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线产量
青海电线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21 | 铜电线 | 1200-1400 | 吨 |
2021 | 铝电线 | 1000-1200 | 吨 |
2022 | 铜电线 | 1300-1500 | 吨 |
2022 | 铝电线 | 1100-1300 | 吨 |
2023 | 铜电线 | 1400-1600 | 吨 |
2023 | 铝电线 | 1200-1400 | 吨 |
青海电线产量行情
青海电线产量资讯
张翔:固态电池与钠电池可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备选方案 未来动力电池技术呈多元化发展
作为深耕中国汽车行业逾二十载的观察家,张翔自2002年起便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后服务于四家汽车行业上市企业,足迹遍布美、欧、日、韩以及港澳台等国内外汽车市场,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因其广泛调研了众多城市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应用实况,被业界同仁亲切地誉为“新能源汽车界的徐霞客”。在回顾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他系统梳理了当前市场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路径,并对未来车用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前瞻性的预判。 尽管新能源汽车仅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更早时期,电动汽车的登场实际上早于燃油车。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电机早于发动机被人类发明,且在一个多世纪前,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然超越了蒸汽机所依赖的燃料煤。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街道上行驶的电动汽车数量一度超越了汽油机车。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发现以及发动机的革新,汽油机车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取代了电动汽车的辉煌。据美国洛杉矶彼得森汽车博物馆的记载,1896年的Riker Electric Roadster便是现存最古老的电动汽车之一,见证了这一历史的变迁。 直至20世纪5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重新激发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关注。此时的电动汽车,依旧沿用着铅酸电池技术。1959年问世的Kilowatt电动汽车,采用了雷诺Dauphine的车身设计,并配备了铅酸电池驱动的电动传动系统。其初代版本的续航里程仅为64公里,而后续改进版本则将这一数字提升至96公里。进入1996年,通用汽车推出了EV1电动汽车,这款车型同样搭载了铅酸电池,但续航里程相对有限,仅在80至120公里之间。由于高昂的成本以及不尽如人意的续航能力,通用汽车最终仅生产了1117辆EV1,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市场推广。 上世纪末叶,镍氢电池逐步取代了铅酸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1997年,丰田公司率先在其第一代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上应用了镍氢电池技术。至2000年,普锐斯已成功进军全球市场。紧随其后,本田亦在Insight混合动力车型上搭载了镍氢电池,并早于丰田一年,即1999年,率先抢滩美国市场。此后,多款混合动力汽车纷纷采用镍氢电池技术,包括福特的Ford Escape、雪佛兰的Chevrolet Malibu以及本田的Honda Civic Hybrid等车型。通用汽车的第二代EV1电动汽车亦进行了技术升级,搭载了镍氢电池,续航里程显著提升至120至208公里。 镍氢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其能量密度可以提高50%以上。镍氢电池寿命相对铅酸电池更长。它们的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几百次甚至上千次,而铅酸电池的寿命在200次左右。在低温环境下,镍氢电池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具备快速充电与放电的能力。其低温快充型产品能在零下40℃的条件下进行充电,而在零下30℃以上的环境中,能以1C的速度快速充电;当温度高于零下20℃时,充电速率更是可达2C至3C。相比较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的环保性更好,不含有重金属污染物质。镍氢电池的材料可以在回收中得到二次利用。 而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则始于2010年左右的电动汽车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最早搭载锂电池的车型并非特斯拉,而是日产于1996年推出的Prairie Joy,它成为了全球首款采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汽车,比特斯拉的Roadster早了整整12年。2010年12月,日产推出了聆风(Leaf),其锂离子电池在EPA测试中展现出了117公里的续航能力。聆风一度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之一,在一段时间内,全球每售出的两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日产聆风。截至2023年7月,即聆风上市12年后,日产宣布其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已突破100万辆的里程碑。 2007年,特斯拉推出了其首款电动跑车——Roadster,该车搭载了松下NC R18 650A三元锂电池,实现了393公里的卓越续航里程。次年,菲斯克公司亦不甘示弱,发布了Fisker Karma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该车型配备了美国A123公司的三元锂电池,其动力系统集成了通用汽车提供的涡轮增压2.0升发动机,纯电动模式下可行驶51公里。 在中国市场,比亚迪率先引领了锂电池应用的潮流。2008年,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横空出世,该车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达到100公里,被誉为全球首款无需依赖专业充电站的新能源汽车。彼时,锂电池技术主要分为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两大流派,海外市场更倾向于采用起步较早的三元锂电池,而国内市场则更偏爱磷酸铁锂电池。然而,随着中国电池制造商对磷酸铁锂电池结构的持续创新设计,其能量密度已逐渐逼近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份额也因此超越了三元锂电池。 除了传统的锂电池之外,汽车制造商正斥巨资探索新型动力电池的研发之路,其中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成为了两大核心技术方向。在固态电池领域,仅有蔚来推出的ET7与ET9实现了量产,且它们搭载的是半固态电池,尚未达到全固态的标准,尽管如此,这两款车型的续航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大关。得益于蔚来独特的换电模式,电池包的维护工作由蔚来负责,这一模式相较于充电模式,为固态电池提供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固态电池并非新兴概念,丰田早在20多年前便已开始研发固态电池,早于锂电池。然而,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却迟迟未能实现,这主要归因于生产工艺上的难题尚未攻克,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居高不下,导致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难以达到预设目标。 钠离子电池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另一项技术革新。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在2021年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及锂钠混搭电池包。在乘用车领域,钠离子电池已能满足400公里以下续航车型的需求。通过宁德时代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混合搭配方案,新的钠锂混搭方案有望将钠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拓展至500公里续航的车型。奇瑞iCAR品牌车型率先搭载了钠离子电池,吉利领克900车型也采用了宁德时代的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目前这些新技术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仍然有限,其未来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当下,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持续焕发创新活力,推动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攀升至新高度。最新亮相的小米汽车YU7纯电动SUV,搭载96.3kWh磷酸铁锂电池,实现了835公里的续航里程。与此同时,超充站日益普及,极大地缩短了车主的补能时间。换电站的数量亦在稳步增长,除蔚来外,宁德时代亦已大规模投身于换电站的建设之中。新技术的加持帮助传统锂电池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展望未来,尽管固态电池与钠离子电池被视为车用动力电池发展的潜在路径,但它们仅是众多备选方案中的一部分。 在过去十多年的岁月里,张翔博士已累计接受了国内外媒体近万次的采访,频繁亮相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中国之声、上海电台、中国汽车报、中国日报及中新经纬等众多权威媒体平台。他深入解读的话题广泛涵盖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征程、中欧进口关税动态、智能汽车交通事故的深度剖析、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详尽阐释、动力电池技术未来走向的前瞻预测、汽车公司IPO融资策略以及隐藏式门把手新法规等行业热点。鉴于其对于汽车领域各类问题的深刻见解与全面分析能力,张翔老师被媒体界亲切地誉为“汽车行业的活百科全书”。 张翔教授身兼数职,不仅是翔说汽车的创始人,还担任着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的秘书长、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等要职。同时,他还是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及工商管理MBA导师,黄河科技学院的客座教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的院长。此外,他在江苏谷峰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首席储能专家,在北京中质华兴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担任专家顾问,并在远大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担任新能源首席专家。中博联智库也特聘他为专家,他还是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以及二师兄说车的顾问。 联系方式 手机微信:135 8583 6242 电子邮件:davidxzhang@qq.com
2025-05-26 09:30:163月欧洲车市:纯电大涨23.6% 上汽集团大增48.6%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布的数据显示,欧洲(包括欧盟、英国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3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8%至约142万辆,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下滑态势,其中电动汽车注册量的攀升有效弥补了汽油车和柴油车销量的下滑。 欧洲3月车市:西班牙、英国和意大利涨;法国和德国跌 从市场来看,今年3月份,在欧洲五大主流车市中,西班牙以23.2%的同比涨幅成为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新车销量达116,725辆;英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2.4%至357,103辆,这是自2019年3月以来的最佳月度业绩;意大利的新车销量同比增长6.3%至172,303辆;不过,法国的新车销量同比下滑14.5%至153,842辆;德国的新车销量则同比下滑3.9%至253,497辆,已连续第四个月下跌。 从动力类型来看,今年3月份,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23.6%至242,913辆,成为推动欧洲新车市场回暖的主要动力,主要得益于汽车制造商对纯电动汽车销售提供的折扣优惠。 其中,今年3月份,在欧洲五大主流车市里,除法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3.9%外,德国(+35.5%)、意大利(+74.8%)、西班牙(+93.0%)和英国(+43.2%)纯电动车市场均出现大幅上涨。 今年第一季度,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销量也同比增长28.0%至573,500辆,市场份额达17%,高于去年同期的13.2%。然而,随着欧盟在3月初决定给予汽车制造商更多时间以达成更严格的碳排放目标,纯电动汽车的增长势头是否能够持续仍存在不确定性。 今年3月份,尽管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在法国(-49.1%)市场出现大幅下滑,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仍同比增长19.5%至119,398辆,主要得益于德国(+65.8%)、西班牙(+50.6%)、英国(+37.9%)和意大利(+36.1%)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上升。今年第一季度,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也有所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5.6%至267,544辆。 混合动力汽车3月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24.5%至527,091辆;汽油车3月在欧洲的销量则同比下降20.1%至393,455辆;柴油车3月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24.2%至105,699辆。而今年第一季度,混合动力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增长20.5%至1,214,728辆;汽油车在欧洲的销量则同比下降21.2%至955,551辆;柴油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下降26.3%至278,418辆。 车企销量表现:上汽集团大增 48.6 %,特斯拉持续低迷 从车企表现来看,ACEA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在欧洲前十大汽车制造商中,仅有大众集团(+10.3%)、雷诺集团(+13.0%)和福特汽车(+8.3%)在欧洲市场实现了销量增长,销量分别达到了358,210辆、139,645辆和52,217辆,市场份额也因此增加。相比之下,Stellantis今年3月份在欧洲的销量则同比下滑5.9%至215,190辆,但仍位居第二。 ACEA指出,大众集团为3月欧洲车市的最大赢家,其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3.5%升至25.2%;销量位列第三的雷诺集团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8.9%涨至9.8%;福特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3.5%略增至3.7%。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3月在欧洲的销量极为亮眼,同比大涨48.6%至38,930辆,为榜单中同比增幅最大的车企,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1.9%上升至2.7%。 相比之下,尽管欧洲3月电动汽车销量激增,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却持续低迷,未能享受欧洲整体电动汽车销量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数据显示,特斯拉3月在欧洲的新车销量同比下滑28.2%至28,502辆,已连续第三个月下滑;且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份额也已从去年同期的2.9%降至2.0%。 今年以来,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销量一直不敌上汽集团(旗下品牌包括MG等)。分析人士指出,这反映出消费者对马斯克旗下电动车品牌的兴趣减退,主要源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以及部分消费者因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而对特斯拉产品持回避态度。 为了与比亚迪和小鹏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竞争,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通过推出更实惠的纯电动车型来吸引客户,例如雷诺R5 E-tech(售价25,000欧元)和Stellantis旗下品牌雪铁龙的ë-C3城市车。 就具体车型销量表现而言,JATO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在欧洲十大最畅销车型中,标致205超越达契亚Sandero,成为当月最受欢迎的车型,而达契亚Sandero仍是今年第一季度欧洲最畅销的车型;在前十车型中,大众Tiguan的注册量同比增长42%,标致2008和欧宝/沃克斯豪尔Corsa也表现不俗;而去年同期,这三款车均未能进入十大最畅销车型榜单,当时特斯拉Model Y、雪铁龙C3和丰田Yaris占据了榜单前列。 欧洲汽车行业面临多重挑战,2025年汽车销量或不及2024年 当前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多重挑战:消费者信心低迷、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欧洲本土市场成本高企,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关税更是让局面雪上加霜。 不过,欧洲3月强劲的新车销量数据为欧洲汽车行业带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尽管如此,GlobalData调整了对2025年欧洲新车销量的预期,预计将不及2024年欧洲汽车市场的总体规模。加上当前经济形势变化莫测,欧洲汽车市场的表现可能进一步走弱,但具体走向仍存在不确定性。 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也指出,在2024年欧洲汽车销量同比微增0.9%至12,963,614辆后,汽车制造商今年可能难以在欧洲实现销量增长,而关税可能会进一步动摇消费者的信心。 不过,特朗普已于4月29日签署了两项行政命令,对其此前实施的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政策进行了调整,旨在为汽车制造商减轻负担。第一项命令是暂免对进口汽车单独征收铝和钢关税,以避免零部件与金属材料的关税叠加。 特朗普还调整了已于5月3日生效的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政策,允许在美国本土生产并销售整车的汽车制造商申请关税减免。据悉,特朗普同意给予汽车制造商两年宽限期,以提高美国本土产车辆的国产零部件比例。 根据上述政策,车企可抵扣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额度如下:2025年4月3日至2026年4月30日期间,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商可获得汽车建议零售价3.75%的补偿额度;2026年5月1日至2027年4月30日,该补偿额度将降至汽车建议零售价的2.5%。 尽管如此,汽车制造商仍需面对25%的进口车辆关税,但特朗普也表示他正在考虑对进口车辆关税实施临时豁免的可能性。目前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们正在寻求应对之策。 Stellantis已暂停其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工厂的生产,这导致该公司在美国裁减了数百名员工;而梅赛德斯-奔驰则考虑将其最实惠的车型撤出美国市场,并将另一款车型的生产转移至美国;宝马集团则计划在其南卡罗来纳州工厂增加生产班次。 另外,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一步增加了压力,福特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纷纷撤回了2025年的财务预期。
2025-05-26 09:22:15【5.26锂电快讯】力拓拟出资约4.25亿美元参与开发智利某锂项目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1-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16万辆 同比增速15%】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1-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216万辆,同比2024年1-4月增速15%,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62万辆,同比增12%,环比增36%,同、环比走势总体较强;今年的主要动力仍是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和全球南方国家市场的小幅增长,但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的周期可能结束,减量巨大。(财联社) 【力拓拟出资约4.25亿美元参与开发智利Salares Altoandinos锂项目】 力拓5月22日宣布,已被智利国家矿业公司(ENAMI)确认为该国北部盐滩Salares Altoandinos锂项目的首选合作伙伴。根据提议条款,力拓将收购该项目初始51%股份,智利国家矿业公司持有剩余股份。双方仍需签署有约束力协议,并获得所有监管部门批准以及满足其他惯例成交条件。力拓表示,将推进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以最终做出投资决策。力拓将提供约4.25亿美元的现金和非现金出资,包括其直接提锂(DLE)技术。现金出资将分阶段支出,用于资助预可行性研究和进一步研究。(财联社) 【绿电占比达98%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今日在云南投产。宝池储能站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央视新闻) 【欧盟电池法案两项事宜延期 中国锂电池企业对欧出口获缓冲】 因全球原材料供应链调整、第三方调查机构不足,欧盟本计划于今年8月实施的电池供应链尽职调查拟被延期两年;原计划于今年2月执行的企业提交碳足迹报告也因细则未出台而延期,中国锂电池企业对欧出口得到缓冲时间。这两个事项的延期,对中国锂电池出口欧盟是好消息。欧盟是中国锂电池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和匈牙利五个欧盟国家合计占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近三成。 (财新) 【海南矿业: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全流程贯通暨合格品下线】 海南矿业(601969.SH)公告称,公司投资建设的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首批氢氧化锂产品通过内部实验室取样检查,确认产品参数达到设计标准。该项目全流程贯通为后续连续量产奠定了基础,标志着公司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锂资源价格波动可能影响项目经济性,且项目持续稳定生产及达产、产品获得客户认证通过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财联社) 【海辰药业:固态电池粘结剂业务尚未形成订单】 海辰药业(300584.SZ)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关注到近期固态电池概念受市场关注度较高。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安庆汇辰与赛科动力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四川洛辰,该合资公司于2025年2月11日成立并完成工商登记,聚焦于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新能源电池相关粘合剂材料的开发、优化、及产业化。截至目前,四川洛辰正在进行相关粘合剂产品的小试工艺开发,尚未向客户送样及形成订单,预计对公司本年度利润不构成重大影响。 【孚能科技:公司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在下半年量产 将率先应用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高价值量场景】 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于2022年量产装车;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预计在下半年量产,将率先应用在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高价值量场景,有望进一步提振固态电池产品收入。在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固态电池产品已获得广汽、东风、三一、一汽解放、美国头部eVTOL客户、国内头部飞行汽车客户、上海时的、吉利沃飞等多领域头部客户的认可。(财联社) 相关阅读: 4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双增 后者出口量大涨!【SMM专题】 钴系产品报价集体下行 电解钴跌6200元 四钴冶炼厂出货意愿增加【周度观察】 电解钴现货价格下跌【SMM电解钴市场周评】 【SMM周评】碳酸锂价格持续阴跌 短期市场仍承压 【SMM分析】磷酸铁掺钛 能否成为高端化之路的完美升级? 【SMM分析】4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4222吨 环比基本持平 【SMM分析】4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小增 【SMM分析】2025年4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进口量均大幅增长 【SMM分析】4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62.3万实物吨 环比增加16.5% 【SMM分析】4月人造石墨进口和出口量级均出现环比增加 【SMM数据】2025年4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4月出口情况解析 【SMM分析】4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进口环增37%,出口环增13% 【SMM公告】关于五一假期前后碳酸锂周度相关数据点的调整 多重利好带动!汽车零部件板块掀起轰轰烈烈“涨停潮” 逾12只个股涨停!【热股】 电解钴报价略回暖 四氧化三钴跌跌不休 市场静待6月刚果(金)禁令后续【周度观察】 【SMM行业洞见】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后的全球钴产业链变局与中国市场展望——上海有色网行研总经理王聪专题发言精要 关税暂缓刺激碳酸锂期货涨逾3% 抢出口预期能让碳酸锂“站起来”吗?【SMM快讯】 4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创近十年新高 前4个月汽车产销首次超千万!【SMM专题】
2025-05-26 09:17:434月电池材料进出口数据出炉 锂辉石碳酸锂进口双增 后者出口量大涨!【SMM专题】
5月20日前后,4月钴及锂电产业链相关产品进出口数据集中出炉,数据显示,4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62.3万实物吨,环比增加16.5%,折合碳酸锂当量为5.4万吨LCE。其中,来自津巴布韦进口锂矿量为10.6万吨,环增82%。碳酸锂方面,4月中国进口碳酸锂2.8万吨,环比增加56%,同比增加34%。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1%,4月中国出口碳酸锂734吨,环比增加334%,同比增加213%.......SMM整合了电池材料的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上游 锂精矿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4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62.3万实物吨,环比增加16.5%,折合碳酸锂当量为5.4万吨LCE。 具体来看,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和津巴布韦为进口主力。其中,来自澳大利亚锂矿进口量为29.8万吨,环减3%;来自津巴布韦进口锂矿量为10.6万吨,环增82%;来自尼日利亚进口锂矿量为8.9万吨,环增4%。从南非进口锂矿为4.04万吨,环比减少22%,减幅较为显著。 另外,4月锂辉石精矿量为52万吨,占比总矿数83%,大部分来自澳大利亚、津巴布韦等国家。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SMM基于公开信息的加工数据 注:从海关数据或无法完全精确统计当月实际锂辉石 精矿 进口量,部分数据仅以进口量大方向进行汇报。 》【SMM分析】4月国内锂辉石进口共计62.3万实物吨 环比增加16.5% 回归当下的锂矿市场,锂辉石端,据SMM了解,供给端,海外矿端虽有一定的挺价意愿,但出于其出货压力,报价有所下调;需求端,由于当前锂盐价格处于较低价位,买方心理价位不断降低,对CIF650美元/以上的锂矿价位接货意愿不强。在当前碳酸锂期现货价格下跌时,需求持续下压价格谈价,成交意愿较为一般。 本周锂矿进口海关数据显示,4月国内锂辉石进口60万吨以上,环比增量显著,折合碳酸锂当量5万吨以上。叠加近几个月港口库存高企的情况,贸易商与矿山端存在一定的出货压力,买方议价能力有所增强。在碳酸锂价格持续低位的情况下,锂矿价格存在走弱预期。 截至5月23日,锂辉石精矿(CIF中国)指数现货报价跌至690美元/吨,较4月1日的817美元/吨下跌127美元/吨,跌幅达15.54%。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碳酸锂 据海关数据,4月中国进口碳酸锂2.8万吨,环比增加56%,同比增加34%。其中,从智利进口碳酸锂2万吨,占进口总量的71%;从阿根廷进口碳酸锂6850吨,占进口总量的25%。1-4月中国累计进口碳酸锂7.9万吨,累计同比增加27%。4月中国出口碳酸锂734吨,环比增加334%,同比增加213%。 回顾当下的碳酸锂价格,据SMM现货报价显示,截至5月23日,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暂时持稳于61600~64500元/吨,均价报63050元/吨,较4月初的74100元/吨下跌11050元/吨,跌幅达14.91%。 》点击查看SMM新能源产品现货报价 回顾4月的碳酸锂市场,下游动力需求表现良好,但受限于储能终端在国内取消强配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整体需求增幅有限。且在下游材料厂客供比例拉高的情况下,其零单采购意愿走弱。从供应端来看,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部分非一体化锂盐厂已出现减停产动作,但量级影响有限,当月碳酸锂仍呈过剩状态,过剩量级有所收窄。 而着眼当下,据SMM了解,从供应端来看,部分企业已出现检修减产迹象,周度产出量级有所走弱。但在盘面呈现小幅反弹的套保机会下,将会有部分非一体化锂盐厂出现复产或是增量迹象。整体来看,检修带来的减量虽对碳酸锂总产出形成一定压制,但预计整体供应仍维持较高水平。 下游需求虽在5月也有一定增量幅度,但由于目前客供及长协的占比较大,在当下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下游材料厂普遍处于谨慎观望的态度,零单成交难以支撑市场信心。 从原料矿石端来看,其价格也延续跌势,且目前也并未有矿山发布减停产消息,在成本支撑不断走弱的情况下,碳酸锂价格缺乏上涨动力。供需过剩格局未改的背景下,SMM预计碳酸锂市场短期仍将承压运行。 氢氧化锂 据海关数据显示,4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4222吨,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减少61%。 其中向韩国出口量级为2047吨,占我国出口总量的48%,环比减少6%,同比减少72%;向日本出口1756吨,占我国出口量的42%,量级环比减少7%,同比减少40%;4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均价为14297美元/吨,环比上调8%。2025年以来,海外下游需求疲软,叠加海外氢氧化锂订单有部分往国内转移发货的情况,导致出口量级持续低位。另外,当月氢氧化锂进口量级为1276吨,环比减少35%,其中来自澳大利亚氢氧化锂和阿根廷的量级为1094吨,占比86%,主因澳洲中资冶炼厂存货及出量的销售及阿根廷盐湖的产出。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SMM整理 》【SMM分析】4月中国氢氧化锂出口量达4222吨 环比基本持平 电池材料 磷酸铁锂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为1151.7吨,环比3月下降16%,同比去年增1724%。价格方面,2025年3月磷酸铁锂出口均价6206.9美元/吨,较3月均价上涨315.55美元/吨,环比上涨约5.4%。 2025年4月海关总署进口数据中,磷酸铁锂出口量第一省份依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968.5吨,并且全部出口至越南;湖北省位列第二–59.454吨,排名第三是安徽省-30吨。 2025年4月在磷酸铁锂出口国别数据方面,排名第一的国家依然是越南,出口至越南磷酸铁锂总量为968吨,占出口量的84%;第二名为韩国–7%;第三名为中国台湾,出口至中国台湾的磷酸铁锂为63吨,占出口量的5.5%。另还有出口目的地为法国、意大利、美国、希腊等。 另外,据中国海关进口数据方面显示,4月中国磷酸铁锂进口量为8.6吨,环比下降58%,主要由印度尼西亚进口,进口均价为5345.6美元/吨。 》【SMM分析】4月中国磷酸铁锂进出口情况 三元正极 2025年4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进口量为6158吨,环比增加36.73%,同比减少17.58%。其中,NCM进口5170吨,环比增加28.48%,同比减少16.21%;NCA进口988吨,环比增加105.94%,同比减少24.07%。 2025年4月,中国三元材料(NCM+NCA合计数值)出口量为9356吨,环比增加13%,同比增加30%。其中,NCM累计出口9058吨,环比增加11.31%,同比增加30.86%。海外需求回暖主要体现在韩国、日本和波兰地区,4月至韩国出口量为4725吨,环比增加104吨,至日本出口量为1016吨,环比增加349吨,至波兰出口量为1539吨,环比增加349吨。NCA出口298吨,环比增加90.29%,同比减少0.71%。 》【SMM分析】4月三元正极进出口量出炉,进口环增37%,出口环增13% 三元前驱体 2025年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7511吨,环比增加7%,同比减少60%。 2024年5月至2025年4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41523吨,累计同比减幅16.70%。 4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3月相比有所增加,其中,NCM和NC的出口量有所回升,而NCA的出口量减幅明显。4月NC出口总量为2580吨,环比上月增加20.56%,同比减少33.13%。4月NCA出口量为0吨。此外,4月NCM的出口总量为4931吨,环比增加1.69%,同比减少65.62%。 分国别来看,4月韩国仍为我国NC的主要出口国,且占比有所减少,为90%,出口量由上月的1605吨增加到2331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的4546吨下降至4426吨。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4月出口情况解析 人造石墨 2025年4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量为1128吨,环比增加10%,同比增加1%。 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4月, 中国人造石墨进口均价为66270元/吨,环比增加219%,同比下降8%。 数据来源:SMM,中国海关 2025年4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量为58170吨,环比增加30%,同比增加19%。 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 中国人造石墨出口均价为9190元/吨,环比降低13%,同比下降32%。 2025年4月,在国内焦价还未下降至低位的背景下,国内负极企业生产积极性较低,国内供应略显紧缺,因此人造石墨进口量级较上月有所上行。出口端,但受到关税影响,4月出口美国的量级出现环比29%的缩减;除美国外,其他国家进口中国人造石墨量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行。 》【SMM分析】4月人造石墨进口和出口量级均出现环比增加 六氟磷酸锂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出口量为1217吨,环比下降约23%,其中,中国六氟磷酸锂累计进口量为0吨。 出口方面,2025年4月中国六氟磷酸锂出口量为1217吨,较3月环比下降约23%,同比下降约41%。具体来看,出口到波兰的六氟磷酸锂有371.404吨,环比增长约48%;出口到匈牙利的有225吨,环比增长约66.7%;出口到韩国的六氟磷酸锂有171.212吨,环比减少约41%;出口到美国的六氟磷酸锂有107.847吨,环比降低约78.7%,减量明显。 总体而言,国外锂电池4月对原材料采购量有一定减少,海外对锂电池需求有所下降。 》【SMM数据】2025年4月六氟磷酸锂进出口数据 钴方面 钴湿法冶炼中间品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约为1.86万金属吨,环比增加5%。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均价为15820美元/金属吨。分国别来看,3月刚果民主共和国仍为主要的进口国,进口量约为1.85万金属吨(按35%品位折算),进口均价为15857美元/金属吨,进口占比约为99%。 》【SMM分析】4月钴中间品进口量小增 未锻轧钴 2025年4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量约为839金属吨,环比增加60%,同比增加230%。进口均价方面,2025年4月中国未锻轧钴进口均价为26831美元/金属吨,环比上涨36%。2025年1-4月累计进口2337金属吨,累计同比增加175%。 出口方面,2025年4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量约为4086金属吨,环比增加201%,同比增加556%。出口均价方面,2025年3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均价为31119美元/金属吨,环比增长28%。2025年1-4月累计出口量7397金属吨,累计同比上涨185%。 》【SMM分析】2025年4月中国未锻轧钴出口、进口量均大幅增长
2025-05-26 09:14:43原料端供应维持紧张 铜价短线可能上冲【机构评论】
产业层面,上周三大交易所库存环比减少2.0万吨,其中上期所库存减少1.0至9.9万吨,LME库存减少1.5至16.5万吨,COMEX库存增加0.5至15.8 万吨。上海保税区库存减少1.1万吨。当周铜现货进口亏损有所扩大,洋山铜溢价延续下滑。现货方面,上周LME市场Cash/3M升水31.1美元/吨,国内持货商出货增多导致基差报价走弱,周五上海地区现货对期货升水165元/吨。废铜方面,上周国内精废价差缩窄至860元/吨,再生原料供应维持偏紧,当周再生铜制杆企业开工率小幅抬升。根据SMM调研数据,上周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下滑,需求环比略减弱。 价格层面,海外贸易谈判较为反复,近期贵金属避险属性提升,并对铜价产生了一定支撑。产业上看铜原料供应维持紧张格局,短期海外铜矿供应扰动和国内再生原料供应收紧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叠加美铜相对走强,可能带动铜价短线上冲,同时期货近月持仓维持高位可能推动月间价差进一步走扩。中期来看,贸易局势反复背景下需留意经济走弱风险及其对市场的冲击。本周沪铜主力运行区间参考:77200-79500元/吨;伦铜3M运行区间参考:9450-9750美元/吨。 (来源:五矿期货)
2025-05-26 09: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