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分类?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分类?"热门推荐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用途?
2024-02-01 14:14:00铝基中间合金是一种添加在铝合金中起着调整成分、改善性能、提高性能的合金,主要用途包括: 1. 提高铝合金的熔化温度和液相区稳定性:铝基中间合金中通常含有钛、锆等元素,它们能够有效提高铝合金的熔点和液相区稳定性,使得铝合金的熔炼和铸造性能得到改善,并且提高其抗热疲劳性和耐磨性。 2. 改善铝合金的机械性能:铝基中间合金通过添加含有Al-Ti-B等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铝合金的晶粒细化效果,提高强度、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使得铝合金在使用中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寿命。 3. 调整铝合金成分: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铝合金,可以采用添加铝基中间合金的方式,通过控制其成分和含量来调整铝合金的化学成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4. 提高铝合金的热处理效果:铝基中间合金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能够有效提高铝合金的热处理敏感性,使铝合金在固溶和时效处理中得到更好的性能提升效果。 5. 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添加铝基中间合金,可以有效改善铝合金的耐蚀性和耐磨性,提高其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磨损和耐腐蚀性能。 总的来说,铝基中间合金在铝合金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调整成分、改善性能、提高性能等方面的作用,使得铝合金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好的使用效果。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品牌?
2024-02-01 14:14:00一些铝基中间合金的品牌包括Aluminium Corporation of China Limited (Chalco)、Alcoa、Rusal、Noranda、Rio Tinto Alcan等。
铝基中间合金是什么?
2024-02-01 14:14:00铝基中间合金是由铝以及其他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它们通常被添加到铝合金中,以改善其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抗腐蚀性能等。铝基中间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铝基中间合金的添加元素可以包括硅、铜、锰、镁、铬等。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变铝合金的晶体结构和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例如,硅的加入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从而用于制造汽车轮毂、发动机零部件等高强度要求的零部件;镁的加入可以提高铝合金的塑性和可加工性,从而用于制造航空航天上的零部件。 铝基中间合金还可以用于改善铝合金的耐热性能。通常,铝合金的耐热性能较差,但通过添加一定的中间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改善其耐高温的能力。例如,铝镁合金是一种常用的高强度铝合金,通过适当添加其他中间合金元素,可以使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此外,铝基中间合金还可以用于改善铝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铝合金在一定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腐蚀,但通过添加适量的中间合金元素,可以显著提高其抗腐蚀性能。例如,添加一定量的锌和镁可以使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和化工设备等领域。同时,铝基中间合金的添加还可以改善铝合金的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总的来说,铝基中间合金是一类重要的合金材料,它可以通过适当的成分设计和合金化处理,使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抗腐蚀性能,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于高性能合金材料的需求。随着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铝基中间合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
铝基中间合金怎么熔炼?
2024-02-01 14:14:00铝基中间合金是一种将铝作为基本金属,混合添加其他金属成分以提高其性能特点的合金材料。熔炼是铝基中间合金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铝基中间合金的熔炼过程。 首先,准备原料。铝基中间合金的原料通常包括纯铝和其他金属成分,比如硅、铁、镁、铜等。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的配比准备并进行精细混合,确保各种金属成分能够均匀分布在合金中。 然后,将原料投入熔炼炉中。熔炼炉通常采用电弧熔炼炉或感应炉,通过高温将原料加热至熔化状态。在炉内,原料经过高温处理逐渐熔化,并形成液态合金。 接下来,进行合金的精炼处理。在熔炼过程中,由于原料中可能含有杂质和气体,会导致合金的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对熔化的合金进行精炼处理,除去氧化物、杂质和气体。通常采用气体保护下的脱氧、脱硫、脱氮等工艺,使合金的成分得以稳定,提高其质量。 最后,进行温度控制和成分调整。在熔炼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合金的熔化温度,确保合金的成分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根据合金的成分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加料或成分调整工作,使合金的成分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总之,铝基中间合金的熔炼过程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最终制得的合金符合产品的要求。熔炼工艺的优化将直接影响合金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充分重视熔炼工艺的控制和改进。
铝基中间合金如何开采?
2024-02-01 14:14:00铝基中间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由铝和其他元素组成,具有良好的热、电导性、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铝基中间合金是如何开采的呢? 首先,铝基中间合金的开采需要经过矿山勘探和资源储量评估。矿山勘探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技术,对地下资源进行勘查、探测和评估,确定矿床规模、品位和矿石类型,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然后,开采过程主要包括采矿和选矿两个环节。采矿是指将地下矿石开采到地表,并进行初步的矿石破碎、选矿和预处理。在铝基中间合金的开采中,主要采用露天开采和地下采矿的方式。地下采矿是指通过井下开采设备,将地下矿石运输到地表进行处理。选矿是指根据矿石的性质,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将其分离提取出有用的矿物质,为后续的冶炼加工提供原料。 接下来,通过冶炼和提炼工艺,将矿石中的有用金属元素提取出来。铝基中间合金的冶炼过程通常采用电解铝工艺,即将矿石经过粉碎、浸矿、熔炼等步骤,提取出含铝化合物,然后通过电解分离铝金属。提炼工艺则是对提取的合金进行精炼,去除杂质和控制合金成分的配比,确保合金的质量和性能。 最后,经过精炼和成型加工,铝基中间合金得到成品。经过冶炼和提炼的铝基中间合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成型加工,制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铝合金材料,供应给各个工业领域使用。 总的来说,铝基中间合金的开采过程包括矿山勘探、采矿、选矿、冶炼和提炼等步骤,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加工和处理,才能得到成品。开采和生产铝基中间合金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序,需要确保过程安全和环保,同时也需要精密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分类?"相关价格
名称 | 价格范围 | 均价 | 涨跌 | 单位 | 日期 |
---|---|---|---|---|---|
长江 ZL102铸造铝合金 | 19750-21450 | 20600 | 0 | 元/吨 | 2025-05-19 |
长江 A356.2铸造铝合金 | 20500-20900 | 20700 | -50 | 元/吨 | 2025-05-19 |
锡基轴承合金 | 253000-256500 | 254750 | -500 | 元/吨 | 2025-05-19 |
铝锶合金 | 29350-30350 | 29850 | 0 | 元/吨 | 2025-05-19 |
泰国 ADC12铝合金 | 82.5-83.5 | 83 | -0.5 | 泰铢/千克 | 2025-05-19 |
再生低碳A356铝合金 | 20800-21000 | 20900 | -50 | 元/吨 | 2025-05-19 |
低碳ZLD104铝合金 | 20750-21150 | 20950 | -50 | 元/吨 | 2025-05-19 |
低碳ZLD102铝合金 | 20650-21050 | 20850 | -50 | 元/吨 | 2025-05-19 |
低碳A356.2铝合金 | 20600-21000 | 20800 | -50 | 元/吨 | 2025-05-19 |
低合金中厚板 | 3980-3980 | 3980 | 0 | 元/吨 | 2025-05-19 |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分类?"相关行情
"铝基中间合金有哪些分类?"相关资讯
美元下跌 金属多飘绿 伦铝、伦铅跌幅居前 氧化铝、纽金涨超1% 【隔夜行情】
SMM5月20日讯: 金属市场方面: 隔夜内盘基本金属多下行,沪锡涨0.15%。沪铜涨0.54%。沪镍跌0.31%。沪铅跌0.71%。沪铝跌0.62%,沪锌跌0.27%。此外,氧化铝主力期货涨1.23%。 隔夜黑色系均飘绿,铁矿跌0.14%,不锈钢跌1.16%,螺纹钢跌0.62%,热卷跌0.37%。双焦方面:焦煤跌0.53%,焦炭跌0.49%。 隔夜外盘金属方面,LME基本金属普跌,伦铜涨0.73%,伦铝跌1.83%,伦铅跌1.78%,伦锌跌0.71%,伦锡涨0.44%,伦镍跌0.95%。 隔夜贵金属方面:COMEX黄金涨1.41%,COMEX白银涨0.44%。隔夜沪金涨0.97%,沪银涨0.25%。世界黄金协会(WGC)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6日当周,全球实物黄金ETF流出29.65亿美元,持仓量为3,525.6吨,减少30吨或0.8%。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仍然对金价将在年底时达到每盎司3,700美元持乐观态度。高盛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球央行对黄金需求强劲。年初迄今,全球央行的黄金需求平均为每个月94吨,远远超过此前预估的80吨。 截至5月20日8:13分,隔夜收盘行情 》点击查看SMM期货数据看板 宏观面 国内方面: 【工信部:保持制造业平稳增长 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 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部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乐成主持召开部就业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各项工作落细落地,形成推进合力,务求取得实效。保持制造业平稳增长,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实施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落实“两重”“两新”政策。加强重点行业企业技术改造,做好数字化转型中的岗位挖潜、职业能力提升转换。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培育人工智能、低空产业等新增长点。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主体,提升就业吸纳能力。 【外汇局: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 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表示,4月,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173亿美元。从主要渠道看,一是我国外贸呈现一定韧性,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649亿美元,保持较高规模。二是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4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109亿美元,处于较高水平。4月下旬外资投资境内股票转为净买入。三是主要流出渠道平稳有序。4月服务贸易资金净流出环比基本持平;外资企业利润汇出季节性增加,但低于去年同期;来华和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稳定,关联企业借贷往来跨境资金由净流出转为基本平衡。 【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 1年定期下破1%】 中国建设银行于5月20日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为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定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三种期限均下跌15个基点。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招商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分别为0.65%、0.85%、0.95%、1.05%;定期整存整取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分别至1.25%和1.3%。定期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三种期限均下跌15个基点。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 美元方面: 隔夜美元指数跌0.59%,报100.36。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美国政府未偿债务高达36万亿美元,且利息负担沉重。受上周五晚些时候美国政府信用评级遭下调的打压,美元汇率周一普遍下跌,兑避险货币日元、瑞郎和欧元的汇率创下逾一周新低,贸易紧张局势也令美元承压。 其他货币方面: 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美国贸易战及不确定性,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将放缓。今年欧元区GDP增速预计仅为0.9%,低于去年11月预计的1.3%。2026年预计增速为1.4%,仍低于此前预期的1.6%。增长前景下调主要因全球贸易疲软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报告假设美国维持对欧盟商品征收关税,包括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全球贸易进一步分化可能抑制GDP增长并引发通胀压力。若欧盟与美国贸易紧张局势缓和或欧洲与其他国家贸易扩张加快,经济增长可能回升。欧元区失业率预计今明两年继续下降,到2026年降至6.1%。消费者通胀率预计从去年的2.4%降至今明两年的2.1%和1.7%。(汇通财经) 欧元区4月CPI同比增长2.2%,预期2.2%;4月CPI环比增长0.6%,预期0.6%。法国(0.9%)、塞浦路斯(1.4%)和丹麦(1.5%)的年增长率最低。罗马尼亚(4.9%)、爱沙尼亚(4.4%)和匈牙利(4.2%)的年增长率最高。与2025年3月相比,13个会员国的年度通胀率下降,3个会员国保持稳定,11个会员国的年通胀率上升。在2025年4月,对欧元区年度通胀率贡献最大的是服务业(+1.80个百分点,pp),其次是食品、酒精和烟草(+0.57pp)、非能源工业产品(+0.15pp)和能源(-0.35pp)。(财联社) 宏观方面: 今日将公布中国5月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国5月五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国4月全社会用电量年率-每月、澳大利亚5月现金利率、加拿大4月未季调CPI年率、加拿大4月央行核心CPI月率、欧元区5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等数据。此外, 值得关注的是 澳洲联储公布利率决议;澳洲联储主席布洛克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举行,至5月22日。 原油方面: 两油期货均小幅上涨,美油涨0.29%,布油涨0.11%。因为市场对供应前景的担忧抵消了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影响。 周一的一份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可能下降。在周度库存数据公布前,五家受访机构平均预测,截至5月1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预计下降约14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API)的周度库存报告将在周三4:30出炉,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周三22:30公布其原油库存周报。(文华财经)
2025-05-20 08:36:43索通发展加快出海步伐 拟海外合资建设60万吨预焙阳极产能
索通发展(603612.SH)出海再进一步。 索通发展发布公告,与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EGA)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以合资建设预焙阳极生产基地。 根据协议,公司持股55%,EGA持股45%。一期产能预计达30万吨/年,未来考虑新增30万吨/年产能。协议还规定,双方将在2025年第二季度前就项目选址达成一致,预计2026年第二/三季度开始建设,2028年第二/三季度末实现商业化生产。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国内电解铝产能触及4500万吨的天花板,海外电解铝项目涌现,因此公司出海的步伐和节奏有望随之加快。 “EGA自身拥有预焙阳极产能,之所以跟公司合作,是考虑到我们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原材料的集采和混配优势等。”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当前,电解铝盈利处于历史的高点,公司产品预计盈利情况较为乐观。 EGA由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mpany)和迪拜投资公司(Investment Corporation of Dubai)共同持有,是这两个酋长国联合拥有的最大企业,为全球第六大铝生产商。 因此,上述索通发展负责人表示,合资公司生产的产品销路有所保证。 公告中提到,自签署备忘录以来,双方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商业计划,并与阿布扎比相关政府机构就关键条款达成一致。合资公司将优先向EGA供应阳极,EGA也将为其冶炼厂扩建项目采购阳极。虽然《联合开发协议》为战略性框架性约定,但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后续合作仍需进一步洽谈,存在不确定性。 2024年年底,索通发展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原铝产业链出海将加快步伐,未来国外原铝产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叠加国外预焙阳极厂因建厂早、时间长、设备老化,目前正进入更新周期,海外预焙阳极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期。公司将利用海外市场机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并以产品出口带动产能出海。
2025-05-20 08:36:34阿联酋资本“出兵”法国!联合英伟达打造欧洲最大AI基地
英伟达和阿布扎比投资公司MGX正与法国企业合作,计划在法国建立一个“欧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园区”,以推动法国和阿联酋在该技术领域的雄心。 当地时间周一(5月19日),MGX在官网宣布,在巴黎“选择法国”峰会上,法国国家投资银行Bpifrance、MGX、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stral AI以及英伟达将成立合资企业。 新闻稿称,该企业将建立欧洲最大的人工智能园区,位于巴黎处于的法兰西岛大区,预计最终容量将达到1.4吉瓦。MGX称,该项目源于今年2月巴黎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当时两国总统达成了广泛的AI合作协议。 财联社先前提到,在2月份的会晤期间,阿联酋和法国一致同意建设一个1吉瓦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再加上芯片、人才发展等一系列项目,投资规模最高可达500亿欧元(约合564亿美元)。 在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召开前夕,马克龙还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法国的AI产业将会获得1090亿欧元的投资。 但要指出的是,MGX并未在最新的声明中透露具体的出资情况。根据法国媒体的说法,AI园区的初始投资额为85亿欧元,工程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工,第一期将于2028年投入运营。 MGX称,园区项目的合作方还有法国电信集团Bouygues SA、法国电力集团(EDF Group)、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法国电网运营商RTE和法国光纤基础设施运营商Sipartech。 新闻稿写道,计划中的巴黎人工智能园区标志着整个欧洲大陆,向着建立“自主、可持续和具有全球竞争力AI基础设施”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媒体分析认为,这项协议反映了阿联酋推动经济多元化并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同时也符合法国方面推动“人工智能主权”以抗衡其他国家科技力量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MGX也是美国“星际之门”(Stargate)AI基建计划的出资机构之一。就在上周特朗普访问中东时,阿联酋与美国共同宣布将打造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AI基础设施集群。
2025-05-20 08:27:33A股新共识!证监会副主席:估值处相对低位,外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
展现中国资产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5月19日深圳举行。 此次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为期两天,除了政府、监管机构出席之外,近400名金融监管机构及交易所、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资产管理公司、创投机构、评级机构、中介机构、指数供应商、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组织以及深市上市公司等代表现场参会。 大会首日,共有三大主旨演讲,五大主题演讲以及来自全球头部外资资管机构的五大圆桌讨论。大会现场观点交锋,看点纷呈。 来自监管的声音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喊话”全球投资者:A股估值仍处于相对地位,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将始终坚定。证监会将按照制度型开放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着力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容相通,让制度在推进双向开放中更好发挥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 深交所理事长沙雁则表示,如何应对不确定性,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共同关切,一个“稳稳的中国”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投资兴业的沃土,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议话题,这个“共识”正在不断扩大。 此外,在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与媒体采访过程中,多家外资机构首席经济学家、专家学者们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即在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政策之下,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全球投资者的目标再次转向中国资产。 监管发声:A股仍处低位,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有“四大共识” 在大会致辞上,李明表示,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去年以来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等关键举措深入推进,市场生态正加快完善,随着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持续深化,中国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反映出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与股市稳中有涨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李明表示,可以看到,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成色和创新动能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更加注重回报投资者,接下来,将持续引导上市公司积极通过现金分红、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不断打造高质量、有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 此外,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将始终坚定。证监会将按照制度型开放的部署要求,加强对外开放顶层制度设计,从对外制度的相容相通、透明度、系统性以及多变合作商着力推进对外开放的步伐。 沙雁表示,中国资产向上重估成为全球投资者的热议话题,这个“共识”正在不断扩大。她也谈及了对当下市场的几点体会,一是具备韧性的上市公司群体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基础,二是科技创新热潮为投资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四是主动扩大开放打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围绕着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对外开放,沙雁表示,深交所将围绕以下三个重点工作展开: 一是以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完善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机制,发挥从“IP”到“IPO”再到上市后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接力式服务体系作用。 二是持续优化深港通机制,积极推动REITs纳入深港通标的,稳步拓展跨境ETF产品互联互通和指数产品交叉挂牌,为境外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投资中国市场建立更丰富的渠道。 三是进一步丰富与境外投资者的沟通交流方式,“走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今年计划开展10场以上“投资中国新机遇——深市上市公司境外投资者路演”活动,方便境外投资者与深市上市公司面对面深入交流。 外资机构看多、做多中国资产 在此次全球投资者大会首日议程上,共有三大主旨演讲,五项主题演讲以及来自全球头部外资资管机构的五大圆桌讨论。 在主旨主题演讲上,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伊恩·戈尔丁,以及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等,围绕着科技与地缘变局下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趋势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投资本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判与观点分享。 此外,深交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向全球机构介绍了深市基金和指数发展情况、发挥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积极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及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的中国实践等实践。 大会首日,多家外资机构积极传递出强烈的信号:即在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政策之下,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全球投资者的目标再次转向中国资产。 “产业链上下游的集群规模优势、人才红利、以及广大市场需求和民营企业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将推动中国在下一阶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人才优势在AI行业非常明显,这源于中国多年的工程师红利。AI一直是4个主要环节共同支撑,即算力、算法、数据和场景。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有助于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在摩根士丹利中国BEST会议上,80%以上投资者表示有可能近期增加中国股票的投资敞口。”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表示,中国市场的估值吸引力仍然显著。海外投资者普遍比较看好科技或人工智能研发、新消费和高端制造相关赛道的企业增长潜力,也在这些方面开始进一步积极布局。 在媒体采访环节,美银中国区行政总裁暨大中华地区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市场销售部主管王伟表示,通过对亚洲基金经理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在寻找在中国的投资机会,只有16%的投资者在寻找其他机会,低于上个月的26%,还有10%的投资者已全面投资中国。 王伟进一步指出,中国最近政策一致性和明确性、持续的技术进步等原因之下,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兴趣重新回归。一些投资者指出,在岸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似乎也已恢复到 2021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香港)首席投资官Joohee An(安珠姬)也认为,近期中国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表明在科技自主创新取得显著进展。这种技术突围提振民营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且政府对民企的持续支持,大量现金流充裕的民企有望扩大资本开支和人才招聘规模,从而形成正向循环。外资机构正逐步提升中国资产配置比例,预期企业盈利的下行风险有限,市场也将迎来价格重估。 在看好板块上,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人工智能发展与DeepSeek提振科技投资风险偏好是今年推动中国股票的估值上行的叙事变化之一,也有力地推动了境内投资者的信心及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关注。瑞银观察到,过去数年中,人工智能与大科技在A股中的市值占比不断提升。全方位的政策宽松正在助力中国股市展开估值重构。 房东明还指出,一直以来,瑞银是通过QFII和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参与A股的重要经纪商,市场份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在不断提升交易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努力下,相较于2017年,公司通过沪深港通进行的北向日均交易量提升了12倍。 未来,瑞银将继续把握中国金融双向开放的机遇,一方面会持续服务好中短线交易型投资者,另一方面会把服务中长线投资型投资者作为重点的服务方向,同时也期待在衍生品和ETF领域进一步开展业务。
2025-05-19 18:44:19大摩首席:已将中国股市指数评级调至标配,科创优势托举经济和股市
自关税降级以来,包括高盛、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看好中国股票市场,高盛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把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的12个月目标分别上调至84点和4600点,意味着分别有11%和17%的潜在上涨空间。 在深交所举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带来“科技与地缘变局下的中国经济”的主题演讲, 在邢自强看来,美国出现极为罕见的“股债汇三杀”,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汇率走低,这一连锁反应促使全球重新思考过去几十年来习以为常的“美国经济例外论”,以及美元长期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再看中国资产,科技创新带来了叙事的改变,产业链上下游的集群规模优势、人才红利、以及广大市场需求和民营企业坚韧不拔的精神,都将推动中国在下一阶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大会现场采访环节,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中国在岸股票业务主管沈黎表示, 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超预期,有助于国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振,在摩根士丹利中国BEST会议上,80%以上投资者表示有可能近期增加中国股票的投资敞口。 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在近日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达了对市场的信心,她认为,香港市场是全球机构投资者最关注的中国资产定价的重要舞台。当前,港股的定价权已显示出逐渐趋于稳定的迹象,这对重建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原因为何? 关税摩擦历时一个月后迎来重大转机,未来关税或许还存在变数,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容忽视,全球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确定性。 邢自强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国拥有充足的应对冲击的回旋空间。原因有四个:一是国内政策刺激拥有加码空间;二是整体社会民生仍具有承压能力;三是产业链集群优势,短期内难以被取代;四是在下一阶段的科技革命中,中国具有巨大的科创潜力。 政策加码尤为市场所关注,尤其是在拉动内需与消费上,邢自强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率先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将能发挥提振信心的作用。今年3月举行的两会上也制定和宣布了对消费品补贴、基建和科技等方面的刺激政策。 年初以来,政府债券发行活跃,有力支撑了整体社融增速。未来还有望进一步推出补充财政政策。 邢自强还观察到,中国还将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扩大到了许多一二线城市,涵盖医疗、养老甚至文化等各个领域,并降低准入限制,允许更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进入,这也带来了新的动向。今年以来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包括逐步提升农村养老医保的费用。至关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夯实和改革有望逐步提升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 中国科技创新叙事改变 DeepSeek横空出世,让中国再次证明在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高科技领域的优势,这也是外资机构关注的焦点。 日前,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发布报告阐述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上的产业优势: 一是《中国前沿产业28强报告》,系统梳理了从智能驾驶,到AI应用,再到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的28家崭露头角的企业,它们未来将有望拥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 二是根据摩根士丹利“中国AI硬件自给自足率指数”,预计中国到2027年就能达到超过80%的自给自足率,其中包含GPU芯片等。 “产业链上下游的集群规模优势、人才红利、以及广大市场需求和民营企业坚韧不拔的精神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优势,将推动中国在下一阶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邢自强指出,人才优势在AI行业非常明显,这源于中国多年的工程师红利。AI一直是4个主要环节共同支撑,即算力、算法、数据和场景。 邢自强认为,中国当前在算法、数据和场景三个环节的优势可以弥补算力方面的不足——即通过算法、数据和场景改善效率,积累更多其他方面优势,以弥补算力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在算力方面也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例如国产芯片和服务器用于AI训练。目前的国内自给自足率达到34%,预计到2027年自主可控率会上升到82%。 邢自强认为,自去年以来,中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受美国技术遏制政策影响,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预期曾出现阶段性波动,市场信心一度受到影响。但下一阶段的产业优势、科创能力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王滢看好港股的科技和互联网板块,她表示,长期以来,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和AI领域的关注度都较为有限,DeepSeek横空出世让投资者意识到,中国拥有庞大的工程师资源池、数据可用性、社交网络和电商领域完善的生态系统,并可能获得政府的进一步支持,以加快AI的应用。现在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AI领域的可投资性。 此外,王滢也看好中国新消费板块,相信有望在全球市场蓝海里获得更多投资者青睐。“摩根士丹利在2023年推出中国企业走出去主题的相关报告。从那时起,我们一直高度关注与新消费业态相关的公司。”王滢表示。 境外投资者信心提升 王滢观察到,今年2月中旬的民营企业家会谈,进一步帮助全球投资者了解中国政府的决策方向,境外投资者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信心进一步改善。 “团队已经将中国股市的指数评级从低配调整至标配。”王滢进一步表示,政策信号明确转向、地缘政治格局改善,以及科技突破重塑信心三大因素推动中国市场步入新阶段,MSCI中国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有望持续改善。 王滢表示,今年1月中至4月2日对等关税实施期间,有接近80亿美金的被动资金流入中国股市。虽然从4月2日之后,由于极端关税升级,资金呈现流出态势,但是持续时间非常短。从4月下旬开始,被动基金重新流入中国股市。 王滢认为,随着市场情绪稳定,叠加投资者对宏观和资本市场投资环境的理性分析,境外投资者已经达成共识,即全球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和相对吸引力以及受到影响的程度,相比其他市场要小得多。 王滢从全球资金流量配置来看,全球投资者正在主动改变超配美元资产的状态。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体量和流动性优势,而国内政策加持将能进一步凸显其流动性优势和经济周期稳定性优势。 政策还有哪些空间? 邢自强认为,中美关税风波取得一定进展,中国仍需进一步发挥财政力量提振内需。提振内需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资金支持问题,他提出三项举措: 一是增加财政赤字,包括多发国债。当前美元资产一枝独秀论受到冲击,全球资金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此时若中国增加人民币资产供给,扩大财政赤字,将资金用于刺激消费和完善社会保障福利,有助于打破低物价循环,提升人民币资产收益率。 二是推进国企改革,将国有资产分红更多注入社保体系。这既能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又能推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水平。 三是推动整体财政支出转型,从过去侧重于建设类的财政模式,转向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类的财政模式。 他进一步指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要抓住战略机遇期,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建议实施“2030重大战略”。 具体而言,即到2030年实现两个“三零”,聚焦扩大内需、大幅对外开放的战略。通过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夯实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财政转型改革,使未来五年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增长30%,并且这30%的内需消费市场增量将向世界各国开放。在此过程中,未来五年逐步将对外关税降至“0”,将对外资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降至“0”,将补贴降至“0”。
2025-05-19 18: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