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永磁材料产量
云南永磁材料产量大概数据
时间 | 品名 | 产量范围 | 单位 |
---|---|---|---|
2019 | 钕铁硼 | 5000-7000 | 吨 |
2020 | 钕铁硼 | 6000-8000 | 吨 |
2021 | 钕铁硼 | 7000-9000 | 吨 |
2022 | 钕铁硼 | 8000-10000 | 吨 |
2023 | 钕铁硼 | 9000-11000 | 吨 |
云南永磁材料产量行情
云南永磁材料产量资讯
SMM走访湖南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方就再生铝市场及有色金属格局发展等展开交流
2025年4月28日,SMM高级总监俞进、再生铝负责人丁卫全、铝挤压高级经理李焕宇、国际再生负责人张晓瑶、铝高级分析师杨世昊,走访了 湖南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受到易伟董事长等一行热烈欢迎,随后双方就再生铝市场以及有色金属格局发展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通过此次探讨,双方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与认知,也为未来不断地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简介 湖南西鼎新材料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0年4月,位于中国中部最大的再生资源集散地-湖南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是一家集废旧金属回收、各种规格合金铝锭制造及铝合金压铸的专业生产商。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压铸、加工及销售,废旧物资回收及销售,高科技铝合金锭、铝合金棒、铝合金管、铝合金型材及特种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及销售,高端结构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研发及销售。公司获得了多项国际和国内认证包括全球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ATF 16949、IS05000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的荣誉。 公司目标是打造国家中部地区最大铝合金材料生产基地。公司占地70亩,总投资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1亿元,建设厂房2万平米,办公楼1600平米,员工宿舍4000平米,年生产铝制产品4万吨,年产值近8亿元,实现税收8000万元。 公司致力于持续发掘资源价值,恪守可持续发展承诺,满怀感恩和敬畏之心发掘再生资源价值,追求绿色、环保、节约的理念。公司有赖于自身的专业和专注,把铝合金材料做到极致,近年公司致力于高分子高端材料研究,产品主要广泛应用于汽车、5G通讯、3C电子、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同时为航天航空等军工企业提供高科技用材料。 秉承“用未来思考今天”的理念,西鼎始终站在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战略目标,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持续推动规划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始终坚持“诚信、创新、共赢”,恪守契约,推进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发展。 展望未来,与时俱进,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品质服务,无尽追求”的发展理念,开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迈进,以更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员工、为客户、为股东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价值回报。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 丁卫全 18029344837
2025-04-30 18:08:25轴向磁通电机应用及未来发展?SMM走访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入探讨
1月8日下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电机上下游产业链,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M”)电机事业部的范翠、程菲实地走访了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受到了市场部负责人余曦的热情接待。 走访期间,双方围绕轴向磁通电机应用领域及未来战略方向进行展开探讨,并参观了展厅,此次走访为未来双方全方位合作奠定基础。 上海盘毂动力科技股份 有限 公 司 盘毂动力是一家以 轴向磁通电机 为核心,集成优化 减速箱 、 控制器 等相关零部件,为各领域的客户提供节能、高效、低碳的电驱动解决方案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盘毂动力通过建立科学的研发体系以及跨国、跨领域的研发团队,解决了轴向磁通电机一系列的产业化技术难题,并形成了 PCB电机、ICS电机、ICD电机 三大产品平台,覆盖350W到900KW不同动力需求的多款电机产品。 盘毂动力轴向磁通电机相对同功率径向磁通电机: 体积小50%以上 重量减轻45%以上 电机效率MAP超过双90 轴向尺寸小、重量轻,轴向磁通电机的生产制造到终端应用都能够 大大减少碳足迹和碳排放 。 盘毂动力车用驱动电机功率 密度达8.17kW/kg , 超过了美国能源部发布的电机发展规划中2025年标准 。 扭矩密度 超过中国工信部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商用车驱动电机2035年标准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公司已申报各类 专利1346项 ,在轴向磁通电机领域专利排名遥遥领先。 基于轴向磁通电机的技术优势,盘毂动力电驱动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 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工程机械、两轮车、工业、船舶 等领域。 立即行动 ?展会名称: IEMC 2025 电机年会暨产业链博览会 ?展会时间: 2025年11月12-14日 ?展会地点: 浙江·宁波 ? 扫码预约展会,锁定行业前沿资讯!
2025-04-30 16:57:31SMM走访湖南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双方就再生铝市场及有色金属格局发展等展开分享
2025年4月29日,SMM高级总监俞进、再生铝负责人丁卫全、国际再生负责人张晓瑶、铝高级分析师杨世昊,走访了 湖南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受到仇经伟董事长、仇帅康副总经理等一行热烈欢迎,随后随后双方就再生铝市场以及有色金属格局发展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通过此次探讨,双方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与认知,也为未来不断地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简介 永续经营的同和 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铝具有优越的再生性能,可以多次循环利用,而不影响其使用性能。铝的再生不构成对环境的污染,其能耗不足原铝生产的5%,工业流程短,有害气体和粉尘排放少。无论从资源,环境,市场,还是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铝的再生利用均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 基于我们对美好事业的追求,2018年,湖南恒鑫瑞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汨罗市锐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汨罗市硅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博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鑫隆云宇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汨罗市雄骏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汨罗市中伟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汨罗市祥亨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共八家公司改制组建了新的湖南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我们在湖南省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投资两亿元,新建了年产20万吨压铸铝合金锭再生铝棒的生产工厂,我们依据工业生态学的观念,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提升了再生铝品质,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乃至消除铝再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一个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花园式再生铝工厂在湖南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同和将永远恪守诚信、节约、环保、永续经营的发展理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人为本,以此实现我们同和公司同心协力、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 丁卫全 18029344837
2025-04-30 14:34:48SMM走访湖南鑫政集团 双方就再生循环、工业铝型材等方面展开交流
2025年4月28日,SMM高级总监俞进、再生铝负责人丁卫全、铝挤压高级经理李焕宇、国际再生负责人张晓瑶、铝高级分析师杨世昊,走访了 湖南鑫政集团 ,受到曹董事长、李总、简总等一行热烈欢迎,随后双方就再生循环、工业型材、新能源汽车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沟通和探讨。 通过此次探讨,双方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与认知,也为未来不断地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企业简介 鑫政科技 ,始创于1998年,是一家以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为引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铝制品的循环利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产品涵盖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及总成结构件、储能电池托盘、刀片电池盒及新能源电池铝箔等。 公司建立了从合金材料分析、模具设计与制造、铸棒、铸锭、挤压、压铸、精深加工、检验检测、再生铝回收全流程绿色生态产业链。年产再生铝熔铸产品30万吨、铝型材15万吨、铝压铸产品5万吨、新能源铝箔10万吨,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建设发展。 公司设有鑫政中央研究院,与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高端材料研发、新能源领域产品设计、铝合金轻量化产品应用等方面保持紧密合作。产品涉及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轮船机械、汽车轻量化、新能源(风、光、储、氢)、智能制造、低空经济、节能建筑、3C电子、电力电气等领域。 集团采用标准化管理及第三方认证体系,建立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业务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2025-04-29 15:10:32中国稀土:2024年净利亏损2.87亿 加大开拓下游磁材客户 增加下游市场占有率
中国稀土日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面对市场偏弱的不利影响,公司在加强市场研判,认清形势的基础上,转变思想观念,因时因势,全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狠抓产量、质量、成本关键指标任务,对标行业先进提高产品收率、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提高全周期、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能力,夯实稳产增效压舱石,向生产要效益;狠抓降费降耗节能控费工作,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深化薪效联动,提高资金管控和运营效率,实施一系列综合治亏措施,向管理要效益;强化经营理念,紧盯国际国内大环境与稀土政策、市场变化,提升对稀土行业走势研判能力,开展市场营销攻坚行动,积极调整营销策略,把握经营节奏,向市场要效益。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02,734.82万元,同比下降24.09%;归母净利润-28,690.71万元,同比下降168.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主要是公司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且金额较大带来的影响。 中国稀土在介绍公司的主要和业务和产品时提及:公司经营范围为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深加工产品经营及贸易;稀土技术研发及咨询服务;新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销售;矿业投资;矿产品加工、综合利用及贸易。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稀土矿、稀土氧化物等产品的生产运营,以及稀土技术研发、咨询服务。通过开采和外购稀土原料等方式进行分离加工,主导产品包括混合碳酸稀土、稀土氧化物混合精矿、高纯的单一稀土氧化物及稀土富集物等。混合碳酸稀土为稀土矿初级产品,进一步灼烧后得到稀土氧化物混合精矿,经过分离冶炼后得到高纯的单一稀土氧化物等。公司产品凭借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晶体材料以及高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 中国稀土在其年报中介绍:1、2024年公司生产的稀土矿全部用于公司内部冶炼分离,无对外销售。2、2024年所属子公司平稳有序推进试生产,产量销量同步增加。3、2024年公司加大开拓下游磁材客户,增加了下游市场占有率。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稀土2024年年报介绍行业竞争格局和趋势的内容显示: 1、稀土供应全球化竞争格局逐步显现。稀土资源在全球多个地区均有分布,但开发利用程度不一。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5年公布的数据,全球稀土矿储量约为9000万吨,其中中国约为4400万吨,占比48%。我国稀土工业供应了全球90%以上优质的冶炼分离产品,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稀土功能材料产量居全球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世界稀土产业的重要支柱。现阶段,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资源产业政治化、工具化趋势明显,稀土作为关键的战略元素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海外国家正在积极构建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国内外稀土勘探、开采、加工、投资活动呈增长趋势,供给侧多元化加速演变。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已经或正在形成轻稀土矿开采和分离的规模化开发,产能快速扩张。东南亚国家对中重稀土资源开发进程加快,已经成为我国之外重要的中重稀土供应区域。稀土产业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稀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形势面临挑战。 2、国内稀土产业向龙头企业集聚。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绿色化发展的步伐加快。特别是中国稀土集团组建成立后,加快稀土产业整合融合,中重稀土过往“小散乱污”的局面得到有效改观。随着资源整合快步推进,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统筹开发,轻重稀土协调发展的行业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稀土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企业集团。稀土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提能升级,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获批建设,推动稀土产业集聚发展,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优势显著。 3、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稀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绿色发展成绩显著,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衔接不够;稀土科技力量分散,存在重复研发现象;原始创新供给不足,部分高端新材料受制于人,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阻碍。2024年6月,国务院出台《稀土管理条例》,从法律层面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对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 对于经营计划,中国稀土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谋划之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提质增效上持续发力,提升经营发展质量牢固树立价值思维、市场思维,坚持长期价值导向,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稳固企业优势,快速提升短板,拓宽企业盈利点。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进提质增效行动,通过优化调整业务结构、产品类别、工作模式、精简流程等方式,提高效率效益;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优化生产过程管控、提高产品收率等措施,严控产品成本,提高产品毛利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研判和对市场观察的敏锐度,提升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市场变化中的机遇。与此同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细分市场占有率,以过硬的质量抵抗行业周期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 2、在资本运作上持续发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牢牢把握方针政策,抓住稀土行业深化整合大势,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并购平台作用,助力做强做大主责主业。坚持内生外拓,既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外部整合,又要不断提升整合后的融合聚合作用,发挥集合优势,增强战略支撑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坚持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立足现阶段公司产业体系的“基本盘”,加快在资源端的获取力度,同时,密切关注稀土行业前沿技术发展情况及相关应用,高效推动稀土上下游产业或相关产业整合,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工具,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3、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链,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要加强技术储备,建立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的技术与产品矩阵,加快新一代离子型稀土资源绿色采冶技术、绿色高效萃取技术攻关,拓展中重稀土应用场景和价值实现方式。充分发挥稀土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优势,以产业需求为牵引,不断改进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法,进行生产性试验,总结新方法新成果,全面推进稀土矿山开采、冶炼分离等环节全链条绿色化。同时,加快智慧矿山、智能工厂试点建设,推进生产经营、供应链和仓储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回顾稀土2024年的价格表现可以看出: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从SMM氧化镝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1610元/千克,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2490元/千克相比,其均价2024年的跌幅为35.34%。氧化镝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1828.08元/千克,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2327.48元/千克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499.4元/千克,同比跌幅为21.46%。 从SMM氧化铽的历史价格走势可以看出: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5600元/千克,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7400元/千克相比,其均价2024年的跌幅为24.32%。氧化铽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5735.29元/千克,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9110.17元/千克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3734.88元/千克,同比跌幅为41%。 从SMM氧化镨钕的均价走势可以看到,2024年12月31日的均价为398000元/吨,与2023年12月29日的均价442500元/吨相比,其均价2024年下跌了44500元/吨,跌幅为10.06%。而从氧化镨钕2024年的年度日均价为391871.9元/吨,与2023年的年度日均价529274.79元/吨相比,其年度日均价下跌了137402.89元/吨,同比跌幅为25.96%。 稀土价格近来表现偏弱:稀土矿方面:稀土矿价格整体较为稳定,上下游观望情绪较重,市场采购并不积极;氧化物市场方面:在下游需求情况比较一般的情况下,下游采购积极度降低,氧化镨钕价格再次回落;部分持货商后市信心也依旧不佳,预计镨钕价格短期内仍将小幅偏弱运行;稀土金属方面:金属厂近期随氧化物价格小幅调整报价,但市场成交情况不佳,到五月份进入淡季后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冷清,部分持货商信心不稳低价出货。
2025-04-29 13:52:48