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厚板产量
哈尔滨中厚板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7 | 中厚板产量 | 800-900 | 吨 |
2018 | 中厚板产量 | 850-950 | 吨 |
2019 | 中厚板产量 | 900-1000 | 吨 |
2020 | 中厚板产量 | 950-1050 | 吨 |
2021 | 中厚板产量 | 1000-1100 | 吨 |
哈尔滨中厚板产量行情
哈尔滨中厚板产量资讯
SMM:工业需求及ETF投资需求等或将支撑银价中长期震荡偏强【SMM白银大会】
5月16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宁波浩顺贵金属有限公司、全达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协办,福建紫金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惠州市怡安贵金属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湖南盛银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伟达贵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广西中马中联金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苏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兴众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IKOI S.p.A、湖南正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鸿福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等赞助单位大力支持的 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 上,SMM白银分析师王慧琳对“白银供需演变情况及价格前瞻”这一主题展开了论述。 1、银矿及精炼银供应现状 2024年全球含银矿产储量共计64万金属吨 多金属矿石伴生的白银占世界白银矿产资源的三分之二以上。 国内银精矿自给率约50%,进口银精矿加工贸易为主要的贸易方式 2024年全年银精矿进口量接近168万实物吨,南美洲的银矿资源是国内主要的银精矿进口来源。 国内精炼银产量分布情况 2024年SMM1#白银产量超1.7万吨,大规模银冶炼产能集中在河南、云南、山东等地。 SMM1#银产量2025年预期仍将录得正增长 其中矿产银供应的主要来源是铅精矿和铜精矿伴生的副产品 ►SMM分析 •铅冶炼亏损常态化,副产品收益优先原则 铅冶炼综合回收优先高含银类原料以增加利润产值,弥补铅TC亏损。 •进口铜矿伴生银回收面临下滑 2025年进口铜矿TC持续下跌影响铜冶炼原料供应,2025年上半年主要的精炼银产量同比下滑来自铜冶炼厂贵稀回收。 再生银回收产能分布 据SMM估算,随着银回收新增产能投建,2025年再生银年产量估算已突破5000吨。 ►SMM分析 •传统再生银回收产能:分布于湖南、浙江、广东,原料以矿冶渣料和其他电子电工材料为主 •高产值贵稀回收产能:催化剂及各类含铂铑钯等银基新材料回收,多种贵稀金属综合回收 •新兴再生银回收产能:能依附于光伏产业链快速发展,以电池片、银浆、擦拭布等为主 光伏产业组件回收市场带来的再生银增幅带来远期供应压力 其从2022-2050光伏银回收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期和废旧组件来源估算占比等角度进行了解析。 2、白银的工业需求及未来趋势 白银终端消费增幅最明显的两个终端领域分别是光伏和新能源汽车 其结合2010-2030光伏装机及预期、2020-2030光伏电池片产量及预期、2024-2030年不同技术类型电池片占比及预期、2015-2025E新能源车销量数据等进行了阐述。 ►SMM分析 尽管少银化和替代是目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主流topcon电池片银浆单耗仍在11-13吨/GW,因此2025年国内电池片生产带来的银消费估算超过6000吨。 白银工业需求终端应用广泛,除光伏和新能源汽车外的消费需求表现相对平稳 白银工业需求逐渐增加,2025年全球白银工业需求在总需求中占比约62% 白银消费需求中,中国是主要银消费国,2025年国内银消费需求预期约1.9万吨,占全球消费需求超40%。 3、国内硝酸银、银粉、银浆发展现状 3.1硝酸银市场——国内硝酸银产能变化及新投建项目预期 ►SMM分析 Ø光伏装机刚需和其他新能源领域带来的银粉刚需是带动硝酸银产能扩张的主要因素。 Ø资质先行,产能集中投放后,新审批项目投产进度放缓。 硝酸银产能快速扩张后,行业竞争加剧、开工下滑 ►SMM分析 Ø硝酸银产量增幅与下游银粉银浆的扩张相关,但硝酸银产量的增幅并未跟上产能投建的进度,行业综合开工率下滑。 3.2银粉市场——国内银粉需求 2022年银粉国产化,进口银粉需求减弱 ►SMM分析 Ø国产银粉代替进程加快,进口银粉在技术参数上具有一定优势,日本 DOWA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银浆用银粉供应商。 Ø国内中高端银粉产品进口仍以日本、美国、韩国为主。 国内银粉产能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苏、湖北等地区 2025年国内银粉产能仍有扩张预期,产能扩张增幅接近20%,主要以湖南、湖北地区地区新投建项目为主。 基于电池片产量推算的银浆月度供需平衡 •以销定产,短库存周期,长期存储成本高。 •银浆配方需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调配,一般含银90-92%,其余部分为有机载体、玻璃氧化物和少量其他添加剂。 4、白银供需平衡及价格前瞻 银锭供需平衡表(国内) 我国一直是一个白银出口国,2024年我国纯度≥99.99%未锻造银的净出口量为3982吨。 白银现货市场供需情况——SMMTD升贴水数据点 中长期银价震荡偏强 利多>利空 》点击查看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专题报道
2025-05-16 19:54:35多重利好带动!汽车零部件板块掀起轰轰烈烈“涨停潮” 逾12只个股涨停!【热股】
SMM 5月16日讯:5月16日早间开盘,汽车零部件板块盘中快速拉涨,指数一度涨超3%,在一众行业板块中排名前列。个股方面更是掀起了大规模的“涨停潮”,豪恩汽电涨20CM封死涨停板,大地电气盘中一度涨逾18%,精锻科技一度涨超15%。天汽模、泰安股份、万向钱潮、泰安股份、均胜电子、亚太股份等逾12股盘中涨停。 消息面上,有券商表示,人形机器人与智能汽车在软硬件领域具备较多的共通点,车企纷纷加入机器人赛道,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在加大机器人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丝杠、电机、减速器、传感器、骨架等产品在车端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第二曲线”,短期“第二曲线”或催化产业链估值的提升,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汽零天花板。 众所周知,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提升,据乘联分会方面消息,4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高达51.5%,呈现出由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普惠政策托底背景下的新能源强势增长。在此背景下,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得不面临新能源转型的压力,人形机器人凭借着与汽车零部件的高度融合,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第二曲线”,在人形机器人持续火爆的当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受益,带动相关个股迎来多轮“狂欢”。 今日机器人板块也一同走高,指数盘中一度涨近3%。 此外, 据《证券时报》方面消息,近期,备受关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完成起草,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截至日期到2025年6月30日。 该标准将替代现行国标GB/T 39901-2021。相比而言,现行标准GB/T 39901-2021为推荐性标准,相比而言,新版正在进行意见征求的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适用范围从M1类乘用车(轿车、SUV、MPV等)扩展至N1类轻型载货汽车,覆盖更广泛的车辆类型。这也意味着, 待该强制标准通过之后,所有乘用车及轻型货车必须要强制安装AEBS系统,预计将推动中国市场汽车大规模前装AEBS的快速普及。 AEBS是紧急制动辅助系统,结合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和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的核心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和相对速度,自动判断碰撞风险并采取制动措施,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据Euro NCAP数据,AEBS可减少38%追尾事故、20%-25%致命碰撞事故,并降低25%-30%的受伤风险。 且值得一提的是,AEBS在目前汽车行业的整体装备渗透率不足60%,2025年1-2月中国乘用车AEBS整体装配率为56.5%(新能源车达62.9%),且8万以下的入门级车型装备率更是仅达2.6%,因此其未来的市场潜力巨大。随着AEBS的普及,市场预计,感知层(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决策层(处理器)及执行层(制动系统)产业链将迎来显著增长。 汽车销量方面,以旧换新政策也在持续带动汽车销量的提升,据此前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 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 展望5月汽车市场的未来,乘联分会此前表示,2025年5月共有19个工作日,与去年5月相比少2天,尤其是端午节在5月31日,不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启动,2024年5月的市场逐步恢复,今年5月的基数会相对较高。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5月车展线下活动持续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拉升人气。在品牌产品矩阵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此次上海车展的新车发布力度温和,自主新势力品牌多为中高端车型发布亮相,合资车型率先开启新能源上市惊喜价,预计5月车市增长相对平稳。
2025-05-16 18:04:46最低0.399元/W!新疆1GW光伏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
5月13日,第七师胡杨河市BD融合2GW光伏(新疆兴起航新能源有限公司1GW)(一标段)中标候选人公示,共有3家企业入围。 第一中标候选人:新疆兴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格39900万元,折算单价0.3990元/W; 第二中标候选人:天丰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39970万元,折算单价0.3997元/W; 第三中标候选人:陕西秦发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格39963万元,折算单价0.3996元/W。 招标公告显示,本项目占地面积39241.95亩,新建1GW光伏发电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招标内容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本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及竣工交付、缺陷责任期工作和最终接收等国家要求的所有工作,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工期和造价等全面负责,为交钥匙工程。 该项目计划开工日期2025年05月19日;计划竣工日期2025年09月30日,总工期134日历天。 本项目接受联合体投标。
2025-05-16 16:17:24华林能源年度第二批次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承包中标公示
5月15日,华林能源年度第二批次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承包采购中标公示,2家企业入围,工期/交货期/服务期为40 天。 中标候选人第1名:紫创光科绿能(深圳)工程有限公司,其他类型投标报价:0.71元/Wp。 中标候选人第 2名: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他类型投标报价:0.72元/Wp。 根据招标文件,该项目招标人为南昌华林智慧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招标规模为20MW(交流侧)。
2025-05-16 16:16:08中国硝酸银产业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SMM白银大会】
5月16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宁波浩顺贵金属有限公司、全达新材料(宁波)有限公司协办,福建紫金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惠州市怡安贵金属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郑州金泉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湖南盛银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伟达贵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广西中马中联金跨境电商有限公司、苏州星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永兴众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IKOI S.p.A、湖南正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鸿福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等赞助单位大力支持的 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 上,南阳市银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桐柏泓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银化合物与材料制备实验室执行主任/主任吴超对“中国硝酸银产业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展望”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 1.硝酸银产业概述 硝酸银的基本性质 ► 硝酸银的特性与作用 硝酸银的外观:硝酸银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结晶,有独特的外观特征。 硝酸银的强氧化性:硝酸银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氧化能力。 硝酸银的溶解性:硝酸银易溶于水、碱,微溶于C₂H₅OC₂H₅,溶解性特点影响其应用范围。 硝酸银的主要应用领域 光伏领域的应用:银粉对光伏银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界上95%以上的光伏银粉都在使用以硝酸银为原料的液相还原法制造。 电子领域的应用:微电子工业的各种元器件、和电接触材料,分析化学的常用试剂。 催化剂:国内石化企业中,每年使用银催化剂规模上千吨。 医药产业:做为消炎、腐蚀药品等,如烫伤膏药、医用消毒纱布等。 环保与资源回收: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或作为重金属离子(如硫化物)的沉淀剂;光伏行业硅片切割废水、电镀废水的银回收技术(如离子交换、电解法)。 化学与分析检测:制备其他银化合物(如硝酸银铵、氧化银)、银纳米材料(如纳米银颗粒、纳米线)的前驱体。 感光材料:全世界50%以上的白银用于制造感光材料,银盐制造感光材料中的感光如胶层,基础原料为硝酸银。 制镜工业:白银涂布在玻璃上有极好的反光性,目前最好的镜子是用白银制作的,基本原料为硝酸银。 2.技术市场现状 生产工艺现状 传统工艺特点:传统硝酸银生产工艺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不高。但存在生产效率低、能耗大、产品纯度有限等问题。例如,采用简单的溶解、蒸发工艺,生产周期长,且杂质去除不彻底。 产能提升困难:产能提升困难受多种因素制约,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是主要原因。现有生产线难以大规模再扩大,且智能化改造难度大,新建生产线成本高、周期长,使得大部分企业产能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工艺改进方向:工艺改进方向主要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可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精确控制反应条件;研发新型催化剂,优化反应路径,以实现绿色、高效的生产。 质量控制现状 质量标准体系: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硝酸银质量标准体系,规定了硝酸银的纯度、杂质含量等指标。如国家标准对不同等级硝酸银的银含量、氯化物、硫酸盐等杂质含量有明确的限量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检测技术手段:检测硝酸银质量的技术手段多样,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化学分析法可准确测定银含量和杂质含量;光谱分析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微量杂质,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 质量提升措施:质量提升措施包括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和完善检测流程。严格筛选原材料,减少杂质引入;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监控,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增加检测频次和项目,确保产品符合高标准。 专利申报现状与分析 2023-2024年硝酸银领域专利申请呈现“制备工艺主导、环保技术加速、设备创新崛起”的特点。制备工艺优化和设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环保技术成为竞争焦点。未来技术突破或进一步集中在高纯度生产、绿色合成及新能源应用方向。 国内现行主要硝酸银标准 化学试剂硝酸银标准:化学试剂硝酸银标准GB/T 670 - 2007,规格要求涵盖含量、外观、PH值等多项指标。例如对澄清度、氯化物、硫酸盐等都有明确规定,为化学试剂硝酸银的质量把控提供了详细依据。 工业用硝酸银标准:工业用硝酸银标准GB/T 44758 - 2024进行了质量分级,分一、二、三级。其规格要求除常见的含量、外观等,还对银氨溶液反应及多种杂质如Cu、Fe等作出规定,保障工业应用质量。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照相用硝酸银标准:照相用硝酸银标准YS/T 476 - 2002,主要针对照相领域对硝酸银的特殊需求制定。它在含量、杂质等方面有特定要求,以满足照相感光材料对硝酸银质量的严格标准。 市场竞争压力 中国硝酸银市场供需分析:2023年开始中国硝酸银市场进入投资高峰期,2023-2025年三年中纳入统计的16个重点硝酸银规划项目产能达到52200吨。硝酸银市场需求虽然持续增长,但远远低于产能的发展速度,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著。加剧各企业生存环境的竞争。 白银价格波动风险显著,近三年振幅达±34%。特别是近年来,银价持续高位,导致成本剧增,严重影响企业利润稳定性。企业为躲避分险,不得谨慎再投入,控制成本,间接影响研发进度,迟缓技术更新。 3.发展趋势展望 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随着世界各国的新能源政策和光伏度电成本持续下降,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加,光伏新增装机量继续增加,提高了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硝酸银需求量。2024年全球光伏银浆用硝酸银占比已 达到总产量的34%,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生产国贡献了62%的采购量。到2030年该比例有望由34%提升至45%。 新能源提渗透:新能源电池的技术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2%提升至2030年的28%,主要驱动力是电池行业材料需求的急剧增加,将成为硝酸银市场需求增长的一大动力。 电子业升工艺:电子工业领域,5G基站通信器件镀银工艺的升级和AI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高纯度硝酸银需求激增。推动电子用硝酸银向更高质量、更先进技术方向发展。 生物医药有突破:生物医药领域,由于抗菌涂层技术的突破,硝酸银溶液在抗菌涂层相关产品的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030年的35%。带动医药级硝酸银市场规模实现12,2%的年均增速。 市场驱动技术提升 1.绿色环保技术:膜分离技术在硝酸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纳滤膜去除大分子杂质,离子交换膜实现银离子回收。新型企业已规模化应用,使废水银离子排放从0.05mg/L降至0.01mg/L,废液回用率达85%。 2.智能化生产技术:微反应器技术优势明显,采用连续流反应,能精准控(±1℃),将反应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45分钟,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还可降低能耗30%,杂质残留≤5ppm,银回收率达98.5%。 3.高性能产品技术:连续结晶工艺逐渐普及,采用多级低温真空结晶(-10℃~5℃),单线产能提升40%。将纯度从99.5%提升至99.99%,降低单位能耗和生产成本。 产业政策约束与机遇 环保政策导向:环保政策导向促使硝酸银企业采用绿色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如近年来环保部门规定企业废水排放中重金属含量需达标,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改进。相关技改投入使小企业平均成本增加15%左右。 政策扶持机遇 政策扶持机遇为硝酸银产业发展提供助力。政府对环保型、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也为硝酸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安全政策要求 安全政策要求日益严格,涵盖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方面。企业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制度,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如硝酸银产品的专车运输问题,使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5-10%。 最后其对桐柏泓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概况、在标准编制上的工作、市场优势等泓鑫新材硝酸银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点击查看2025SMM(第六届)白银产业链创新大会专题报道
2025-05-16 16: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