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钛晶矿库存行情
江苏钛晶矿库存资讯
聚焦锗镓锌资源开发 中矿资源纳米比亚楚梅布冶炼厂多金属回收项目动工
4月28日,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矿资源”)楚梅布冶炼厂多金属回收项目动工仪式举行。中矿资源董事长、总裁王平卫出席仪式并讲话。 王平卫表示,中矿资源坚定支持楚梅布冶炼厂多金属回收项目,预期将楚梅布冶炼厂打造成为重要的多金属回收基地。中矿资源之所以持续在楚梅布冶炼厂加码投入,主要源于对稀有关键小金属市场需求充满信心,对楚梅布冶炼厂的战略转型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纳米比亚矿业的“明珠”,楚梅布冶炼厂凭借处理复杂铜精矿的卓越技术闻名世界,自2024年8月被中矿资源全资收购后,这座百年老厂迎来了战略升级机遇。依托中矿资源在全球矿业领域的资源整合能力,楚梅布冶炼厂正加速向多金属综合回收中心转型。 该项目聚焦锗、镓、锌等战略性金属资源开发,计划总投资2.23亿美元,设计年处理炉渣20万吨,建成后预计年产33吨锗锭、11吨工业级镓及1.09万吨锌锭。 此项目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将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彰显中矿资源践行“绿色矿业”的责任担当,并为纳米比亚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025-04-30 15:33:59鞍钢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检作业区20热轧圆钢采购招标
1. 采购条件 本采购项目20热轧圆钢(AGKSJXHGXHD250429207851)采购人为鞍钢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检作业区,采购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进行公开询比。 2. 项目概况与采购范围 2.1 项目名称:20热轧圆钢 2.2 采购失败转其他采购方式:转谈判采购,转直接采购 2.3 本项目采购内容、范围及规模详见附件《物料清单附件.pdf》。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采购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3.2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资质要求: (1)生产型营业执照 (2)流通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生产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流通型营业执照 3.3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需满足如下注册资金要求: 生产型注册资金:1000.0(万元)及以上 流通型注册资金:1000.0(万元)及以上 3.4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业绩要求: 提供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之间的同材质圆钢销售合同及对应发票的扫描件或照片 3.5 本次采购要求投标人须具备如下能力要求、财务要求和其他要求: 财务要求: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能力要求:生产型钢铁企业或其控股子公司 其他要求:详见附件(如有需要) 3.6 本次采购要求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失信被执行人投标无效。 4. 采购文件的获取 4.1 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25年04月29日14时00分至2025年05月08日08时00分(北京时间,下同),登录鞍钢智慧招投标平台http://bid.ansteel.cn下载电子采购文件。 点击查看招标详情: 》20热轧圆钢采购公告
2025-04-30 11:25:53印尼上调矿业税费 镍生产商处境雪上加霜
在印尼政府提高了采矿业的税费后,矿业公司警告称利润将下滑,进而可能削减产量。 印尼政府在上周末宣布,提高对镍、煤炭、铜、黄金等矿产的特许权使用费税率。其中,镍的税率增幅最大,从原定固定的10%上调至14%至19%不等,具体税率取决于镍的市场价格。 镍是制作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系实现全球能源转型所必不可少的绿色金属之一。镍也是制造不锈钢的重要原料。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国,该国目前占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印尼当局提高矿业税费,包括淡水河谷和自由港麦克莫兰在内的多家矿业巨头都将受到影响。 “这是一种额外负担,特别是在商品价格低迷的时期出台这样的法规,”印尼矿业协会执行董事Hendra Sinadia如此评价政府的新政策。 Sinadia指出,运营成本将上升,利润将受到冲击。他补充道:“一些公司可能不得不减少产量,甚至关闭矿山。” 作为印尼经济的支柱,大宗商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尤其是镍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吸引了创纪录的外国投资。 然而,印尼镍生产商正面临镍价持续低迷的挑战,原因是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印尼的镍供应过剩。 此外,镍生产商还需应对印尼近期其他法规带来的成本上升。据矿业公司称,今年的成本增加还受到增值税上调和必须使用更多生物柴油作为燃料的规定影响。 自今年3月以来,印尼还要求自然资源出口商将更多海外收入保留在本国至少一年,以提升外汇储备,并稳定印尼盾汇率。目前印尼盾已接近历史低点。 印尼镍矿商协会则表示,在镍价下行和全球贸易战升级的背景下提高税费“时机极其不当”。 该协会在声明中称:“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可能会削弱投资者对镍产业上游和下游的兴趣,削弱印尼镍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导致利润被压缩,进而引发大规模裁员。” 一位资深镍业高管指出,那些没有自有加工设施的矿商将受到最大冲击。他表示,他们可能会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冶炼厂,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
2025-04-30 08:59:17晶科能源2024年组件出货92.87GW 二季度目标20-25GW
4月29日晚间,全球光伏龙头企业晶科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5年第一季度,晶科能源实现营业收入138.4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 晶科能源表示,报告期内,光伏行业主产业链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叠加海外贸易政策变化扰动需求,行业一体化各环节利润水平承压。该公司作为全球市场布局的一体化企业,在保证长期客户履约的前提下,报告期内组件交付均价和盈利水平同比成下降趋势。下一阶段,该公司将积极应对行业需求和政策变化,持续优化市场策略和供应链管理,并不断提升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2025年1-3月,晶科能源实现总出货量为19,130M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17,504MW,硅片和电池片出货量为1,626MW。在平衡出货规模与盈利的前提下,该公司第二季度预计组件出货量为20GW至25GW。 据其一季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晶科能源光伏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20GW。同期,该公司已投产高效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达26.6%以上,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已达34.22%。 4月29日晚间,晶科能源还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 年报显示,2024年,晶科能源实现营收924.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9亿元。 出货量方面,2024年,该公司实现组件出货量92.87GW,同比增长18.28%,第六次蝉联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同期,其N型组件出货81.29GW,占比达88%。 ▍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 沙特项目现新进展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晶科能源海外贡献核心增量,组件销售额占比接近70%。其中,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迅猛。 报告期内,该公司在中东地区组件出货量接近10GW,东南亚区域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在沙特,晶科能源与公共投资基金(PIF)及沙特能源设备公司(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合作建设的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下半年逐步投产。 晶科能源美国工厂完成升级改造与扩产,2GW产能实现满产运营。 回看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在需求增长与价格波动的复杂环境中持续前行。面对行业周期性波动,晶科能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多元化融资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该公司推动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提升国际化融资能力。 运营层面,晶科能源通过优化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提升供应链金融票据使用比例,有效降低资金成本。2024年,该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78.67亿元,全年资产负债率下降2个百分点。 ▍拟于年内完成40%以上产能升级改造 当前,光伏行业仍处于阶段性调整的阵痛期,先进产能的释放在这过程中尤为重要。 晶科能源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单晶硅棒、硅片切割、电池制备、组件封装在内的光伏业务。该公司自产的硅棒、硅片及电池片,主要用于内部各下游环节的生产加工。截至2024年底,其已形成约100GW的一体化产能。 据介绍,2025年,晶科能源产能升级提速,预计年内完成40%以上产能的升级改造,年底前形成40GW至50GW高功率TOPCon产能。 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黄金片区电池量产平均效率超26.7%,实验室TOPCon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22%。基于TOPCon的HOT4.0技术平台,其推出的第三代TigerNeo光伏组件主流版型功率最高达670W,组件转化效率高达24.8%,双面率达85%,可满足大型电站与分布式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目前公司第三代高功率TOPCon产品接单顺利,已形成可观的在手订单规模。”晶科能源方面表示。 晶科能源亦在年报中表示,该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和产业数字化推进力度,着力推进优势技术与产能的快速布局。 据其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底,晶科能源累计专利授权超3000件,N型TOPCon相关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加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储能业务 晶科能源将储能业务视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并加速光储融合布局。 2024年,该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突破1GWh,较上年同期实现较高增长。其针对户用、工商业及大型电站等场景,推出定制化储能解决方案,并与全球多家电力开发商签订订单。 在储能领域,截至目前,晶科能源已与全球多家电力开发商、分销商、终端客户签订订单,涉及区域包括中国、中东非、东南亚、北美、南美、澳洲与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晶科能源的全球化光伏产能布局,亦为其储能业务扩张提供支撑。2024年7月,该公司与沙特方达成合作,计划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该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将为中东地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据晶科能源方面介绍, 未来,该公司将加大储能业务的海外市场开拓,探索“光储一体”创新模式,计划2025年储能系统出货量目标达6GWh,较2024年增长近5倍。
2025-04-30 08:46:11英特尔更新晶圆代工路线图:18A制程今年量产 14A也有新进展
当地时间周二,英特尔举办晶圆代工业务Direct Connect大会。新任CEO陈立武在上千名产业链客户面前,承诺公司将继续在代工业务上发力。英特尔也在周二公开最新的工艺制程路线图。 陈立武在开场时表示,自从他5周前出任CEO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在询问他是否打算继续推进晶圆代工业务。他表示:“答案是肯定的,我致力于让英特尔的代工业务取得成功,并且我知道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英特尔也在周二宣布,备受关注的18A(1.8纳米)工艺目前已经进入风险生产阶段,预计将在今年实现量产。同时该工艺的性能增强变体18A-P也已经进入早期晶圆的工厂生产。另外,基于先进3D封装技术的18A-PT工艺也出现在远期路线图中。 公司首席全球运营官兼代工生产和供应链总经理Naga Chandrasekaran博士,也在现场展示了一块由俄勒冈工厂生产的18A制程晶圆样品。 作为参照,业界龙头台积电的2nm(N2)工艺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与N3E工艺相比,预期能提高10%-15%的性能,同时功耗降低25%-30%。 英特尔同时宣布,18A之后的下一代14A工艺制程将在2027年前后进入风险生产阶段。预期新工艺将带来15%-20%的能效提升,以及芯片密度增加1.3倍。 公司也透露,已经向早期客户分发14A工艺制程套件,并收到多家客户在新工艺节点上构建芯片的意向。若按计划进行,14A也将成为业内首个使用阿斯麦高数值孔径极紫外线光刻机量产的制程。台积电的A14技术计划于2028年投产,但不会引入高数值孔径的光刻机。 在发布会上,陈立武也披露了代工业务的四大基础目标,强调公司正在转向开放和标准化,这也是许多客户长期以来的诉求。 陈立武表示:“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要实现:在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功率、性能和面积目标;确保工艺技术能够为广泛的客户群体所使用;在先进封装领域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以及重新确立英特尔作为一个可靠的、生态系统友好的代工合作伙伴。” 陈立武也请来了新思科技、楷登电子等产业链公司的掌门人,并披露了一系列EDA和IP合作。 作为发布会的花絮,英特尔也公布了一段机器人(狗)在晶圆厂的工作情况。这只由波士顿动力制造的机器狗配备了热能感应摄像头,能够在晶圆厂内巡视并识别过热的机器。驱动机器狗的AI系统能自动生成工单,召唤人类工程师到现场进行维修。
2025-04-30 08: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