力核心影响因素——铜加工费率自2022年以来呈稳中向好趋势。根据爱建证券测算,公司铜及铜合金(不包含铜线排)产品加工费率2024年已提升至7.7%。2)铜价变化的影响究竟如何传导?公司采用"原材料价格+加工费"定价模式,铜价主要从需求侧对加工费产生间接影响;公司正加速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高端铜基材料需求,高附加值产品的高议价能力推动毛利水平结构性提升。3)公司套期保值体系优势进一步降低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铜价对公司成本及毛利的影响实际上趋弱。风险提示:新能源下游需求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铜价上涨风险、海外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2025-11-27 17:24:2611月27日全国碳市场价涨1.02%碳排放配额总成交3050628吨【交易日报】
11月27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59.09元/吨,最高价60.59元/吨,最低价59.09元/吨,收盘价60.21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1.02%。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938,054吨,成交额52,969,056.12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2,112,574吨,成交额120,511,294.20元;今日无单向竞价。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3,050,628吨,总成交额173,480,350.32元。 2025年1月1日至11月2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85,231,032吨,成交额11,411,665,579.55元。 截至2025年11月27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15,499,696吨,累计成交额54,444,392,683.06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11-27 17:15:43欧盟排放新规短期放宽无望 车企期待落空
据彭博社报道,汽车制造商试图推动欧盟放宽即将生效的新型内燃机汽车销售禁令,但这一努力遭遇挫折——原定于今年12月举行的关键会议或被推迟。 知情人士透露,行业利益相关方原本期待收到欧盟的邀请,在欧盟12月10日发布相关公告前讨论更具灵活性的规则,但目前已收到会议可能延期的通知。 11月25日,Stellantis集团董事长John Elkann表示,尽管该公司仍致力于电动化未来,但欧盟市场尚未准备好完全转向纯电动汽车。这一观点得到了其他多位汽车行业高管的认同。车企正等待欧盟就2035年禁燃令提供明确指引,以规划未来投资,而这背后涉及数十亿欧元的资金风险。 知情人士称,由于电动汽车转型速度不及预期,欧盟或将政策审查推迟至明年1月份。推迟的核心原因是德法两国在政策调整方案上分歧较大,例如在是否允许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继续销售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不过他们补充道,欧盟仍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实现突破。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Anna-Kaisa Itkonen称:“汽车一揽子计划的筹备工作仍在进行中,包括对轿车和厢式货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审查。正如我们此前所说,我们已加快推进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评估公众咨询收集到的意见。我们承诺尽快完成此次审查。” 汽车行业一直大力推动欧盟放宽相关准则,称当前旨在大幅削减尾气排放的规定过于激进,可能危及欧盟地区的就业岗位。车企高管警告称,由于欧盟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内燃机车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份,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车销量同比大涨40%,成为增长最快的驱动类型。 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AG)、雷诺集团(Renault SA)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均需等待欧盟的明确政策,以更新自身战略。保时捷(Porsche AG)已因旗下Taycan等纯电车型需求下滑,放缓推进激进的电动化计划——这一成本高昂的战略调整也对其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造成了影响。福特汽车(Ford Motor Co.)和沃尔沃汽车(Volvo Car AB)也采取了类似举措。 而这场分歧凸显出,在欧盟汽车行业面临转型动荡的背景下,欧盟在平衡绿色目标时面临的巨大挑战。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加大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使得该地区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欧洲高昂的能源和劳动力成本正迫使车企裁员,并将投资转移至其他地区。Stellantis上月已承诺未来四年将在美国投资130亿美元。
2025-11-27 16: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