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普碳高线库存
印度普碳高线库存大概数据
| 时间 | 品名 | 库存范围 | 单位 |
|---|---|---|---|
| 2019 | 普碳高线 | 200000-250000 | 吨 |
| 2020 | 普碳高线 | 180000-230000 | 吨 |
| 2021 | 普碳高线 | 210000-260000 | 吨 |
| 2022 | 普碳高线 | 220000-270000 | 吨 |
| 2023 | 普碳高线 | 250000-300000 | 吨 |
印度普碳高线库存行情
印度普碳高线库存资讯
伦铜触及一周高位,受库存流向美国支撑
11月25日(周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攀升至逾一周高位,因库存持续流向美国提供支撑,但主要消费国需求前景疲软限制涨幅。 北京时间19:06,LME三个月期铜上涨0.58%,报每吨10,836美元。盘中触及10,884.50美元,创11月14日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LME注册仓库铜库存累计下降42%,因库存持续流向COMEX,在近日创下历史新高后仍持续攀升。 受此影响,周一LME现货铜合约较三个月远期合约升水扩大至每吨25美元,创10月中旬以来新高。该升水周二收窄至10美元。 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公司董事总经理Dan Smith表示:“由于市场担忧美国可能加征进口关税,库存持续流出LME流向Comex,导致当前存在持续性逼空行情。这正形成人为紧缺,促使LME铜价当前独立运行。” 反映中国铜进口需求的洋山溢价指数周二下跌6%,重回32美元,创下上周触及的四个月低点。 技术层面看,LME基准铜价突破21日均线阻力位,该均线支撑位为10,828美元。 其他金属方面,LME三个月期铝上涨0.12%,至每吨2,815.5美元;三个月期铅下跌0.10%,至每吨1,982美元;三个月期锡上涨0.23%,至每吨37,470美元;三个月期镍下跌0.04%,至每吨14,690美元;LME三个月期锌上涨0.10%,至每吨3,003美元。 (文华综合)
2025-11-25 20:26:1911月25日全国碳市场价跌3.79%碳排放配额总成交1611024吨【交易日报】
11月25日讯: 今日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为: 开盘价62.00元/吨,最高价62.00元/吨,最低价59.87元/吨,收盘价60.16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下跌3.79%。 今日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667,973吨,成交额37,704,444.30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943,051吨,成交额56,033,702.50元;今日无单向竞价。 今日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611,024吨,总成交额93,738,146.80元。 2025年1月1日至11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79,759,492吨,成交额11,096,887,204.27元。 截至2025年11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810,028,156吨,累计成交额54,129,614,307.78元。 声明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易机构”)进行发布和监督。 除生态环境部公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外,未经交易机构同意,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及各年度碳排放配额成交情况等公开信息,如需转载需注明出处。擅自发布、转载未注明出处或转载非交易机构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信息的机构或个人,交易机构有权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25-11-25 19:58:52美元下跌 金属近全线飘红 碳酸锂涨超4% 欧线集运重挫逾7% 【SMM日评】
【直播】宏观经济展望 矿产资源供需变化 基本金属、电池金属趋势前瞻 铜铝价格解码 SMM 11月25日讯: 金属市场: 截至日间收盘,内盘基本金属普涨,仅沪铅唯一下跌,跌幅达0.7%,沪镍涨0.75%,沪铜涨0.65%。其余金属涨幅波动均不大。氧化铝主连跌0.15%,铸造铝主连涨0.27%。 此外,碳酸锂主连涨4.47%,多晶硅主连涨2.79%,工业硅主连涨0.11%。欧线集运主连大跌7.78%报1453.5。 黑色系方面多飘红,螺纹涨0.71%,不锈钢涨0.65%,热卷涨0.64%。双焦方面,焦煤跌1%,焦炭涨0.98%。 外盘方面,截至15:04分,外盘基本金属除了伦镍外均上涨,伦镍跌0.1%。伦铜涨0.82%领涨,伦锌涨0.33%,伦铝涨0.28%,其余金属均小幅波动。 贵金属方面,截至15:04分,COMEX黄金涨1.09%,录得三连涨;COMEX白银涨1.34%,录得两连涨。国内方面,沪金涨1.48%,沪银涨2.75%。 截至今日15:04分行情 》点击查看SMM行情看板 宏观面 国内方面: 【国家能源局:1-10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9%】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5年10月,全国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4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4%;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2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从交易品种看,中长期交易电量5231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407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4%。2025年1-10月,全国累计完成电力市场交易电量549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3.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从交易范围看,省内交易电量416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32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从交易品种看,中长期交易电量52681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2239亿千瓦时。绿电交易电量26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4%。 【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净回笼1054亿元】 央行今日开展3021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07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1054亿元。 ► 11月2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0826元 美元方面: 截至15:04分,美元指数下跌0.04%报100.16,美联储官员放鸽,降息预期抬升。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现有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依然疲软,足以促使美联储在12月9-10日会议上再次降息25个基点。不过,此后的行动将取决于即将发布的“大量”数据,目前美国统计机构正在处理因政府停摆而延误的工作。旧金山联储总裁戴利在《华尔街日报》采访中表示,她支持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降息,她认为就业市场正在恶化。隔夜两位官员态度鸽派,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明显回升,美指回落,贵金属继续企稳反弹。 伴随着美国政府重启,前期被迫停发的经济数据陆续公布,不过也有部分数据取消发布,市场仍在等待更多指引。美国经济分析局表示,由于近期结束的政府停摆,已取消发布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估数据。9月PCE与个人收入报告将于12月5日美东时间上午(北京时间晚上)10点发布,原定发布时间为10月31日。(文华综合) 宏观方面: 今日将公布美国11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10月季调后成屋签约销售指数月率,德国第三季度季调后GDP季率修正值、德国第三季度未季调季度GDP年率修正值,澳大利亚截至11月23日当周ANZ消费者信心指数,英国11月CBI零售销售差值等数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因政府停摆影响,美国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推迟于北京时间11月25日21:30公布,劳工部公布9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原油方面: 截至15:04分,两市油价一同下跌,美油跌0.56%,布油跌0.59%。因结束乌克兰战争的谈判仍无结果,对明年供应将超过需求的担忧超过了对俄罗斯石油出口将继续受到制裁的担忧。 尽管市场参与者担心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但2026年原油供需平衡的整体展望较为宽松,许多人预测明年的供应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德意志银行周一一份报告称,认为2026年原油供应过剩至少200万桶/日,甚至到2027年也没有明确的路径可以恢复到供应短缺状态。 "迈向2026年的前景依然看跌,"分析师Michael Hsueh说。 此外,一项初步调查显示,上周美国原油、馏分油和汽油库存料增加。周度库存报告发布之前,受访的五四家分析机构平均预估,截至11月21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约65万桶。对更多分析机构的调查结果将于周二发布。 美国石油协会(API)将于北京时间周三05:30发布行业版周度库存报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北京时间周三23:30发布官方库存报告。(文华综合) SMM日评 ► 废铝原料紧凑 整体价格随原铝跟涨【废铝日评】 ► 供需博弈持续 再生铝价格维系横盘整理【ADC12价格日评】 ► 【SMM 镍中间品日评】11月25日 MHP及高冰镍镍价下行 MHP钴价上行 ► 【镍生铁日评】部分下游采购需求释放 高镍生铁价格继续弱势运行 ► 【SMM硫酸镍日评】11月25日 纯镍转产提供供应增量 镍盐价格承压下行 ► 市场交投再陷僵持 稀土价格平稳运行【SMM稀土日评】 ► 银价反弹上行 现货市场升水维持成交尚可【SMM日评】 ► 锰矿市场震荡偏强 矿商惜售心态浓【SMM锰矿日评】 ► 【SMM铬日评】铬系市场趋稳运行 双方博弈有待成交落地 ► 【SMM螺纹日评】期螺收涨0.71% 短期建材市场维持弱平衡态势
2025-11-25 19:02:50先导智能500ppm小圆柱/300ppm大圆柱电池产线即将交付
“先导智能在大圆柱电池装备研发上持续领先,主要基于自身在高度定制化、高兼容性等(方面)优势,以及针对各类工艺分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强力支持。设备及技术创新方面,先导智能已推出创新激光焊接、穿透焊后检测、单电芯全制程信息追溯技术,以及前处理、多次注液等工艺,可以更好地支撑大圆柱电池的生产。” 日前,在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叶正平,作题为“全新工艺,定义圆柱电池制造新范式”的主题演讲。从技术演进、核心优势、创新突破三大维度,系统介绍了先导智能在大圆柱电池装备领域的实践成果,显示出先导智能以定制化能力、场景兼容与一体化方案,领跑行业的硬核实力。 深耕细作,成就技术标杆 大圆柱电池持续引发市场关注,而先导智能在该领域的领先,源于在锂电装备赛道的深耕细作与持续迭代。 叶正平用时间线,清晰勾勒出先导智能技术演进路径:2013年,该公司锂电卷绕机拿下全国市占率第一,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2016-2018年,实现从小圆柱电池单体设备,到整线交付的关键跨越;2018-2019年,率先交付首条70ppm大圆柱电池生产线,完成赛道布局;2023-2024年,迎来技术爆发期,先导15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整线、355ppm 21全极耳圆柱电池生产线相继落地,使电芯制造效率提升数倍。 “我们始终遵循‘改造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铁律。”叶正平介绍,目前355ppm小圆柱全极耳电池产线、15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产线,已实现稳定量产;下一代500ppm小圆柱全极耳电池产线、300ppm 46系大圆柱电池产线即将交付,将持续巩固其技术优势。 三大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据叶正平介绍,先导智能持续领跑行业,其核心在于“高度定制化、全场景兼容性、整体解决方案”这三大核心优势,并已形成其独特的竞争壁垒。 高度定制化,是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通晓全极耳圆柱电池多种工艺及组合,不让客户适配装备,而是让装备适配客户的创新需求。”叶正平强调,无论客户需求多么复杂,先导都能精准匹配,并提供量身定制的设备与技术支持。 全场景兼容性,让先导具备多元适配能力。先导掌握从传统小圆柱“先注液后焊接”,到现在大圆柱“滚封”等各类主流工艺,可全方位解决生产难题,从而降低技术切换与产能升级成本。 整体解决方案,则可以打破单一设备供应局限。在大圆柱电池设备领域,先导不仅可以提供核心设备,同时整合工艺设计、数据分析等服务,为客户打造“一站式”整体生产体系。 技术矩阵:全流程创新破解生产痛点 叶正平详细阐述了支撑先导领跑的六大核心技术创新,正是这些创新,才构建起覆盖大圆柱电池生产、检测、智能管控的全流程工艺体系,精准破解规模化生产痛点。 ROTARY转盘式结构,兼具高速化、小型化、模块化优势,像“乐高积木”般灵活组合,在占地、能耗、初期投资等方面优化,可满足厂房空间需要高效利用的市场需求。 创新激光焊接技术,支持多种焊接路径,与连续式转盘设计相结合,可实现“零”辅助时间,激光器利用率提升6倍,从而可提高焊接良率,并大幅降低成本。 穿透焊后检测技术,形成“表-里”层层递进检测:常规表层检测之外,可通过激光信号分析,实时侦测异常,结合OCT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精准识别内部瑕疵,构建表里检测闭环。 针对圆柱电芯注液效率低这一瓶颈,叶正平表示,先导通过增加注液前处理工艺,将渗液时间缩短20%;多次注液工艺借鉴“呼吸泵”原理,让电解液充分渗透,单体注液时间缩短80%,打破传统工艺桎梏。 智能化升级方面,先导通过RFID芯片,为每颗电芯赋予“专属身份证”,实现全生命周期溯源,替代传统批量检测;高速柔性链,则打通各设备、工艺与数据通道,从而实现参数闭环与高效传递,可适配大规模生产需求。 在电池中国看来,从单体设备到整线集成,从工艺创新到智能升级,先导智能以全方位技术突破与整体解决方案,打造出大圆柱电池制造新范式。 叶正平表示,未来,先导智能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规模与技术双领先”策略,为全球电池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可靠的生产装备及技术支撑,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行业发展看,先导智能即将交付的500ppm小圆柱、300ppm大圆柱电池产线,是对“高产能、高品质”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其定制化、高兼容、一体化解决方案,叠加激光焊接、智能追溯等方面的创新,将进一步巩固其装备领域领跑的地位,更将推动大圆柱电池制造标准升级。
2025-11-25 18:52:46LG化学开发出全固态电池商用化核心技术 高倍率放电容量提高50%
来自LG化学的消息显示,11月25日,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大幅提高全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技术,以均匀控制其核心材料固态电解质粒子的大小。相关研究成果已于世界高水平学术期刊杂志《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进行发表。 全固态电池是以固态电解质替代现有液态电解质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虽然其安全性和能源效率较高,但由于是固体,若粒子大小不均匀就会导致电池内部产生空隙,引发电池性能下降问题。 为攻克这些难题,LG化学携手汉阳大学研究团队,在电解质粒子的生产工艺中使用了喷雾重结晶技术。该技术是将电解质溶液喷射成细微的滴状后伴随溶剂蒸发,进而产生均匀球形颗粒的方式。其有效改善了采用常规方法制造电解质导致颗粒尺寸不均匀的问题。 由于均匀的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能够更加紧密地贴合,使得锂离子易于移动。与使用现有电解质的电池相比,采用新技术的电池基本容量增加了约15%,高倍率放电容量增加了约50%。高倍率放电容量是电池适用于大功率装置的核心性能标准。 基于此次研究成果,LG化学计划将加快固态电解质的研发速度和全固态电池商用化的步伐。 电池网注意到,除了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之外,LG化学在钠电池领域近期也有新进展: 据LG化学11月4日发布的消息显示,近日,LG化学宣布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达成战略合作,在LG化学韩国汝矣岛双子座大厦,双方签署了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合作协议,将正式携手推动新一代电池材料的研发。 通过此次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核心材料,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提升成本竞争力并加速其商业化进程。 LG化学和中国石化计划通过此次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市场,共同拓展钠离子电池的多元化商业模式,并在未来将合作范围扩大至新能源及高附加值材料领域。
2025-11-25 18:4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