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镀铬板卷进口量
乌克兰镀铬板卷进口量大概数据
| 时间 | 品名 | 进口量范围 | 单位 |
|---|---|---|---|
| 2017 | 镀铬板卷 | 5000-6000 | 吨 |
| 2018 | 镀铬板卷 | 6000-7000 | 吨 |
| 2019 | 镀铬板卷 | 7000-8000 | 吨 |
| 2020 | 镀铬板卷 | 8000-9000 | 吨 |
| 2021 | 镀铬板卷 | 9000-10000 | 吨 |
乌克兰镀铬板卷进口量行情
乌克兰镀铬板卷进口量资讯
有色板块回落 锌价偏弱调整【机构评论】
现货成交冷淡,持续贴水,库存小幅去化。进口矿冶炼持续亏损的同时,炼厂加大对国产矿的储备,锌矿供给阶段性趋紧,加工费走弱,是近期锌价波动加大的原因。受到进口锌矿流入和冶炼利润好转的驱动,国内前10个月精炼锌产出增幅明显。不过三季度末以来,由于沪伦比下行的影响,进口锌矿冶炼利润转负,炼厂优先采购国产矿,国内锌矿供给阶段性转紧,拖累了精炼锌产量释放的节奏,对盘面形成支撑。从全球整体视角看,锌矿周期性供给转宽逐步落地,矿端增产到冶炼放量的传导节奏由于海外炼厂减产而被延缓。需求端相对平稳,维持存量为主,但宏观冲击会阶段性扰动情绪。 总之,供增需稳之下锌供需平衡有过剩倾向,但过剩预期的实现还有待矿端向冶炼端的进一步传导,产业链内部调整需要一段时间,其中最关键的一个指标是进口矿冶炼利润和沪伦比能否明显回升。策略方面,中线锌价或难有流畅的下跌趋势,建议关注背靠区间上沿,逢高沽空的波段策略,现货企业可适当减少采购,优先使用库存。
2025-11-24 09:52:23钢丝绳上的磷酸铁锂行业:满产之下企业扩产谨慎 反内卷仍待三方面破局
磷酸铁锂需求持续回暖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今年整个产业预计产能达370万吨,部分头部企业已将排产规划到2026年。”近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以下称: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下半年以来,行业内排名前五的磷酸铁锂生产企业产能基本满产满销,排名5-10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接近80%。 尽管工业品需求反转,但磷酸铁锂产品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硫酸亚铁、硫酸、氨水等涨得厉害;另一方面,下游电芯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不让涨价。 谈及扩产,一位头部正极材料上市企业高管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希望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来规划产能。毕竟是上市企业,需要平衡财报与财务目标,不能盲目扩产。“公司挣的是辛苦钱,综合毛利并不是特别高。” 《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 今年三季度以来,磷酸铁锂行业开工率重回景气线,价格爬回成本线上方,但经历过此前三年行业寒冬的部分企业,在扩产决策上相对保持谨慎。 二级市场表现方面,今年年初至今,磷酸铁锂板块指数累计涨幅已达41.48%,板块景气度显著回升。截至11月21日收盘,磷酸铁锂板块指数报收781.29元,下跌6.59%。 头部企业订单排至2026年 磷酸铁锂行业的回暖,离不开下游需求的强劲支撑。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额达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75%;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储能装机量激增60%。 在此背景下,磷酸铁锂已占据正极材料近74%的出货量,成为动力与储能电池的出货主力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汤雁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根据摩根大通预测,2026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长30%。“结合我国出口市场的广阔空间,未来两年磷酸铁锂材料将新增百万吨级需求。”其表示。 旺盛的市场需求已直接传导至生产端。 “从过往情况来看,进入下半年后,通常处于旺季,今年也不例外,包括储能需求以及动力需求,都呈现向好态势。”11月18日,湖南裕能董秘办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今年1—9月销量达78.49万吨,当前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据湖南裕能董秘办人士介绍,该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在国内市场份额常年约占30%,目前订单排期已排至2026年。 厦钨新能是国内多元正极材料龙头企业,该公司磷酸铁锂业务由控股子公司雅安厦钨新能源主导。11月18日,该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 目前公司磷酸铁锂每月大概有1-2千吨的出货量。 今年1-9月,公司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材料的总产量是5.3万吨,产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 采访中,万润新能董秘办人士表示,今年1-9月,该公司磷酸铁锂累计出货24.67万吨,同比增幅高达79.54%。 据龙蟠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同样手握长期订单,其与LG、宁德时代等客户签订的供货协议,锁定了未来几年的销量。 积极扩产与谨慎观望并存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尽管磷酸铁锂需求端呈现旺盛趋势,但各大生产企业扩产的策略却呈现明显分化,“理性扩产”成为行业最新关键词。 “磷酸铁锂应用于车载产品的认证周期长,企业必须提前布局,等订单来了再行动就晚了。”厦钨新能董秘办人士表示,当前产能主要供应动力领域,未来将响应政策导向拓展储能市场。 据其介绍, 目前厦钨新能磷酸铁锂的有效产能是2万吨。同时,公司还有规划的2万吨产能在按计划推进,会结合下游需求情况来开展投产,预计到2026年总产能能达到4万吨以上。 11月18日,厦钨新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50000吨高性能电池材料项目,可应用于液态、半液态及固态电池,属于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的高端上游产品。“我们是国企,审批流程较长,必须提前储备产能应对可能的市场爆发,但若没有客户规划支撑,盲目投资也不合理。”上述厦钨新能董秘办人士表示,公司扩产始终与下游需求绑定。 对于扩充产能,湖南裕能则较为谨慎。“磷酸铁锂行业过去两三年很多同行公司是亏损的,国内竞争太激烈。”湖南裕能董秘办人士表示,公司对2026年扩产计划持谨慎态度,若启动扩产将聚焦高压密等高端产品。 “公司希望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我们毕竟是上市企业,需要平衡财报、财务目标,不能盲目扩产。公司挣的都是辛苦钱,综合毛利并不是特别高。” 国内一家头部正极材料上市企业高管对《科创板日报》记者对此表示。 万润新能选择以产品技术升级替代规模扩张。根据公司募投项目变更公告,公司拟将鲁北万润未投产的12万吨产能调整为生产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预计2026年底投产。“高压密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率相对更高,能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该类产品可同时应用于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 尚未实现磷酸铁锂出货的容百科技,也在加速布局。其董秘办人士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波兰建设首条产线,欧洲选址正在讨论中,投产时间待定,“相关业务布局已提上议程”。 拓展海外布局成新趋势 在全球锂电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国内头部企业纷纷加速海外布局。 据悉,厦钨新能在法国布局了正极材料和前驱体两个基地。谈及前述项目最新进展,该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因当地环保要求高,技术没有国内先进,需求也没那么迫切,海外基地项目推进相对较慢。“目前主要通过国内基地向欧美客户供货,海外基地作为长期战略储备。”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裕能在西班牙的磷酸铁锂项目仍在环评阶段;马来西亚项目处于前期筹备,“国外建设效率不如国内,具体投产时间不好说”。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公司销售收入仍以国内市场为主。 针对海外布局情况,以三元锂电池材料为核心主业的容百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该公司的确有在波兰建成首条磷酸铁锂产线的计划,可应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且具体投产计划已经在公司议程上。但具体在欧洲哪里建设还在论证当中,投产时间目前还不确定。 相比之下, 万润新能美国新能源正极材料进展明确。该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目前土地和厂房已完成交割,正同步推进设计、报批、设备采购及客户洽谈。 该项目总规划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一期建设0.9万吨,计划投资1.68亿美元,预计2028年全部投产。 龙蟠科技印尼基地是其海外布局的重要支点。该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海外产能主要服务区域市场,与国内基地形成互补;目前一期已满产,二期即将完成调试,2026年三期建成后总产能可达12万吨。 全链协同破“内卷” 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电芯市场不让涨价等多重压力,尽管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回暖,行业仍深陷“增产不增收”怪圈,无法自拔。 市场三方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底至2025年8月,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从17.3万元/吨暴跌至3.4万元/吨,跌幅达80.2%,全行业陷入连续36个月以上的普遍性亏损,万润新能、安达科技、龙蟠科技等6家头部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7.81%。 “现在每生产一吨磷酸铁锂产品,就要贴着成本线甚至低于成本线走,长此以往,企业根本没钱搞研发、保产能。” 在工信部新闻发布中心9楼,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研讨会上,一位与会企业高管的发言引发共鸣。 研讨会上,协会副秘书长汤雁指出,磷酸铁锂已成为锂电产业链利润承压最严重的环节,需从三方面破局:以成本指数重建定价逻辑,遏制恶性竞争;以技术创新开辟价值赛道;以供需平衡构建协同生态。 技术升级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路径。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秘书长周波表示,头部企业第四代高压实产品出货占比已超30%,但多数企业因资金短缺难以升级产线,形成“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 厦钨新能通过技术差异化实现盈利。 “公司是行业内首家大规模应用水热法工艺生产磷酸铁锂的企业,技术门槛高,产品在低温和倍率性能上有优势,不易被替代。” 其董秘办人士表示,通过工艺优化和规模效应摊薄成本,产品已能与其他工艺成本持平但性能更优,“公司相关产品向比亚迪、宁德供货时不会价格倒挂,几款产品都在盈利”。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龙蟠科技则通过模式创新传导成本压力。“部分客户采用甲供原材料模式,我们收取加工费,原材料涨价时可调整售价。”其证券部人士称,公司已推出第四代高压密产品,通过品质提升增强议价能力。 万润新能、湖南裕能等均将高压密产品作为重点方向,试图通过高端化提升毛利率。 全产业普遍性亏损也已严重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该如何解决? 研讨会上,协会发布的《磷酸铁锂材料行业成本研究》,则为行业破局提供了数据支撑。 周波表示,该成本指数填补了行业对标空白,可助力构建“成本共知、风险共防、利益共享”的产业链共识。 “反内卷不是磷酸铁锂行业的独角戏,需要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发力。”汤雁补充说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行业从“卷价格”向“卷技术”“卷价值”转型,叠加海外布局逐步落地,磷酸铁锂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明年,但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全球化布局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主动。
2025-11-24 08:48:47积极推进LPDDR5认证与试产工作 存储芯片概念股三连板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周日,沪深两市 上周共432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按行业划分, 电子、机械设备和电力设备 接受机构调研频度最高。此外,计算机、公用事业等行业关注度有所提升。 细分领域看, 通用设备、光学光电子和电池板块 位列机构关注度前三名。此外,计算机设备、电网设备等行业机构关注度有所提升。 具体上市公司方面,据Choice数据统计, 冰轮环境、丰元股份和农产品接受调研次数最多,均达到4次 。从机构来访接待量统计, 九号公司、容百科技和蓝思科技位列前三,分别为179家、140家和121家。 市场表现看, 存储芯片概念股上周表现活跃。 大为股份周四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在半导体存储领域, 公司积极推进LPDDR5认证与试产工作 ,开展高性能存储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研发工作,为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新能源业务方面,湖南郴州锂电项目桂阳大冲里矿已完成勘探评审备案,目前正在推进探矿权转采矿权工作。公司全资子公司大为创芯主要产品有NAND、DRAM存储两大系列。 针对存储行业产品价格波动的情况,公司已构建针对性策略应对库存与订单风险。 二级市场上, 大为股份周四收盘斩获三连板。 深科技周四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作为国内高端存储芯片封测的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和工程团队,具备精湛的多层堆叠封装工艺能力和测试软件开发能力。 公司目前深圳、合肥封测处于满产状态,并根据客户近期需求在扩产。 国科微周三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在固态存储领域已完成 “固态硬盘控制芯片+行业固态硬盘产品” 双业务引擎的商业模式布局,致力于通过持续研发积累打造自主安全可控的存储生态体系。公司自研的 固态存储主控芯片 搭载国产嵌入式CPUIP核, 已通过国密国测双认证及自主原创认证,可实现全国产供应链交付。 江波龙周三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凭借自研主控芯片成功实现 UFS4.1产品的突破 。经原厂及第三方测试验证,搭载公司自研主控的UFS4.1产品在制程、读写速度以及稳定性上优于市场可比产品,在 获得以闪迪为代表的存储原厂认可 的基础上,还获得多家Tier1大客户的认可,相关导入工作正加速进行。 协创数据周四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在存储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聚焦于 NANDFlash以及DRAM 这两大主流相关的产品与技术。在存储芯片方面,公司已正式面向市场销售, 目前已有相关订单并完成交付,多种存储相关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受益于AI应用与发展的持续深化和存储市场的行情向好,公司存储业务今年以来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
2025-11-24 08:26:10AI相关需求沿链传导 覆铜板行业迎“量价齐升”
AI算力革命驱动高端印刷电路板(PCB)需求激增,其上游关键基础材料覆铜板(CCL)也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部分高阶品类成为紧俏货。 国内某覆铜板厂人士表示,“上半年的需求是回升了,但说供不应求,那要分产品。有部分产品确实需求很旺盛,有一部分产品还是平稳增长。” 财联社记者近日多方采访获悉,多家覆铜板企业年内已多次提涨产品价格,目前仍在持续进行动态调整,成本压力、需求红利成为涨价的重要推手。因看好高频高速、高导热等高端产品未来增长潜力,国产厂商亦加速相关产能布局。 据了解,覆铜板是PCB成本结构中的“重头戏”,而铜箔作为覆铜板的主要制作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30%以上,铜价的上涨直接影响了覆铜板的生产成本。 今年以来国际铜价持续走高,截至今年10月底,LME铜最高触及11200美元/吨。 在消费端,部分用铜企业实施套期保值操作应对铜价上涨。有的更为直接,通过调涨板料价格来实现成本传导。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因“铜价格大幅上涨”,头部大厂建滔积层板(01888.HK)分别在3月、5月发出涨价函,此举引发行业内其他厂商跟涨。 涨价不仅源于成本推动,需求端的结构性增长同样助推覆铜板产品价格提涨。 “PCB属于成熟制造业,其根据下游的需求不断在更新,市场变化快,需求快,作为材料商也要随着变化。”当前AI技术深度应用以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来新增量,一位从业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AI算力、机器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的电控系统需要用到覆铜板、电路板且用量相对较大。” 财联社记者近日以投资者身份致电覆铜板上市公司。南亚新材(688519.SH)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价格)已经在涨,对于涨价节点,其透露“10月份涨过”。此外,今年上半年也有过价格提涨。 华正新材(603186.SH)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产能利用率在高位,跟上半年以及去年对比都是有所上升。提及涨价,其称“我们有在做相应调整。10月份就已经有在调,分产品分客户去动态的调整”。 对于会否因铜价高而调升产品价格,该工作人员表示,要综合考虑原材料涨价的幅度、持续性等。 金安国纪(002636.SZ)工作人员表示,价格方面公司是随行就市,价格与需求相辅相成。市场需求旺盛,上游的价格才能涨起来。此外,有行业厂商表示,目前仍分批对不同覆铜板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国内某覆铜板厂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整个市场的需求在增加,公司2023年和2024年的销量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销量增加,但盈利不佳,扣非净利润仍亏损,原因是前期价格比较低。国内竞争较激烈,下游也有自己的成本要求,意味着上游的材料不能太贵,导致覆铜板价格没办法很坚挺。该人士坦称,覆铜板产品价格从2022年开始下跌,一直跌到去年,目前虽在回升但远未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 不过市场行情的进一步好转以及前期涨价带来的效益已显著提振厂商业绩。今年前三季度,生益科技(600183.SH)、金安国纪、超声电子(000823.SZ)等行业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在20%-78%不等。针对业绩变动,金安国纪在三季报中指出主要系主营产品毛利增加。 随着AI服务器等应用场景对高阶覆铜板的需求攀升,国产厂商也加速布局M6等级以上产品技术。比如,生益科技极低损耗产品已批量供应;超颖电子(603175.SH)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已与数家客户密切配合M9覆铜板技术。 南亚新材总经理包欣洋近日在业绩会上表示,在高速材料领域,公司已前瞻性地启动了M10等级覆铜板产品的研发布局。下一代产品的技术攻关将聚焦于实现更低的介电损耗以进一步提升信号传输质量、更低的热膨胀系数(CTE) 以增强封装互连的可靠性,以及更高的耐热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热需求。对于M10等级覆铜板产品的进展,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实验室产品已经出来了”。 兴业研究认为,AI覆铜板成为推动行业新一轮增长的引擎,据测算2025年AI覆铜板市场(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规模为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预计2026年因ASIC放量和英伟达新产品覆铜板升级为M9,AI覆铜板市场将达到34亿美元,同比增长60%,至2028年则有望达到58亿美元,2024-2028年AI 覆铜板复合增长率为52%。
2025-11-20 19:05:17首个光伏“反内卷”招标 终止!
11月18日,浙江省成套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关于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光伏行业“反内卷”对策研究的终止公告。 终止原因显示,因项目有重大变故,本项目终止。 据了解,11月13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光伏行业“反内卷”对策研究的竞争性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此次招标采购单位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本级),预算金额30万元,潜在供应商应于2025年11月23日 14:00(北京时间)前提交(上传)响应文件,项目属性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响应文件递交地点为政府采购云平台。 详情见下:
2025-11-20 13:38:13
其他国家镀铬板卷进口量
| 哥伦比亚镀铬板卷进口量 | 日本镀铬板卷进口量 | 越南镀铬板卷进口量 | 中非镀铬板卷进口量 |
| 土耳其镀铬板卷进口量 | 安哥拉镀铬板卷进口量 | 西班牙镀铬板卷进口量 | 阿尔巴尼亚镀铬板卷进口量 |
| 利比亚镀铬板卷进口量 | 文莱镀铬板卷进口量 | 刚果镀铬板卷进口量 | 马来西亚镀铬板卷进口量 |
| 阿尔及利亚镀铬板卷进口量 | 秘鲁镀铬板卷进口量 | 哈萨克斯坦镀铬板卷进口量 | 加蓬镀铬板卷进口量 |
| 新西兰镀铬板卷进口量 | 埃及镀铬板卷进口量 | 缅甸镀铬板卷进口量 | 印度镀铬板卷进口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